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大為演的懸疑電影(佟大為主演的懸疑短劇消失的孩子沒爆)
2023-06-01 07:26:38
佟大為演的懸疑電影?《消失的孩子》是一部由佟大為、魏晨、於文文、李斯丹妮主演的懸疑短劇,只有短短12集,八先生追了四個星期才看到第10集(畢竟更得太慢了),感覺主演們的演技不錯(李斯丹妮除外),劇情挺吸引人的,但缺點也很明顯,否則不會從開局的7.7分掉到快結局時的7.4分,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於佟大為演的懸疑電影?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佟大為演的懸疑電影
《消失的孩子》是一部由佟大為、魏晨、於文文、李斯丹妮主演的懸疑短劇,只有短短12集,八先生追了四個星期才看到第10集(畢竟更得太慢了),感覺主演們的演技不錯(李斯丹妮除外),劇情挺吸引人的,但缺點也很明顯,否則不會從開局的7.7分掉到快結局時的7.4分。
《消失的孩子》改編自懸疑小說《海葵》,小說本身是三線敘述的,影視化也採取了同樣的敘述方式,用12集講三條劇情線,按理來說劇情推進的節奏應該要快才能把故事講清楚,萬萬沒想到導演反其道而行之,節奏巨慢。
一部每周才更兩集的劇,劇情節奏還巨慢,註定了它爆不了。
(下文含輕微劇透)
《消失的孩子》一共有三條劇情線:
一條是講孩子在單元樓裡失蹤,夫妻倆聯合警方一起追查孩子的去向(也就是佟大為、李晟、李斯丹妮的劇情線);
一條是講優等生變賭徒,在父親死後為了冒領父親的退休金,想把父親的屍體藏在浴室裡(魏晨的劇情線);
還有一條是講獨居白領晚上在家睡覺的時候被陌生人性侵卻沒知覺,醒來後才發現身體有異樣,沒有勇氣報警的她決定跟親哥和男同事聯手查找罪犯(於文文的劇情線);
「三線並行」很考驗導演的功底,偏偏《消失的孩子》的兩位導演在剪輯上仿佛想一出是一出,故事的時間線完全被打亂。
有多亂呢?導演會穿插著呈現孩子失蹤前和失蹤後不同時間點發生的事情,比如第二集講失蹤前1天,第五集講失蹤前5天,之後講失蹤後十幾個小時,到了第九集又開始講失蹤後一個小時,時間點非常跳躍,沒有任何規律可言。
如果只講孩子失蹤一個案件,那時間線打亂很正常,但這是「三線並行」的劇,時間線太亂會讓人感到混亂。同時,八先生在看劇的過程中也會有點不爽,因為每條線呈現的時間都不長,導致剛投入到其中一條劇情線裡,導演就會立刻轉到別的劇情線,有種「看劇被中斷」的感受。
比如當觀眾正投入到警察找孩子的劇情裡,警察剛找到新線索,導演立刻給你切換到賭徒藏屍;
觀眾看了一會兒賭徒跟父母親、跟妻子從前溫馨的相處,正在思考他為什麼做得出藏屍這種恐怖的舉動時,導演又給你切換到白領在懷疑罪犯是不是她的男同事;
觀眾正投入到白領開始接近男同事並調查他的劇情裡,導演又開始給你看賭徒藏屍,看了一會兒又開始找孩子,找著找著又藏屍,藏著藏著又調查男同事……三條線都剪得太碎,導致觀眾全程都處於「投入,中斷,再投入,再中斷」的狀態,很難不生氣。
此外,劇情推進過慢也很影響觀感(用1.5倍速看也覺得拖沓),就拿節奏最慢的那條「賭徒藏屍」劇情線來舉例。
魏晨飾演的賭徒,從第一集開始就一副魂不守舍、心事重重、慌慌張張的樣子。他在第一集亮相的時候,鬼鬼祟祟地走進一棟大廈裡拿瓷磚,不知道要幹嘛。
到了第三集,才知道原來他的爸爸死了,他產生了藏屍的念頭。
第四集,他去買瓷磚。第六集,他發現父親屍體開始發臭,於是想把父親放到魚缸裡泡著,並外出買魚病粉除臭。
第八集,他開始砸牆。第九集,連失蹤的孩子都出現了,他還沒開始藏屍!父親的屍體還泡在魚缸裡。
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像八先生這樣忠實追劇的觀眾,看了四個星期都還沒看到這條劇情線有什麼具體的進展。
為了補充魏晨這個角色的背景,導演拍了非常多賭徒跟父母、跟妻子從前相處時或溫馨或傷心的瞬間,然後把這些片段插入到每一集裡。然而哪怕回憶片段少一些,也根本不會影響觀眾對這個角色的判斷,沒必要回憶回憶又回憶。
另外兩條線是尋找失蹤的孩子以及白領尋找性侵她的罪犯,相對來說可看度高很多,但節奏同樣有點慢,因為導演會剪很多重複的片段,在第二次甚至第三次重複出現的時候會補充新的細節,但看的時候總是會疑惑「這一段不是出現過了嗎?」
如果整部劇能濃縮成只剩6到8集,估計觀感會好很多,但也不太可能,畢竟國產劇很少有這麼短的。
最後想說,懸疑劇當然需要懸疑的氛圍,但把故事講清楚才是最根本的,像《消失的孩子》這樣把一部劇情不錯的懸疑劇剪得奇奇怪怪,挺可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