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裡照進來的一道光就是錯和罪(黑是壓抑紅是危險)
2023-06-21 04:20:29 2
有人說《七宗罪》是恐怖片,因為它裡面有很多詭異的畫面讓人覺得恐懼,也有人說這就是個探案片,不過比較準確的分類是精神分析片。更準確的說法,是精神分析片和偵探片融合成的一種精神分析驚險片。
在這種影片當中,警察或者探案人員化成業餘的精神科大夫,對有精神變態的兇手進行追擊和探索,而最後到底能不能將兇手抓起來,全看探案者夠不夠了解兇手的精神狀態和內心所想,這與《七宗罪》中米爾斯和威廉的探案過程是一致的。
當然,它的成功之處不僅在於將精神分析和偵探片完美融合在了一處,其眾多優秀手法當中最吸引我的,就是在光線和色調的變化中渲染或隱喻著人物的內心和情節的發展,細細品過,甚至還覺得有點治癒。
影片開始的定場鏡頭是一個四平八穩的固定鏡頭,景別是中景,沒有什麼感情色彩在裡面,但因為蒙上了一層讓人覺得有點冷清的藍色,畫面當中又是黑白灰三色為主,大概持續了16秒左右,偏偏沒有給人物的正臉,只給了個背影。如此,雖然只有一個鏡頭,交代的訊息也不多,卻給了我們一種淡淡的壓抑感。
定場鏡頭是要確立情緒基調的,所以,《七宗罪》的整體情緒是壓抑,以至於在影片開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換了三四個場景後,除了將那一層淡淡的藍色拿去,畫面上的配色基本上也是黑白灰為主。
威廉和米爾斯第一次相見,畫面中死者的血淌了一地,卻不見血的紅色,在一片陰暗當中黑色佔據了畫面的絕大部分。
米爾斯和威廉走到屋外,正在下雨,也是黑色作為主體顏色,就連僅有的黃色警戒帶也被調低了飽和度成了不顯眼的存在,
米爾斯和威廉到第一個被兇手判定為七罪之一的胖子家中時,依然在下雨,導演給了一個全景,畫面也幾乎是一片漆黑,天空幾乎被擠壓成了一條線。
整體來說,這些場景都是暗沉的,而且還分辨不太清楚畫面當中的光源在哪。
這樣的畫麵塑造出來的氣氛,既是為了展現案件的撲朔迷離之感,又是為了展現威廉和米爾斯的心境。
對於威廉來說,他即將要退休,心早就被這座冷漠的城市折磨得千瘡百孔,所以在司機問他要去哪裡時,他會說"遠離這鬼地方"。這一幕,威廉背對著身後發冷的白光,臉上有微弱的散射柔光,畫面中,黑色依然佔據主體,讓人物看起來既壓抑又有些無力。
而對米爾斯來說,他剛剛來到這個城市,有諸多不適應,他又是個衝動熱血的青年人,最不能接受的就是冷漠的應對身邊事,所以,一開始他在家中抱著妻子醒來時,畫面也是近似於黑白的,微弱的光灑在兩個人的身側,而不是兩個人身上,人物幾乎處於陰影當中,黑色在畫面中還是佔了絕對優勢。
不過,這種黑色佔主體、壓抑充斥屏幕的畫面在威廉去米爾斯家中做客時發生了改變,威廉進入到米爾斯的家中後,場景當中是白色做主要顏色,光線是讓人覺得溫暖的暖光。
在這一場戲之後,以黑色作為主體顏色的畫面就少見了許多,光線上雖然給人的感覺依然不太明快,但基本上沒有了那種幾乎看不見光的畫面和場景。甚至,在米爾斯和威廉找到關鍵線索帶著一隊人馬去抓嫌疑犯時,還出現了一個強光充斥的畫面。
當時米爾斯和威廉坐在車上交談著曾經的事,外面明明還在下雨,卻有一道強光掃了過去,一下掃去了所有讓人壓抑的暗沉,掃去了一切掩蓋真相的陰霾,同時也表明著,兩個人的關係已經更進一步了,本來想著默默等退休的威廉,此刻卻和米爾斯一樣激動。
需要注意的是,在這樣激動人心的時刻,畫面雖然不是黑色佔據主體,但顏色上卻依然是黑白灰為主。
