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公園免費景點大屏障(免費景點管理別打折扣)
2023-06-21 19:30:53 1
原標題:免費景點:風光好,奈何管理不「配套」
景區景點是市民休閒娛樂的主要場所,也是展現城市文明面貌的重要窗口。近年來,我市不斷加大景區景點的建設力度,一些免費開放的景區景點裝點著城市的美麗,也讓市民和遊客體驗到城市生活的詩意。然而,部分景區景點存在的硬體設施頻繁損壞、垃圾清掃不及時、配套設施缺失、管理服務不到位等管理問題卻讓市民「乘興而至,敗興而歸」。
「開放景區、公園雖然免費,但管理不能因此打折扣。」部分市民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希望相關部門建立開放景區景點維管的長效機制,提高管理的精細化水平,切實補齊短板,擦亮公園城市這張名片。
探訪1:
祥茂河溼地公園:
露天燒烤菸嗆人 一地垃圾無人掃
「祥茂河溼地公園位於城陽區正陽西路、祥源路交界處附近,景色優美,本是市民休閒的好場所,遺憾的是,總有人在公園裡露天燒烤,又不及時清理散落的垃圾,這讓公園環境大打折扣。」近日,市民王先生向本報輿論監督熱線反映,「如此美景被破壞,實在是可惜!」
記者查閱相關資料了解到,祥茂河全長17公裡,經過2008年到2010年的河道綜合整治後,形成了「藍網縱橫,溼地環島」的水繫結構,河道兩岸建成了都市濱水休閒公園和北岸城區的生態綠廊。作為祥茂河水繫結構的重要一景,祥茂河溼地公園曾獲評「2011年亞洲最美都市景觀獎」。
近日,記者實地探訪時看到,祥茂河溼地公園名不虛傳,公園內綠草如茵,河水清澈,不少遊客在此露營、散步。與眼前美景不協調的是,白色或紅色的塑膠袋、滿是汙漬的包裝紙和飲料瓶,以及煙盒、餐巾紙等垃圾散落在草叢中。其中,河道拐角處是公園顏值最高的地方,也是垃圾散落問題最突出的地方。記者看到,三袋垃圾堆在河岸邊,袋內的果皮和食物已腐爛,用過的紙杯、筷子和竹籤掉落到草地上,旁邊的草叢裡還有破碎的啤酒瓶。
中午12時左右,公園的小樹林裡冒起了嗆人的黑煙,幾名遊客在樹蔭下支起燒烤爐,點燃木炭,開始露天燒烤。「到了周末,溼地公園就變成了燒烤場,不僅煙氣嗆人,還留下了大量垃圾。」住在附近的居民李先生指著小樹林裡散落的垃圾告訴記者,「溼地公園有保潔人員,但他們沒能制止遊客的露天燒烤行為,也沒有及時清理散落的垃圾,很多塑膠袋、餐巾紙被風吹到了草叢中,加大了後期清理的難度。」
「我拎著兩袋垃圾在公園裡逛了10多分鐘,沒找到一個垃圾桶。」遊客馬先生說,公園的垃圾桶主要設置在停車場附近,公園內部卻是一「桶」難求,有些遊客實在找不到垃圾桶,就隨手將垃圾丟進了草叢或者河道裡。記者注意到,停車場旁的垃圾桶清理得並不及時,其中一個垃圾桶已被塞滿了,很多垃圾被丟在旁邊的空地上,散發出刺鼻的異味。
「公園內露天燒烤無人制止、垃圾散落清理不及時等現象,折射出公園管理上的短板和漏洞。」王先生說,希望相關部門加強對祥茂河溼地公園的管理,針對公園的環境衛生進行一次大掃除,並且專項整治露天燒烤、亂丟垃圾等不文明行為,用實際行動呵護公園的美景。
探訪2:
少海溼地公園:
桌椅長出蘑菇 射燈爛在水裡
少海溼地公園是市民遊玩的打卡之地,然而,因景區缺乏管理、硬體設施頻繁出現破損,被遊客詬病。「在公園的沽河寶塔大舞臺周邊,座椅已經殘破不堪,甚至有多處地面射燈損毀,露出了電線,存在安全隱患。」近日,有市民向本報輿論監督熱線反映說。
