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十五分鐘就能充滿一半電(看部電影就沒電)
2023-06-21 18:24:11 1
原創作者:楊昊睿
無論你用的是iPhone還是安卓手機,用了一段時間,心中都會泛起一絲隱隱的絕望,甚至會萌生出一種想砸手機的衝動——這手機的續航怎麼一天賽一天辣雞。這個時候,我們就要想辦法做點什麼了!
想必每個小夥伴都不想隨身帶上充電寶和充電線。那麼今天,我們就帶大家一起,看看怎麼給自己的手機換電池……那個用HUAWEI Mate 20 Pro無線反向充電的兄臺,別秀了!!!
趕在電池GG前先下手為強
在此前的《iPhone電池"變成"可拆卸是進步還是倒退》中,我們就能了解到,換電池不僅僅是為續航續命,還可以拯救手機性能。而且,換電池對於你我來講,簡單好辦,且無需擔心搞不到零件。
在閱讀這篇文章前,有幾件事咱們需要明確下:
1.一旦你給手機開了殼,保修就不存在了,後續的故障都會被算作人為原因損壞。
2.自己換電池的前提是有較為正規的原廠或副廠電池可供更換。如果沒有,請不要貿然操作。
3.電池屬於危險部件,容易發生漏液、變形甚至爆炸,更換時還需謹慎。
4.背殼分離過的手機,防護能力都會大打折扣,拍照效果也可能會受到影響。
5.這些也就決定了,自己動手換電池往往是老手機續命的手段,新手機普遍不存在這個選項。
6.一般情況下,電池電量與其體積成正比,因此換電池基本不會導致電量大增,只是新電池相對而言續航更加持久,功率輸出能力也更強。
好吧,咱現在就開始自己動手換電池。換電池的思路其實就跟更換SIM卡一樣,只需要「打開背殼→取出電池→安裝新電池→合上後蓋」。這個過程本身不複雜,但是有一些細節需要注意。
四種背殼分離方案,最後一種很神奇
背殼分離是整個換電池的第一步,也是最困難、最耗時間的一步。各種手機的背殼不一樣,開殼手法也各有差別。基本的方法是:
取下五角螺絲
撬開塑料/金屬背殼
塑料背殼和金屬背殼一般都是採用一體機身,通過卡扣固定。只需要取下底部的固定螺絲(一般為五角螺絲),通用撬片撬起開一條縫。然後向兩邊劃開。為了保證開口穩定性,我們需要用卡片進行固定。
吸盤與撬片
背殼吸開一條縫
用熱風槍加熱背殼
撩妹拆機兩不誤(圖片來自dyson.tmall.com)
玻璃背殼則是用膠粘在機身上的,膠不多的機型(eg:堅果R1、聯想Z5 Pro)可以直接用吸盤吸起一條縫,膠多的則需要用熱風槍或加熱臺加熱背殼邊緣(可用電吹風代替),再吸開,溫度一般設定在65攝氏度一下,並保證熱風風量,加熱5分鐘。
割膠刀可以儘量減少對膠的破壞
OPPO Find X除了膠還有加強筋
隨後直接用割膠刀割開膠即可,這樣便於後期恢復。魅族16th系列、OPPO Fine X和HUAWEI Mate 20 Pro等機型有加強筋,需要割斷後才能順利開殼。
先斷開指紋排線再去殼
一般情況下,如果你的手機採用後置電容指紋識別,你需要斷開指紋識別元件與主板之間的排線才能夠繼續操作,但也有採用觸點連接的種類。其他的則不必擔心。
黑鯊遊戲手機需要開屏
iPhone XS Max也需要開屏
部分機型需要通過開屏幕來分離背殼,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兩代黑鯊手機和今年的iPhone,iPhone可以直接吸開,而黑鯊則需要加熱。這種操作極其危險,需要控制好撬片的力度,以防擊穿屏幕。最好使用上文展示的有限位結構的絕緣撬片。
「中框」設計堪稱神作
最神奇的存在莫過於諸如vivo X23、vivi V9這樣的機型。這兩款機型需要在去掉背殼後去掉中框。中框和主板、副板處固定蓋板是一體的,通過卡扣固定在機身上,底部則有與金屬機身一樣的五角螺絲固定,非常罕見。
