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界有啥特產可帶走(張吉懷來啦張家界這些特產)
2023-07-03 03:21:41 2
編者按:
張吉懷高鐵開通在即,這是一條造福於民的開放高鐵、希望高鐵、幸福高鐵。這條地跨張家界、湘西、懷化3市州的鐵路,將沿線眾多紅色、綠色、古色旅遊景區景點穿珠成鏈,是一條「精品旅遊線」。
乘坐高鐵張吉懷,帶著幸福來見你。紅網張家界站推出系列報導《張吉懷來啦》,帶您遇見最美張家界!
紅網時刻張家界10月17日訊(記者 張紅)如果來到了我們美麗的張家界,除了看美景、品美食,體驗當地的風土人情,還要了解一下這座旅遊之城的特產並帶它回家。好了,接下來,為了防止各位遊客們會面臨選擇張家界特產眼花繚亂的「窘境」,紅網時刻新聞記者歸納了張家界的特產(可能不是特別全面),全都是乾貨喲,記得轉發和收藏起來。
來張家界旅遊,除了遊山玩水品嘗美食,還要帶特產回家。(資料圖)
【張家界莓茶】
好山好水出好茶。張家界莓茶是一種多年生藤本植物,在莓茶加工過程中,因細胞中所含的黃酮活性成分滲透到表面形成一層「白霜」,因此稱之為「莓茶」。專家介紹,張家界莓茶經檢測黃酮非常高,有「黃酮之王」的美稱,黃酮是血管的動力因子,進入血液循環後能夠分解由低密度脂蛋白凝結在血管壁上的斑塊,疏通血管,血流暢通,從而實現血壓和血脂的穩定和正常。近年來,張家界大力發展莓茶產業,張家界莓茶先後獲得了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產品、有機產品認證、中國馳名商標等品牌榮譽,已經成為張家界呈現給世界,和世界認識張家界的一張名片。行走在張家界,除了賞峰林,遊秀水,探奇洞,看大戲,嘗美食,可千萬別忘了喝一杯張家界莓茶。
湖南乾坤生物有限公司董事長、天門郡莓茶品牌創始人劉超介紹,張家界莓茶已經成為全市帶領群眾致富,振興鄉村的支柱產業之一。以「天門郡」莓茶為例,因「天門郡」莓茶品牌直接帶動脫貧致富的群眾有1200戶2000多人,間接帶動超過萬人。他和全市莓茶從業者一同努力,把莓茶打造成張家界第二張名片,讓張家界莓茶推向全國,走向全世界。
張家界莓茶。(資料圖)
【砂石畫】
砂石畫是用當地的五彩砂石與植物的皮與枝葉等「顏料」,結合中國畫與西洋畫的表現手法,融版畫、雕刻與盆景藝術於一爐,逼真展現張家界自然風光和民俗風情,給人長久的回味。砂石畫現在已經成為張家界旅遊的必購特產之一。
「砂石畫是利用自然砂石、植物等天然材料粘貼而成的一種新型畫種。」張家界軍聲砂石畫李軍聲表示,多年來,凡是來張家界旅遊的客人,只要見到砂石畫,都愛不釋手,鍾愛有加,並將其稱之為「濃縮了的張家界」。
砂石畫。(資料圖)
【土家織錦】
土家織錦土家語稱西蘭卡普,它是中國民間四大名錦之一,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它是通過在傳統木質腰機上採用通經斷緯、反面挑花的傳統手工藝,2006年,被列為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被稱為高度濃縮的民族文化。
「高鐵的建成開通,對於我們最大的好處就是交通便利、客商增多,將會極大地帶動我們土家織錦在整個武陵山片區的產業發展。」張家界乖么妹土家織錦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丁世舉激動不已,希望土家織錦也能邁上發展的快車道,跑得更快更遠,讓更多的人熟識我們的民族瑰寶。
