鄉村旅遊文創產品(基於地方文化特色開發的文創旅遊商品)
2023-06-25 23:51:06 4
文創,讓創意有靈魂,讓生活充滿詩和遠方!
文旅創意產品的崛起...自從1978年我國實行改革開放以來,人們的物質水平得到了不斷的進步和提高,文化產業的迅速崛起,給我帶來了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因此作為第三產業的文旅產業也開始得到了跨界整合和發展壯大。
2016年,文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國家文物局等部門聯合發布《關於推動文化文物單位文化創意產品開發的若干意見》,對文化文物單位進行文化創意產品開發做了明確部署。
2019年5月19日至20日,文化和旅遊部舉辦全國旅遊景區發展與文創產品開發座談會暨全國文化和旅遊資源開發工作會,圍繞旅遊景區發展與文創產品開發等工作進行階段性總結和部署,交流最新發展經驗。
當前,文創產品開發在體制機制、創意能力、資源開發利用、創意設計人才培養等方面仍存在諸多障礙。由於目前人們生活以及欣賞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已經很難滿足於對傳統模式下的旅遊體驗,而旅遊文化創意產業激發了更多人的樂趣,很多人在旅遊中開始將關注的重點放在當地的旅遊文創商品上。 當下中國遊客擁有強大的購物消費能力,對旅遊購物也有著巨大的需求,但是為何不願購買國內的旅遊商品呢?
從直觀來看,是國內絕大多數地域的旅遊商品同質化嚴重,缺乏創意和個性,質量和品質不高,讓遊客不願消費。深層次來說,是旅遊景區和目的地沒有及時了解和發現消費者的購物需求變化,沒有針對購物需求變化及時調整旅遊商品供給,也沒有形成成熟的旅遊文創商品開發與運營模式。
由此可見,隨著經濟社會的進步和發展,旅遊業必須要進一步改變經營和管理的思路,結合當地的歷史文化和特色,賦予當地的旅遊和文化產品更多的文化內涵,從而促進和保證該地區旅遊文化產業的蓬勃發展。
基於此,我們在本文中主要研究基於傳統文化下的地方特色旅遊文創商品的開發與設計。
旅遊文創產品的來源文創產品同樣是個人智慧與靈感的一種實物化表現。
旅遊文創產品主要體現為將抽象文化融入到具體的旅遊產品之中,賦予具體旅遊產品更多的文化內涵。
從一定意義上進行分析,文創產品可以被看作為一種藝術的衍生品,其產品主要是以文化和創意作為支持的。
其次文創系列產品建立在設計者對傳統文化的理解以及對藝術解讀的基礎上進行構建的。
文創產品的設計過程中將傳統文化內涵與文創產品設計者自身的藝術創意相結合,充分利用原生現代藝術品的文化符號、美學的特徵、人文精神、文化內涵等元素形成的一種新型的文化藝術創意產品。
在對文創產品進行構思設計之前,首先設計者應該充分提取當地獨特的歷史文化與地域文化原色,將兩者融合開發出策略性功能的文創產品。
文創產品首先是一個生命,是一個新的活力。
基於此文創產品除了具有文化的屬性之外還應該同時具商業的屬性,而商業屬性是以消費者需求為市場導向的,功能元素是滿足消費者需求的第一個構成要素,在此基礎下,再考慮產品設計與開發中文化的元素以及功能在意境上的相互融入。
因此
我們在研究的產品來源主要是基於產品所處的歷史文化以及地域特點為背景而進行開發的,在此背景下再去發掘該產品的功能。
1.結合當地風俗的文創產品開發
----(以長江中下遊傳統特色文化的旅遊商品開發應用設計研究為例)
人們出去旅遊的主要目的在於想要感受當地特殊的風俗。
因此我們在進行旅遊文創產品設計時,需要充分考慮到將當地特殊的風俗作為主要創意來進行產品設計,這樣當人們在該地區旅遊時,考慮到產品上所展現出的當地特殊風俗習慣,也會考慮購買該文創產品,從而成為我們推廣地方特色文創商品潛在粉絲。
例如
當遊客考慮去客家地區旅遊時,當地文創產品創意開發者就可以考慮到藍色的扎染布是當地客家人的標誌這一風俗文化,用傳統的方法以及染料製作工藝製作成具有地方代表性的傳統特色文創產品。
或者
直接讓遊客們來到工藝染坊,親手染制一件獨一無二的扎染民族工藝品,體驗民族傳統工藝扎染的奇妙樂趣。
