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形計小孩送給城市父親圍巾(變形計城市孩子)
2023-06-21 03:48:11 3
參加節目,張爸爸用十六輛奧迪車送兒子到機場。
十一歲時父母離婚,父母見面就是相互對罵,打架!
不懂禮貌、不知感恩,沒有擔當!似乎種種惡習都在他的身上有所體現。他就是《變形計》中,家境優渥不學無術的「張贏天」。
今年三月底的時候,變形計中的農村爺爺尚成蒼去世了。
和張贏天同期,在同一個農村家庭參加節目的孩子王晨正參加了葬禮,並在社交平臺發訃告告訴大家這個消息。
一下子登頂熱搜,網友震驚於這個消息,又不免引發了一場「《變形計》回憶潮流」,網友都去張贏天的社交平臺留言詢問。
於是有了張贏天的社交平臺這一條文字:
他做了與王晨正截然不同的反應。
確實如他所說,冷漠無情、不懂感恩等充斥在他的評論區!
其實,對於他這樣的做法,我覺得是在意料之中!
是呀,只是相處不到20天的人,可能除了這二十天之外,人生不會再有任何的交集,這檔節目結束後,張贏天的態度才是大多數城市孩子的反應吧?
其實像王晨正這樣的孩子才是少數!換做你我,可能也不會像王晨正這般做,人生有很多相交二十天的人!
其中不乏感情極好的人,但其實:人生的每一刻都是離別,擦肩而過,漸行漸遠!
但是,他在社交平臺,還有一句「紅鈔抵三月」,讓網友又是一頓炮轟!
他可以說,他確實給了農村家庭經濟上的幫助,他不願意參加可以說自己沒有時間參加葬禮,一條悼念的偽裝,他都不願意!
他用這麼直白又無情的方式說了出來,即使他說的是真話!
無非就是對於爺爺,他給了爺爺需要的經濟支持作為報答!同時對於情感,他有,但沒有強烈到把爺爺當家人的程度!
完全不相干的兩個意思,愣是被他用錢貶低了無價的情誼,爺爺對他的好=他的錢!能讓人不生氣嗎?
今天這篇文章,並不是批判他的無情,也不是說他的人品行為!而是說說一個人的原生家庭對人生產生的影響!
張贏天和父母
其實他的這些言語表達和行為,在他的成長軌跡裡都是有跡可循!
張贏天參加節目是因為父母難以管教!為了讓孩子改變自身的惡習,學會珍惜生活,知道金錢來之不易,感恩父母的付出!
但是另一個孩子王晨正之所以參加變形計,有一個讓人啼笑皆非的原因,這孩子太講義氣,總是為朋友出頭,老是打架!喜歡社會風氣、愛裝酷。
但是在節目中,可以看出王晨正他心地善良,為人正直有擔當!
節目播出後,很多人都因為他在節目中表現出的人品而喜歡他。
在節目中王晨正一開始是不情願的,但是態度也是好的,面對農村家庭的老爺爺,他沒有像其他孩子一樣不懂事,嫌棄,反而是淡然,有一種隨遇而安的氣質~
爺爺看他無聊,帶他串門,面對他的小脾氣,溫聲勸導著。
而王晨正在爺爺面前溫順得像一隻小綿羊,耐心地聽著教導……
在爺爺做不了農活時,主動拿起農具幹著活,笨拙又堅持。
對於眼前這個滄桑的老人,他在後來的採訪中說:他看到老人,想起自己家中的長輩,他很心疼老爺爺!人生怎麼可以這麼苦,老人佝僂的身影讓人看了就心酸~
這是個孝順的孩子呀!
在節目中幫爺爺找小狗,在爺爺生病疼得不行,又沒錢時,當掉媽媽送給自己的金項鍊堅持要給農村爺爺買藥。
節目結尾時,他在臨走前給爺爺磕頭的那一幕,更是感動了無數人。
說實話,我看了是非常震驚又感動。在當下社會,磕頭這一禮儀,可能只出現在婚禮和葬禮上,對於自己家裡長輩都很少有人會做。
但是他做了,做得這麼自然,對一個在節目中相處了二十天的老人,他帶著尊敬和感恩。
在節目後,更是多次看望並幫助爺爺一家,參加了爺爺的葬禮。帶著爺爺最牽掛的「小孫女」去旅遊。
哎呀媽呀!一不小心大篇幅寫了王晨正……跑題了,其實就是想表達原生家庭的不同……
對於張贏天,有一個博主發文是這樣說的:
不在乎才不會受傷害,他只是用自己的方式在保護自己!
是呀,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三觀的塑造和對人生的影響有多大?大家都明白的!
學校採訪中,老師說:「誰也不管孩子!」
離婚後,撫養權是媽媽的。媽媽一開始還很配合,後面也不管了!
可能是對孩子的失望,加上對孩子父親沒有責任心的失望吧!這大概就是所謂的「喪偶式婚姻」!
對於張爸為什麼不管孩子,我想責任心是一方面,還有一面是張媽媽總是批判否定的性格,一個家庭中,夫妻二人的教育觀念不和,是非常容易出問題的!
到底聽誰的?孩子是非常容易迷茫的,家長也容易把爭吵的怨氣發洩在孩子面前!
節目裡,張媽媽多次都是直接否定、命令、斥責式教育!
在父母無休止的爭吵打架下,他已經麻木了。最開始的傷心在意、對家庭溫暖的渴望、對父母重歸於好的期望,都成了泡影!
