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陽周邊遊一天自駕遊(鹹陽周邊2日自駕遊去哪裡好玩)
2023-06-23 13:58:29 2
鹹陽位於關中平原中部,「八百裡秦川」腹地,因山南水北皆為陽,鹹陽也是小長假自駕遊的好去處之一啊!下面跟隨小編一起去看看吧!春風十裡,不如景區有你,趕緊行動吧!
一、乾陵
位於陝西鹹陽市乾縣城北6公裡的梁山上,陵區仿京師長安城建制。乾陵修建於公元684年,經過23年的時間,工程才基本完工。氣勢雄偉壯觀。據史書記載,陵墓原有內外兩重城牆,四個城門,還有獻殿闕樓等許多宏偉的建築物。勘探表明:內城總面積240萬平方米。城牆四面,南有朱雀門,北有玄武門,東有青龍門,西有白虎門。
從乾陵頭道門踏上石階路,計537級臺階,其臺階高差為81.68米。走完臺階即是一條平寬的道路直到「唐高宗陵墓」碑,這條道路便是「司馬道」。兩旁現有華表1對,翼馬、鴕鳥各1對,石馬5對,翁仲10對,石碑2道。東為無字碑,西為述聖記碑。有王賓像61尊,石獅1對,周圍還有17座陪葬墓。
乾陵陪葬墓共計17座。計有太子墓二(章懷太子李賢、懿德太子李重潤),王墓三(澤王李上金、許王李素節、彬王李守禮),公主墓四(義陽公主、新都公主、安興公主、永泰公主),大臣墓八(王及善、薛元超、楊再思、劉審禮、豆盧欽望、劉仁軌、李謹行、高侃)。
門票:100元
二、袁家村
位於禮泉縣煙霞鎮境內的袁家村,周邊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距村不遠的唐昭陵是世界上最大的皇家陵園。袁家村根據地勢巧妙安排布局,房舍是傳統的正南正北,方方正正;街巷也橫平豎直,排列有序,順勢就勢,高低錯落,整齊有致。它源於良好的自然環境,與山水天然相容,表現出對生活環境藝術質量的重視。
袁家村與江南那些富豪雲集、奢華氣派的古鎮風格截然不同,這裡一切都顯得樸素而自然。它的交通走向、排水通風等順勢於地形地貌,使其建築風格、特色符合人性、生態規律的要求。街巷的鋪裝也是自然純樸,多採用古老的青磚或卵石鋪成,有一些地面也採用夯實的土路,由於地面滲水性較好,因而路邊植被也較為茂盛。
在這裡不僅能聆聽到美妙動聽的演唱,觀看到特有的土族婚禮、傳統社火、皮影戲等特色民族演藝,還可以觀賞到已被現代文明所取代已淡出人們生活的牛角弓、牛羊毛口袋席等古老傳統手工藝製作,加工過程、一些作坊、河湟剪紙、撒拉族刺繡、彩繪等傳統藝術的展現,才覺得它被稱為濃縮版的河湟文化博物館屬於名副其實,真是名不虛傳啊!
