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檔值得期待的26部電影(學周觀影記這些年看過的電影)
2023-06-23 15:47:35 2
《愛國者之日》是一起真實的爆炸案的藝術表現,爆炸針對無辜就是純粹的罪,罪需要懲罰,但唯有愛能掩蓋罪。《我們這種叛徒》是用電影詮釋英式價值觀,試圖超越冷戰思維,然而今天看來,冷戰一直都在進行中。《金礦》象徵著貪婪的大坑,挖坑者難免其罪,投身於坑者更像飛蛾撲火,可憐也可悲。《遇見你之前》講得是殘缺世界裡的美好。
《愛國者之日》
2013年4月15日美國波士頓馬拉松比賽終點線附近發生至少兩起爆炸,造成至少3人死亡,超過260人受傷,是一起震驚世界的恐怖襲擊活動。電影據此真實事件改編。由彼得·博格執導,馬克·沃爾伯格、梅利莎·拜諾伊斯特、米歇爾·莫娜漢、凱文·貝肯聯合主演。
波士頓馬拉松爆炸案是一件發生於2013年4月15日北美東部時間下午2時50分的爆炸事件,發生地點位在美國麻薩諸塞州波士頓科普裡廣場。有兩枚炸彈分別於終點線附近觀眾區及一家體育用品店先後引爆。此次爆炸造成3人死亡,183人受傷,17人情況危急。第一個炸彈在美國東部時間下午2時49分12秒引爆。爆炸案發生前沒有任何組織或個人發出警告,發生後也未有人或組織聲稱對這次爆炸負責。
影片主要講述了爆炸事件後,警方根據目擊者描述和監控錄像,迅速鎖定該恐怖襲擊的嫌犯,警長湯米·桑德斯(馬克·沃爾伯格飾)和倖存者、第一線應變人員以及調查員一起追捕製造爆炸案的恐怖分子,以防他們再一次襲擊的故事。經過緊張激烈的追捕,犯罪分子哥哥被警方擊中後不治身亡,弟弟則在同一天在一所一民宅後停放的小船裡被警方抓獲。這樣一部美式正能量的大片,我看了兩遍,它的主題落在「愛」上,只有愛才會治癒一切傷痕,化解一切仇恨……
《我們這種叛徒》
這是根據約翰·勒卡雷超越冷戰思維的新世紀間諜小說改編的電影。
影片講述牛津大學導師佩裡和女友嘉兒在怡人的安地卡島上享受美妙的假期時,偶然結識了俄國富豪迪馬——一場精彩的網球比賽讓佩裡和迪馬的人生軌跡有了交集。迪馬是俄國犯罪組織的洗錢專家,組織內部鬥爭的殘酷令迪馬萌生去意,他希望通過佩裡向英國情報部門傳達尋求政治庇護的請求。自此,佩裡和嘉兒漸漸脫離了正常的生活軌道,一系列政治陰謀、間諜行動撲面而來,就此開啟了一場驚心動魄的跨國逃亡之旅:從法國巴黎到瑞士阿爾卑斯山,再到倫敦城裡黑暗的走廊,哪裡才是安全港灣?誰才是真正的叛徒?