8月13日,記者根據市民提供的線索前往少海溼地公園探訪。該溼地公園地處膠州灣西北岸,東鄰大沽河,南隔青蘭高速與膠州灣相望。記者沿少海南路來到公園南八門,從此入口步行五六十米,就可到達少海溼地公園的南湖景區。公園內宣傳牌顯示,該公園2011年被評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主要包括南湖、北湖,水域面積6.28平方公裡,是膠州市重要的城市洩洪通道和景觀廊道。
少海溼地公園的綠地射燈損壞積水(來源:青島日報)
「千萬別拍上桌子,太難看了!」在緊鄰湖畔的觀景臺上,五六名遊客正在以萬佛塔為背景拍照,他們不斷提醒同伴在取景時要避開觀景臺上的休閒桌椅。記者留意到,觀景臺上有7套木製的休閒桌椅,遊客可以坐下鄰水欣賞湖心的萬佛塔美景。由於失於維護,桌椅腐爛開裂嚴重,多個桌面木板整塊缺失,腐爛的桌面上甚至長出了成片的蘑菇狀菌類。
「桌子腐爛開裂影響美觀,開裂的木座椅容易刮壞衣服。」一名女遊客指著自己抽絲變形的裙子說,「剛才在椅子上坐了一下,開裂的木頭茬刮到了裙子。」記者用手摸了一下這位女遊客所說的木座椅,能摸到表面不易察覺的木頭倒刺。
從觀景臺向南步行,記者不到一分鐘就抵達沽河寶塔大舞臺,這裡設有300多個座位的觀看區。經過多年的日曬雨淋,大部分座椅的油漆已脫落,外觀破敗陳舊,座椅下面的金屬部件更是鏽跡斑斑。在觀看區中間位置,座椅甚至出現了缺失。「難道沒有人管理這處溼地公園?景色挺美,可是硬體設施怎麼這麼衰敗?」一位手拿相機的遊客不解地說。
記者從沽河寶塔大舞臺向南沿河步行,在一片綠地中看到了令人擔憂的安全隱患。綠地草叢中安裝了六七個直徑約30釐米的射燈,其中3個射燈的燈罩不知去向,露出了內部破碎的燈具。失去燈罩保護的射燈電線裸露,雨水直接落在射燈裡,其中一個射燈內的積水已經長出青苔。
「現在正值雨季,裸露電線的射燈泡在水裡,一旦出現漏電,後果不堪設想。」一名遊客對此表示擔憂,「公園管理粗枝大葉,與這裡的美景不配同框。」
探訪3:
濱海慢跑道:
公廁太少急死人 夜晚漆黑無照明
依海而建的濱海步道是「網紅」景點之一,每天,眾多市民和遊客在此運動、觀光。「嶗山區麥島路至極地海洋世界段濱海步道存在配套設施缺失、管理不到位問題。」近日,市民許先生致電本報輿論監督熱線說,「這段步道以『濱海慢跑道』命名,但因配套管理少了幾分精細,就讓人感覺少了幾分溫度。」
8月13日早上6點30分,記者根據許先生提供的線索實地探訪了麥島路至極地海洋世界段濱海步道。此段步道突出運動主題,步道與麥島路相交的地方立著「0公裡」的標牌,地面上寫有「濱海慢跑道」的字樣。此時,濱海步道上有很多市民遊客正在運動休閒,他們或跑步,或散步,或站在沙灘上、礁石上享受著徐徐海風。然而,沒有系牽引帶的寵物狗不時闖入,打破了海邊的平靜。
「這些寵物狗大部分都沒有按規定系上牽引帶,而是隨意在步道上奔跑,跑步者如不注意很容易與它們相撞,發生意外。」許先生說,「《青島市養犬管理條例》明確規定,養狗人帶著狗到公共場所時,需要為狗系上牽引帶。可濱海步道上不系牽引帶的狗比比皆是,也沒有管理人員對這種行為進行制止。為了避讓這些狗,一些跑者亂了腳步,還發生過崴腳的事情。」
公共廁所設置少也是許先生的煩心事之一。「從麥島路東海路路口到極地海洋世界西側區域,近三公裡長的路段沒有設置公廁,讓內急的人苦不堪言。來濱海步道散步的市民常常吐槽這件事。」許先生如是說。
