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南竹海旅遊中心(深入挖掘文化旅遊)
2023-06-20 10:41:43 2
景區大門新貌。(宜賓新聞網 陳泓宇 攝)
蜀南竹海是宜賓旅遊名片,也是當前宜賓打造「中國竹都·最美竹海」的最重要一極,今年以來宜賓市竹海管理局不斷樹牢「文化 旅遊」發展理念,充分發揮蜀南竹海文化資源優勢,不斷推進竹生態與竹文化旅遊產業融合發展,打造全新的景區「文化 旅遊」IP,著力將蜀南竹海打造成為全球竹生態文化旅遊目的地。
如今,蜀南竹海景區正以全新面貌呈現在廣大遊客面前……
深挖掘
厚植景區文化內涵
蜀南竹海是世界上集中面積最大、竹種最多的竹生態基因庫,更是國內獨特的佛道儒共融的丹霞絕壁文化長廊,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市竹海管理局充分發揮景區文化優勢,進一步加大文化發掘力度,著力構建以竹文化為核心,儒釋道、摩崖石刻等融為一體的文化資源庫。
景區內隨處可見文化小景。(宜賓新聞網 陳泓宇 攝)
現在的旅遊景點,文化IP是吸引遊客的核心,蜀南竹海突出主題,建強文化核心,以竹文化為原點,從「衣、食、住、行、用、娛」6個方面入手,充分挖掘竹服飾、竹飲食、竹建築、竹交通工具、竹生產生活用具、竹娛樂品等方面的顯性文化景觀。
以竹「本固、性直、心空、節貞」四大品性和「剛、柔、忠、義、謙、賢、德」七大品格為核心,著力發掘竹宗教、竹民俗、竹詩歌、竹書畫、竹人格、竹園藝造景等方面的隱性文化符號,形成竹文化景觀和竹文化符號相統一的竹文化體系。讓遊客願意來、留得住、玩得好。
遊客暢遊景區。(宜賓新聞網 陳泓宇 攝)
同時,景區深度挖掘景區龍吟寺、天寶寨、仙寓硐等歷史遺址遺蹟、宗教場所等文化元素,全面發掘景佛教、道教、摩崖石刻等文化資源,並大膽植入俠客文化,不斷豐富景區文化內涵。以景區導遊詞修編為契機,繼承與創新並重,全面挖掘景區歷史沿革、人文脈絡、風土人情、民風民俗、四時八節等文化資源,全力講好「竹海故事」。在景區內全面發掘、強化多元支撐文化核心。
發掘出了文化核心,市竹海管理局則是下大力氣精心萃取,使其形成特色優勢。從立足於景區特色的竹文化內涵方面,全面挖掘景區文化的基礎上,重點突出蜀南竹海獨有的文化資源優勢,去粗取精、去偽存真,萃取景區最具特色的文化精華,進一步凸顯蜀南竹海文化特色優勢和比較優勢,全力打造以竹文化為核心,佛、道、儒、俠客文化和摩崖石刻為支撐的「1 5」多元支撐文化體系,進一步提升景區竹生態文化旅遊的生命力和競爭力。
景區新貌。(宜賓新聞網 陳泓宇 攝)
建平臺
展現景區文化精髓
現代旅遊已經成為旅遊者為了滿足自己的精神文化需要而實施的一種高級消費。遊客在整個旅遊過程中,除了享受美麗自然風光的直接刺激,更加注重獨特的文化內涵及其與「內心」深層次、更加觸及心靈碰撞所帶來的「快感」。
市竹海管理局以創建國家5A級旅遊景區為契機,傳統與現代並舉,從加強文化保護、強化文化展示、推動文化活化三方面全力打造文化展示平臺,著力將蜀南竹海打造成為文化與景觀、人文與自然、歷史與現代和諧交融的文化與自然結合型景區。
景區內的新指示牌。(宜賓新聞網 陳泓宇 攝)
