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電影無法複製的七個形象(港影誰負誰勝出)
2023-06-21 11:39:55 1
在文字中證道。——唐淚
香港電影的盛極而衰是一個事實。
也數度有人高喊,港片已死,反對的聲音寥落。
但就在五年前,一部《寒戰Ⅱ》照樣攻破了歷史票房紀錄,以6682萬的成績,從臺灣影片《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手中奪回華語片總冠軍位置,捍衛了港片的尊嚴。
有的人可能會說,七百萬人口的小市場,幾千萬票房有什麼用?
確實,相對好萊塢在香港市場的威風,這個總冠軍顯得頗寒酸。
但它其實算是香港電影人的一個念想。
證明著,大家都還在努力。
雙周一成之後,香港市場開始群雄並起。
周星馳逐漸轉幕後而地位超然。
經過兩千年代的大浪淘沙,能一直屹立不倒、甚至逆勢上行而走到今天的演員,都能堪稱香港影壇的中堅。
而根據電影類型和表演風格的不同,這些中堅級影人們,形成了各種配搭組合。
若以最近十年的電影而論。
以「雙雄式」演員結構為例,看究竟什麼樣的組合,能是香港電影票房和口碑的雙重保證?
這個問題其實頗有意思。
進入正題。
2010年,有兩部影片可入列。
一部是《槍王之王》,內地票房1.29億,由爾冬陞執導,古天樂和吳彥祖的雙雄戲。
這部影片被視作十年前張國榮那部《槍王》的續集,而為了延續這種「續集」的意味,演員表裡仍然保留了方中信的名字,但也就僅此而已。相對前作的劇情張力與張國榮癲狂偏執的表演,續作顯得單薄空泛,而古天樂當然也沒法和張國榮相較。
另一部是《線人》,內地票房5371萬,香港1265萬排名年度第六,林超賢作品,謝霆鋒和張家輝雙雄。
這部電影可以看做兩年前那部《證人》的姐妹片,而一個《證人》讓張家輝拿了八個影帝,也算是空前絕後的盛況,這部《線人》又將謝霆鋒帶上了金像影帝的寶座,林超賢憑這兩部電影足可自傲。
同年度有兩部試水「科幻」的香港電影。
一部是郭富城的《全城戒備》,投資一億,內地票房只得9033萬,另一部是劉德華的《未來警察》,投資1.5億,內地票房卻僅6073萬,皆謂失敗之作。
綜合而論,這個年度的票房口碑表現皆屬普通。
2011年,四部。
分別是《竊聽風雲2》、《奪命金》、《新少林寺》及《單身男女》。
有兩部過兩億,系《新少林寺》和《竊聽風雲2》,一部是劉德華和謝霆鋒雙雄,2.16億,另一部則是古天樂、劉青雲和吳彥祖三線敘事,過兩億,《單身男女》依舊是古天樂和吳彥祖的組合,票房9720萬,而在香港則是《竊聽風雲2》略勝《新少林寺》,《奪命金》則是劉青雲和任賢齊合作。
該年度郭富城主演了內地導演顧長衛的文藝作品《最愛》,搭檔章子怡,票房六千萬,而另一部由劉德華和鞏俐主演、投資一億的商業片《我知女人心》,票房僅6758萬,此外還有郭富城主演的小眾懸疑電影《B 偵探》票房2273萬,皆算不得理想。
除了翻拍的《我是女人心》,其他幾部電影可看性都還不差。
2012年,三部雙雄戲。
郭富城與梁家輝的《寒戰》,周杰倫和謝霆鋒的《逆戰》,張家輝與任達華的《大追捕》。
陸劍青、梁樂民兩位新導一戰成名,《寒戰》出人意料地口碑票房兼收,內地票房達2.54億並以4282萬奪得香港年冠,《逆戰》收穫1.3億票房,香港2221萬,《大追捕》票房最差,內地票房僅4814萬。
這一年劉德華投資並主演了許鞍華的《桃姐》,內地票房七千萬,香港票房2787萬,奪得威尼斯最佳影片及影后榮譽,兼橫掃金馬、金像頒獎禮,將大獎盡數收入囊中,劉德華也奪得自己的第二個金馬影帝和第三個金像影帝,風光一時無倆。
而另一部文藝電影,由新浪潮名宿嚴浩執導,郭富城主演的《百年浮城》(內地又名《浮城大亨》),票房慘澹不提,這樣一部質量極佳的大作,居然沒有參與任何頒獎禮的消息,實難揣度究竟是何情況。
郭富城與梁家輝的首次正面合作,一文一武、正奇相生,契合度滿分。而周杰倫和謝霆鋒這一對新人王則幾無火花,說句實話,如果給周杰倫的音樂90分的話,他的電影上限只有60分,無他,天賦而已。《大追捕》質量也不錯,張家輝演技出色,幫助周顯揚奪得了最佳新晉導演獎。