將當地風俗文化作為文創產品開發的創意,可以激發當地人民的購買慾望與購買興趣。
軋染工藝
軋染創意產品
長江中下遊的某些地區旅遊文化商品的開發就很具有當地風俗特色:
比如
杭州在舉行G20峰會期間,主辦方就曾經用一套以具有杭州特色的西湖文化為主題的餐具來招待別人。
在此餐具的主題設計中:
以杭州整體的歷史文化為大背景,主題展現了具有代表性的西湖文化。
在其畫面設計上:
主要應用了工筆兼寫意的手法,巧妙的將西湖風景與其所代表的文化呈現在該餐具上。
在該餐具的設計中:
設計者將西湖的獨特景色"三潭映月"中的石塔形象創意性的設計在一個半球形的尊頂蓋結構上,通過結合中國獨有的江南飲食傳統文化與當地的瓷器工藝產品進行了創意的設計與藝術結合,整體設計展現了整個中國江南的傳統文化與氣韻。
尊頂蓋上半部圖案創意則來源於「滿隴桂雨」,以杭州市花桂花與江南翠竹自然相互依偎展開。
整套餐瓷體現出「西湖元素、杭州特色、江南韻味、中國氣派、世界大國」的G20國宴布置基調。
再如
獲得第十二屆全國旅遊文化紀念品便籤紙設計創作大賽一等獎的文創作品"徽派文化便籤紙"。
將其徽派傳統建築的設計元素與徽派水墨繪畫藝術的整體風格元素進行了融合作為其文創的內容,便籤紙這種工藝的載體與產品進行了結合,展現了徽派建獨特的風格。
將徽派建築元素與水墨藝術風格進行融合創作,與便籤紙這種載體結合,通過特殊工藝效果達到一體型文創產品。
2. 特殊地域的文創產品開發
----(以非遺視域下的特色文創產品的開發為例)
將其獨有的地方文化特色與民俗風情通過藝術創意相互轉換,使其實物化、生活化,由抽象的文化概念、流傳的文化故事、獨特的傳統文化風俗等逐漸地轉化為商品和生活形態,研發生產出兼具藝術觀賞、收藏、實用價值的文創商品。
從特定的地域文化中提取出核心元素,可進一步放大旅遊目的地自身的文化特性和文化底蘊。
要有意識地跟隨歷史和時代的發展變化在工藝上有所突破和創新,使地域文化特色與時代特徵有機結合,使旅遊文化紀念品的結構更合理,工藝更先進。
在開發和設計一系列旅遊文化產品時,要深入地調研和分析地域性的旅遊文化,發掘當地本土文化特色。從而設計和開發出一系列獨具地域文化特色的旅遊文化產品,樹立一系列旅遊文化產品和重要地域影響力和品牌形象。
以地域特色明顯的非遺剪紙藝術為典型的案例:
在中國,傳統古老的民間剪紙技法作為傳統民間藝術,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交融於各族人民的社會生活,是各種民俗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剪紙也蘊涵了豐富的文化歷史信息,表達了廣大民眾的社會認以、道德觀念、實踐經驗、生活理想和審美情趣。大量剪紙衍生品不斷應用於生活,比如剪紙檯曆、剪紙頭飾、剪紙抱枕、剪紙服飾等,它們製作精美,價格也比普通剪紙高出許多。比如,有一款透明樹脂剪紙擺件,多層剪紙層層疊加,融合在一塊方形的透明樹脂中,立體感強,令人愛不釋手;還有一種裝入燈箱中的多層剪紙,可以掛在居室的牆上。類似創意獨特的剪紙衍生品被大量開發出來,推向市場,表明「非遺 文創產品」正在成為一種趨勢。
以甘肅敦煌為例
敦煌壁畫的手機外殼、栩栩如生的敦煌飛天人物擺件、實用性很強的手繪駱駝保溫水杯等,這些有著強烈地域文化特色和文化印記的旅遊商品,成為遊客到甘肅旅遊的不二購買選擇。
所以進一步發掘該地區的地域特殊化,打造特色最鮮明的特色文化「IP」,通過博採眾長的時代特色,培養人才是文化創新的關鍵。
故此可以考慮將基於特殊地域產生的文創產品開發成創意設計系列產品,而並非單品的設計。
我們的產品可以在客戶進行文創產品設計時,選取對文化認同度高或地域歷史風情濃厚的文化元素和符號,進行一條龍式的文創產品系統設計和開發。
樂舞飛天系列,一顰一笑間帶來的天籟,是朝聖路上最美的色彩。
敦煌絲語 ·多彩敦煌系列
3. 歷史文化角度下的深度開發
---- (以中國戲曲文化下的文創產品設計為例)
顧名思義,旅遊文創商品的靈魂是文化。
依託當地的歷史人文資源,挖掘出當地獨特的文化元素,提煉出具有市場性和應用價值的代表性文化元素和符號,創作開發出一系列具有靈性的當地文化產品。