三、漢陽陵
位於西安市北郊的渭河之畔,依託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漢陽陵而建立。漢陽陵是西漢景帝劉啟與王皇后同塋異穴合葬的陵園,始建於公元前153年,至公元前126年竣工,陵園總面積20平方公裡,修建時間長達28年。
漢景帝劉啟(公元前188—前141年)是西漢第四位皇帝,在位17年。 執政期間,他崇奉「黃老之術」,輕搖薄賦,減笞去刑,和親匈奴,與民休息,與其父漢文帝劉恆共同開創了被後世讚譽為中國封建社會早期治國安邦黃金時代「文景之治」,並為其子漢武帝劉徹開疆拓土奠定了雄厚的經濟基礎。
漢陽陵主要由帝陵陵園、後陵陵園、南區從葬坑、北區從葬坑、禮制建築、陪葬墓園、刑徒墓地以及陽陵邑等部分組成。帝陵陵園為方形,坐西向東,封土四周被81條呈放射狀的陪葬坑簇擁著;陵園東闕門外的神道長達900米,與寬達110米的司馬道相接,向東直通5公裡之外的陽陵邑,司馬道南北兩側整齊排列著王侯將相和文武百官的10000餘座陪葬墓。
依託漢陽陵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和多年來考古發掘研究成果,漢景帝陽陵博物院目前設有考古陳列館、帝陵外藏坑遺址保護展示廳、南闕門遺址保護展示廳、宗廟遺址四個基本陳列,展示文物一萬餘件。
門票:詳情諮詢景區
四、鹹陽博物館
鹹陽博物館是在原明代鹹陽文廟的基礎上建立的博物館,位於鹹陽市古文化一條街——中山街中段,在漢代文物中首屈一指。館內所藏文物以秦漢兩代為主,還有部分宗教文物和碑石墓誌等。
館內的歷史文物陳列共分三個展廳展示:
一展廳主要介紹秦都鹹陽至秦統一六國的歷史背景,以典型文物簡要說明秦人早期的歷史,突出商鞅變法、農業發展、軍事實力、統一六國、統一度量衡。展品主要有:鳳鳥銘文鼎,戰國騎馬俑,雍工敃銅壺,工師初銅壺,鹿紋瓦當,商鞅銅鐓, 戈、矛、劍等兵器一組,安邑下官鍾,修武府溫杯,六國錢幣,秦詔銘文鐵權。
二展廳主要介紹秦鹹陽一、二、三號宮殿遺址的建築成就,重點介紹宮殿遺址的磚瓦建材、宮室壁畫、銅質構件及排水設施、冷藏設施、取暖設施等建築成就。展品主要有:水神騎鳳空心磚,龍紋空心磚,鋪地磚,井圈,窖底盆,秦遺址瓦當,駟馬拉車壁畫,漏鬥及排水管道等。
三展廳主要展示秦鹹陽宮殿遺址,手工業作坊遺址和秦人墓葬區出土的陶器、銅器、玉器、絲綢等手工業製品。展品主要有:印有陶文戳記的鬲、罐、鼎、釜一組,大鴨蛋壺,1966年塔爾坡銅器窖藏出土的銅器一組,宮殿遺址區、長陵作坊遺址、黃家溝墓葬區出土銅器一組,生活雜器有錯金銀帶鉤一組,銅鏡一組,玉器一組,以及目前發現時代最早的絲綢殘片一件。
五、紅26軍軍部舊址
位於旬邑縣馬欄鎮轉角村,距縣城65公裡,現有窯洞10孔和一個哨樓。1932年12月24日,陝甘遊擊支隊開往旬邑轉角村整編,舉行授旗儀式,宣布紅26軍正式成立,軍政委杜衡,黨委書記汪鋒,紅二團團長王世泰,參謀長鄭毅,政治處長劉志丹。紅二團下轄3個步兵連,1個騎兵連,1個政治保衛隊,1個少年先鋒隊和1個隨軍學校。軍部駐地轉角村,紅26軍成立不久,即南下渭華開闢蘇區。
紅26軍軍部舊址窯洞12孔,建設管理用房200平方米,修建停車場600平方米,綠化面積3000平方米,栽植油松、雲杉等喬木樹540棵,植三葉草3000平方米。
六、張家山自然風景區
位於涇陽縣城西北25公裡,是九嵕山與北仲山交匯處,涇河由此出谷,中國古代三大水利工程之首的戰國秦修鄭國渠遺址所在地。漢白公渠、唐三白渠、宋豐利渠、元王御史渠、明廣惠渠、通濟渠、清龍洞渠以及民國涇惠渠均始於此,其中有古渠口遺址四十多處,是我國的一座天然水利博物館,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張家山挺拔、俊秀、群峰起伏、奇巖林立,怪石崢嶸,鍾靈獨秀。清冽的涇河水沿著蜿蜒曲折的峽谷湍湍而下,似銀髮遊曳。飛泉激石,似浪卷竹簾,河壁峭崖,腰吐流霞,崖懸短練,百眼礦泉遊戲怪石之間,碧波暗綠,映出了情人島的婀娜俏姿,潺潺溪流向遊人講述著千年的蒼變。柳蔭垂釣,鳥語花香,泛舟水面,使人心曠神怡。
說到這兒,屏幕前的你是否心動呢?歡迎在評論區給小編留言,表達出你的見解吧! 喜歡的話記得點讚收藏 關注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