電影分五個章節,每個章節設計若干對立與衝突,例如第一章節(摩洛哥篇)導演設計在餐館,迪馬一行的奢侈無度與佩裡、嘉兒出手的拘謹的對比;佩裡的淳樸與迪馬的詭詐的對比;佩裡的紳士品格與迪馬的黑幫屬性的對比,將人物的身份與心思行為表現出來,也將觀眾引入間諜片的套路。在第二章節裡,佩裡帶著迪馬給的U盤迴到了英國後其女友嘉兒對於U盤的存在一無所知,與他需要完成迪馬賦予自己使命之間的矛盾。第三章節裡,英國高官vs俄國黑幫的對比,律師赫克託的外在與內心的衝突,一方面他一心想拿到罪證、而忽略保護迪馬一行安全,另一方面他真心希望救助迪馬。第五章節迪馬墜機身亡與其家人的重獲自由的對比,這讓影片達到高潮。
影片最後一個章節是,手拿證據、高興異常的赫克託置身於茫茫人潮中,眾人對他的一切毫無所知。這似乎隱喻著:手握證據的赫克託與那些手握大權的高官的決戰,還未開始,鹿死誰手,尚未知曉。結果也有可能是赫克託穩操勝券,更有可能是這些證據泥牛入海,一切歸於無有,不了了之。《我們這種叛徒》告訴觀眾,對立永遠存在在現實中,和平常常是一種良好的願望。某種意義上,這部電影用了一個諜戰的題材作為依託,為了講述英國的世界觀和戲劇反設,這是英劇最近的一種風格。由電影可見,英國對於世界看法有點悲觀,例如本劇中對於如此之多的英國議員為了個人利益不惜讓自己的特工以及公民 (本片男主角差一點)在直升飛機上陪葬。電影充滿了某種紀實性,沒有為了好萊塢的三段論而加快或者衝突的節奏,而是按照事情可能發生的方式去記錄。
《金礦》
這部美國韋恩斯坦國際影業公司發行的犯罪片,由史蒂芬·加漢執導,馬修·麥康納、埃德加·拉米雷茲等主演,影片改編自1993年的Bre-X金礦公司詐騙案,講述了一位瘋狂躁進的商人與一名運氣糟糕的地質學家攜手來到印尼的叢林之中尋找金礦的故事。
該片是根據臭名昭著的1993年Bre-X金礦公司詐騙案創作的。Bre-X金礦公司是一家在地下室裡建立的加拿大金礦公司,1989年7月在亞伯達省證券交易所上市,上市時只是每股約25分的垃圾股。後來該公司買下了印尼礦山的開採權,通過往巖石中摻金粉的做法,他們營造了該礦山的礦石含金量極高的假象,該公司股票的價錢於是如脫韁野馬,至1996年4月,他們的股價已飛飆至200元。1996年10月,Bre-X金礦公司詐騙的行徑遭到曝光,但成千上萬的股民的資產早已落入了該公司創始人、地質師等人的腰包裡。
人的貪婪奸詐在影片中表現得很充分,界面新聞網評認為:在電影《金礦》中,儘管馬修·麥康納的禿頭和啤酒肚十分亮眼,但影片本身並沒有什麼特別的亮點。該片符合好萊塢電影的價值觀,告訴了人們貪婪是要付出代價的。但相比之下,它缺乏《美國騙局》的巧妙構思,《大空頭》的清晰敘事和《華爾街之狼》的上帝視角。該片故事的性質在警醒世人和自然冒險之間,但很難找到自己的定位。
《遇見你之前(Me before You)》
根據喬喬·莫伊斯的同名小說改編,由新線電影公司出品,西婭·夏羅克執導,艾米莉亞·克拉克、山姆·克拉弗林、珍娜-路易斯·科爾曼、查裡斯·丹斯等主演。
在這部浪漫愛情電影裡,講述一個護工年輕的小鎮姑娘露露(艾米莉亞·克拉克飾)與傷殘富家子弟威爾(山姆·克拉弗林飾)的愛情故事。兩個原本無緣見面的年輕人,因為一場事故,富公子成了殘疾,小家女成了他的護工,生活軌跡才產生交集。威爾最初因傷痛很痛苦,因此尖刻,且自憐。露露毫不介意,帶著他去馬賽,跟他一起看國外電影,深夜懺悔時蜷在他身旁,終於把他從自己的殼裡拽了出來。兩個人變得親近之後,威爾卻要面對是否要接受安樂死的抉擇。這部影片看點之一是露露的純真與威爾的深沉。看點之二是絕美的畫面,每一幀都是風景,這或許寓意威爾殘缺的世界裡露露人性的美好。
作者於學周,青島電視臺編導、宋詞達人、作家、資深票友、訪美學者
原載世說文叢 組稿編輯:周曉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