市民趙先生住在濱海步道附近,夜晚照明條件差是他關注的問題。8月13日20點30分,記者再次來到麥島路至極地海洋世界段濱海步道。與早晨相比,夜晚在此活動的市民和遊客更多。記者在現場看到,因為步道配套路燈處於關閉狀態,步道200米至1700米處之間整整1500米的區域沒有正常照明。
「沒有路燈照明,市民和遊客活動起來難言舒心。」趙先生對夜晚黑漆漆的濱海步道頗有意見,「濱海步道地處前海一線,硬體設施建得也不錯,夜間竟然沒有正常照明,不可思議。希望相關部門能改變這種現狀,為市民遊客提供一個良好的休閒空間。」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邱 正
記者點評
「繡」出精緻的公園城市
棲居在自然的寧靜中,同時又享受著都市的核心繁華……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城市中的景點景區需求水漲船高。為了滿足人們對城市生活的更高需求,我市積極推動公園城市建設,根據規劃,到2025年,全市人均公園綠地面積將不低於15平方米。市民在期待更大力度建設新景區、新景點的同時,也希望精細化管理現有的景區景點,以免造成資源浪費。
從記者多次的探訪情況看,我市絕大部分景區景點能夠實現乾淨整潔、設施齊全,但問題往往隱藏在細枝末節之中,少數開放景區景點無論是設施配套的「硬支撐」,還是管理服務的「軟實力」均存在一定的短板,亟待補齊。
究其原因,開放景區景點存在問題的癥結主要在於「免費」。在傳統的收費體系下,景區景點的門票收入是設施維護的重要資金來源。近年來,我市越來越多的景區景點推倒「圍牆」,回歸公益性。沒有了門票這道「門檻」,隨之而來的是人流量驟增,設施設備維修、植被養護、環境衛生等方面的管理壓力相應加大,維管資金不足的問題凸顯。同時,公廁、公共垃圾箱、公共停車位等原本足夠的配套設施難以滿足激增的遊客需求。部分景區、公園為了節省開支,放鬆了對景區的精細化管理,以至於散落的垃圾得不到及時清理、破損的硬體設施得不到及時維修,對露天燒烤、不文明養犬等行為管理乏力。
開放景區景點的精細化管理折射出城市治理的「大智慧」。相關部門應踐行精緻、精細、精微的管理理念,在細節上花「繡花」心思、細微處下「繡花」功夫、細小處做「繡花」文章,將精細化管理落實到每一片草坪、每一條道路、每一座廁所、每一盞路燈、每一處垃圾之上,以精細化管理為針「繡」出精緻的公園城市圖景。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從上海、深圳等城市的景點景區管理經驗看,相關部門可以設立專門的公共設施養護管理基金,在景區、公園等公益性項目建設之初就預留相應的維管資金,在切實保障養護管理經費的基礎上,全面推進管養的專業化、精細化。
具體而言,一方面,結合景區、公園的實際情況,堅持「一園一策」,制定細緻的養護管理規範、標準和細則,建立長效的監督考評機制,督促責任人定期巡查,及時發現問題並及時解決,確保規章制度真正落地;另一方面,建立健全景區景點養護數位化管理平臺,完善信息公開、社會監督和動態監管機制。此外,引入社會化管理模式,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將景區景點的保潔、安保、植被修復等養護工作委託給專業的第三方機構負責,並藉助數位化手段對養護情況實時監管、指導。
[來源:青島日報 編輯:光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