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這個城市的未來(蘇州還需要城市更新)
2023-07-01 03:40:15 2
幾個月前,我們寫過一篇城市老舊改,沒人比得過蘇州
就在最近,蘇州入選全國第一批城市更新試點,為期兩年,將密切開展城市更新工作。
蘇州「老舊改之王」的稱號恐怕算是坐實了。
但是……為什麼偏偏是蘇州?
城市更新背後,蘇州到底做了什麼、接下來又能做什麼?
「蘇州一直走在
老舊改前沿」
想知道緣由,或許我們可以先來看看蘇州為城市更新已經做了哪些工作。
在城市更新方面,蘇州其實已經做了很多。
▊
老廠房變身「新網紅」
如今能出片的拍照聖地,總是很容易出圈,這兩年,蘇州的藍·sport文化創意產業園就是出片聖地其中之一。
在藍·sport文化創意產業園,隨便拍幾張照片,都很驚豔
產業園運用大面積的色彩去突出風格,門頭與園名呼應,以藍色為主色調,白色的字體點綴。
這裡可以是工業風
可以是ins風
還可以是街頭風
色彩豐富的外牆內部藏著各樣的小店,也有咖啡館、服裝店、江南小劇場等。
此外,產業園內也有籃球場、足球場、兵乓球館等多個運動場所。
改造前,這裡是原蘇州玻璃廠,後來成為了蘇州德合小商品市場,是無數蘇州人的回憶。
跟大多數小商品市場一樣,以沿街商鋪為主,雜亂、破舊,人來人往。
◎來源:新聞夜班車
改造後,這裡變身成為古城區第一個多功能產業園,集運動、休閒、購物於一體。
保留原有的立面形式和屋頂輪廓,去除張揚的商鋪店名,回歸老廠房的筋骨本身,再加上大面積的彩色牆繪。
改造後的藍·sport文化創意產業園頗有一種後現代工業風格,在周圍的老舊城市界面中格外矚目。
除了藍·sport文化創意產業園,蘇州的第二製藥廠、美術地毯廠等老舊工廠也都變身新網紅,成為深受年輕人喜愛的網紅打卡地。
從前無人問津,老舊工廠翻新後,現在人流絡繹不絕。
▊
空地利用建口袋公園
在老舊小區改造中,蘇州不僅是對老舊小區內部進行翻新升級,在老舊小區的外部,也對公共設施進行了更新。
口袋公園也稱袖珍公園,是指規模很小的城市開發空間。
簡單來說,就是利用城市中的閒置用地或是小區邊上的一些空閒地,為老百姓提供一個休憩、休閒、運動、健身的場所。
它的體量通常不大,但如果從空中俯拍的話,口袋公園的存在也為城市增添了一抹亮色。
◎象牙新城公園 來源:蘇州園林官微
截至目前,78個口袋公園已經竣工,預計年底前可以全部完成100個口袋公園建設目標任務。
我們挑選了園林風格的西美巷小遊園和最新竣工的麻布浜口袋公園實探一番。
➤西美巷小遊園
西美巷小遊園位於西美巷況公祠對面,公園不大,總面積約675㎡,綠地面積約440㎡。
探訪時,正有老人在運動。
小遊園中有一座清漣亭,是蘇州古典園林的樣式,整個公園以「梅花」元素為主:
地面有鵝卵石鋪就的「梅花」
牆壁的鏤空也是「梅花」
園內還有對況鐘的簡介
據悉,正因為在況公祠對面,所以才會以梅花為元素,延續西美巷況公祠廉政文化主題,以「清風潤蘇·梅品入心」為設計理念,寓意品質高潔。
➤麻布浜口袋公園
這個公園剛完工不久,地面的藍色塑膠看上去非常新。
麻布浜口袋公園位於金茂城市花園小區門口,全長約210米,佔地5745㎡。整體是現代風格為主,既可以作為活動的小廣場,也可以當作運動健身的場所。
進出口處都設置了圍欄,禁止電動車進入。
公園內有多種植物,紅花、黃花、靠近河邊還有蘆葦,給繁華的城市增加幾分平靜。
據了解,口袋公園的定位是便民休閒場所,讓居民出門5-10分鐘內即可到達,更貼近老百姓的生活。
實地探訪時,兩處口袋公園都恰好有市民在活動,這也是口袋公園成功的最好證明。
除了老工廠的蛻變、變廢為寶的口袋公園,蘇州在城市更新做的工作遠不止這些。
◎目瀾市集實拍圖
△ 改頭換面的標杆,前有雙塔市集、淮海街,後有目瀾市集。
◎華陽裡小區實拍圖
△ 老舊小區改造因地制宜,從外貌翻新到內部設施升級。
◎東升裡藝術長廊
△ 蘇州甚至還會發動市民參與到城市更新建設中,東升裡藝術長廊就是其中的典範。
「城市更新
蘇州各區都在行動」
蘇州入選全國第一批城市更新試點,那到底什麼叫城市更新?
