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每一步都是一種領悟和收穫(城市徒步-寫給那些一邊熱愛一邊煎熬的苦行者)
2023-06-23 00:45:53
徒步每一步都是一種領悟和收穫?百度百科裡,對徒步的介紹是,指有目的的在城市的郊區、農村或者山野間進行中長距離的走路鍛鍊,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於徒步每一步都是一種領悟和收穫?跟著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徒步每一步都是一種領悟和收穫
百度百科裡,對徒步的介紹是,指有目的的在城市的郊區、農村或者山野間進行中長距離的走路鍛鍊。
當你在各大搜尋引擎、資訊和社交平臺的搜索框裡,輸入關鍵詞「徒步」,你會看見天南海北的美景,和詳細到拍照姿勢怎麼擺的旅行攻略。
大多數人一聽到徒步這個詞,腦子裡首先想到是西藏、青海、西雙版納,大山、大湖、原始森林。可大多數的我們,卻沒有真正去到那些地方走過一次。
有些人說,生活的枷鎖,牢牢地鎖住了腳步,心中的詩和遠方,早就深深的埋進了心裡。只能在閒暇之餘,看看別人的文章和視頻。原野的美景,以一種電子信號的形式,鑽進我們的腦海裡。
可是我的朋友啊,我們的雙腿,從未被束縛,我們的眼睛,從未被遮擋。被束縛的,只有我們那顆疲憊不堪卻依然要保持跳動的心不是嗎?
如果你是一個和我一樣的平凡的打工人,請看看我從城市徒步中總結出的三點經驗,我們一起在瑣碎中尋找到內心的安寧。
一、別讓瑣事消磨了你的熱愛。
有一個朋友,我叫他老劉,曾騎行到過拉薩。那時他每天都會在朋友圈中分享每天的行程,路上遇見的美景,遇到的同路人。
單途2000多公裡,用時一個月,出發時白淨的小夥,歸來時黑黝黝的。
我問他:「怎麼下定決心去做這件事的?」
他回答說:「因為熱愛。」
原本我是不大理解熱愛這兩個字的,不明白這兩個字哪來的那麼大魔力,竟然能驅使一個人做出這樣瘋狂的舉動,直到後來我也找到了我的熱愛,我才明白,當一個人熱愛某項運動或者職業的時候,真的可以全身心的投入,不顧一切。
畢業後,大家都開始為了工作而忙碌,城裡買房買車,結婚養家,生活的瑣碎和曾經的熱愛毫無疑問的會被擺放到天平的兩端。慢慢的,你會發現這兩者很難平衡。特別是當你熱愛的事和你現實的生活不沾一點邊的時候,你甚至都沒有機會去取捨,時間就會在悄無聲息中,幫你做了這個決定。
你可能會在你討厭的工作崗位上按部就班,你不喜歡你的工作,環境,甚至身邊的人。但是你為了養家餬口,你不得不盡力去表演,去賣笑,去做違心但在大多數人看來是正確的事。
然而,在你已經被生活的瑣碎按在地板上無法動彈的時候,曾經的熱愛,早就被拋諸腦後。哪裡還會有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哪裡還會有書中所寫的詩和遠方。
工作的不順,感情的不順,令老劉成了一個整日怨聲載道的人,他的身體逐漸發福,曾經那個擁有令人羨慕的六塊腹肌的精壯小夥,看上去像是變成了一個大腹便便的油膩中年人。
可那時,我們才畢業不過兩三年。
有一次我和他一起喝酒,他喝得大醉,滿嘴都是罵人的話:「老子為了這個家,早出晚歸,加班熬夜,她怎麼就是不滿意,天天跟我吵。」
我不知道該怎麼安慰他,誰的生活不是一邊扯淡又一邊妥協的。我可能該慶幸,沒有過早的踏進婚姻的墳墓。
後來我才知道,老劉不知道抽了什麼風,跟老婆說想離職,想再來一次騎行。結果被他老婆當場否定,還對他一番數落,說他長不大,一天淨想些不著邊的事。
我不能輕易地就下定論,他是否已經被消磨了熱愛,說沒有吧,他都想離職去騎行一次,說是吧,那畢業後的兩三年時間裡,也沒見他有什麼舉動。
直到前一陣子,好久不聯繫的老劉,出現在一個我們共同朋友的婚禮時,他說他是騎行來的,六十幾公裡,和老婆一起來的。
他撩開衣服,給我展示他的腹肌,仿佛曾經那個單車走西藏的精壯小夥又回來了。
我和他聊天,問他的工作,生活。
他的工作沒有多大的變化,還是以前的公司和職業,不同的是不久前剛升了職。至於生活,和老婆幾乎不再吵架,最近準備要孩子。
我問他:「怎麼做到的?」
他回答說:「找到和熱愛正確的相處之道。」
簡簡單單的一句話,令我茅塞頓開,和熱愛正確的相處之道。
老劉告訴我,他沒有再提什麼西藏騎行,而是利用閒暇之餘,鍛鍊身體,規劃好工作和生活,有機會就騎著單車,自由的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回到家後,他會把每一次的騎行樂趣分享給妻子,比如在某個不起眼的街角,發現了一個味道特別好的餐館,邀請她一定要去嘗嘗;在某個有特色的的公園發現了一處拍照聖地,哪天一定要帶她去,再給她拍上幾百張美美的照片......