其創作的精髓色彩十分講究,色彩繽紛看似只是為了美觀,實際上無論巨細每一種色彩的運用都有其原因,只有這樣才能將所刻畫人物的性格特徵完整地展現出來。
因此將臉譜作為中國戲劇文化下的文創產品就非常有代表性。
京劇臉譜書籤筆套裝,古典傳統元素手工藝文創紀念品
產品形式廣義的旅遊文創產品的銷售形式主要是表現為旅遊者在其進行旅遊時所發生的一切消費行為。其中作為旅行者的產品在旅遊過程中的體驗,交通、住宿、飲食等與旅遊消費過程的密切相關。
消費中購買的所有旅遊產品都是可以被看成是旅遊文創產品。
從狹義的角度來說主要指旅遊者在其旅遊地購買的當地土特產、紀念品等,這一種產品也就是在消費者購買之後再贈送予他人的產品,該產品必須要保證品質優秀以及具有經濟實用性。
1. 長江中下遊傳統特色文化旅遊商品的開發與設計:
以杭州為例,中國是絲綢的發源地,杭州的絲綢是中國的瑰寶,也是中國的文明,因此絲綢可以作為杭州地區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創產品開發元素。
2. 非遺視域下的特色文創產品設計與開發:
非遺視域下的物質性主要針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精神載體。
比如
樂清黃楊木雕技藝的木雕精品、泰順提線木偶戲中的懸絲木偶等。
將上述產品作為非遺視域下的文創產品具有代表意義。
3. 中國戲曲文化下的文創產品設計:
臉譜是我國戲劇的特色產品,因此將臉譜作為戲曲文化下的文創產品比較貼切。
4. 民間傳統手工藝的文創產品開發與應用:
蘇州的桃花塢木板是具有蘇州民間傳統手藝特色的文創產品。
自古享有「南桃北柳」之稱的桃花塢木板年畫起源於蘇州民間,具有一定的紀念意義以及文化代表性。
—— 未完待續 ——
上篇著重於開發的元素和具體形式及對不同地域文化而考慮不同的產品設計思路。接下來我們將著重於市場,將從「產品市場應用、產品轉換商品的價值體現及銷售渠道」等方面具體分析。
產品市場應用為了增強人們對本文所研究的旅遊文創產品應用後的滿意度,因此本文所研究的旅遊文創產品在市場應用方面必須要把握以下幾個重點:
1.該產品要具有文化性
----(以中國戲曲文化下的文創產品設計為例)
文化性是中國戲曲文化下文創產品設計必須要遵循的特點。
基於中國戲曲文化下的文創產品設計是將中國傳統戲曲文化和產品的文化附加值融為一體,讓更多的遊客通過旅遊文創產品的附加值去深入了解其中人文風俗等地域特色。所以地域性的產品概念設計需要將深厚的中華民族文化底蘊和其人文氣息進行融合和提煉,以提升文化旅遊創意產業持續發展的活力和價值,並以探索和發展文創產業新的開發經營思路和商業模式提供一定的技術借鑑和價值體現。
所謂文化性從表現手法和設計內容上講,應該是比較多的保留和提升戲曲文化的精華,通過運用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元素加以改造和提升,形成創意產品以適應現代人生活方式的需要;從地域上講文化創意設計和空間地域關係密切,就是說所設計出來的文化創意產品要跟戲曲文化的內涵有緊密結合的關係;從視覺效果上講,通過這種文化性的設計能讓人們感覺到中國戲曲文化的外在表現形式特點,能讓大眾得到戲曲文化的薰陶,從而使大眾得到內心的滿足。
比如
以徽州戲曲文化為例來淺析,徽州戲曲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精華,有豐厚的歷史文化的沉積。具有古老歷史的藝術樣式,是一種附有地域性特徵的文化表現方式。
徽派戲曲是古老的地方戲曲劇種之一,自明萬曆年間形成的「徽池雅調」之後,在中國戲曲發展史上,有著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重要地位,二百多年前「四大徽班」進京後演化、孕育誕生了被喻為國粹的京劇藝術,深受人民群眾的喜愛。
