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市創建文明城市(治理細節蘊匠心)
2023-06-20 13:51:11 1
徒駭河畔,綠意蔥蘢的山東省聊城市經濟開發區。張平攝
各種花卉植被簇擁的山東省聊城市鳳凰苑公園航拍。張平攝
空中俯瞰,宛如一滴珍珠的山東省聊城市鳳凰苑公園。張平攝
「剪紙文化是我們中國傳統文化,具有豐富內涵與獨特魅力。你看,這幅剪紙作品《棄官尋母》,講的是宋朝一個叫朱壽昌的人辭官專門尋找母親的故事。百善孝為先,我們要向朱壽昌學習,弘揚孝道,傳遞文明正能量。」一位聊城市民帶著孩子來到新建的剪紙公園遊覽,並給孩子講述剪紙中的歷史故事。
今年,山東省聊城市又新建了喜鵲公園、葫蘆公園等6處「口袋公園」。如今,城區36處「口袋公園」讓市民移步換景、轉角遇美,不僅提升了城市「顏值」,更融入了城市「基因」,成為亮麗的城市名片。
一城之美,始於顏值,源自管理。自聊城市吹響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衝鋒號以來,聊城市城市管理局圍繞人民群眾所想、所急、所盼,切實把創城工作抓在經常、管在日常,多點發力、深耕細作,以「繡花」功夫推進城市精細化管理,加快推進城市運行管理服務平臺建設,城市治理水平和群眾幸福感、滿意度不斷提升。
拆違整治擦亮城市文明底色
「樓頂的發光字和大招牌不見了,藍天、碧水、高樓勾勒出的優美曲線更加流暢和舒展,是鏡頭裡最美的畫面。」在攝影愛好者王飛看來,樓頂廣告牌清除以後,聳立的高樓與湛藍的天空自然交匯,露出的天際線就是城市最美的視覺名片。
戶外廣告設施和招牌關乎城市的品位和形象,也是城市文化的特殊構成要素。從今年2月開始,作為主管部門,聊城市城市管理局在全市範圍內打響了戶外廣告設施和招牌整治提升百日攻堅戰,確保市民「頭頂上的安全」。
「不管位置多高,體積多大,一律拆除,沒有特殊。」「機關事業單位和國企帶頭拆除樓頂標識。」聊城市城市管理局採取市、區、街道三級聯動的方式,堅持刀刃向內,首先拆除了機關事業單位和國企的樓頂標識以及金鼎商廈樓頂、百大三聯樓頂、新東方尚街樓頂、汽車總站樓頂等一批位置突出、影響大的戶外廣告設施和招牌;並向拒不配合工作的企業和個人「亮劍」,對城區14家廣告企業進行了集中約談,集中調查取證、下達法律文書,全程錄音錄像。截至7月6日,全市已拆除違法戶外廣告設施和招牌12642處。
此外,聊城市城市管理局還制定了古城區違建陽光房拆除實施方案,抽調精幹力量成立了5個拆違攻堅小組,堅持一個標準立到底、一把尺子量到底,做到「公正、公平、公開」拆違。經過50餘天的「白 黑」「5 2」奮戰攻堅,共拆除古城區違建陽光房253處、拆違面積4000餘平方米,保護了古城的歷史文化風貌。
不僅是拆除違章建築,在提升素質能力文明執法上,聊城市城市管理局也著重下足力氣,堅持從小事做起,從實事做起,從市民的感受和體驗出發,用眼、用腦、用心,以更高標準紮實抓好城市服務管理各項工作。
「您好,我們是市城市管理局執法人員,根據《聊城市城鎮容貌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和我們前期發放的《關於聊城市城區禁止露天燒烤、外擺桌椅的通告》,您在飯店門外擺了兩張飯桌,既違反了相關條例,又佔據了公共區域和盲道,給市民造成不便,請將外擺桌椅收進店內,共同維護好市容環境。」東昌府區光明路上,聊城市城市管理局執法人員正對外擺桌椅現象進行治理。
「這位同志,天氣雖然有些熱,但是咱這種光膀子的行為還是不太文明,有損城市文明形象。請您把衣服穿上吧。」在行政執法支隊督查科一級行政執法員李希望的勸說下,一位市民不好意思地連聲答應,立刻把搭到腿上的T恤穿上。
