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妖記票房是多少(捉妖記花3.5億拍7年)
2023-06-13 09:56:08 3
捉妖記票房是多少?截至昨日,票房已達14.35億元,超過《侏羅紀世界》的14.2億元,坐上內地影史票房第四位,片方盈利達2.67億元,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於捉妖記票房是多少?以下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捉妖記票房是多少
截至昨日,票房已達14.35億元,超過《侏羅紀世界》的14.2億元,坐上內地影史票房第四位,片方盈利達2.67億元
陳漢辭
7月26日,《捉妖記》以12.76億元的票房打破了《泰?》2年前12.67億元的紀錄,成為華語電影票房新冠軍。截至7月27日,《捉妖記》票房已達14.35億元,超過《侏羅紀世界》的14.2億元,坐上內地影史票房第四位,離第三位《復仇者聯盟2》的14.65億元,也僅一步之遙。
新票房紀錄不僅讓《捉妖記》收回了3.5億元的高額成本,相關A股上市公司北京文化(000802,股吧)(000802.SZ)也在7月20日復牌後連拉三個漲停,即便上證綜指昨日大跌8.48%,這隻股票依然逆市上漲4.61%。
面對新晉冠軍,《泰?》導演徐崢在微博上曬出一張自己被胡巴(《捉妖記》中的卡通角色)踩在腳下的海報,對《捉妖記》表示祝賀:「紀錄,就是用來打破的!」
《捉妖記》出品人江志強回應:「常說文人相輕,但在這裡我們感受到的是同行之間的默契和支持!」
「此刻,你的心情會輕鬆一些嗎?畢竟3.5億的投資收回成本並不容易。」數日前,對於《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專訪時拋出的第一個問題,這位神秘的「亞洲第一製片人」表示,「輸贏並不重要,感恩更多。」
七年磨出《捉妖記》
7月21日,從香港趕回北京的江志強簡單吃了碗方便麵後,就進入到他最不擅長的「工作狀態」,接受媒體採訪。這一日,其出品的《捉妖記》7月16日上映以來票房已破8億元。
1953年出生的江志強13歲時隨父踏入電影業,全面接手安樂影業後,先後監製《臥虎藏龍》、《英雄》、《十面埋伏》、《北京愛上西雅圖》等作品。《華爾街日報(博客,微博)》譽其為「亞洲最成功電影製片人」。
雖然名聲在外,江志強和他的安樂影業一直很低調,如今已經62歲的他為什麼會為了《捉妖記》多次站臺?
「電影本應該就是演員、導演走在前面,我們在幕後。但這部影片不同,導演雖曾是夢工廠的主力軍,但國內市場對他並不熟悉,我必須走到臺前。」江志強表示。
《捉妖記》的導演許誠毅,是一個活在童話世界裡的人。
1984年,許誠毅畢業於香港理工學院,最初在中國香港Quantum工作室擔任卡通製作人,後遷居加拿大並在雪萊頓技術學院學習電腦動畫製作。1989年,他開始在夢工廠工作,代表作有《怪物史瑞克》。
「很久很久以前,我就找過江老闆談《捉妖記》的項目。」許誠毅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
但江志強一口拒絕,一是他沒拍過奇幻片,整體預算把控摸不清;更重要的是國產奇幻電影在中國市場空間有多大,他沒看清。
2004年9月,中國觀眾開始為《哈利波特3》瘋狂,這種痴迷使得中國市場為該系列貢獻了約7億美元(其全球票房為78億美元),但限於技術與創作等原因,中國內地的奇幻電影從2008年才開始。
2008年,由趙薇、周迅、陳坤黃金組合加香港導演陳嘉上創作的《畫皮1》創造了當年的票房神話,以2.32億元位居當年內地電影票房第三名。
江志強動了拍奇幻電影的心思,他找到許誠毅,雙方正式合作。這一年,距離《捉妖記》正式上映整整七年。
但拍一部真人奇幻電影投資成本不低。且不談好萊塢動輒上億美元的投入,《畫皮1》的投資就達到1500萬美元,收益至少要達2.7億元人民幣才算持平。
「還是市場容量的問題,畢竟2008年跨入億元俱樂部的電影並不多。」電影製片人胡總表示。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梳理相關數據發現,2005年僅1部國產影片過億;2008年為8部,2009年12部;2010年17部;2011年20部;2012年21部;2013年33部;2014年有36部。
此外,2010年後票房破億的127部影片中,帶有奇幻色彩的電影近10部,創造票房合計約40億元,其中《西遊降魔篇》等奇幻電影票房均排在國內電影票房前十位。