徽州戲曲作為安徽地區的傳統文化代表性,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安徽的特色,來到徽州地區的國內外遊客都對蘊含戲曲元素的文創商品有一定需求,認為徽州戲曲文化創意產品具有一定的紀念意義,有很強的文化代表性,這符合當下人們的個性追求又重視文化的特徵,所以設計的重點就是要求產品設計的創意、功能與造型要被廣大的消費群體所吸引,將徽州戲曲文化作為創作源泉,通過現代的設計手法,將其圖形化的元素提煉出來,以現代設計的思維方式將其運用在文創產品之中,既要符合現代人類的生活需要和大眾的審美水平,也要保留徽州戲曲文化的象徵因素。
戲曲徽州往事
所以說產品設計過程中文創產品設計人員的靈感來源及什麼樣的文化意識,決定著最終產品設計理念和思路,我首先要肯定主觀文化意識的應用價值。任何一種藝術和文化的設計創意都必須是以主觀設計的形式表現和創造出來的,產品的設計過程也需要有一定的思維性、邏輯性,這樣才能共同築造出多個不同的藝術作品設計形式,從而可以體現一個設計人員對於產品設計理念的一種綜合理解和認識。
戲曲文創產品系列
2.該產品要具有創新性和故事性
----(以地域特色性博物館文創產品的設計為例)
博物館文創產品的開發自「2016年,文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國家文物局等部門聯合發布《關於推動文化文物單位文化創意產品開發的若干意見》,對文化文物單位進行文化創意產品開發做了明確部署。」之後是一個繞不開的焦點,目前,文創產品開發仍是諸多博物館的短板,如何讓文創產品走進百姓生活,成為各類博物館亟需解決的問題。
故宮博物院文創產品
對博物館而言,文創產品是連接大眾的最好紐帶。博物館擁有豐富的典藏資源,是文化的資源中心通過各種形式的文創產品,將典藏文物與民眾生活連接,可讓觀眾將博物館裡的獨特體驗延伸到家庭生活中。現在,博物館都在摸索、思考走特色的文創產品開發之路,而其中的關鍵在於品牌的建立與經營,並開發出特有的文化衍生品。我認為,分析地域傳統文化和內涵要素,提煉典型的地域文化設計符號。創新性與故事性是博物館開發獨特性文創產品必須走的方向。創新是市場的需求,博物館文創產品的創新不僅在於樣式、種類,也要提煉出最能代表博物館特點的文化符號,並融入現代、新穎的審美取向。故事性則是文創產品文化內涵的表徵,文創產品代表的是博物館「公益文創」的理念,可藉以凸顯與各地博物館的不同。除了符合市場與藝術價值之外,文創產品還可通過其獨有的故事為其增值。
在進行地域性博物館特色產品文創設計時,要特別注意產品的獨特性和形態創新。
形態上的創新是傳遞中國旅遊文創產品信息的關鍵渠道和載體。能夠促使消費者將旅遊文創產品內在的質量、結構、文化以及內涵等基本要素通過形態展示出來,還可以充分運用歷史文化和地域特徵進行融合,設計創造出新鮮別致的地方旅遊文創商品,吸引各地遊客的興趣和關注,滿足各地遊客對於形態的審美和文化需求。
「唐小西」 設計原型為西安博物院館藏唐代文物「侍女俑」
3.要注重產品的美感
----(以地域特色傳統手工藝文創產品設計為例)
地方傳統手工藝文創產品的設計作為一種造物活動,同樣要賦予它美的特質。一個產品的細節決定了產品的精緻程度,具有美感的設計就是來自這樣的細節設計,不管是近看還是遠看都能經得起推敲的產品才能稱得上是優秀的設計,優秀的產品。
世界正掀起一股商業美學熱潮,即把生活美感和產業發展相結合。產品的外觀設計成為產品經濟價值的重要來源,重要性日益凸顯。大眾的審美具有主觀因素,大眾的審美也在不斷變化。在引導大眾消費需求和審美方面,對文化的挖掘,對產品的市場應用,對不同消費層的審美分析等一系列具有行業領導者和標準制定者是一種考驗,也是一種優勢。對產品的精益求精、對文化的深度解讀、對品牌的不懈追求,不能放鬆任何一個環節,產品外觀美感更不例外。
比如
以中國結為例淺析,中國結是一種中國特有的手工編織工藝品,它身上所顯示的精緻與智慧正是中華古老文明中的一個側面。中國結不僅造型優美、色彩多樣,表現內容也極具豐富,如"吉慶有餘"、"福壽雙全"、"雙喜臨門"、"吉祥如意"、"一路順風"等與中國結組配,都表示熱烈濃鬱的美好祝福。中國結從頭到尾都是用一根絲線編結而成,每一個基本結又根據其形、意命名。把不同的結飾互相結合在一起,或用其它具有吉祥圖案的飾物搭配組合,就形成了造型獨特、絢麗多彩、寓意深刻、內涵豐富的中國傳統吉祥裝飾物品。
