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身份證業務有哪些公司(拓展電子營業執照在納稅)
2023-07-01 09:22:09
每經記者:李明明 每經編輯:陳旭
7月6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中央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審計查出問題整改工作;確定有序推進電子證照應用的舉措,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隨著「網際網路 政務」的發展,「放管服」改革的深入落實,電子化證照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相比紙質證照,電子證照不僅可以有效減少紙質材料使用,同時還可以有效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方便企業和群眾多次調閱、使用。
國家層面一直積極推廣電子證照的使用。《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今年2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快推進電子證照擴大應用領域和全國互通互認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就進一步加快推進電子證照擴大應用領域和全國互通互認,實現更多政務服務事項網上辦、掌上辦、一次辦,進一步助力深化「放管服」改革和優化營商環境作出部署。
本次國務院常務會議也強調,要在確保信息安全基礎上,有序擴大電子證照應用。
民警為市民講解申辦電子駕駛證的注意事項 新華社記者 楊植森 攝
在確保信息安全基礎上有序擴大電子證照應用
本次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穩住經濟大盤,既要實施好宏觀政策,又要持續推進「放管服」改革,更大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在加強法治政府和服務型政府建設過程中,推進數字政府建設、提升「網際網路 政務服務」水平,目的是增強市場主體創業和發展動力,是適應信息社會發展、提高政務服務效能的需要。
會議強調,要在確保信息安全基礎上,有序擴大電子證照應用。電子營業執照已有多年應用實踐,擴大應用範圍有利於便利市場交易,有利於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有利於經濟發展。
不過在電子證照的應用推廣過程中,也面臨一定的挑戰。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竹立家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電話採訪時分析,近年國家在一些省市對推廣電子證照進行了試驗,目前全國範圍已經基本鋪開,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績。推進電子證照應用,是提升政務服務便捷度、企業和民眾獲得感的重要方式。然而從全國來看,電子證照還存在標準規範不健全、互通互認機制不完善、共享服務體系不完備、應用場景不豐富等問題。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中國區域科學協會副會長肖金成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微信採訪時表示,電子證照包括自然人證照和法人證照,現在基本實現了電子化。法人證照就是依法註冊的企業及其他社會團體的「身份證」,更應該實現電子化,只要輸入證照號碼,就可以在網際網路上查到,可以提高企業的可信度,增強市場主體之間的信任感。
按照《意見》的要求,2022年底前,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電子證照共享服務體系基本建立,電子證照制發機制建立健全,企業和群眾常用證照基本實現電子化,與實體證照同步制發和應用,在全國範圍內標準統一、互通互認;電子證照在政務服務領域廣泛應用,社會化應用取得積極進展,「減證便民」取得明顯成效。
到2025年,電子證照應用制度規則更加健全,應用領域更加廣泛,支撐政務服務標準化、規範化、便利化取得顯著成效,進一步方便企業和群眾辦事。
拓展電子營業執照在納稅等高頻服務領域應用
本次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要拓展電子營業執照在市場準入、納稅、金融、招投標等高頻服務領域應用,推進電子印章同步發放,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強化部門和地方信息共享,提升電子營業執照等互認度。選擇部分城市依法依規探索居民電子身份證試點,及時總結試點經驗和發現解決問題,推進完善相關法律法規。
會議強調,要守牢信息安全。完善安全管理規定,提高安全防護能力,依法保護個人信息、隱私和企業商業秘密,做到安全可靠、便捷高效,讓群眾和企業辦事放心省心。對違規使用信息、濫用信息等各類侵犯個人和企業合法權益的行為,要依法依規嚴肅查處。
對此,竹立家認為,電子證照和電子印章具有防偽、防篡改、防丟失等優點,而電子文件在線籤署也具有效率高、省時省力等優勢。電子營業執照和電子印章同步推廣,可以大幅度提升市場主體的活力,推動市場運轉和運行的便捷化程度,同時也是「放管服」改革進一步落到實處、見實效的重要環節。
竹立家還表示,以數字政府來推動服務型政府和法治政府建設,意義非常重大,特別是可以有效推動政府服務效率的提升。不過難點就在於安全防護上,主要表現在個人的隱私、企業的商業秘密安全。
「如果個人信息隱私和企業商業秘密得不到有效的保護,電子證照和電子印章就很難在實踐中間得到大家的支持和擁護,也很難在實踐中取得它應該發揮的良好效果。」竹立家說。
針對業界的關切,今年2月出臺的《意見》也強調,要進一步強化電子證照應用平臺支撐,提升電子印章的支撐保障能力,加強電子證照應用安全管理和監管。
每日經濟新聞
每日經濟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