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房甲醛超標可以要求退租嗎(我租房經歷過的那些痛)
2023-05-27 21:23:34 2
#秋日生活打卡季#
閱讀前請點擊「關注」,每天2篇職場文章陪你成長哦。作者|楊小米 彤陽 編輯|小辰
來源|我和劉先生的日常
大家好,我是小米糰隊的彤陽。
前兩周,公司準備搬地址,同事們都在討論在公司附近租房的事情。
這讓我想到,在上家公司任職時的兩次租房經歷。
為自己的莽撞買過單,也用不錯的價格租到了很滿意的房子,其中挺多有意思的故事和經驗,想分享給大家~
01我上一份工作,通勤時間很長,坐地鐵來回要四小時,這讓我很崩潰。
熬過試用期後,我就琢磨著要在公司附近租房。
可我們公司在上海市中心,附近一間小次臥每個月也要兩千多塊錢。另外,我是上海人,家裡明明有地方住,還要出去租房,實在不划算。
我爸說,忍忍吧,每個月省2000 ,就當用通勤的四小時做了份兼職。這理論乍一聽很有道理,我就忍忍。
忍了半年,我實在是忍不了了。上下班高峰的時候,地鐵壓根沒位置,我大概率是站一路。
超長時間擠地鐵,真的很磋磨人,也不知道是不是我自己體力不好的緣故,擠地鐵那半年,我早上工作精神頭不好,全靠濃濃的咖啡續命,晚上回家更是直接累趴,什麼都不想做。
明明工作也不是特別忙,時間卻緊巴巴的,有很多自我成長和副業計劃,卻都不太敢落地,怎麼算時間都不夠。
大概在入職七八個月的時候,我們公司接了個緊急項目,開始執行前,上司打過預防針,說接下去半個月要加班到很晚。
果然,那十幾天,我們幾乎都要忙到晚上九點十點才能回家。和我一組的同事,有的家就在我們公司隔壁的小區;有的房子租在附近,地鐵一站路就能到,只有我一個住得很遠。
每次和我的同事分道揚鑣,我都有種莫名的焦慮和煩躁。但我一直不知道這煩躁來自哪裡。
直到,我又一次加班到十一點多,好不容易趕上末班車,坐下來刷下公眾號文章。
深夜十一點的地鐵轟隆轟隆作響,我坐在空蕩蕩的車廂裡,想到還要坐兩小時地鐵才能到家,情緒很低落。
接著,我刷到一篇推文,建議職場人在公司附近租房,並且用案例做了對比論證:
小A為了省錢,住得離公司很遠,每天通勤好幾小時,一回家就累趴下,什麼都不想做;小B在公司附近租房,每天只需要通勤半小時,回家有很多時間學習充電。幾年後,小B把小A遠遠甩在身後。
我看完文章,愣了很久,鼻子酸溜溜的,差點嗆出眼淚,情緒很上頭。
我覺得為了省錢不租房,花那麼長時間擠地鐵,好不值得。
為什麼要省這些錢,把自己搞得那麼疲倦?為什麼不花些錢,把自己的時間買回來,做更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呢?
那一刻,我下定決心要租房。而且是立刻!馬上!要租房。
事實證明,在情緒上的時候,千萬不要做決策,魯莽行事更加不可取。
因為想快速擺脫通勤時間超長的狀態,我一個完全沒有租房經驗的小白,竟然什麼功課都沒做,就迅速租了間房,結果給我自己惹來很多麻煩。
我有個不知道是該憂還是該喜的習慣——做了決定後馬上行動。
它的好處是可以讓我非常有行動力,但是壞處就是,做事情很容易衝動。在租房這件事上,我的迫切感,放大了我這個習慣的缺點。
在地鐵上情緒崩潰後,我那天晚上徹夜未眠,下載了很多租房app,看了一夜的房子。
第二天還要上班,那天工作比較少,我準時下了班,當即冒著細雨,聯繫中介看房。
先去看我最中意的一間房,房源是真實的,裝修很漂亮的合租朝南主臥,帶衛生間,採光很好。
我非常滿意,唯獨有一點,房子距離公司有點遠,要坐六站地鐵,中間要換乘,高德地圖顯示通勤40分鐘。
中介就安慰我,在上海,通勤單程40分鐘很正常,比起我之前兩小時的通勤,好太多了不是?
