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國家園林城市(實施農村景區化綜合提升)
2023-07-03 11:17:29 1
一個村莊,就是一個景點、一個景區,把鄉村打造成大花園。
山東省青州市在堅決打贏農村人居環境三年行動收官戰的基礎上,以建設全域美麗大花園為目標,以綜合整治為抓手,以融合發展為路徑,全面實施農村景區化綜合提升工程。目前,129個景區化示範樣板村打造初見成效,25個村莊創建為A級景區村莊,已建成和正在建設的省級美麗鄉村示範村達到21個,一幅幅現代版「富春山居圖」正徐徐展開。
堅持以黨建為統領
在科學謀劃推進上下功夫
立足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實際,高起點定位、全域化布局,聚力打造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升級版。
構建「紅色引擎」。充分發揮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作用,探索建立「黨組織推進、黨員帶動、黨群互動」模式,市級成立以市委書記為組長的工作領導小組,市委常委包靠鎮街,先後組織開展「百日會戰」和「全力衝刺三季度、決勝最後一公裡」等活動,召開5次現場推進會議進行研究部署和推進;鎮街實行班子成員包管區,機關幹部包村,壓實工作責任。組織全市2.3萬名農村黨員自覺籤訂《全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黨員「五不、五帶頭」承諾書》,開展「黨員家庭戶」「黨員責任區」亮牌承諾活動,設立黨員街巷長,落實黨員門前「三包」等工作,讓廣大黨員為群眾做出表率、樹立榜樣。
突出目標導向。制定《農村景區化綜合提升工程實施方案》,高標準設定環境衛生、田園環境、鄉村文明、綠化亮化、美麗庭院等「十大工作」標準,高質量抓好基礎設施完善和村容村貌提升、鄉村文明創建等工作。堅持「因地施策、片區推進」,科學區分平原與山區、村與村的不同情況和不同需求,分階段、分層次紮實有序推進,鎮街區每年集中連片打造一個高標準提升片區,力爭用三年左右的時間實現全域村莊景區化。按照「試點先行、典型引路」原則,先行篩選確定129個特色重點村,著力做優精品、亮點,集中打造示範樣板。
強化規劃引領。依託《實施方案》,各鎮街區立足「產、村、人、文、景」融合發展,聘請專業設計公司進行規劃設計,確保一村一風貌、一村一風景。彌河鎮和高柳鎮以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示範區創建為契機,對各自創建區範圍內的村莊,根據文化底蘊、風土人情、產業發展,進行統一規劃。東夏鎮抓住高鐵連接線落地通車的契機,選擇臨近連接線的官宅、李仙等5個村,根據村莊規模一村一規劃,進行連片打造提升。廟子鎮圍繞「魯中川藏線」自駕遊精品路線建設,將沿線26個村莊統一規劃打造,讓散落的靈山妙水和特色資源「串村成帶、連片成景」。
堅持以融合為方向
在三生共融共振上做文章
把人居環境整治與產業發展、特色風貌打造、公共服務提升等有機結合,探索鄉村振興「青州模式」。
全產業賦能。轉變就環境抓整治的思路,突出特色、因村制宜,深入挖掘不同類型村莊在自然生態、產業特色、民俗文化等方面的優勢,推進農村一二三產融入人居環境整治,打造「+花卉、+山水、+田園」等不同類型的景區化村莊,使村莊生態、生產、生活有機結合,激發農村發展活力。黃樓街道郝家村和遲家村立足地處花卉核心區優勢,將環境整治和花卉產業發展相結合,形成「戶戶花香飄、家家生態園」的美麗鄉村景觀。彌河鎮大關營村作為「彌河銀瓜」發源地之一,統籌推進村莊提升和瓜田改造,成為獨具特色的鄉村旅遊村。雲門山街道郭橋村、王墳鎮平安村、廟子鎮楊集村等積極打造民宿特色村莊,引進打造雲門引、袋鼠、青苔小院等特色民宿,實現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和產業發展共贏。廟子鎮黃鹿井村、邵莊鎮王家輦村深入挖掘村莊文化,加強對古居、古井、古樹、古橋等歷史文化要素保護利用,成為遠近聞名的旅遊景點。