在學業上或許渴望過,或許父母能給到一絲鼓勵,他也不會逐漸破罐破摔吧!
對他來說,不關注不在意才不會產生希望,因為往往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
學業、家庭,他表現出的都是一個字——「喪」——
節目中,張爸爸請家教來家中,張贏天一動不動,坐在沙發上拿著平板玩遊戲!氣的張爸爸轉頭就拿起了一把椅子砸。
張媽媽在車上問張贏天,為什麼不做作業,張贏天直接說:」有筆也不寫(作業)」,都是抄的!
典型的父母讓其往東,偏偏要往西的叛逆少年。
但是在節目中,也有真情流露的時候,我相信這也是他真實的一面。
在農村學校,比起王晨正讓的趣聞講得讓大家哈哈大笑、張贏天分享了歷史人物曹操。
講的還挺好,人物名稱、故事滔滔不絕。但是完全沒人附和,臺下都在犯困,他只得尷尬的下場!
也可以看出,他也喜歡看書, 只是真的不愛看課本而已!也是有他的長處的,不是嗎?
會和王晨正一起,帶著爺爺上醫院,走街串巷看能不能典當點什麼東西換錢給爺爺買藥。
會在王晨正維護他時,流下感動的淚水~
他不是無情,只是他從父親身上學會的是用暴力解決問題,從母親身上學會否定一切,不想聽得不聽,你說就是錯的!
節目中,農村孩子在得知」城市爸爸「和」媽媽「關係不好,妹妹(也就是張贏天的親生妹妹)跟著媽媽,壓根和爸爸不親近!
她萌生出,讓張爸爸張媽媽復婚的想法。
借著生日,她試探性開口對張媽媽說:「生日可不可以和爸爸一起過?」
話都沒說完,張媽媽一句:「把嘴閉上「,讓氣氛瞬間尷尬。
大人的世界裡,小孩子怎麼會明白呢?
但是也可以看出張媽媽的表達方式,直接否定。
先不說對於一個外來的孩子,還是在錄製節目。絲毫不顧及鏡頭的,用了直接否定的表達方式。可想而知,在鏡頭後, 張贏天承受了父母多少的爭吵和謾罵聲!
農村孩子丫頭生日時,張爸帶著兩個女兒的禮物來到飯店門口,拜託丫頭接過禮物的同時一併把妹妹禮物帶進去,他不敢進去,因為他知道孩子媽媽不願意。
當時丫頭接過自己的禮物,想讓張爸自己親手把禮物給妹妹。轉身跑了進去,張爸無奈走進了飯店。
一番好意的結果,就是張媽一看到張爸,不顧及小女兒鬧著吃蛋糕,也不顧及在一旁的丫頭,拉著小女兒氣衝衝地出了飯店!
這兩個場景都可以看出,張媽媽的處事態度,對於張爸爸原諒不了,但不應該遷怒於孩子,連孩子的一句話也聽不進去,完全一種極端的拒絕和否定,情緒化影響著一切!
所以不難看出,為什麼張贏天在節目中也十分情緒化,衝動,完全不聽他人勸阻。
在節目中遇到問題,總是推卸責任!
古人云:「言傳身教!」
父母的互相指責,推卸責任,母親的情緒化,父親的一言不合就動手!這些都深深的影響著他!
也難怪他對於父母無論動手還是斥責還是苦口婆心都是無視,聽不進去話!
父母都是這樣的人,怎麼要求孩子要聽話呢?
他也是缺少溫暖和愛的孩子呀!
每個孩子來到這個世界都是上帝派來的天使,只不過上天給了他們身體和靈魂的考驗,命運讓他們有了不一樣的人生!
還是那句話:願每個孩子都能被世界溫柔以待!
不知不覺寫了近3000字。對於上一篇文字,寫《變形計》中李勒優的,標題我用了「扶養」二字,不是寫錯字。
本想在上一篇文字添加一段說明,但擔心修改後影響數據,所以放在這篇文章末尾寫出來!
用」扶養「還是」撫養「,我也是糾結過的,說實話,在看《我的姐姐》之前,對於這兩個詞,我也沒有概念的!
但是某論壇看過《我的姐姐》原型故事,裡面提到一個」有扶養義務,沒有撫養義務」,這不是一個概念,「扶養」,在《我的姐姐》故事裡,指同輩之間的幫扶!
所以我有去搜索這個詞!
關鍵詞:對弱者產生的經濟供養和生活扶助
李勒優和崔媽媽,沒有收養關係,因為崔媽媽是單身母親,不具備收養條件!所以崔媽是出於道德,給勒優提供幫助,本質上就是做好事,扶貧!
而「扶養」的釋義中就指對弱者提供經濟幫助!
同時也是有歷史考證的,這裡提到的古代「義莊」,其實就相當於古代的慈善機構!收容老人小孩!
在《陳情令》中的「義城篇」,有提到義莊之義!
對於「撫養」,多指親屬關係,長輩對於小輩的教養義務!
崔媽媽既不是李勒優的親屬,也不構成收養關係,所以我斟酌再三,用了「扶養「!
個人覺得比」撫養「更準確,當然,有懂法的朋友也可以科普一下,詞到底用到對不對,我自己都不太懂得!
文章,下放點擊籃字查看!
變形記最美最幸運的農村孩子現狀,善良的城市母親扶養,很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