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章縣全域旅遊(旅遊闖創幹宜章)
2023-06-26 13:05:10 1
莽山水庫
「太美了!這是我第二次來到莽山,上次來還是一片雲海,每個季節的景色全然不同。」近日,國家一級演員、女高音歌唱家、湖南省歌舞劇院合唱團團長包燕飛來到莽山五指峰景區,被這裡的美景所震撼。
莽山五指峰景區位於宜章縣溶家洞,地處中國南嶺北麓湘粵兩省交界,為世界同緯度保存最完好的原始森林,南嶺山脈唯一花崗巖地質山體,素有「中國南方動植物基因庫」的美稱。
有別於眾多需要良好體力出遊的名山大川,莽山作為全國首個全程無障礙山嶽型景區,老年人、殘疾人均可輕鬆坐遊出行。在全長3.7公裡,高差千米的索道上,放眼望去,群峰起伏連綿,景象變化萬千,時而峰嶺競秀,時而層巒疊嶂,滿目蒼翠盡入眼底。
剛剛過去的「五一」小長假,宜章縣各景區迎來疫情常態化管控後的一波客流小高峰,旅遊人數超過9.12萬人,文化旅遊市場秩序井然,實現了「安全、秩序、質量、效益」四統一目標。
近年來,宜章縣堅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對湖南、對郴州的重要指示精神,立足獨特的自然景觀和深厚的人文積澱,突出「紅色、綠色、古色、藍色」優勢,生態保護與全域旅遊相得益彰,旅遊業成為帶動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引擎。
打造旅遊「金字招牌」
4月5日,CCTV-9紀錄片《大美中國·家國清明》清明特別節目(湖南篇)播出莽山雲海,讓全國人民領略了春意盎然的莽山美景。
峰巒疊翠,春山可望,莽山雲海,美不勝收。薄霧縹緲,流雲奔湧,行於天路,如漫步雲端一般,恍惚間似誤入人間仙境。
隨著人氣越來越旺,莽山已經成為郴州旅遊的一塊「金字招牌」。
「酒香也怕巷子深」,品牌戰略是旅遊業發展壯大的必由之路。
宜章縣按照「大旅遊、大產業、大宣傳、大市場」思路,充分利用中央、省、市媒體,省外各類博覽會和文化旅遊宣傳推介會,多途徑推廣宜章旅遊品牌形象和精品旅遊線路,採取政府引導,企業為主,以長株潭、粵港澳、華東地區為重點,線上線下齊頭並進,地鐵、公交、社區、電視、廣播、報刊、新媒體等多視角、全方位、立體化營銷體系已建成運轉。
目前已在香港、長沙、廣州等地高鐵站、地鐵、汽車站、公交車等投放大量高品質旅遊廣告。「紅色宜章、醉美莽山」「大美莽山、醉美瑤鄉」「一山跨兩省、湘粵在莽山」「中國南脊、湘粵莽山」「莽山秀水、粵看越美」等話語已在各大旅遊客源地市場唱響。
圍繞「國家森林公園」「國家AAAA級景區」「全國首家無障礙山嶽型旅遊景區」等旅遊品牌,以及「蛇博士」「莽山烙鐵頭」「無障礙」等特色形象,全方位開展營銷宣傳活動,成功策劃實施了湖南國際文化旅遊節、首屆中國山嶽旅遊大會、中國莽山山地自行車挑戰賽、巔峰湖南2019六大名山登山賽暨千名好人登莽山、「莽山紅」莽山森林交響音樂會等節會品牌節慶活動,吸引了眾多的遊客,影響力越來越廣泛,觸及的平臺越來越寬泛,創新的靈感層出不窮。
2021年,全縣共接待遊客687.6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69.58億元,按同口徑分別比上年增長12.82%、13.12%。
莽山雪景 臘元古村 莽山星空 赤石特大橋
旅遊資源「琳琅滿目」
宜章有壯美的自然風光。
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曾遊歷宜章,在《徐霞客遊記》中對宜章自然風光有詳實描述。自宋代以來,便有了黃岑疊翠、白水垂虹、玉溪春漲、蒙洞泉香等「宜章八景」。
宜章是國家生態主體功能區,全縣森林覆蓋率達62.3%,南部六鄉鎮達到90%以上,境內不僅有「原始生態第一山」莽山,還有莽山群湖、燕子巖、石虎山、騎田嶺、開山寺等景區景點及豐富多姿的鄉村旅遊資源。
宜章有厚重的歷史文化。「一門三進士、隔巷兩尚書」傳為佳話,「宜章三堡」有明代「屯堡」文化活化石之稱;秦鹽鐵騾馬古道,拉通了湘江與珠江的水運,興盛幾千年。
