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龍湖自駕遊攻略(盱眙自駕鐵山寺)
2023-06-26 10:22:00 1
2014年10月5日和好朋友一家自駕前往江蘇盱眙縣的鐵山寺森林公園和天泉湖度假村玩了一天,感覺很好,車程2個小時40分鐘。但是安徽前往盱眙的遊客開車要經過一段非常差的路面,請下次去的遊客注意。
鐵山寺森林公園:位於蘇皖交界處,距盱眙縣城 38公裡,是江蘇省保存最好、面積最大的野生動植物王國。61.58平方公裡的原始次生林海和群山環抱著的9平方公裡無比純淨的天泉湖,構成了極其獨特的小氣候環境。這裡繁衍生息著40多種動物,170多種鳥類,280多種高等植物,800多種中草藥。其中絕大多數為南北地域邊緣物種,是天然的動植物基因庫。區域內山、林、泉、湖、石、洞,自然造化,佳景天成。
天泉湖位於鐵山寺國家森林公園境內,是蘇北面積最大的山地湖泊,水域總面積9平方公裡,匯水面積58平方公裡。天泉湖狀如皇冠,呈五指攤開。這裡四季分明,氣候宜人,適宜度假;這裡植被茂密,水草豐富,水位穩定,適宜鳥類和魚類繁殖和棲息;這裡水產豐富、品質絕佳,是綠色無公害產品生產基地。天泉湖一年四季,景色各異,朝朝暮暮,更是氣象萬千。春天,溪流潺潺,水鳥嬉戲於水面,生動別致;夏天,雖烈日當空,拍水擊浪,心胸暢快,夜宿山中,涼爽愜意;秋天,滿山紅遍,果實纍纍;冬天,大雪紛飛,仿佛一個晶瑩剔透的童話世界。
鐵山禪寺始建於東漢末年,是漢人出家的第一位僧侶嚴佛調所建,為其開山之道場。公元前117年,即漢武帝劉徹在位的第六年,設置了臨淮郡,盱眙為臨淮郡都尉治所。據《出三藏記集》上記載,嚴佛調為臨淮郡,也就是現在的盱眙。東漢桓帝(劉志)時,洛陽已成為漢地翻譯佛經的中心,並在洛陽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座寺院——白馬寺。作為當時的知識分子的嚴佛調有才無報國之門,深感苦惱。他從臨淮郡輾轉去了洛陽,在鴻濡寺結識了安息僧安世高。安息僧欣賞他的博學多才,嚴佛調也受佛教思想的影響,遂出家修道潛心研究佛學並參與了譯經,成為中國第一個(最早)的漢族僧侶,主要著作有《法鏡經》、《沙彌十慧章句》、《大寶積經·鬱伽長者會》等。公元182年,嚴佛調回到了家鄉臨淮郡,主持修建了以鐵山禪寺為主的幾座寺廟,廣傳佛法。他希望自己的開山道場像香火一直延續下去,能夠鐵打江山般牢固,因此取名為「鐵山寺」。
寺廟佔地二三百畝,建成歷時15年,且歷朝擴建,屢廢屢建,到明萬曆年間,規模達到鼎盛,方圓幾百畝地內石門石柱、石龕石佛,形成以鐵山寺為中心,龍窩寺、汪姑寺、清涼寺、龍山寺、等十數座寺廟,在皖東地區形成「小九華」,僧人達到千餘人,和尚念起經來轟轟如雷鳴。而寺廟的文化交流也相當頻繁,主持和尚迷醉雲遊,先後從大江南北乃至朝鮮半島帶回珍稀物種,並逐漸養成山區偏好植物栽培的風氣。到民國初年,土匪橫行,十數座寺廟均被山匪所佔,當時國民政府調動一個師兵力剿匪,寺廟大部分建築毀於戰火。解放後,只留下部分禪房及斷垣殘壁,但仍有許多佛教信徒來此朝拜。到文革後期時任江蘇省革委會主任、南京軍區司令曾是少林寺弟子的許世友將軍曾以指導作為名來此朝拜,被當地人傳為佳話。
為了弘揚佛教文化和充分體現黨的宗教政策,盱眙縣人民政府在九八年經江蘇省人民政府批准對鐵山禪寺進行復建。並組織有關專家對鐵山禪寺進行重新選址。二00一年農曆八月初八在鐵山寺國家森林公園舉行了規模盛大的奠基活動,經過歷時五年的修建,目前已完成了大雄寶殿(該大雄寶殿為蘇北第一大殿,佔地面積2000多平方米,室內面積為680平方米)。山門殿和天王殿及佛道和院落等。現已形成初步規模,成為皖東及蘇北地區最大的寺廟群落。目前廟內供奉的西方三聖佛、十八羅漢、四大天王、千手觀音等幾座佛像,均已裝金。由趙樸初親自提寫 「鐵山禪寺」匾額。
盱眙縣人民政府決定今年七月八日舉行開光典禮,屆時將請國內知名大和尚及佛教方面的專家及領導參加開光典禮。
鐵山禪寺隸屬於鐵山寺國家森林公園,業務指導是盱眙宗教事務管理局,目前有僧侶近30人,是蘇北乃至皖東地區較大,擁有佛教信徒眾多的主要寺廟群落。
和我乖女兒來一張!
調皮的小乖乖!
笑的真甜!
我十幾年的鐵哥們!
珍稀樹木很多,山不是很大,一家人去玩最合適,我們在景區裡吃的飯,也不貴,4個大人,2個孩子才140塊錢!
媳婦也來一張!嘿嘿!
哥們和他的好兒子!
可愛的小寶寶,爸爸越看越喜歡!
有個孔雀園,裡面也就4,5個孔雀!
爺倆多像啊!
媳婦也臭美!
一聽到裝相,就擺姿勢了!哈哈!
跳的真高!哈哈!
吊橋真的不錯,就是有些短!雖然是個小景區,但是有山有水,感覺很是不錯!遊玩時間建議在3-5個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