朋友,如果你的熱愛還在,請你務必要找到和它正確的相處之道。
二、美的本原在於實踐
你是否常常看見在一些雞湯文裡頻繁出現的句子,或是在你的朋友圈裡老掉牙的文案,比如,「人生處處是風景,只要你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世界並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
武漢大學哲學系教授彭富春曾在《美學原理》一書中將美的分析形成了三條道路,分別是唯物主義道路、唯心主義道路和實踐唯物主義道路。唯物主義講美的本原在於物質,唯心主義講美的本原在於精神,但都不能回答美的真正本原問題。而唯一的出路是人的實踐活動。實踐是物質和精神的統一。(PS:本人碰巧讀過一篇教授的文章,對於教授的《美學原理》還未能領略一二,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讀一讀。)
關於「美」的定義,我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見解。但正如教授在書中所寫的那樣,只有實踐,才能真正的解釋美的本原問題。換句話說,任何風景,只有你親自看見了,領略了,才能真正發現他的美在哪兒。舉個例子,你在某一篇雜誌上看到了一處景點,上面的圖片拍的很美,文採更是斐然。但如果你不親自去看一看,打個卡,用不了幾天,雜誌上所呈現出來的「美」,就會被你忘得一乾二淨。
所以,我在此要強調「實踐」二字。
去年,我加入了一個車友群,原本我以為在這個圈子裡,大家的共同話題只有車。但是在一次車友活動中,我結實了一個同道中人。
朝陽,是他微信ID,配上一張'迎著朝陽徒步而去'的頭像。
我隨口問了一句:「你的頭像是你?」
他點點頭:「嗯。」
就這樣,我們展開了對徒步的討論。這麼一談,我才發現,原來他也是城市徒步的愛好者。
朝陽比我年長只有幾歲,但經歷可真的太豐富了。他自述,大學沒讀完,輟學創業,經歷過失敗,經歷過成功,這兩年,因為疫情,公司倒閉,還欠了不少的債。
我對他說:「想不到,你還挺喜歡折騰的。」
他說:「活這一輩子,總歸是要折騰的,我喜歡折騰。」
後來,關於創業這個問題沒有再深入,直到前一陣子,他突然邀請我去參加他新公司的開業典禮,我才明白,這一年,他又重頭開始做了不少事。
我倒不是要歌頌他這種行為,因為每個人的情況不盡相同。我僅僅只是欣賞,欣賞他的人生態度。
他的這件事讓我想到了身邊總是會有一些人,整日裡都在說想要多掙錢,想要做一些其他的項目。但幾年過去了,還是在原來的工作崗位上停滯不前。但是在工作之餘,卻懶得花時間來琢磨,然後就等著哪天機遇能自己掉在面前。
我其實也想知道,就算哪天機遇主動找上了你,你是否有能力抓得住?
如果你想要更好的生活,最終都是要實踐的。但是在實踐之前,還有更多的事情要做,學習知識,拓展視野,自我提升。
行動起來吧,我的朋友,做好規劃,敢於實踐,生命的蓬勃之路,你會踏得無比堅定!
三、少年的我們
「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在這句話火爆網絡時,你是否也有所感慨。
我身邊的人,要麼已經奔過了三,要麼就在奔三的路上,年齡焦慮是一個永恆的話題,無法逃避的話題。
朋友,你有多久沒和昔日的隊友一起來一場籃球對抗賽了,足球場上塑膠的味道還記得嗎?「三高」是否已經找上了你,壓在箱底的「戰袍」還穿得下嗎?
我慢慢的發現,曾經的「死黨」,逐漸一個一個退出每一次的聚會,今天他有事,明天他不能來,直到最後,聚會變少了,人也慢慢散場。
我想,這是我們人生這條路不可避免的事,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家庭、工作和生活,而且並不是每個人都一帆風順,壓力無處不在,會讓人喘不過氣來,哪裡還會有時間去參加聚會?
我是完全能夠理解每一個人的,理解每個人在生活中遇到的雜碎瑣事,會讓人抽不出身來,等哪天好不容易生活變好了,自己也有時間了,才發現,青春早已像一艘順勢而去的大船,一去不復返了。
每每我在生活中遇到困難的時候,我會選擇在規劃好我的工作和生活之餘,來一場說走就走的城市徒步,從樓下開始,順著路一直走,走上幾個小時。
在過程中,我的頭腦會保持清醒,我會跳出一個維度去思考我所面臨的問題和困境,最終找到解決的辦法。
這是我的方式,其實就是在遇到問題後,先停下來,在自己的熱愛中尋找到解決的辦法。
朋友,請你務必要相信,無論遇到什麼是,用積極的方式去處理,用樂觀的心態去面對,你會更好的解決當下的困難。
我把徒步這種運動,看成是自我放逐和自我修復的一種形式。起點和終點都不是我認為的重點,我認為的重點是每一次徒步都能讓我心有所獲,或對某件事某個人有了新的思考和認知,或令我生活中累積的糟粕情緒煙消雲散,或在徒步的過程中遇見我曾經見到但不曾發現的美好。
我認為的徒步和其他能幫助我進步或者脫離某種低落狀態的行為一樣,比如打籃球,踢足球,拳擊等,都只是一種形式。所以,我不在乎從哪裡走到哪裡,不在乎哪條路我曾經是否已經走過,更不在乎這條路在山野還是城市。
我工作在城市,生活在城市,所以,我徒步在城市也未嘗不可。
我常常把工作和生活都比作成徒步,我必須要勇於實踐,勇於面對工作和生活的不如意,我知道只要我還保持著熱愛,保持健康,哪裡都是我的起點,哪裡都可以是我的終點。
在此,衷心的祝願每一個生活中的苦行者,往後所有的路,儘是坦途。
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