在加強文化保護方面,將仙寓硐、天寶寨文物修復保護項目列入創5A建設範圍,擬投資400萬元,聘請文物修復專業團隊對仙寓硐內佛、道教文物、石刻等進行搶救性修復,並對天寶寨內「三十六計」摩崖石刻進行全面修繕。
同時,加大環境整治力度,全面清理拆除仙寓硐、天寶寨內違法違規建設和攤點,為遊客提供乾淨、清靜的旅遊環境。
在強化文化展示方面,以「過路吸引人、進門震撼人、進館留住人」為目標,投資1000萬元加快推進竹海博物館的提升改造,不斷優化展陳方式,通過打造竹類科普園、增設方式竹文化碑林、新建手工作坊等形式,增加遊客遊玩、賞景、休閒、娛樂空間。
2018啤酒狂歡節現場。(宜賓新聞網 陳泓宇 攝)
同時,綜合運用繪畫、雕塑、影像、建築、音樂、工藝美術、生態藝術以及現代的聲光電藝術等手段,進一步加強博物館展示空間優化設計,著力將蜀南竹海博物館打造成為世界一流的竹文化展陳中心。
在推動文化活化方面,深度發掘景觀文化資源價值,多維度提煉景區旅遊資源所蘊涵的文化內容、意象和象徵意義,充分利用創5A項目建設的契機,強化4D、3R等現代科技支持,加快推動七彩飛瀑區域文化演藝平臺建設,通過民俗風情表演、大型實景演出等形式,讓地下的東西走上來、書本的東西走出來、死的東西活起來、靜的東西動起來,推動景區文化從靜到動、從生硬到鮮活、從觀光到體驗,從產品到業態,再到遊憩、度假和旅居的系列轉變,全面提高旅遊景觀的品位與檔次,有效提升景區產品價值和遊客體驗價值。
一年一度的春筍節,是景區竹文化品牌。(宜賓新聞網 陳泓宇 攝)
鑄品牌
彰顯景區文化魅力
目前,景區正以竹文化為主題,在萬嶺區域規劃建設竹海大餐廳、竹海童話世界、竹文化主題民俗酒店及旅遊新村民俗客棧等配套服務項目;以「竹酒」文化主題,在萬裡區域強化商業業態引導,建設酒吧一條街、高檔民宿、竹子學校、竹酒竹屋民俗特色客棧及竹海印象實景演出等經營項目,並依託新村建設提升改造萬裡區域農家樂,打造「竹海人家」民宿品牌。
以「俠客」文化為主題,在海中海區域建設影視文化拍攝基地、民宿客棧示範區、水上娛樂、影視展播、吊索橋等旅遊服務設施。同時,結合七彩飛瀑、仙寓硐、天寶寨、龍吟寺等景點的提升改造,突出道教、佛教及摩崖石刻文化主題,全力打造竹文化與佛、道、俠客、摩崖石刻文化和諧共生的文化品牌,加快推動景區文化區域主題化打造。
具有竹海特色的歌舞節目。(宜賓新聞網 陳泓宇 攝)
同時,市竹海管理局多措並舉深化拓展景區文化營銷推廣,緊緊圍繞蜀南竹海竹文化品牌,積極組織宣傳隊伍參加省內外各種類型的旅遊交易會、推介會、展銷會,通過對接省內外各大旅行社、參加旅遊宣傳服務活動、邀請旅行社現場踩點踩線等形式進行廣泛文化宣傳,進一步擦亮了「中國竹都,最美竹海」和「蜀南竹海天下翠」的文化旅遊名片,最大限度增強市場吸引力,著力將蜀南竹海打造成為全球竹生態文化旅遊目的地。
文化是旅遊的靈魂,文化影響力是旅遊景區的核心吸引力。蜀南竹海正以建設「世界竹文化竹生態旅遊目的地」為目標,按照「提品質、促營銷、聚人氣、見效益」的工作思路,在加快旅遊基礎設施和配套服務建設,挖掘文化旅遊資源潛力的同時,創新特色旅遊產品開發,全方位開展旅遊宣傳營銷,全面提高旅遊服務水平,不斷推動竹生態文化旅遊向品牌化深度拓展,讓蜀南竹海的旅遊IP深入遊客內心。(記者 陳泓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