全區域提升。堅持「街面淨、線路順、環境美」標準,大力改善村容村貌。以雷霆手段開展拆違治亂行動,拆除廢舊棚房1260處,清理殘垣斷壁1530處,建設休閒廣場、綠地等528處。實施弱電線路專項治理,對具備條件的實行線路「入地」,不具備條件的理順歸攏,10個村實現弱電線路入地,清理各類線路問題6820餘處。凸顯「東方花都」特色,按照「三季有花、四季常綠」標準,一村一品、一村一景,大搞村莊綠化和庭院綠化,廣栽竹子、連翹、海棠、月季等各類花卉苗木,示範樣板村綠化覆蓋率達到38%以上。發揮「中國農民畫之鄉」優勢,實施「農民畫上牆」計劃,已繪製8000多處6萬多平方米,村莊顏值不斷提高。雲門山街道耿家村、宋閣村和邵莊鎮陳黍村等以繪製高品質文化牆為切入點,加大村莊整治力度,成為遊客打卡的「網紅村」。
全要素配套。從人居環境改善的弱項入手,從農民群眾生產生活最迫切需要的實際做起,高標準配套路、水、廁等與群眾生活息息相關的要素,推動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用好市鎮投料、村民自願投資投勞的方式,一村一策,全力突擊,「戶戶通」實現全覆蓋。強力推進「廁所革命」、汙水治理,對改廁和汙水治理每戶補貼1500元,戶廁改造和生活汙水治理實現「應改盡改」,相關經驗做法被省和濰坊市推廣。129個示範樣板村圖書館、文化廣場全部進行規範提升,配套建設標準化衛生室90個、村史館39個,群眾幸福感、獲得感大幅提升。邵莊鎮北馬莊村、王墳鎮後黃馬村作為山區村,結合村莊整治,完成自來水、廁所、汙水改造,建成村史館和圖書室,打造「文化一條街」,順利通過「省級美麗鄉村示範村」驗收。
堅持以創新為動力
在共建共治共享上求突破
積極探索資金投入、群眾參與、深化提升機制,匯聚工作推進強大合力。
多元投入保障。市裡每年統籌協調1.3億元資金用於農村景區化綜合提升,根據工作成效和工作量進行差異化獎補。大力吸引工商資本參與農村景區化綜合提升,彌河鎮桐峪溝村引入九龍峪旅遊有限公司,按照「魯派民居」新範式,突出「白牆灰瓦」新特色,大力提升村莊,榮獲省綠色村莊、省美麗鄉村示範點等榮譽稱號。引導和支持村集體、農民自主組織實施或參與農村人居環境提升,王府街道鳳山村黨支部領辦鳳凰臺生態旅遊公司,鼓勵村民以閒散院子和荒山荒坡入股,建設鳳凰臺田園綜合體,實現村莊變景區的華麗蝶變。王墳鎮胡林古村成立龍泉鄉村旅遊合作社,與龍瑞旅遊管理中心合作,著力打造美麗村莊,入選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
全民動員參與。突出群眾主體地位,把發動群眾參與作為推動農村景區化綜合提升的重中之重,打好景區化綜合提升人民戰爭。充分利用牆體標語、橫幅、微信、廣播電視等,引導群眾轉變思想觀念,摒棄生活陋習,提升文明素養。將群眾參與綜合提升以村規民約固定下來,落實街巷長和網格員等制度,探索出黃樓街道「微網格、微公開、微積分」「三微」工作法、彌河鎮「五星達標·三化創建」、邵莊鎮「村民積分制」等特色做法,群眾參與度大幅提高,積極出資、投工投勞,並踴躍繳納保潔費,形成「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良好局面。
文明創建提升。充分發揮各類文明創建活動激勵引導作用,出臺《鄉村文明示範家園和星級文明示範戶評選方案》,在全市廣泛開展鄉村文明示範家園、星級文明示範戶創建活動,大張旗鼓掛牌表彰,讓群眾學有榜樣、幹有遵循。目前,129個示範樣板村全部被確定 「鄉村文明示範家園」候選村,評選星級文明示範戶863戶。組織美麗庭院示範戶擂臺賽,戶與戶、村與村、鎮與鎮之間交流評比,1000多戶參與打擂,形成「比、學、趕、幫、超」的良好氛圍,示範樣板村美麗庭院創建率達到30%以上,起到「撥亮一盞燈,照亮一大片」的示範帶動效果。
(青州市農業農村局)
找記者、求報導、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