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崇尚科學反對邪教徵文
2023-06-23 09:49:19 2
邪教是一種迷信,是迷信的極端表現形式。邪教組織正是利用一些人對生老病死和大自然的迷信心理,誘使人們邁入邪門然後加以精神控制。比如,健康是人人渴求的,邪教就抓住人們這個心理,宣稱有病不用去醫院,只要按它的佛法修煉就會自動消失。有的人信以為真,一旦進入邪教之門,也就身不由己了。決不應該把迷信或迷信活動一概視為邪教,但不可否認的是,邪教最容易藉助迷信以售其奸。迷信活動在中華大地沉渣泛起,濁流滾滾,麻痺人們的思想,消磨人們的意志,騷擾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其間邪教組織又猖獗地製造了許許多多天方夜譚般的離奇故事。
法輪功就是邪教,這已經被無數事實證明了。但是,在現代文明社會中,為什麼會有那麼多善良的人們被法輪功欺騙了呢?原來,法輪功包裝得特別好,法輪功以「文化」、「科學」「氣功」「健身」等外衣出現,披上了偽裝,玩弄了騙術,因而很多不知情的群眾以及少數思想墮落的幹部相信法輪功,練起了法輪功。
法輪功是在我國曾一度出現的氣功熱的社會大背景下,打著氣功名義「出山」的,李洪志把其歪理邪說用中國傳統的「氣功」修煉包裝起來,以「功」混「法」、以「功」傳「法」,通過人為的惡意誘導使痴迷者產生精神幻覺,從而實現其精神控制。正是這一「邪」徵,將無數追求強身健體的人引入歧途。
法輪功用大量的現代科學術語和中國傳統文化的概念包裝自己,鼓吹「法輪大法」是「世界上一切學說中最玄奧、超常的科學」,使得一些不明真相的人拜倒在其腳下,淪為犧牲品。這說明,法輪功之所以有市場,很重要的一點,就在於一些群眾沒有透過現象看本質,被法輪功的「科學」假象所迷惑。要打破這種迷惑,需要提高科學素質,用先進文化和科學來揭穿「偽科學」的面目。
站在時代的潮頭,我們很容易分辨出,只有科學才是推動社會前進的偉大力量。歷史已經證明,科學在人類文明發展過程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科學思想是重要的精神力量,只有崇尚科學,破除迷信,消除愚昧,才能實現跨世紀的發展藍圖。美國副總統戈爾說:「就像槍炮和電視將人類帶入20世紀一樣,信息高速公路將我們帶入下個世紀,徹底改變我們的生活、學習和工作方式。」
生命屬於個人,更屬於社會,生命是一種財富,更是一種責任。珍惜生命,反對邪教,努力學習科學知識,以科學的精神和態度把握生活,從我做起,明天會更好!
【篇二】隨著科學的飛速發展,人們對邪教有了更深刻的認識,然而,還是有些人執迷不悟,抱著種種的僥倖心理,他們整天坐著練「功」,口中念念有詞,房間裡堆滿了各種邪教的書。他們只乞求上天和神佛的恩賜,貪圖微薄的利益,不勞而獲。邪教就像一把殺人不見血的刀,摧殘人的生命,使無辜的人家破人亡,痛苦不堪。
以「末日論」為宗教旨的邪教組織在世界上也有幾萬個,致使幾千萬教徒被捲入恐慌和狂亂,他們滲透了地球的每一個角落,成為社會不安的因素,令各國人民不得安寧。事實勝於雄辯,今天的太陽不還是光芒萬丈,地球還不是正常運轉嗎?
我曾在電視上看到過國內駭人聽聞的事件。有60個法輪教徒道過「天堂見」後,便在天安門廣場集體自焚。當消防人員趕到時,已有不少人已經死亡,10人重傷,消防人員奮力搶救,終於將火苗撲滅,並將傷者救出,還有幾個人拒絕搶救,一直大喊「讓我升天!」這是多麼可怕的事情啊!
我還在電腦上看到這樣一個報導:2000年8月11日,墨西哥拉特斯卡拉州巫術7人命案。巫師在一間小屋內舉行所謂的的宗教儀式,替8人驅邪純潔靈魂,其中7人死亡,一名15歲的少年因中邪二接受治療。
我身邊也有類似的例子:在舅舅工作的學校裡,有一名老師患有胃癌,已到晚期,經過多方治療,依然不見好轉,只好回家吃藥靜養。後來他開始信奉鬼神,做一些無用的,不科學的封建迷信的治療方法,整的自己痛苦不堪,最後還是帶著遺憾離開了人世。他們家人對迷信只有一個「恨」字。
鐵證如山,觸目驚心。任何邪教都是害人的,它驅使修煉者走火入魔,一步步走上邪路、絕路;使許多原本幸福和睦的家庭家破人亡;使一個個原本善良的守法公民變成了殺人暴徒;使社會生活的秩序遭到了嚴重挑戰;使人民群眾的生命和財產安全受到侵犯。
科學發展的例子也擺在我們面前:袁隆平老人研究了出了雜交水稻,使水稻產量大大增加;隨著胰島素的研發成功,人類找到了抵抗糖尿病的最新方法;祖國還給貧苦人家了資金,讓更多的孩子上起了學。
祖國科技的飛速發展已經展現在我們面前:「神八神九」的成功對接;「嫦娥一號」發射成功;家家戶戶都有了電視,電腦也幾乎普及各戶。所以我們應該反對邪教,崇尚科學,並熱愛我們偉大的祖國。就拿這次「釣魚島」事件來說,如果我們信奉邪教,那我們的釣魚島早就被日本搶走了。
我們堅信,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前進,人類對自然的認識越來越深入,邪教會越來越失去立足之地。所以我們更應該崇尚科學,反對一切邪教組織。用科學知識武裝大腦,用科學科技把我們的祖國建設的更加繁榮富強,讓我們偉大祖國的明天更加燦爛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