第一時間斷電,切記謹防滑絲
用絕緣撬棒斷開電源排線
防靜電接地裝置
記得,開殼後的第一步必須是斷開電源排線。手不能溼,最好戴上防靜電的接地裝置,記得使用絕緣撬棒。一般情況下只需取下上方的固定蓋板,直接斷開排線即可。無線充電線圈和主板固定蓋板一般是接在一起的,因此可以一併取下(iPhone除外)。
問題來了,首先,固定蓋板上的螺絲往往要穿過主板,長短可能不一樣,因此要記住長短螺絲的安裝位置與順序,做好分類,否則容易造成滑絲或者螺絲擊穿屏幕。
X-mini/小米/iFixit三種拆機常用螺絲刀
滑絲分為螺絲刀批頭損壞和螺絲損壞兩類,後者較為常見。破損的批頭最好扔掉,否則容易導致滑絲。如果遇到滑絲,可以通過刀片切出一字,然後用一字螺絲批頭擰開。為了防止滑絲,我們不推薦使用電動螺絲刀。
子母螺絲以及相應的批頭
如果是iPhone X、iPhone XS系列和iPhone XR,請做好螺絲太多、排線太多導致不好找的準備。iPhone和vivo NEX旗艦版還需要擰子母螺絲,需要準備相應的批頭。
電池分離靠快拆,華為用戶有福了
分離電池的過程是最為關鍵的。電池一般分為用膠固定和快拆兩種。前者越來越少了。畢竟萬年不用快拆的華為都給自己的旗艦機用上了快拆。用膠固定的電池可以用撬片撬開,實在沒辦法也可以隔著機身對電池進行輕微加熱(極其危險,不推薦)。
有快拆的華為電池
這種電池一般容易變形,如果你還想重複利用這塊電池,最好謹慎操作。
快拆分為兩種,最常見的準備一個提手,讓你往外拉。再就是iPhone XS Max這種需要把快拆上的筋扯斷,直接分離電池的。總體而言分離難度不大。
品勝電池(圖片來自tmall.com)
飛毛腿電池(圖片來自tmall.com)
在電池選擇上,出於安全和質量考慮,我們建議大家選擇原廠電池,第三方電池也儘量選擇飛毛腿和品勝這種較為知名的廠商的產品。
之後需要做的就是安裝新電池了。安裝過程本身很容易,但需要注意不要有明顯的凸起,保證背殼順利恢復。
沒有電池防滾架的iPhone XS Max
說句題外話,iPhone X、iPhone XS系列和iPhone XR沒有電池防滾架,因此拆解後容易導致電池微微滾動。我個人建議iPhone用戶儘量嘗試官方的換電池服務。經過培訓的官方Specialist換電池的手藝非常6。
安裝恢復:長螺絲和同軸線需尤為注意
B-7000膠水(圖片來自tmall.com)
最後,我們按順序把零件裝好即可。塑料背殼和金屬背殼可以直接按卡扣裝好,玻璃背殼的機型最好用書來壓一壓保證膠的恢復,如果情況不佳可以用B-7000膠水進行補膠。比較謹慎的朋友可以確定排線和同軸線是否扣實。
令人慾哭無淚的螺絲種類
正如上文所說,不同種類螺絲的安裝位置和安裝順序千萬不要出錯,必要的話,一些比較危險的長螺絲可以捨棄。
在合上背殼前可以嘗試開機、網絡、音量、震動等功能是否正常。確認正常後,就可以合蓋了。這樣,你就擁有了一部續航能力如初的手機了。你失去的,僅僅是一次保修。
寫在最後:動手能力是科技愛好者的基本修養
我一直都這樣認為,動手能力是科技愛好者的基本修養,具有很強的儀式感,充滿了極客精神。如果你對自己的動手能力感到自信,或者想親自為自己的設備續命,抑或對硬體設計、機身做工等有一種發自內心的熱愛,最好還是自己動手。那種滿足感是找官方售後所無法比擬的。
當然,在執行換電池這一操作時,安全永遠是第一位的,嚴謹則是必須的。希望你做好取捨,準備充分,自己開啟這次神奇而又寶貴的旅程。如果你想具體機型的內部構造,為換電池行為加一份保險,請關注中關村在線《拆機堂》,我們不見不散。
Z·Teardown:用專業的視角探索機身內部做工,揭秘前沿尖端科技,深挖硬體迭代浪潮,為你提出最實際的維修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