中國結藝術是中國特有的民間手工編結藝術,它以其獨特的東方神韻、豐富多彩的變化,充分體現了中國人民的智慧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在北京申辦奧運會的過程中,中國結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象徵,深受各國朋友的喜愛。
再如
以蕪湖鐵畫為案例淺析,蕪湖鐵畫為中國獨具風格的特色傳統手工藝品之一,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它將民間剪紙、雕刻、鑲嵌等各種藝術技法溶為一體,採用中國畫章法,黑白對比,虛實結合,體現一番獨特的美。
蕪湖鐵畫源於國畫,具有新安畫派的特色,落筆瘦勁簡潔、風格冷峭奇崛的基本藝術特徵,是純手工鍛技藝術。它以鐵為原料,經紅爐冶煉後,再經鍛、鑽、抬壓焊、銼、鑿等技巧製成。既具有國畫的神韻又具有雕塑的立體美,還表現了鋼鐵的柔韌性和延展性,是一種獨具風格的藝術。
文創產品—鐵畫創意燈具
文創產品—鐵畫香爐
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傳統技藝也必將要不斷創新,在發揮傳統藝術技藝的基礎上,還得多考慮現代人思維下的美感,讓產品賦予時代的價值,不斷突破、不斷應用於人們的生活中去,讓藝術品具有商品功能,讓傳統文化繼續創新留存。
從旅遊心理學角度考慮,現代社會的激烈競爭使人們產生焦慮、受挫、苦悶、憂鬱、失望、冷漠等不良的情緒與心態,人們迫切的需要防衛、 逃避、自我調節的心理趨向,所以大眾試圖通過旅遊活動尋求一種情感的淨化和物質上、精神上、心理上的放鬆滿足感。並且這種心理需求在不斷地增長。旅遊者的旅行活動是一種尋覓美、發現美、欣賞美、享受美的綜合審美實踐,因為旅遊者在其日常的生活旅遊活動中,通過不斷尋覓美、欣賞美的藝術享受生活方式和心理活動是相適應的,他們以不斷追求各種旅遊文化產品的藝術文化性和欣賞藝術使用價值來提升產品的價值地位。所以,基於此,要使旅遊文創產品獲得旅遊者的青睞,首先要保證其美感。
產品轉換商品的價值體現文創產業的快速發展應該是推動我國現代文化藝術創意產業快速發展的重要基礎,文創創意產業的快速發展,不僅是以滿足年輕人的視覺藝術創意作品的需求為其發展核心,同時也應該是推動我國現代藝術創意作品產業快速發展的重要基礎。它不僅能夠生產出高附加值的產品,同時也是具有經濟效果潛力巨大的產業,它主要以文創產品、服務和產權等三個方面。從消費者的角度去看,文創產品在其產業發展的初期,所產生的收益是最顯著也是最直觀的,大部分文創產品消費者與日俱增的原因都是集中在文創產品轉換為商品的價值體現上。總而言之,每一類產品都有它對應的價值屬性和定位。
比如實用功能價值、幫助他人價值、身份價值、社交價值、符號價值、精神價值、情感價值、文化價值……
這個價值的轉換,可以是同類價值的轉換,比如由一種功能到另一種功能,也可以是不同類價值的轉換,比如由功能轉向文化、轉向情感。
而隨著產品價值的轉變,消費者的認知和選擇也會改變,結果大不一樣。
比如
同樣一個杯子,杯子的基本特性(功能、結構、作用等)依然如故,但隨著杯子應用價值的不斷轉變,價格卻在不斷地發生變化,消費者的選擇也在變。
所以說,同樣的一個杯子,採用不同的價值創新策略,或者說給杯子轉換不同的價值,就會產生不同的營銷結果。每一類產品都有它對應的價值屬性和定位,轉換產品價值有點像是給產品賦能,讓它更有營銷勢能。
想要做好旅遊文創商品還要具備「網際網路運營思維」,即從文創產品本身到文創產品全程銷售運營,線上加線下聯合運營銷售。
文創產業發展作為一個戰略性新興產業,它主要以發展經濟產業作為其基礎和支撐,逐漸成為促進國家和區域經濟快速健康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文創產品在本身設計上具有著很強的差異性、體驗性及產品個性化等的特徵,在我們建設文化銷售服務渠道時不僅在設計上要充分考慮我國文創產品營銷的基本理論和實踐內容,同時我們還要兼顧到如何引發廣大消費者的價值觀和共鳴,以此為基礎,來推動和支持我國文化與創意產業的持續長足發展。
