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氏血糖儀跟三諾哪個好(國產替代實錄阿斯利康)
2023-07-01 02:49:49 3
奧希替尼醫院推不動了,安維汀賣得不如仿製藥
外資原研藥風光不再,2021年上半年多款原研藥遭遇滑鐵盧。
9月18日,米內網發布了2021年上半年公立醫院藥品銷售情況。整體上,醫院用藥同比上漲明顯,但銷售額排名前10的藥品當中,阿斯利康的「泰瑞沙」卻出現了銷售額下滑。
圖源:米內網
「泰瑞沙」通用名甲磺酸奧希替尼,是一款知名的肺癌治療藥物,米內網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該藥品在中國重點省市公立醫院銷售額下跌了8.64%。
中國醫藥工業信息中心PDB資料庫也給出了類似結論。2020年「泰瑞莎」在中國重點樣本醫院的銷售額超過15億元,但到了今年上半年,銷售額僅為6.7億元。
不僅是阿斯利康,外資藥企諸如諾華、拜耳、羅氏的銷售額排名都有所下滑。PDB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的重點城市樣本醫院中,拜耳、諾華銷售額前十墊底,排在齊魯製藥、揚子江藥業、石藥和正大天晴四家國內企業之後;恆瑞則以36.7億元的營收,超過了羅氏和輝瑞,以2億元的差距低於阿斯利康。
PDB資料庫和米內網數據都是從國內公立醫院抽樣統計得來的數據,客觀上能反映出一定的市場現實。
01 醫院渠道不及國貨「泰瑞沙」是阿斯利康當之無愧的印鈔機。2020年,阿斯利康全球銷售額為266.17億美元,其中「泰瑞沙」單品的收入就有43.28億美元,是阿斯利康賣得最好的產品。
阿斯利康「泰瑞沙」2018—2020年銷售情況
2017年3月,「泰瑞沙」在中國上市,是當時國內唯一一款治療肺癌的三代EGFR抑制劑,療效和安全性與一代、二代相比具有相當的優勢,銷售勢頭很猛。有一篇學術論文介紹過「泰瑞沙」的增長勢頭: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蘇州九龍醫院2017年「泰瑞沙」的銷售額是20.4萬元,排名第7位;2019年就達到160萬元,位居這家醫院藥品銷售第一名。
「泰瑞沙」2020年的中國區表現同樣不俗。根據PDB數據,「泰瑞沙」在2020年中國重點樣本醫院的銷售額超過15億元。
然而到了2021年上半年,米內網數據卻顯示「泰瑞沙」在樣本公立醫院的銷售額卻下跌了8.64%。
有條件與「泰瑞沙」構成直接競爭的,目前僅有豪森藥業的阿美替尼。這同樣是一款三代EGFR抑制劑,2020年3月獲批上市,當年就和「泰瑞沙」一起進入醫保。
米內網數據顯示,阿美替尼2020年在中國公立醫院及實體藥店的銷售額為1.4億元,有實力挑戰「泰瑞沙」。
眼看著「泰瑞沙」的銷售一路下滑,這不是阿斯利康的風格。根據阿斯利康披露的2021年上半年經營數據,其中國區上半年收入為32.09億美元,同比增長21%。阿斯利康在分析中表示,增長主要來自於「泰瑞沙」和其他新藥。
米內網和PDB資料庫都從公立醫院取樣,阿斯利康的實際業績表現說明:」泰瑞沙「可能在公立醫院以外的渠道中銷售有較快增長。
健識局檢索發現多家電商平臺上,規格為80mg*30片的「泰瑞沙」,不僅有3000元左右的低價,也同時存在著16300元每盒的高價。健識局諮詢網上藥房,客服人員稱:價格是廠家指導定價,高價「泰瑞沙」與醫保目錄中的規格並無區別。
奧希替尼在網上藥店的價格
02 羅氏被國內企業反超「泰瑞沙」並沒有直接的競爭者,而一大批曾經的明星生物藥,國內已經出現了類似藥,競爭更加激烈。
米內網的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重點省市公立醫院化學藥銷量前10的藥品中,齊魯製藥的貝伐珠單抗注射液增速最快,達到525.65%,市場份額首次超過羅氏。
貝伐珠單抗是一款廣譜抗癌藥,羅氏是該藥的原研廠家,商品名為「安維汀」,是羅氏曾經的三駕馬車之一。米內網數據顯示:2018年羅氏的「赫賽汀」、「美羅華」和「安維汀」三款單抗在中國公立醫院的銷售額為97億元,佔到羅氏中國區收入的50%左右。
2004年,「安維汀」在美國獲批,2010年在中國上市,用於治療結直腸癌和非小細胞肺癌。專利到期後,安進、輝瑞開始生產貝伐珠單抗類似藥。截至2019年年底,貝伐珠單抗這一品種在全球已經累計銷售超過800億美元。
貝伐珠單抗在中國也同樣是一個10億元的大品種。根據米內網的數據,2019年,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的貝伐珠單抗銷售額為34.27億元。
「安維汀」一直佔據著國內貝伐珠單抗的主要市場份額,2019年12月,齊魯製藥的首款貝伐珠單抗仿製藥「安可達」獲批上市,信達生物、綠葉製藥先後跟進獲批。
羅氏原研的貝伐珠單抗2017年進入醫保,規格為100mg:4ml的「安維汀」價格從5223元下調到1998元。競爭對手出現後,羅氏不得不通過降價來保持市場份額。2019年12月,羅氏公布了續約的「安維汀」醫保談判價格,下調到1500元。
這一價格還是要高於齊魯生產的生物類似藥,2019年「安可達」在山東的掛網價格為1266元,2020年又再次下調至1198元。
降價後的「安可達」表現不俗,根據PDB數據,2021年第一季度「安可達」銷售額18億元,排在全國樣本醫院藥品銷售第15位,開始超過「安維汀」,二季度這一勢頭延續。「安維汀」首次失去了中國貝伐珠單抗的老大地位。
羅氏三駕馬車中的其它兩個產品,曲妥珠單抗、利妥昔單抗也出現下滑。
價格競爭阻止不了國產藥的崛起,外企只能接受現狀。阿斯利康在2021年上半年全球銷售業績總結中表示:公司選擇「不提供價格優惠」。
圖源:阿斯利康全球官網
按照這一指導原則,阿斯利康棄標了第五輪集採。但根據集採規則,棄標後相關藥物如果還想要繼續掛網,也是要降價的,降幅可能會高達30%。除非阿斯利康的集採相關品種直接撤網。
無論在新藥還是仿製藥上,國內企業已經從防守轉向進攻,國產替代的形勢越發明顯,外資藥企業不得不考慮更多的策略,應對新的挑戰。
文丨大衛
運營丨薄荷
#阿斯利康# #羅氏# #國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