文明,塑造城市之形;創建,提升市民幸福指數。如今的聊城,天更藍了,視野更開闊了,風景更美了。
智能管理讓城市「耳聰目明」
4400個單元網格,759路視頻監控、4路高空監控,共享雪亮工程攝像頭301路、建築工地監控攝像頭72路……
以服務群眾為目標,把管理精細到每一個網格、每一處細節,像繡花一樣管理城市,聊城市城市管理局打造智慧城管指揮中心,建立了市民參與、多部門聯動的「群管共治」長效機制。通過智慧城管平臺的有效運行,聊城市不斷拓展為民服務空間,強化監督協調職能,給城市裝上「耳朵」「眼睛」「大腦」,促進城市管理精細化再升級,讓城市「耳聰目明」。
開展遠程非接觸式執法、管理,提昇平臺智能化水平。近年來,聊城市以智慧城管平臺為依託,搭載視頻監控智能分析系統和IP語音喊話設備,構建非接觸執法、管理新模式。在主城區重點、難點、熱點位置建設了759個低空視頻監控點位,初步實現對城市進行實時監測的能力;運用AI智能分析技術,對監控可視範圍內市政設施、環境衛生、市容秩序等方面常見城市管理問題自動報警、準確識別、自動抓拍、快速派遣,提高了城市管理問題全天候巡查發現和及時處置的能力;使用IP語音廣播對佔道遊商、店外經營實施語音喊話勸離,實現遠程非接觸式執法。
值得關注的是,6月29日,山東省數位化城市管理工作會議在聊城召開。聊城市城市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李其超表示:「今後,聊城市還將加快城市運行管理服務平臺建設,加快推進系統向智慧化升級,積極探索城市運行『一網統管『,推進實現數據服務『一個庫』、指揮協調『一張網』、行業應用『一張圖』、業務運行『一平臺』,打造符合聊城實際的城市運行管理服務體系,推動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努力推動數位化城市管理工作再上新水平,為『六個新聊城』建設積蓄新動能。」
改造提升幸福常駐市民心間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風骨和靈魂。城市之美,在於精緻;城市管理,在於精細。城市管理工作一頭連著城市發展,一頭連著千家萬戶。
「改造以後,彩色的人行步道很好看,孩子就喜歡在路上玩。」柳泉花園小區居民錢先生手裡提著書包,看著放學後的女兒在剛鋪設的彩色透水混凝土步道上邊跳邊走,他滿臉都是笑意。
對於柳泉花園小區門口的商戶來說,彩色透水混凝土步道固然可喜,但更令他們高興的是,店鋪門口的「臭源」沒有了,而且還增加了停車位。「以前,店鋪前面是寬寬的綠化帶,車位少,還有一排快餐車,不但極為喧鬧,而且有些市民、店主把垃圾扔到綠化帶裡,臭烘烘的。」開餐飲店的張立宏指著門口的兩排停車位說,聊城市城市管理局把綠化帶改造成了免費停車位,市民停車再也不愁了。
「為了讓市民出行更方便,聊城市城市管理局實施了1.8公裡、共43000平方米的興華路提升改造工程。新修的透水混凝土步道為紅色,中間的盲道使用了醒目的黃色,最裡側用灰色的透水花磚修了1米多寬的自行車道。而且我們還劃定了515個免費停車位,緩解了群眾『停車難』。」興華路改造工程負責人溫海舟告訴記者。
小空間中擁抱大生活。近年來,聊城市聚焦百姓身邊需求和可提升的公共空間,通過對配套設施、景觀環境、無障礙設施、公共藝術等進行一體化設計,統籌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為群眾打造了有顏值、有溫度、有鄉愁的生活樂園,讓市民共享精神家園、共樹文明風尚、共享發展成果。
■中國城市報記者 張永超 通訊員 任合一 夏旭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