我想想也是,又想快點搬家,就快速和中介籤了合同。
這是我人生第一次租房子,整套流程走下來,我只用了一天的時間。房租2500元/月,合同籤一年,押一付一,第一筆交了5000元。
籤完合同回家,我把租房的事情告訴爸媽了。我爸媽很震驚,第一反應是不同意,但又能怎麼辦呢?我房租和押金都交了。
第二天是周六,我收拾下自己的行李,我爸幫我搬家。
到房子裡,我發現我那間臥室的門是開著的,屬於我的衛生間門口有一大灘水,旁邊有髒衣服,衛生間裡面放著洗浴用品,地漏處還有好多頭髮。
我問中介怎麼回事,中介看了很生氣,說是我隔壁的女生,又來隨便用我的衛生間了!於是他立刻去敲門,讓那女生打掃乾淨。
從中介這個「又」字就能看出,這種情況不是第一次發生,而且我那天籤好合同走的時候,門明明是鎖上的,鑰匙我都帶走了,那女生不知道怎麼進來的。
中介敲了很久,房間裡的女生才出來,黑著臉把她的東西收走,地上的水和頭髮也不管,掉頭出了我的房間,並重重摔上她的房門。
這一系列舉動,弄得中介和我都很尷尬,中介還想解釋,我爸立刻非常堅決地說,這房子不能住。
這個鄰居我搞不定,我們只是請她收走她的東西,她就甩臉色,真要是住在一個屋簷下,有我受的。我覺得很有道理,想退房,中介立即介紹我換一套。
新換的房子格局一模一樣,中介還引薦了幾位鄰居,都很有禮貌。我爸同意了,我也滿意。
可僅僅住了幾周,我就後悔了。
這是一套甲醛房!新裝修的房子很好看很乾淨,但明顯沒除過甲醛,都是味道!
我租的時候還是冬天,晚上沒辦法開窗通風,就只能悶在裡面睡,第二天起床胸悶氣喘,渾身酸痛,腦袋都是昏沉沉的。
而且租房的時候,我有件很重要的事沒考慮到:小區是拆遷房,新交付不久,到處都在裝修,很吵。
雖然小區有裝修禁令:周末兩天不許裝修;工作日早上八點前,晚上八點後不允許裝修。但還是有人會違反,時不時會聽見裝修的聲音。
更煎熬的是周日,我房間底下就是建築垃圾堆放點,每周日9:00-15:00集中清理,那一天我都能聽見垃圾車進進出出的巨大噪音!關門關窗都擋不掉!
謝天謝地的是,這間房子大概住了一個半月,我們公司場地的租約到期,新辦公地點租在機場旁邊(郊區,房價低很多),三個月後要搬。
我如釋重負,在轉租這件事上努力,試圖把我付出去的押金要回來(籤合同的時候說好了,如果房子自己轉租出去的話,是可以退押金的)。
因為那段時間太忙了,我在臨近交房租的兩周前才把轉租信息掛到轉租網站,剛開始問的人不多。
後來我付的房租到期,房東讓我再交錢,我已經打算搬走了,沒交。
這裡有個插曲,當初房子籤約的時候,中介看我是第一次租房,為了促成下單,就哄我說如果合同沒到期想要轉租,押金可以抵一個月房租,還說房東是他大哥,這件事一定沒問題,我信以為真了。
沒想到真遇上了轉租的情況,我就直接和房東說,要把押金抵一個月房租。而且那時我已經聯繫上幾個租客,正好可以轉租。
誰知道,這話一出口,房東立馬炸毛,開口罵了我一頓,並且讓我立即付房錢。
後來我才知道,房東和中介沒有一點關係,一間房子租出去,他也要付給中介一半的費用,是不可能把押金抵房租的。
但是我倆那時候有認知偏差,所以都沒聽對方好好說話,只覺得對方莫名其妙。
房租逾期的第三天,房東把我的電閘拉掉了,而我次日還約了兩個人看房!
我既震驚又生氣,合租房的電力系統是由一款app管理的,控制權在房東手上,房東把閘拉掉,我一點辦法沒有。
我第二天還要上班,澡都沒洗,手頭還有些工作沒做完,停電哪行啊!