所謂城市更新,指的是將城市中已經不適應現代化城市社會生活的地區作必要的、有計劃的改建,老舊改便是蘇州城市更新工作中的重要一環。
在今年9月1日發布的《蘇州市國土空間總統規劃2021-2035》中,這些區域已經有了清晰的規劃:
▊
新區橫塘路北
新區獅山的城市更新以」橫山路北、濱河路西地塊「為首個試點。
該地塊將由原來的其他商務用地和批發市場用地更新為商業、商務、居住混合用地和城市軌道交通用地,包括設置口袋公園或下沉廣場。
◎橫山路北地塊效果圖 來源:蘇州高新區發布
未來,該地塊將引進一些高新技術產業,建設人才公寓,同時,打造集多種業態為一體的社區廣場,為周邊的居民服務。
▊
相城陸慕老街
相城區城市更新的第一站是元和。
千年元和塘,文化底蘊深厚,這裡孕育了御窯金磚、緙絲技藝兩大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陸慕老街效果圖 來源:今日相城
今年8月,相城元和啟動陸慕老街城市更新概念設計活動,目前陸慕老街的改造規劃方案仍在徵集評選中,重塑後的陸慕老街,或許將成為全國乃至全球的文化街區典範。
▊
吳江松陵
吳江松陵的城市更新項目也已經啟動,盛家厙歷史悠久,2000多年的文化積澱也承載了許多吳江人的城市記憶。
◎盛家厙效果圖 來源:蘇州吳江發布
從效果來看,改造後的盛家厙也是「江南水鄉風格」,極具蘇州水鄉風味。
▊
園區、吳中退二進三
由於板塊發展較早,很多城建比較老舊,所以吳中區和園區都有「退二進三」的舊城改造計劃。
吳中城南板塊,拆除老舊工廠,還原生態宜居,以文化旅遊等第三產業為主。
園區也是如此,針對產業進行「退低進高、退二進三」,針對安置小區進行「社區微更新」。
縱觀蘇州各區城市更新的試點工作,大致可以分為這幾種做法:
➤ 可以是在保留原建築功能基礎上的微改造翻新
➤ 可以對危房拆除重建
➤ 還可以功能置換,將原來的工業廠房空間變成新產業發展場所
無論是哪種做法,都是從人的需求出發,同時尊重城市的歷史文化、保護城市的傳統風貌,這樣的城市更新才更有意義。
「所以全國第一批
為什麼有蘇州?」
看到這裡,相信大家已經能夠感受到,為什麼蘇州能夠入選全國第一批城市更新試點。
1、源於蘇州的古城文化
首先,蘇州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人間天堂」、「世界遺產典範城市」都是對蘇州的讚譽。
2500多年的歷史,孕育了吳文化,也造就了姑蘇古城的民居風貌。
一個具有文化底蘊的城市,更容易體現城市更新後,保留下來的城市肌理,呈現豐富多樣的城市空間。
2、源於實力與成功案例
其次,也正是因為蘇州有千年的文化歷史,所以這麼多年來,蘇州在保護古城文化方面做了很多。
保護古城文化的實力也讓蘇州在城市更新建設上更加得心應手。
從老舊小區改造到雙塔市集,到淮海街,到老舊工廠翻新,再到現在的口袋公園,每一項工程都是蘇州城市更新的成功案例,具有一定的借鑑示範意義。
3、源於城市化進程深入
最後,蘇州需要進行城市更新的背後,離不開蘇州城市化進程的深入。
最初的城市開發多以大拆大建為主,導致很多有趣的街道小巷都消失了。
從蘇州本身來說,很多區域都被工廠佔領,經濟迅速發展的同時,也對城市的整體風貌產生影響。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深入發展,人們對於城市生活品質、生態環境有了更高的追求,城市更新是勢在必行。
蘇州已經走在了城市更新前列,以美麗宜居城市建設為切入點開展城市建設。
相信在未來,在蘇州這座城市,必然會有更多不同的文化新貌呈現。
◎攝於山塘街
每次走在蘇州街巷,都可以很輕易捕捉到屬於蘇州的美。
我想那正是讓無數新老蘇州人離不開的,這座城市的魅力吧。
以上為正文
編輯 | 張小果
校對 | 蘇州好房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