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星高照演員今昔對比(福星高照朱小八上映福利多)
2023-06-20 06:03:54 2
合家歡動畫電影中秋獻禮
《福星高照朱小八》上映福利多商報消息(記者 朱德蒙)中秋佳節,動畫電影《福星高照朱小八》正式上映。作為山影製作首次出品合家歡動畫電影,不少觀眾對影片充滿期待。
《福星高照朱小八》是以十二生肖中「豬」為主角的一部國產動畫電影,講述天蓬小帥朱小八厭倦天天吃仙丹,嚮往人間美食,搞砸了王母娘娘的蟠桃宴,墜落福星鎮,從此肩負起「除狼打怪」和保護福星鎮的重任。然而,因朱小八貪戀人間美食,一度喪失神力,導致福星鎮再度陷入危險中。最終,及時醒悟的朱小八憑藉自身努力,拯救了福星鎮。
由《西遊記之大聖歸來》總製片人劉志江親自操刀的該片,由潘斌、楊加助共同執導。主人公「朱小八」角色原型為觀眾所熟知的《西遊記》中豬八戒這一形象,但「朱小八」又跳出了傳統的「豬八戒」形象,變得更萌更帥。同時,影片還結合近年流行的飲食文化,如月餅等中秋節美食等,引發觀眾熱議。此外,影片中有關中國傳統神話故事、節假日民俗、建築風格等元素的表達,也贏得不少觀眾喜愛。「傳統文化正是當代少年所需要大量補充的,而通過觀影這種潛移默化的方式,其實更容易向孩子普及知識,更易於被孩子接受。」有早前參加影片點映活動的家長以片中王母對玉帝的一聲「老張」為例表示,「這個知識點其實很多成年人都不一定知道,但通過動畫的方式,孩子們很容易好奇,為什麼叫玉帝『老張』?這個時候家長再進行相關知識的普及,就會更加的有效果,孩子們也會記得更牢」。有小朋友也表示,看完電影後明白,「不能太貪吃,不然會變怪物。」
影片上映,幕味聯合片方邀請幕味影迷們假期觀影了。
《偽鈔者之末路》,又一部走心的刑偵劇□張瑩
上一部我喜歡的刑偵劇還是《白夜追兇》,這次懷著好奇心追《偽鈔者之末路》,用「出乎意料」形容觀劇感受最貼切不過:劇情出乎意料、人物設置出乎意料,製作精良出乎意料——難怪播出一周就被觀眾稱為「燒腦」又走心的良心劇。
《偽鈔者之末路》是一部打擊制假販假的刑偵題材作品,一口氣追了十幾集,竟然有了欲罷不能的感覺,劇情的發展多條線交錯,反派人物做了男一號,從另一個視角展開劇情,節奏頗為緊湊。
唐宋是一個看起來窩窩囊囊的男人,一個印刷工人,廠子不景氣,面臨下崗,掙錢不多,業餘去字畫店幫人家掛畫掙點外快,不料遇到隔壁店被警察端了假鈔交易現場,唐宋一下子摔在一堆假鈔的面前。這時的唐宋,女兒上輔導班、學鋼琴要錢,老婆懷了二胎,還有房貸壓身,而他又被診斷為癌症晚期——作為印刷工的唐宋,看到假鈔後萌生孤注一擲的想法,而這樣的孤注一鄭,最終是一條不歸路。
初看這部劇,有一種熟悉的感覺,架構很像美劇《絕命毒師》,同樣的潦倒中年人,同樣是絕症,同樣的看上去是青銅實際上是王者的犯罪嫌疑人。這就很讓人好奇,劇情會向什麼方向走?唐宋的扮演者郝平,上一次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角色還是《蝸居》裡的姐夫,這次也是姐夫,一個女警察的姐夫,據說郝平在劇組用「我是一個好人」這個觀點給大家洗了腦,這讓他演起來,人物的形象更為飽滿,人性的掙扎在不動聲色中給觀眾更大的衝擊力。
應該說,《偽鈔者之末路》更勝一籌的是劇本。刑偵劇不像生活類影視劇,可以給演員極大的發揮空間,比如熱播的《小歡喜》,你一看就是生活在身邊的人,他們的對話真實到不像劇本——果然很多是現編的。而刑偵劇有一定的專業性,演員必須按照劇本的方向走,於是劇本的成熟顯得尤為重要。《偽鈔者之末路》的劇本做到了這樣的成熟:不僅有智商的鬥爭,又不乏人物發展所需的細節。唐宋並不是一個普通的印刷工人,他曾經被人冒名上了名牌大學(伏筆:他是學霸),所以他有條件成為身懷絕技的印刷工人。當他用粉塵爆炸應對販賣假鈔的對手時,觀眾彈幕「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這說明,唐宋這個人物聰明、有知識的特質就立了起來,這為以後劇情的發展做了厚重的鋪墊。
作為國內第一部反映製作販賣假鈔的電視劇,《偽鈔者之末路》給了觀眾新鮮的觀劇體驗。首先,它對偽鈔的製作過程進行了高度還原,很多觀眾以為唐宋做假鈔的鏡頭用了特技,其實是道具組用心的還原,其真實度讓這部劇增色不少,觀劇中毫無跳戲和違和感。作為一部全新題材的作品,《偽鈔者之末路》不僅給觀眾呈現精彩燒腦的故事情節,還為觀眾講述極少接觸到的知識點,唐宋將這些知識點穿插在劇情中,增加了趣味性。不僅如此,《偽鈔者之末路》每一集的劇尾,都有相關假鈔的講解,很用心。
假鈔是一個世界性問題,其危害之烈毋庸置疑。在電子支付逐漸普及的當下,我們很容易對假鈔犯罪產生麻痺心理。近日我在新聞裡聽到南方某城市半年收到假鈔報案數百起,可見現實並不樂觀。《偽鈔者之末路》以最燒腦的劇情,不僅為觀眾呈現罪與惡的醜陋,人性與貪慾的掙扎,同時它與現實又能緊密結合,難怪被稱作下半年最值得期待的刑偵劇。
故事發展到現在,唐宋完成了一個億的假鈔印刷,為了不牽連家人離了婚,他又將何去何從……
喜劇《燃燒的瘋人院》上演
「瘋子」會演莫扎特的歌劇嗎
《燃燒的瘋人院》劇照。
瘋子會演戲嗎?他們也會關心男人女人的愛情與忠貞問題嗎?