這一年最風光的是兩個天王。
2013年,依舊三部。
分別是張家輝與彭于晏的《激戰》,古天樂、劉青雲和張家輝的《掃毒》以及古天樂和劉青雲的《逃出生天》,演員陣容開始出現了「套娃」模式。
而很多時候網友所說的「又是這幾個人」,大概率和張家輝、劉青雲還有古天樂三個人有關,三人兩兩組合的情況實在是過多了一點,在本文時間線之前就有《竊聽風雲》,而在後文鐵定還將出現不止一次。
《激戰》不但奪得年冠,而且幫助張家輝在金像獎上再下一城,而導演恰好又是林超賢,《掃毒》有一點異軍突起的味道,臺詞金句受到很多人喜歡,以情義兩難為主線的劇情也頗具張力,這兩部影片內地票房分別為1.2億和2.38億。
這一年還有兩部影片,可以算作半個「雙雄」概念,因為超出了港片的範疇,分別是孫紅雷和郭富城主演的《全民目擊》,以及孫紅雷和古天樂主演的《毒戰》,口碑票房都還算不錯。
如果記憶沒出錯的話,這一年之後張家輝就開始走低,自己去做了導演,但更多的是拍了一些毫無價值的影片。
接下來兩年合併,共計三部。
古天樂、劉青雲和吳彥祖的《竊聽風雲3》,謝霆鋒和餘文樂的《救火英雄》,以及張學友和張家輝的《赤道》,票房分別為三億、7712萬和兩億,港產電影的票房和口碑都進入了徘徊期。
直到2016年的《寒戰Ⅱ》。
這一年產出四部雙雄模式的電影,郭富城和梁家輝領銜的《寒戰Ⅱ》承接第一部的凌厲聲勢,於暑期檔衝高票房到6.78億並登陸香港電影影史票房總冠軍。張家輝和古天樂的《使徒行者》緊隨其後獲得6.05億票房,劉青雲和古天樂主演的《危城》則僅得1.67億,林家棟、任賢齊和陳小春的《樹大招風》未在內地上映。
這一年最風光的是郭富城,奪得第三個一番年冠,登頂香港影史單部電影的票房總冠軍,首封金像影帝,更重要的是其電影的口碑和票房兼收,這一點在香港電影江河日下的年代裡尤其難得。
其舉辦的個人演唱會,收到一個祝福短片「來自電影的祝福」,包括十個導演和一個電影公司老闆,盡皆大咖,其聲勢可見一斑。
其後三年合併敘事。
2017年,一部雙雄電影《追龍》幫王晶贏盡口碑,甄子丹和劉德華組合,內地票房達5.7億。
2018年,堪稱十年內最強的雙雄警匪戲《無雙》來襲,由返港後唯一一次與其他演員以雙雄方式對戲的周潤發,偕同郭富城一起,將票房推高到12.78億,兼且口碑極佳。
到了2019年,一口氣產出四部雙雄架構的電影,分別是12.85億的《掃毒2》、1.21億的《廉政風雲》、6.93億的《使徒行者2》及3億的《追龍2》,雖然最高票房電影以微弱優勢超過上年度的《無雙》,但電影口碑可謂全軍盡墨。
而這幾年的演員組合,甄子丹和劉德華、周潤發與郭富城以及劉德華和古天樂這幾個陣容值得一提。
首先是甄子丹已經接過了成龍、李連杰的班,正位了香港動作電影巨星的位置,其次是郭富城自兩千年代中期開始主攻影壇以來,在演技和咖位兩個方面都得到了足夠的成長,以及古天樂這個晚輩,也已成長至可與劉德華這種老牌影星分庭抗禮的地步。
上述十年的回溯,或可小小結論。
最強勢的組合,當選「周潤發 郭富城」,綜合口碑票房而言,《無雙》毫無疑問最佳。
爆炸力最強的組合,應選「劉德華 古天樂」,在《掃毒2》口碑垮塌的同時,票房反而一路衝高。
潛力未完全釋放的組合,系「郭富城 梁家輝」,因為《寒戰Ⅱ》的表現應不止於此。
而比較弱勢的組合,就是「劉青雲 張家輝」和「張學友 張家輝」,以及「梁家輝 古天樂」這三種模式。
綜合上述結論,又有更深層的結果導出。
純演技派的組合大概率迎來票房撲街,純偶像派組合大概率有口碑垮塌效應,而偶像派加演技派的模式有一定保障但因人而異,最強組合應該是身兼偶像和演技雙實力於一身的「雙雄」模式。
推及待映電影。
未來有郭富城、梁朝偉組合的《風再起時》、梁朝偉和劉德華組合的《金手指》以及郭富城、古天樂和劉青雲組合的《掃毒3》,這幾組其實都還相對新鮮,並不象昔年古天樂、劉青雲及張家輝一樣轉圈到吐的地步。
就如魔方組合,變化可以無窮盡。
而最好的。
始終在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