1.線上銷售與線下銷售結合
在線下銷售的渠道中,近年來,我國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在各地相繼舉辦,吸引了大量的消費者以及與創意產業相關的企業和製造商參加,逐漸成為文創產品銷售中的一種重要且有效的渠道。在線上銷售的途徑中,網絡成為產品銷售不可忽視的資源,文創產品的網絡營銷是對傳統營銷的重要補充。為了將網絡銷售功效最大化,旅遊文創產品相關工作人員應該通過市場調研,了解不同年齡層的文創產品消費者對網絡渠道的使用喜好和文創產品本身的偏好,再利用特定銷售渠道進行營銷策劃,從而推動網絡銷售的進一步發展。
2.充分利用新媒體進行銷售
在移動網際網路新媒體大行其道的當下,充分利用媒體等社會資源對其文創產品進行宣傳,對提升其開發文創產品社會影響力具有顯著效果。一方面,伴隨著社交媒體的快速發展,相關文創產品銷售單位可以在微博、微信等平臺上發布兼顧文化傳播和產品營銷的推廣信息,吸引廣大消費者的目光,通過社群效應讓其充分認知其文創產品,通過營銷手段促使其前往文創商店購買文創商品;另一方面,銷售代理單位也建議可以從當下的熱點文創產品出發,嘗試通過推出現場直播、網絡預售等形式進行促銷活動,在現場直播活動中主辦單位可以對文創產品進行內容性的介紹,推薦一些兼具產品實用性和觀賞性的文創產品。
比如:
以故宮的文創產品運營思路為例來淺析,隨著網際網路浪潮滾滾而來,藉助新媒體著手擁抱年輕化與網際網路化則成為故宮IP形象建設的「隱形革命」。故宮文創始於2008年成立故宮文化創意中心,但是從端莊嚴肅的紫禁城到萌萌噠的故宮淘寶,卻始於2013年。
2014年,故宮文創通過一款《雍正:感覺自己萌萌噠》的H5刷遍了朋友圈;2016 年,故宮又和騰訊聯合出品的《穿越故宮來看你》H5再次火爆;2018年,打造《上新了·故宮》為主題的一款綜藝節目,嘗試了以「IP 文創 消費」的新運營模式,從綜藝、故宮口紅、文創周邊,到圍繞《千裡江山圖》開發的手遊《繪真·妙筆千山》,故宮IP和文創產品華麗變身,變得更鮮活、更加生活化、更加觸手可及。
故宮的傳統文化從簡單商品到創意的過程中,不僅搭建起了自己獨特的文創商業版圖和一個堅守IP價值與互動開發的產業鏈。隨著時代文化與科技的融合的相互促進,以網際網路為代表的新一代的創新技術,已經滲透到文化產品的研發、營銷、推廣等各個環節,故宮也在不斷與時俱進,主動擁抱網際網路,加強文創產品的網際網路營銷推廣及針對年輕客群的消費思維來改變開發運營模式中去了。
故宮文創走「萌萌噠」路線深得網友喜愛
總結目前隨著我國旅遊業蓬勃發展,大多數人對旅遊產品的需求產生了一定的認知變化,人們普遍希望旅遊文創產品能夠在其原有特點之外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而且文創產品的發展在一定意義上還可以響應十九大以來黨的號召,加快鄉村振興,促進城鄉發展。通過促進產業的繁榮發展、創造宜居的生態環境、打造文明的鄉村風貌、實現有效的社會治理、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小康生活。基於此,本文的研究主要從地域特色出發,以該地區或者其他研究內容的傳統歷史文化為背景,研究地域特色的文化旅遊產品創新設計方法,對旅遊文創產品的研發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在文創產品的設計與生產的過程中,設計者們應該注意打破思維束縛,進行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挖掘與應用創新,通過研究大眾的消費心裡來構建具有地域特色和歷史文化特色的文創產品設計思路與設計風格。
全篇完!後續還將推出更多相關領域研究。
敬請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