9月6日、7日兩晚,在濟南歷山劇院演出的喜劇《燃燒的瘋人院》告訴我們,只要你也願意變成一個「瘋子」,就有機會和一群「瘋子」成功演出一部像莫扎特的《女人心》這樣輕鬆幽默的喜歌劇。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黃體軍
《燃燒的瘋人院》是澳大利亞著名劇作家路易斯·諾拉的半自傳式話劇,上演後廣受歡迎,並於1996年被拍成電影,被稱為澳大利亞「國寶級」喜劇。故事講的是剛剛畢業的大學生路易斯給一群精神病人排演莫扎特歌劇《女人心》的過程。1971年墨爾本的一個劇場,外面是反對越戰的人潮,裡面路易斯帶領一群瘋子在排演《女人心》,他們也和正常人一樣關心男人和女人之間的理解問題,關心愛情和忠誠的問題。
嚴重縱火癖道格,躁鬱症羅伊、癮君子朱莉、暴力傾向症櫻桃、強迫症茹絲、輕微自閉症亨利、癮君子音樂家扎克……在他們表現出的各種乖張顛狂奇葩的症狀背後,都隱藏著一個個受傷害的故事,都有一段段夢魘般的過往。要理解瘋子何以成為瘋子,必須找到打開他們心靈閘門的鑰匙。可喜的是路易斯找到了。
果然,在遇到路易斯這個合適的傾訴對象後,瘋子們一個個打開了心靈的閘門,揭開了心靈的傷疤。
《女人心》是一部探討男人女人之間愛情問題的喜劇,劇中莫扎特講了一個類似惡作劇的故事:老單身漢阿爾封索與兩位年輕軍官費蘭多和吉列爾摩打賭,一旦他們離開一段時間,兩人的戀人菲奧迪利吉和她妹妹多拉貝拉未必還會保持忠貞。之後兩個青年假裝隨部隊出發,一番山盟海誓後離開了各自的戀人。接著,他們假扮成遠方來的富家子弟,分別向對方的愛人求婚。兩姐妹起初堅決拒絕,後在兩人猛烈的愛情攻勢下,終於答應了他們的求愛。在舉行婚禮時真相大白,姐妹倆羞愧難當。在老單身漢勸說下,兩對戀人最終重歸於好。這個故事表現的是女人的善變,不忠誠,但在排演過程中,瘋子們不斷反問:男人呢,男人忠誠嗎?而在現實生活中,路易斯的女友,政治狂熱、崇尚性解放的新潮大學生露西也背判了路易斯,劇裡劇外,路易斯也走過了一段自己的「瘋人之路」……
《女人心》在排演過程中多次瀕臨夭折,但在路易斯的引領下,這群瘋子互相漸漸走近,終於暫時形成了一個「和諧」的集體,隔膜消除了,孤獨減輕了,他們接納了路易斯,也接納了彼此……在政治變革大潮和性、毒品泛濫的年代,他們作了一次藝術和愛的堅守者。「我們做到了」「我們做到了」。聽到他們激動地大叫,你能不為這群瘋子的成功感到高興嗎?
但命運無常,笑中帶淚的時刻來了,劇院在演出結束幾周後在一場大火中被燒毀,主要嫌疑人便是縱火癖道格。關於劇中人的命運且聽路易斯最後的講述:「演出結束沒多久亨利就死了;羅伊,只要他待過的病區,病人們就會寫請願書,所以他就一直在不同的病區間轉來轉去;後來我收到過一封櫻桃寄來的情書,信中她告訴我每次拿起這把摺疊刀的時候都要想著她;茹絲離開病院後成了時間和行動這方面的專家;第二年我也搬去了雪梨,可是沒過多久就在報紙上看到了朱莉的名字,她死於吸毒過量;扎克離開病院後組建了一支叫『精神病華格納』的搖滾樂隊,他們還小火了一陣,一年後他又組建了一支叫『波爾卡』的樂隊,在當地的酒吧圈子裡非常有名;露西和尼克,他們誰都不相信忠誠,所以在一起沒多久就分手了,露西成了學者,尼克成了上議院議員……」
瘋子演歌劇,他們「做到了」,而正常人演瘋子,他們也很好地「做到了」。青年演員潘炳臣,讓我們記住了羅伊這個角色,趙騫讓我們記住了路易斯,導演佟欣雨臨時客串,讓我們記住了亨利……
「《燃燒的瘋人院》中文版從2015年在北京首演,至今已演出140餘場,每一場都帶給我新的藝術感受。比如每換一個新的演員,都帶給我不一樣的新的能量。」導演佟欣雨告訴記者。「尤其是在主題挖掘上,一開始我偏重於表現精神疾病的各種表現和病因,但漸漸地這部劇重點轉向了探討人與人互相理解的問題,理解他人,也給別人一個了解你的機會,是消除孤獨,消除隔膜和偏見的良方,在這一點上,瘋子和正常人都是一樣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