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湖南兩村械鬥事件(1993年湖南兩村械鬥)
2023-07-02 22:45:25
1993年9月11日清晨,位于衡廣複線鐵道上的湘南小鎮馬田鎮,突然被一陣炮打破了寧靜,兩個村子出動了五千多人,修建工事、挖設戰壕。
在大街上壘築掩體,用土槍、土炮、地雷、等殺傷力極強的武器械鬥,一時之間火光沖天,槍彈橫飛,硝煙瀰漫了整個城鎮。
馬田鎮的學校、醫院、居民樓等等一系列高樓上都架起了火炮,布置了狙擊小組,馬田村村民拿著幾百支自製手槍、獵槍以及彎刀、菜刀等等,與井崗村的村民們怒目相向。
這場炮轟械鬥持續了整整兩天一夜,現場到處都是飛濺的鮮血和建築物碎片,全鎮四所學校全部停課,老人帶著孩子們慌忙逃離。
戰鬥愈演愈烈,從馬田村和井崗村蔓延到周邊的三十三個村落,有幾千名劉姓村民從四面八方趕來支援。
馬田村為了鼓舞士氣,還在出徵的前一天晚上大擺筵席,並放出話來:每打傷、打殘一名井崗村民獎勵1000元,殺死一名井崗村村民獎勵現金1.5萬!
兩個村子的村民發了瘋一般,拿起砍刀向對方揮去,參與械鬥的村民中有三人當場死亡,另有四十多人在這場災難中受了重傷,落下了終身殘疾。
那麼,馬田村村民和井崗村村民究竟因何原因怒目相向?械鬥背後的真正原因是什麼?這場械鬥,最後又以何種情況收尾?
「血海深仇」的來源馬田鎮位於湖南省的東南部,轄區內的村民以劉、李二姓居多,劉姓聚居地在馬田村,李姓聚居地在井崗村,清末以來,兩個氏族之間因為村界問題經常起摩擦。
馬田村的女孩不許嫁井崗村,井崗村的女孩也不許嫁到馬田村,兩個村子雖然離得近,但是矛盾彼此之間水火不容,關係非常惡劣。
兩個村子的村民別說是一起幹活了,就連路上見面也要瞪一眼、啐上一口才解氣。到了馬田村的村民劉胡亮當上國民黨中校團長時,這種矛盾也隨之激化了。
1928年,民國十七年的某一天,馬田村敲鑼打鼓、設宴擺席,歡迎榮歸故裡的國民黨中校團長劉胡亮。
劉胡亮自小就是個不安分的主,學習成績一般,早早地下學當兵了,劉胡亮參加過北伐,作戰勇猛,人又機靈,不久後就被提拔為中校團長。
當時整個中國都被籠罩在白色恐怖的陰影中,尤其是湖南,紅色血脈的故鄉。劉胡亮奉國民黨高層的命令,回湖南執行「剿匪」任務。
他騎著高頭大馬,帶著幾百名士兵,風光地回到了家鄉馬田村。
馬田村的村民還以為是哪路高官大爺們來下鄉體驗生活了,誰知道定睛一看發現是劉胡亮這個後生,人群頓時喧鬧起來。
有的摸著劉胡亮的品種馬,有的看著他筆挺的軍裝羨慕不已,只有族長面露難色地走了過來,劉胡亮一問,才知道前幾天族長又和井崗村的村民們鬧矛盾了。
一氣之下,他決定親自給井崗村村民們一些教訓。
第二天一早,劉胡亮穿上大馬靴和筆挺的軍裝,帶著部隊堵在了井崗村的村口,他清了清嗓子,高聲喝道:「都聽好了,我奉委員長的命令來『剿匪』,誰是共產黨趕緊站出來!」
井崗村村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大眼瞪小眼不知道該怎麼辦,劉胡亮一使眼色,命令副手從人群中抓了十七名青壯年男子,把他們押到了村邊山腳下的大炕旁。
接著劉胡亮拿出槍,當著井崗村男女老少的面,將這十七名男子全部殺死了。
按劉胡亮的說法,這十七名男子都與共產黨有過接觸,但實際情況究竟如何,恐怕兩個村的人都心知肚明。
從此後,馬田村和井崗村就有了不共戴天的血海深仇,小摩擦更是連續不斷,隨著時代的更迭,這種仇恨非但沒有減弱,反而有了愈演愈烈的趨勢。
