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最牛老破小(北京夫妻的57憑實力翻身的老破小很多)
2023-05-28 09:54:07 1
記得點擊關注「裝個好房子」哦~
每天為你帶來裝修乾貨、改造新靈感與美好生活故事
探尋美好居住方式,我們值得更好的生活!
----------------------------------------------
這是一套典型的老破小。
房子建於90年代,面積只有57.6㎡,長條戶型且廳小房大,層高較矮,衛生間的布局也不夠合理。
一家三口住在裡面,空間雖然勉強夠用,卻毫無舒適感可言。
為了給5歲的女兒,一個舒適美好的童年生活,屋主夫妻決定將家進行徹底改造——
既能提供良好的學習空間,也能釋放一些空間玩耍。
位置:北京
面積:57.6㎡
裝修預算:30W
90年代的老房子,客廳面積小,且是個沒有明窗的暗廳,臥室朝南,足足有20㎡多。
但「小廳大臥」這種結構,早已經不符合當今年輕人的生活需求與習慣。
於是,設計師將南臥室一分為二,一部分面積劃分給了客餐廳,以及綜合收納區。
原本的小客廳面積則劃分給了玄關與衛生間,加強了這兩個空間的功能性,優化了動線與布局。
具體改造方式:
1.利用原客廳一部分面積,實現玄關走廊並增加入戶土間;
2.擴大衛生間使用面積,實現三分離;
3.將原主臥空間一分為二,增加客餐廳空間,與開放式廚房相鄰,動線合理,打造家庭核心區。
改造前,玄關嚴重缺乏儲物空間,沒有合理的收納系統,滿足一家人的日常使用需求。
而簡易的成品鞋櫃、門背後的掛鈎和堆在一起的雜物,讓本就不大的空間,看起來更加雜亂擁擠。
改造後,設計師將玄關進行了系統性的收納規劃。
進門左手邊定製原木色玄關櫃,中部鏤空,方便放置隨手的小物。
下方懸空作為常鞋位,整個櫃體完全可以解決一家三口鞋子的收納問題。
除了一個常規的玄關櫃以外,設計師還增加了一個「玄關庫」。
玄關庫採用開放式輕量化設計,可以最大化空間利用率,同時也讓收納變得更加靈活,收納門檻也更低。
衣帽、包包、健身用品、戶外用品、未拆的快遞等等都可以收納在這裡。
這樣一來,這個大進深的玄關收納空間,便可以為一家三口,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改造前,受限於公共區域的面積,餐廳被安排在了主臥中,導致整個空間的功能區極其混雜,動線也非常不合理。
為了改善原始戶型中存在的問題,設計師壓縮了主臥面積,並優化了餐廚的布局。
順著玄關走廊向裡走,便能抵達餐廚空間。
整個走廊的頂部採用了軟膜天花,為這個暗廳營造出了「自然採光」。
左手邊依次是開放式廚房與卡座式餐廳,右手邊是一面牆的綜合儲物櫃。
既有秩序的美感,又有能夠滿足未來需求的儲物空間。
卡座餐廳兼具了客廳交流、會客、娛樂、親子活動等多種功能。
在這個只有6㎡的小空間裡,完美實現了多功能與強收納。
儲物櫃長2490mm,高2162mm,上方暗藏了投影幕布,放下來即可切換為影院模式,可以滿足一家人的觀影需求。
廚房改造後,採用了推拉門做隔斷,打開後可作為開放式廚房使用,讓整個客餐廳顯得無比通透寬敞。
廚房呈L型布局,雖然內部面積不算大,但是洗切炒動線流暢,還預留了足夠的操作與收納空間。
吊櫃下方內嵌了燈帶,用來局部輔助照明,細節之處質感也很重要。
冰箱、烤箱等大件家電,都內嵌在了餐廳的儲物櫃中,動線距離合理,也釋放了廚房空間。
夫妻二人一起做飯,也不會覺得擁堵。
主臥改造前面積雖大,功能設置卻十分混亂,睡眠、娛樂、甚至用餐都混在這個空間中,且收納儲物功能也不夠充足。
壓縮後的主臥雖然面積變小了,但依然簡潔明亮。
用玻璃推拉門做隔斷,上方還增加了一條窄長的採光窗,讓自然採光可以最大化進入客餐廳,光線互通有無,照亮每個角落。
從門口看向陽臺方向,百葉簾的使用,可以更加靈活地調整光線,光影也變得更加浪漫。
床尾處設置了一整排的大衣櫃,啞光白色的櫃體搭配無把手的設計,讓這面收納櫃極為隱形,視覺上不會感到壓抑。
陽臺與睡眠區連接在一起,中間以白色窗簾相隔,營造出乾淨、柔軟的居住氛圍。
這裡擺放了一把單人座椅,可以作為休閒區使用,曬曬太陽發發呆。
盡頭處擺放開放式置物架,補充收納功能。
改造前的兒童房,全部採用了成品家具,佔地面積大、空間利用率不高,整個空間仿佛沒有下腳的地方,很難維持整潔。
由於屋主家的女兒即將上小學,設計師在兒童房的設計上,便著重「打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
靠窗的L型的學習桌 一整面書櫃一體化設計,寬敞、明亮,收納充足,書籍拿取也方便。
整個空間沒有刻意做低幼化設計,大面積採用木與白的配色,營造出自然溫馨的學習環境,與安定的睡眠氛圍。
但細微之處,依然保留了些許童趣的味道。
改造前的衛生間面積很小,沒有基本的乾濕分離,陰暗、潮溼、雜亂。
設計師將整屋功能空間重組後,衛生間的布局也進行了優化,使用感大大提升了,舒適又便捷。
擴大了衛生間的面積後,馬桶間與淋浴間各自獨立,並分別設置了臺盆櫃。
雙洗漱區的設計,則避免了高峰期的等待。
老破小的缺點有很多,採光差、空間逼仄、布局不合理、動線混亂……
但它依舊是可以承載我們全部生活的家,更是能讓我們感到踏實、安心的地方。
多一點耐心,再多一點用心,總能收穫一個舒適、美好的家。
本文素材及圖片由恆田設計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