宜章紅色旅遊資源集中成片,紅色文化聞名省內外。湘南起義在這裡策源,工農革命軍第一師在這裡誕生,中國第一批蘇維埃在這裡建立了政權,紅軍長徵在這裡突破第三道封鎖線。這片紅色的革命熱土,有3700多名宜章兒女奔赴井岡山,孕育了「五四運動」先驅、中共建黨創始人、工人運動領袖鄧中夏,留下了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彭德懷、劉伯承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光輝足跡。
宜章民俗文化遺產豐富,極具地域特色。201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宜章夜故事,是湘南民俗文化的「狂歡節目」。莽山瑤族盤王節被列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好人文化傳播深遠,宜章湧現了感動中國人物1人,全國道德模範及提名獎2人,全國勞動模範2人,全國最美教師、全國好警嫂、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中國好人等10多人,是全國有影響力的「好人之城」。
立足得天獨厚的文旅資源,宜章全面整合盤活全縣「紅、綠、古、藍」旅遊資源,以「一山、一泉、一址、一橋、一湖、五鎮」為重點,把全縣旅遊產業發展劃分為南部、中部、東部三大旅遊經濟圈綜合開發,著力構建「宜章是景區、處處是景觀、村村是景點」的大旅遊發展格局。
目前全縣有AAAA級旅遊景區1處,AAA級旅遊景區3處,5星級鄉村旅遊區點4個,3星級以上鄉村旅遊區點14個,星級酒店2家,民宿30家。先後獲得全國全域旅遊示範縣創建縣、國家紅色旅遊先進單位、中國溫泉之鄉、湖南省旅遊產業發展十佳縣、湖南省旅遊強縣等榮譽稱號。
文旅項目「遍地開花」
3月16日,全市文旅項目集中開工活動舉行,宜章分會場有3個項目開工,總投資1.6億元。
其中鄧家灣村紅色美麗村莊建設項目位於五嶺鎮鄧家灣村,投資6000萬元,主要建設內容是以紅色文化為內核,擴建黨群服務中心,新建中夏故事浮雕牆和村民活動中心,修建一條黨史文化長廊,對古民居改造及村莊人居環境治理等。
碕石古村及紅色基地建設項目位於迎春鎮碕石村,投資5000萬元,主要建設內容是對湘南起義舊址群碕石暴動點三處國保單位維修維護,規劃建設史實陳列館、紅軍宿舍、紅軍影院、紅軍飯堂、文化長廊等紅色教育基地。
楊梅山鎮平和洞片區鄉村振興示範區建設項目投資5000萬元,主要建設內容是平和洞片區五村農村產業融合發展、土地綜合整治、人居環境治理、歷史文化保護等建設。
宜章文旅項目建設的火熱浪潮正在鋪開。
近年來,宜章以創建湖南省、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為契機,不斷加大旅遊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力度,夯實旅遊產業發展基礎。
2017年1月,宜章與中景信旅遊投資開發集團有限公司籤訂合作協議,總投資30億元的莽山文化旅遊產業開發項目正式落戶宜章並於2019年10月正式運營,莽山五指峰景區被中國旅遊景區協會和中國肢殘人協會分別授予「全國首家無障礙山嶽型旅遊景區」「全國首家無障礙山嶽型景區」,被國際山地旅遊聯盟評為「最佳山地旅遊目的地」。投入6.2億元,建設連接莽山東西兩個景區的黃莽公路、洞仰公路兩條旅遊專線,極大地改善了景區與京港澳高速、廈蓉高速、嶽臨高速的交通連接,將景區與市縣城區的時間距離縮減至1~1.5小時,與廣州、長沙等主要旅遊客源地的行車時間壓縮為3~5小時。
全縣旅遊基礎及配套設施不斷完善,旅遊環境不斷提升。
2022年,按照市委、市政府實施文旅發展「千百十一」工程,宜章實施莽山創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中央紅軍長徵突破第三道封鎖線指揮部舊址提質改造、莽山花溪裡康養旅居小鎮、橋頭高端民宿、東源森林軌道旅遊觀光小火車、莽山水生態綜合利用(二期)、一六溫泉小鎮、中夏旅遊大道等文旅融合項目22個,年度總投資10.56億元。
文與旅相伴,旅因文而興。如今的宜章,乘著文旅融合發展的東風,正以開放的姿態散發出無窮的活力與魅力。
編輯:鄧金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