土家織錦。(資料圖)
【張家界大鯢】
大鯢在地球上的生長歷史可以追溯到三億五千萬年以前,有「活化石」之稱,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具有極高的學術科研價值,同時也具有極高的醫用,食用等經濟價值。張家界獨特的砂石巖林地貌、適宜的氣候環境、豐富的餌料資源、優良的水質條件及悠久的養殖習慣,生產出了具有極高營養價值、口感獨特、品質優良的張家界大鯢。
張家界大鯢。(資料圖)
【張家界葛根】
葛野生深山荒坡之中,長藤牽蔓。提取葛粉,有一系列工序,食時,用開水衝服,佐以白糖、炒米,味道更佳。亦可與肉類煎食,為席上佳餚。葛粉有退肝火、解暑毒、健胃脾、滋陰壯陽、補虛益氣等功能,亦有抗衰老、減肥、使皮膚健美等保健神效,故有「皇食品」之盛譽。
張家界湘小伍家貿易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朱萬璋如數家珍:高鐵開通,會有更多的遊客來張家界體驗美食、特產,帶走張家界農副產品,推動張家界農業產業發展,達成鄉村振興的目的。湘小伍家在張家界有多家特產連鎖店鋪,主要銷售優質農產品,每天都有很多產品郵寄到全國各地,高鐵拉近距離,張家界更多產品更快走出綠水青山。
張家界葛根。(資料圖)
【土家腊味】
湖南盛產腊味,以土家腊味為最,因為只有土家腊味是真正的通過柴火燻烤而成。腊味品種很多,有臘魚、臘肉、臘腸、臘豬肚、臘豬肝、臘野味等。這些腊味黑中透紅、肥而不膩、焦而不脆,聞之臘香撲鼻,食之滿口留香。來張家界如不食腊味,定會讓你遺憾不已。
土家辣味。(資料圖)
【土家根雕、樹根造型、卵石造型藝術系列】
張家界境內群山連綿,溶洞密布,溪河縱橫,蘊藏著豐富的樹根藝術及卵石藝術製作原材料。本境出品的根雕、樹根造型、卵石造型藝術品,有其獨特的藝術品位,多次參加國家級展覽獲獎,是旅遊者收藏佳品。
土家根雕、樹根造型、卵石造型藝術系列。(資料圖)
【巖耳】
巖耳又名石耳,生長在張家界境內的絕壁之上,巖耳是巖石的苔衣,體呈葉狀,背面大都為灰色或黃褐色,它營養豐富,並有消炎滋補的特殊功能,既是食品,又是藥品,《本草綱目》記載:「石耳氣味益精。」
巖耳。(資料圖)
【獼猴桃】
獼猴桃也稱奇異果。果形一般為橢圓狀,早期外觀呈黃褐色,成熟後呈紅褐色,表皮覆蓋濃密絨毛,果肉可食用,其內是呈亮綠色的果肉和一排黑色或者紅色的種子。因獼猴喜食,故名獼猴桃,亦有說法是因為果皮覆毛,貌似獼猴而得名,是一種品質鮮嫩,營養豐富,風味鮮美的水果。獼猴桃的質地柔軟,口感酸甜。
獼猴桃。(資料圖)
【魚泉貢米】
張家界市武陵源區中湖鄉魚泉峪村有耕地1140畝,其中稻田920畝,旱地220畝。村民小組10個,農戶277戶,人口1091人。該村因特殊的水、土和優良的生態條件生產出的稻米油滑清香,米飯香甜爽口。傳說元朝本地一土司爺將米進貢皇宮,皇帝食用後稱奇不已,封為「魚泉貢米」。
魚泉貢米。(資料圖)
【土家餈粑】
糯米洗淨,泡上一個對時後,濾幹後用甑子蒸熟。然後把糯米飯盛在粑槽內用錘打爛,再捏成大小均勻的坨子,壓薄成形,這便是餈粑。待成形的粑陰乾後,泡在罈子裡,十天半月換一次水。這樣,可以放到端午節,經久不壞。
土家餈粑。(資料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