而這道耀眼的光也是一掃而過不再出現,這也預示著這兩個人找到的嫌疑犯根本不是真兇,卻也表明了他們找到的線索是關鍵線索,已經逼近真兇,所以在兇案現場的畫面也與之前不同,雖然都是暗沉沉的色調,可是比之前卻多了一個明顯的光源,一個相對溫暖光明的燈光做了點綴。
此時,色彩上發生了改變,紅色侵入了黑白灰為主的畫面當中。
紅色在《七宗罪》當中,不是象徵著熱情和希望,而是警告、血腥和真兇,因為米爾斯和威廉越接近真相和真兇,紅色出現的頻率就越高。
米爾斯和威廉等待線人的情報時,背景和前景都出現了紅色。
取得兇手情報後,米爾斯和威廉順利找到了兇手的家,又有大片紅色。
在進入兇手家中尋找線索時,米爾斯頭頂上全是兇手拍的照片,照片被染上了詭異的紅色,在米爾斯的頭頂,處於畫面的絕對優勢部分,也壓迫著在下面的米爾斯。
在去第五個命案現場時,導演讓二人被籠罩在了紅光當中,此刻的警告意味是最濃的,因為在二人探查過兇手的家後,兇手說自己將改變計劃,並在第二天通過廣播電臺說自己又得手了,情節上是兇手佔據了所有的主動權,而他們則是被兇手引著到了指定的地點。
這種被動接近真相、接近兇手的感覺是一定讓人覺得有危險的,所以畫面中的紅光也給了我們一種不舒服的危險感。
而兇手準備正式跟兩個人交鋒之前,鏡頭上的運用也十分值得玩味,起初,是小遠景拍攝的米爾斯和威廉,鏡頭跟隨著兩個人往警察局走的動作緩慢的向後移動鏡頭,卻有一輛車駛入,變成了近景畫面,直接將遠處的米爾斯和威廉遮住了,這就造成了一種視覺侵擾,營造出了一種緊張感,讓我們不由去想——這是不是兇手?如果是兇手的話,他來這裡做什麼?
不過這裡,卻沒有用紅色,因為兇手已經現身,不再需要能隱喻代表他的紅色元素出現,所以,當兇手完全現身後,他自己穿上了象徵著警戒和危險的紅色衣服。
兇手出現後,在影片當中連下了六天的雨停了,天空放明,一掃陰霾,有一種是真相即將大白之感,但是不能忽略的是,兇手在帶著米爾斯和威廉尋找屍體的路上,兇手的臉在畫面中佔比越來越重,頗有一種惡魔即將出籠的感覺。
讓不受歡迎的角色侵佔畫面空間,可以很好的製造緊張感,並讓我們覺得兇手好像掌控了事態發展的主動權,所以,在下了車後,給兇手的畫面也出現了很多仰視角度,讓兇手看起來有種高高在上的感覺。
這種感覺,直到米爾斯知曉兇手殺了自己的妻子後才發生了改變,將仰視角度給了米爾斯,因為此刻他是需要在這場對峙當中做出重要選擇的人:是開槍打死兇手讓自己也成為兇手,還是忍住不開槍。
最後,他還是開了槍,讓自己也成為了兇手,做上了囚禁自己的警車。
身為旁觀者的威廉站在車外面,第二次被人問要去哪裡,威廉這次說:附近,我到附近走走。
答案和之前不一樣,但畫面上卻和第一次回答時有些相近之處,都可算為逆光,可這一次的光是泛黃的暖光,而光也打在了威廉右半側的臉上,這個二分之一大側光是硬光,很好的展現了威廉此時心中的堅定感,不再像之前一樣透著一股無力感。
所以我們發現,其實畫面在最後變為暖調畫面,變得比之前光明,不只是因為真相 揭露,也是因為威廉的心境發生了變化,他對這個冷漠的世界發生了改變,願意努力的去活,而不是消極的退休,漠視身邊所發生的事,因為他身邊有個米爾斯,雖然這個年輕人衝動又易怒,但他不會漠視身邊的不正常,他改變了對世界失望又無力的威廉,改變了他逐漸習慣漠視周遭事情的心理,治癒了他那顆透著些許絕望的心。
你們瞧,在電影最後一幕,天空終於露了出來,不再被擠壓成一條縫隙,而在溫暖的光芒中,威廉緩慢的走著,說:這世界是個好地方,值得為它奮鬥,後半句話我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