1990年,新一代井崗村村民又將劉胡亮和國民黨欠下的「血債」報了回來。
1990年8月9日,馬田村村民劉方南,從鋼廠下班回家的途中,遇到了井崗村村民,這些村民都是在附近煤礦裡工作的工人。
兩村人相見,分外眼紅。井崗村村民仗著人多勢眾,將劉方南攔了下來,狠狠揍了一頓。打完後,這夥人卻覺得還是不夠解氣。
竟將傷痕累累的劉方南拉到了附近拖運煤塊的鐵道裡,將他的右腿墊在鋼軌上,並掄起10多磅重的大鐵錘狠狠砸了下去。
直到劉方南因為忍受不住疼痛,徹底暈了過去,這夥人才罷手。而劉方南經過搶救之後,雖然已經脫離了生命危險,但是他的右腿和手臂已經落下終身殘疾,再也不可能掙錢養家了。
而這僅僅是兩個村落一百多年爭端中的兩個典型事例,兩個村子之間諸如此類的摩擦事件還有許多。
這麼多年來,政府也曾多次派遣專員為兩個村子的村民調解,但是馬田村上報政府說:「井崗村的年輕人磨刀擦槍,對劉姓居民不友善。」
而井崗村卻上報政府說:「馬田村與黑幫勢力勾結,橫行霸道」,兩個村子都不肯讓步,讓政府工作人員非常頭疼。
到了1993年,馬田村和井崗村的矛盾愈演愈烈,竟呈現出了潰堤之勢。
萬人血戰,宗族仇恨井崗村上報政府的材料中曾指出了馬田村村民與「黑幫成員」勾結一事。這並不是空穴來風,馬田村的村民劉志強確實是「板刀幫」的黑幫頭目。
有了他的介入,馬田村和井崗村的宗族械鬥不止,矛盾積壓到了一個臨界點,終將釀成空前規模的血案。
1993年8月6日,井崗村村民李國仁,帶領著一百來號李姓村民,氣勢洶洶地來到了指定地點,按照約定,兩個宗族之間要在此展開一場血戰。
李國仁拿起鋼棍,大喝一聲衝了上去,劉志強見狀也不甘示弱,握好短刀,一個飛踢衝進了人群中。
兩方人馬打得那叫一個天昏地暗、日月無光,一時之間,竟分不清楚誰是井崗村人,誰又是馬田村人了。
參與亂鬥的人都是青壯年,一個個地打紅了眼,連路邊的汽車、街上的門面都遭殃了,地面上到處都是濺落的鮮血和痛苦哀嚎的傷患。
甚至政府派遣的工作人員都來到現場了,兩方人卻依舊打得難解難分,治安管理人員將李國仁拉走時,他還朝著馬田村人離開的方向,狠狠啐了一口。
這場矛盾雖然在政府的幹預下,及時止住了,但是兩村人並沒有因此而罷休。
1993年8月16日,馬田村「板刀幫」頭目劉志強不配合政府的整治工作,帶領著一幫人,趁著月色趕到了村口,將路過的兩名井崗村村民打成了重傷。
1993年9月11日凌晨五點,井崗村村民又帶領著一幫人將馬田村村民劉友義打得奄奄一息,戰火就此點燃。
1993年9月11日上午七點,馬田村村民使用自製土炮,朝著井崗村方向開了兩炮,這是宣戰的信號。
而後,趁著井崗村村民還未反應過來的時候,馬田村村民又蓄意砸爛了井崗村村民李祖信和李四軍在馬田鎮上開設的兩處門面。
李祖信的女兒李桂彩被嚇得哇哇大哭,待馬田村村民走後,跑回村裡報了信。
9月11日上午8點半,幾百名井崗村青壯年男子,拿上了自製的土炮、土槍和大刀,封鎖了周圍的交通要道,他們要與馬田村拼個你死我活。
井崗村的村民率先佔領了附近的制高點,架起了槍炮,黑洞洞的槍口對準了馬田村的村口,井崗村的村民已經做好了戰鬥準備。
在村裡最有威望的老人的指揮下,井崗村進入了戰時狀態。凡是十八歲以上,五十歲以下的男子都拿到了土槍土炮和彎刀,被分配在了戰鬥第一線。
而婦女老人等則負責後勤工作,往前線運送彈藥、茶水、果蔬等等。
馬田村這邊,在井崗村村民積極備戰之時,也集中了全村的青壯年男子,佔領了馬田鎮的電影院、供銷社、水塔等等制高點,甚至井崗鎮派出所的樓層上方也有他們架設的土槍土炮。