我趕緊聯繫我爸,讓他快來接我。我們倆在微弱的燭光下,連夜收拾東西跑路(住的時間不長,東西不多,一小時就收拾完了)。
第二天下班,我還是很生氣,就打語音電話和房東理論,才知道他和那個中介沒有任何關係,我不交房租他也虧錢了,而且我住在裡面,也不方便他再租。
這件事我的確理虧,是我沒做好功課,當時我也忙,就這麼算了,沒有再和房東聯繫。
從第一間出租屋逃離後,我回家住了兩個月。
公司搬到郊區,通勤更遠,地鐵上下班四個半小時,我鐵定還要租房。
有了上次的經驗,這次我學聰明,不頭腦發熱了。在公司搬家前的一個月,我制定了租房作戰計劃。
第一步
查看公司周邊房源
在瀏覽各大租房APP前,我先在高德地圖上瀏覽了公司附近的住宅情況,看看有哪些小區可以選擇。
還可以點進去看看每個小區下面的留言評價。評價雖然不多,但也能窺探一二。
這些信息大致了解後,心裡便有譜了,不至於被中介牽著鼻子走。
第二步
了解當地房租價位
了解附近小區信息後,我就在網上加中介聊天,挨個問了下每個小區,不同房源的價格區間。
合租單室沒有衛生間的:1500-2000元/月,靠近地鐵站的貴。
合租單室有衛生間的:1800-3200元/月,看面積大小和地段。
一室戶:3200-6500元/月,看面積大小和地理位置情況。
了解價位後,就是實地看房。
上一次失敗的租房經驗,讓我明白靠譜中介的重要性,所以我這次直接在一家有名的租房app上找的中介,比上一家靠譜,所有事情都按條例按規矩,清清楚楚。
第三步:實地看房
我和中介聊了兩周後,鎖定了十套房,找了個周六,早上七點就到那兒,讓中介帶我看房。
看完後,我沒有馬上做決定。為了居住的舒適度,我放棄了一定的交通便利,看中兩個離地鐵站比較遠的小區,打算往後騎車上班。所以我要親自測下騎車距離。
我讓中介先回去,自己騎著共享單車,往返在看中的幾套房和公司之間,掐表算時間。
果然,有一套房子路很繞,而且都是上下坡,房型我也不是很喜歡,於是pass了。
第四步:砍價
最終,我挑了套一室一廳一廚一衛。
主臥朝南,有個大飄窗,採光很好,而且不是新房子,沒甲醛問題。房子在小區中央,隔絕了兩邊馬路的噪音,非常安靜。
小區附近有兩個菜場,一個商超,還有飯館一條街,很繁華。
唯一的缺點是離地鐵站較遠,但離公司距離還好,1.4公裡,騎車15分鐘。
定下房子,接著就是砍價了。
房東開價3600元,我調查過附近租房的價格,一開口就砍到3100元,房東不樂意,我就漲了50元,最後3150元成交。
是非常划算的價格了,後來疫情原因,我公司解散,轉租出去的價格是3500元。
第二次租房真的非常合意,用這個價位在上海租到了一套有廳和燃氣廚房的房子,我的生活質量都提高了。
過去,廚房是我爸的天地,他不讓我進(怕我炸廚房),現在有了自己的廚房,我可高興了,總算有動力給自己搗鼓些吃的。
我還在那邊設了茶水臺,每天早上在那裡泡杯咖啡,滿心都是歡喜。
總結我兩次租房經驗,讓我覺察到兩個非常重要的體悟:
第一點,延遲滿足,慎重決策。
錢賺了就是用來花的沒錯,但怎麼花要想清楚,不能情緒來了就匆忙把錢扔出去,這樣錢容易打水漂,而且也是對錢和自己付出勞動的不尊重。
第二點,一定要清楚自己要什麼。這樣,做執行的時候才會清晰高效。
明白自己的需求後,堅定地貫徹執行,只要時間允許,中途暫時找不到也沒關係,相信一定有套中意的房子等著自己,最終都會有好結果的~
祝福所有正在找房的朋友,都能尋覓到自己的理想小家呀~
楊小米:自媒體【遇見小mi】創始人,《行動變現》一書作者,心理學科班出身,定居在上海的山東人,3年從普通職員到市場總監,並創業,分享職場經驗和成長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