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能量消耗主要包括哪幾個方面
2023-07-03 07:27:46 3
1、基礎代謝
是指維持機體最基本生命活動中熱能的消耗。一般是指清晨睡醒後未進餐前仍靜臥在床上的狀態,此時只有肺的呼吸和心臟搏動等最基本的生命活動。因年齡、性別和體表面積影響基礎代謝,所以用基礎代謝率(BMR)表示。
2、體力活動
體力活動是影響人體能量消耗的最主要因素。在體力活動中需要消耗能量,除消耗機械能外,有關細胞組織、器官合成許多物質也需要消耗能量。肌肉活動越強能量消耗越大,肌肉活動持續時間越長能量消耗也越大。
3、食物特殊動力作用
因攝取食物而引起能量消耗增加的現象稱食物特殊動力作用。如碳水化合物攝取6694千焦(1600千卡),按理只能產生6694千焦(1600千卡)的能量,但實際上產生了7096千焦(1696千卡)的能量,增加了6%,攝取脂肪和蛋白質時也有這種現象,可分別增加能量4% ~5%和30%,其中蛋白質特殊動力作用最強。這種額外增加的能量,不是來源於食物,而是體內儲備的能量,所以只能視為一種消耗,故在計算能量的供給時,將食物特殊動力作用所引起的能量消耗以10%計算,即在基礎代謝率加體力勞動能量消耗,再加10%的能量為總能量消耗。
4、生長發育
兒童和孕婦所消耗的能量還包括生長發育的能量。新生兒按千克體重與成人比,能量消耗多2~3倍;3~6個月嬰兒每日有15% ~23%所攝入能量被機體用於生長發育的需要而保留在體內。孕婦除供給胎兒的生長發育外,機體本身進一步發育也需特殊能量。人體所需的能量來源於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三者在體內經過氧化都可產生能量,故稱生熱營養素。1克碳水化合物產生16.7千焦(4千卡),1克脂肪產生37.6千焦(9千卡),1克蛋白質產生16.7千焦(4千卡)。在合理的膳食中應當有一個適當比例,根據中國人的膳食習慣,碳水化合物所提供的能量佔總熱量的60% ~65%,脂肪佔20% ~25%,蛋白質佔10% ~15%。
關鍵詞: 人體 能量 消耗 主要 包括 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