相比於井崗村的戰前準備,馬田村還安排了「步炮協同作戰」方針,並按照「戰場」情況,設計了極為詳盡的作戰計劃。
首先,就是建立專門戰鬥指揮所,由村裡的核心幹部和一些退伍軍人擔任,並且下設一個後勤組,負責管理「前線戰士們」的夥食。
為了保證後勤供給,後勤組還專門設立了九個臨時食堂,晝夜不停地給前線供應補給。
為了提升士氣,馬田村還命專人打造了「戰旗」,攻克一地,戰旗就插到了那裡。別的不說,起碼有一點可以肯定,馬田村的村民一定經常看戰爭類的書籍或者影像。
這場戰鬥自打響開始,兩方人員都沒有絲毫退縮,儼然有「不成功便成仁」之勢。
上午十點左右,戰鬥打響三個小時之後,永興縣的政法委書記伊新急忙帶領六十多名幹警趕到現場,試圖調解兩村之間的矛盾。
但是無奈,兩村的領導幹部都不願意聽從政府的調解。與此同時,戰火依舊在馬田鎮上蔓延。
槍彈呼嘯,步炮協同作戰戰鬥打響了十個多小時之後,兩村各有輸贏。因為兩方核心指揮部的成員都是接受過軍事訓練的退伍軍人,你退我進,你進我退,戰鬥一時之間竟進入了僵持狀態。
1993年9月11日晚,馬田鎮已經被炮火損毀得不成樣子了,到處是斷瓦殘垣、砂礫廢墟,空氣中瀰漫著濃濃的火藥味。
馬田鎮的居民在槍炮下瑟瑟發抖,只能匆忙收拾行李逃離了馬田鎮。
戰鬥持續到了後半夜,馬田村「參謀部」突然發現,村子裡參與戰鬥的人數比井崗村少了一半還多,這可急壞了馬田村的「指揮官」們。
他們急忙命人去附近的村落裡抽調劉姓村民,幾個小時候,來自七個鄉三十三個村子裡的幾千名劉姓援兵抵達了「戰場」。
為了給這些增援「戰士」們壯行,馬田村還命令九個食堂同時開工,擺了九十五桌宴席,給這些「戰士」們接風洗塵。
兩個村子已經做好了同歸於盡的準備,他們還規定:凡是在戰場上「光榮犧牲」的戰士們,一次性給予兩萬元的補償,同時由村民們集資,將「烈士」的子女養大成人。
不幸負傷者,除了能享受每日津貼外,還能額外獲得5000元的「撫恤金」,而被公安抓走判刑的,家屬每月可以獲得一定的「生活補助」。
這麼做,無疑是讓這些人沒有了後顧之憂。
戰爭其實是一場消耗戰,對財力、物力都是一種極大的損耗。馬田村為了給前線戰士們補充物資,還「頒布」了一項「糧食收集」制度。
其中規定:凡是姓劉的人家,都要交納20斤公糧和10元公款,有錢拿錢,沒錢就拿菜抵,反正只要是姓劉的,必須為這場戰鬥出一份力。
如果不交的,那麼就以「叛徒罪」處理,抄家拘留!
戰鬥到了第二天,馬田村的居民們為了「補充彈藥」,悄悄地溜進了附近的炸藥庫裡,從裡面順走了的四百六十公斤的炸藥、兩千七百發雷管和我一千五百米的導火索等等。
除此之外,兩個村子的外援還拉了不少土炮前來支援,但是這場爭端最終還是被英勇的武警官兵們制止了。
1993年9月12日下午5點10分,三百多名武警拿上催淚瓦斯槍悄悄地潛入了馬田鎮的中心,他們頭戴鋼盔、手持防彈板,將交戰人員隔離開來了。
同時有武警官兵手持擴音器,高聲呼喊道:「立即停火,放下武器,負責後果自負」。就這樣,在催淚彈的煙霧中,這場戰鬥被制止了。
其實馬田村和井崗村的鬥爭都是圍繞著「封建宗族勢力」這一點來展開的,這是那個時代殘留下來的糟粕。
幸好,現如今,在黨的領導下,這種封建勢力已經漸趨消亡了。
而馬田村和井崗村在政府的調解下,也放下了手中的武器,將全部精力放在了生產建設上,在黨的領導下,走上了一條康莊大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