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一直說的票房是幹什麼的(電影票房到底從哪來)
2023-07-03 16:50:39 1
如需公益法律服務,歡迎評論留言或私信,或關注微信公眾號「律新幫」
編者按電影《你好,李煥英》成為中國電影史上第6部票房超40億元的電影。這40億票房該如何分配呢?本文就帶大家了解一下中國國產電影票房的那些事兒。
圖片
2月19日,北京文化發布公告稱,其參與出品、製作、發行的《你好,李煥英》上映6日累計票房約為人民幣27.25億元(含服務費),該影片已委託第三方公司進行保底發行,保底票房收入為15億元。截至2021年2月17日24時,北京文化來源於該影片票房的營業收入約為6000-6500萬元。
圖片
看到這份公告,諸多疑團浮上心頭。27.25億元的票房數據從哪兒來?哪些人可以參與分配這27.25億元?為何北京文化作為主控方僅能分到6000-6500萬元?保底票房收入15億元又是什麼意思?本文就帶大家一一解決這些疑團。
電影票房數據從哪兒來?所有通過院線在中國大陸上映的影片,票房收入均應計入「國家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委員會辦公室」(簡稱「專資辦」)指定的「全國電影票務綜合信息管理系統」(https://gjdyzjb.cn/)。國內安裝了該系統的電影院,其放映的每一部影片的實時票房數據都會即時匯總到該系統。專資辦的主要職責是收繳、使用和管理國家電影專項資金,建立、完善和管理全國電影票務綜合信息系統。專資辦的官方網站為「中國電影數據信息網」(https://zgdypw.cn/),該網的數據通常是製片方、發行方、院線、影院等各方分帳的依據。
圖片
圖片
(圖為2021年2月19日截取自中國電影數據網的即時累計票房數據)
圖片
圖片
(圖為2021年2月19日截取自中國電影數據網的即時TOP10單日票房數據)
電影生產流程及參與主體圖片
一部電影的誕生,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個艱辛的生產及發行過程。從開發到發行放映一般都需要經歷以下流程:
第一,是電影的開發與投資階段。在該階段,會完成電影的初步構思、電影立項、開發劇本、確定導演以及主要角色等前期準備工作。同時也會為後續電影的製作募集資金。
第二,是電影的製作與後期階段。在該階段,電影的製作單位會完成電影的攝製、後期製作等工作。該階段參與主體較多,包括但不限於導演、演員、美工、特效等劇組成員,以及配音、後期製作公司等。
第三,是電影的宣傳與發行階段。發行方、宣傳方會根據電影獲取的公映許可證的時間和院線檔期情況,組織電影的宣傳和發行工作。發行公司不僅包括傳統的院線發行公司,也包括網際網路發行公司,比如貓眼電影等。
第四,是電影的放映與播放階段。在該階段,電影會在院線、新媒體等各渠道放映/播放,同時還會涉及到衍生品銷售等工作。
以上四個階段完成後,才會來到電影的收穫時刻,那就是票房到底有多少?但不急著算帳,我們先來看下,有哪些主體可以參與切票房蛋糕。
可能參與收益分配的主體1. 投資環節
(投資主體類型)
圖片
在投資環節,投資人按照主體的不同可以分為獨家投資以及聯合投資。獨家投資指單個出資方全額投資,這在目前的電影行業中較為少見。聯合投資指多個投資方聯合進行投資,這種投資方式較為常見。對於具體的聯合投資主體而言,可能包括純投資人(不參與具體的製作、發行等工作,只投入資金或其他資源)、承制方、發行方等。
2. 製作環節
(其他分配主體:製作環節主創人員)
圖片
除了前述投資主體外,參與電影製作的主創人員也可能根據聘用協議的約定獲得電影的收益分成。近些年來,一些知名導演和主演也熱衷成為電影的投資人以及出品方,寧可前期自降片酬,後期一同參與票房的分配。業內傳為美談的是,吳京在《戰狼2》中,自掏腰包參與投資,後期賺得盆滿缽滿。當然投資有風險,演員也得謹慎!3. 發行環節示意圖4(發行方式)
圖片
國內的影片發行主要包括院線發行以及新媒體發行。
就院線發行而言,分為普通發行與保底發行。普通發行就是由發行方在可分帳票房的基礎上收取一定比例的發行代理費用。保底發行也是一種常見的院線發行模式,與普通發行合同不同的是,保底發行合同的發行方向出品方承諾影片的發行收益需要達到一個固定金額,否則發行方將以自有資金補足差額部分,這其中又分為兩種:
(1)是發行方買斷,如果票房達不到保底票房,對賭失敗,發行方承擔損失;如果票房達到保底票房,對賭成功,發行方將獲得保底票房之外的全部超額收益;
(2)是在保底票房的基礎上,就高出的票房,出品方和發行方按一定比例階梯分帳。春節大熱的《你好,李煥英》就採用了保底發行,約定的保底的票房為15億。所以大家可以算下,這次是賈玲賺了多,還是發行方賺得多呢?
不同情形的分帳模式現在可以來算下這個票房的帳是怎麼分的了:
1. 院線
一般情況下,院線電影按照如下模式進行分帳:
(院線分帳模式)
圖片
2. 新媒體
對於院線電影而言,一般情況下有一定的窗口期(一個月至幾個月不等),在院線播放後,方在新媒體渠道播放。但是也不絕對,去年因疫情影響,《囧媽》直接跳過窗口期通過新媒體渠道上映。
對於新媒體而言,從去年的幾部院線電影新媒體發行看,包括一次性買斷和分成兩種模式,一次性買斷是由網絡平臺直接購買版權,後續收益由平臺享有;分成是指平臺按照點播量/用戶付費金額等作為計算標準,依照特定比例向片方分成,也可能採用「保底 分成」的模式。
3. 投資方最終的分帳比例(院線-普通發行模式)
不考慮特殊約定及保底發行,在普通院線發行模式下,如下圖所示,按照中影數字提留3%、發行方分帳5%計算,聯合投資方大約可以獲得可分帳票房的35%,約為總票房的32%。該32%的分成由所有投資方按照約定的分成比例享有。
示意圖6(投資方最終的分帳比例)
圖片
簡單而言,如果一部電影票房是十億,分給電影投資方的大約在三億。再去掉電影的投資成本(假設是兩個億),那麼實際電影投資方的利潤也只有一個小目標(一億)了。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繫,若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