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洪澤區的發展(淮安市洪澤區加快建設現代化湖濱生態旅遊新城)
2023-06-21 09:16:27 3
淮安洪澤區的發展?9月17日下午,由淮安市洪澤區和揚子晚報社共同主辦的2017江蘇「美麗經濟」發展高峰論壇暨洪澤全域旅遊發展推介會在寧舉行現場6個旅遊項目集中簽約,總投資85億元,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於淮安洪澤區的發展?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淮安洪澤區的發展
9月17日下午,由淮安市洪澤區和揚子晚報社共同主辦的2017江蘇「美麗經濟」發展高峰論壇暨洪澤全域旅遊發展推介會在寧舉行。現場6個旅遊項目集中簽約,總投資85億元。
洪澤區委書記朱亞文在會上發布:洪澤圍繞湖、堤、山、泉等標識性元素,計劃投資100億元,重點實施50個生態旅遊項目,打造「兩帶兩圈四鎮」旅遊格局,構建全域旅遊「四梁八柱」。
記者了解到,目前該區圍繞沿洪澤湖古堰河工風情帶、寧連路生態農業觀光帶、環洪澤湖旅遊圈、環白馬湖旅遊圈,已建成開放40個景區景點。
在洪澤區高良澗街道洪三路兩側,分布著20餘家採摘園。這裡是洪澤區重點打造的農旅結合景區景點項目。
9月13日,記者走進其中一家——勞模農莊,看到裡面有石榴、冬棗、櫻桃、山楂、藍莓等16個採摘品種。全國勞模、農莊老闆劉卉說,農莊有採摘園65畝,種植果樹5000餘棵,每年至少接待遊客6萬人次。果品採摘價比傳統銷售價高50%,除掉損耗,整體營收也要高出30%。
朱亞文表示,洪澤作為淮安主城區的新板塊,抓住淮安建設蘇北重要中心城市和「納湖入城」戰略契機,近年來以發展旅遊提升城市品質為路徑,以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為抓手,以加快建設現代化湖濱生態旅遊新城為目標,全力推進綠色發展,推動富民強區。
洪澤區肩挑洪澤湖和白馬湖,水域面積佔55%,地面森林覆蓋率達41%,良好的生態環境和優美的自然風光是後發崛起的綠色優勢。在位於白馬湖畔、岔河鎮其虎村的江蘇國瑞有機稻米生產基地,記者見識了氣象服務、農業物聯網、太陽能滅蟲燈、全導式攝像頭等一系列新技術的應用。
「基地共流轉3000畝土地,一季水稻,一季綠肥,不施任何農藥化肥,採用太陽能滅蟲燈殺蟲,並套養魚鴨用以除草去蟲,實現全程有機栽培。」江蘇國瑞綠色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趙建國說,通過物聯網傳感器,種植環境等所有數據,全部實時傳到農業部、環保部。
發展生態農業,促進農業提質增效,是實現綠色發展的基礎。近年來,洪澤區以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創建工作為抓手,加快發展綠色稻米、生態漁業、健康食用菌、休閒觀光農業等優勢產業,推動現代農業轉型升級。目前,全區稻米「三品」認證面積近40萬畝,佔水稻種植面積的90%。全區現有無公害水產品養殖基地8.3萬畝,大閘蟹、龍蝦、黃顙魚等無公害水產品31個。
綠色發展,離不開綠色工業。近年來,洪澤區按照省委「兩聚一高」和「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要求,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逐步構建以機械、電子、現代紡織、新型材料等為主導的現代工業。
前不久,江蘇宇天港玻新材料有限公司投資1.2億元的手機組裝項目已進入測試生產環節。該公司5年前入駐洪澤經濟開發區,2015年底上市。企業搶抓機遇,將產業從低端轉向高端,從鍍膜玻璃升級到觸控螢幕生產,再升級到自主研發並獨立生產手機。「轉型升級、綠色發展已成為企業適應市場、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公司董事長王進東介紹,今年以來銷售額已突破10億元,是去年2倍多。
在新源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記者了解到,全球第一批「智能無熱斑光伏組件」已實現規模化量產。「智能無熱斑光伏組件」的問世,不僅徹底解決了光伏系統長期存在的熱斑高溫隱患,同時降低了組件間的失配損失,保證了組件的最高輸出功率。
在新一輪的轉型升級中,洪澤區培植出包括江蘇悅豐晶瓷科技有限公司、江蘇愛吉斯海珠機械公司在內的高新技術企業37家,開發省級以上高新技術產品85個,高新技術產業年產值達160億元,佔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26%。
綠色發展的最終目的是保障和改善民生。近年來,洪澤區在綠色發展基礎上,出臺了一系列政策,讓群眾享受發展的紅利。如大規模引進優質教育資源,使省內30多所名校「牽手」洪澤;撤縣建區後實施市、區同城化待遇;在全國率先出臺政策鼓勵生育二孩,如財政補助、延長孕假期、學前教育費用減免等;推行網格化社會管理,群眾安全感達到97%以上,位居全省前三。
朱亞文表示,以綠色為引領,以民生為導向,洪澤區正在加快建設現代化湖濱生態旅遊新城,爭取在新一輪轉型發展中贏得主動、搶得先機。(彭廣餘 李先昭 董蔚 葉順亮 龔建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