就在中國電影產業年增長達到40%的4年中(2008年~2011年),《捉妖記》團隊都在打磨,只為等待本土奇幻電影市場成熟的那一天。
2011年,許誠毅回國,《捉妖記》項目正式啟動。
投資從1億到3.5億
江志強最初想將《捉妖記》的投資控制在1億元以內。「7年前中國電影市場沒有成熟到今天這樣,票房起來了,就可以多花錢做點有意思的特技。我們這個電影特技花了很多錢,所以當時以為一個億可以拍下來,但是最後投資到了3.5億元。」江志強表示。
除高成本特效外,追加高額投資,與片子70%重拍不無關係。由於原先的男主角涉毒,片方只好將男主角替換成井柏然,重拍了相關戲份,為此,片方追加了7000萬元。
這樣的變故也使得投資方發生了變化。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了解到,影片最初投資方不光只有安樂影業,去年男主角涉毒前還有另外一家上市公司。可因為重拍,影片無法在去年底如期上映,改檔為今年7月16日後,這與該上市公司投資的另一部電影檔期衝突,該上市公司最終選擇退出。
今年暑期檔上映的影片近40部,相對於其他影片,《捉妖記》最初的宣傳更像是一個「四不像」。相關人士表示,雖然導演許誠毅25年的好萊塢工作經歷為影片注入了商業大片的基因,但宣傳方早前都沒有頭緒,只好各類型電影的主題宣發都做一遍,這一點反而成為了《捉妖記》最大優勢。
江志強將此總結為:「《捉妖記》可能是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合家歡電影。」
「即便我們盡了全力,天時、地利、人和都到位了,但我們還是怕讓江志強賠錢。」相關人士向本報記者表示。
第二次重拍追加投資時,藍色星空影業、騰訊視頻、浙江星河等才加入其中,分擔了部分風險,尤其是網際網路公司的加入,對於《捉妖記》的宣傳可謂如虎添翼。
以騰訊視頻為例,為配合宣傳營銷,其多檔節目都配合製作了推廣視頻,騰訊娛樂等門戶渠道也策劃了大量相關內容;電影公映當天,騰訊視頻App還進行全量push推送。
當然,票房與口碑讓出品方最終也是「合家歡」。按照電影收益模式(影院57%;製作方和發行方43%),以截至7月27日的票房計算,片方共賺2.67億元,幾家投資方的分成在億元與幾千萬元之間。
國產片真的逆襲了嗎?
上述退出投資的某上市公司,雖然錯失了《捉妖記》,但其投資的另一部國產影片票房已超9億元,也算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業內人士預測,今年暑期檔或可超越去年同期的90億元總票房,達到100億元,不少媒體將這種現象稱為「國產片逆襲」。
受國產片暑期檔票房大熱影響,影視類上市公司的股票也受到追捧。由於是《大聖歸來》的投資方之一,7月17日以來,鹿港科技(601599,股吧)(601599.SH)一口氣拉出五個漲停;《捉妖記》的參與製作方之一浙江星河與A股上市公司有關。去年8月19日A股上市公司北京文化曾公告稱,擬定增募資不超過33.14億元,並拿出其中25.2億元用於收購世紀夥伴、浙江星河、拉薩群像100%股權。所以北京文化是直接受益於《捉妖記》票房增長的唯一A股公司,7月20日復牌以後連續三個漲停板。
「不可否認,國產片多元化市場是百花齊放,湧現出了一些高質量的影片,影響著二級市場,但說國產片逆襲,我個人還是持保留意見。」胡總表示。
這主要源於坊間的一種說法,也就是所謂暑期檔涵蓋了國產電影保護月:2004年,國家電影總局從扶持國產電影的角度考慮,每年6月10日到7月10日,不鼓勵引進海外分帳大片。
無論這一說法是否成立,國產影片在下半年火拼的空間並不大。
首先,2015年上半年全國電影總票房突破203億元大關,雖然漲幅達48%,但進口片佔據半壁江山,單是《速度與激情7》《復仇者聯盟2》《侏羅紀世界》三大「吸金主力軍」就搶走50億元票房。
其次,暑期檔之後,新一波好萊塢大片再次來襲,《終結者:創世紀》、《碟中諜:神秘國度》以及全球已經席捲6.3億美元票房的萌寵小黃人也將登陸。接下來的對抗中,國產片會接著「逆襲」還是被好萊塢大片「碾壓」,答案似乎已不需要太多思考,因為對於這些好萊塢大片,許多影迷早已翹首以盼。
但無論結果怎樣,《捉妖記》勢必會成為今年中國電影濃墨重彩的一筆,至於其能否給國產電影帶來什麼變化,江志強並沒有想過。
「與澳門賭場是不同的,你輸光了就是輸光了,電影世界並不是這樣的,輸了,你還有機會,你手裡可能有100多個項目還在進行,關鍵是做好電影。」江志強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