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天王誰電影拍得好(四大天王電影大PK)
2023-06-13 19:45:17 1
香港娛樂圈的「四大天王」,都是樂壇和影視雙線發展,並各有成績。在上一期節目裡,我們回顧過他們在音樂方面的情況,這一期來分享他們的電影成就,看看誰是「四大」中的首席影帝,四個人又如何排名。
一、獎項指標
1.劉德華
我們先說最早出道的劉德華。劉德華在1982年拍攝了第一部電影《彩雲曲》。從這一年開始算,他已經有了39年影齡。截至目前,他一共拍攝了160多部電影,平均每年4部。
早期的劉德華,偶像包袱比較重,有時候太注重耍帥,沒有深入到角色的內心世界裡,所以經常被人批評,說演戲流於表面。
儘管如此,他的表演天分也是顯而易見的。早在1983年,還是新人的劉德華,就因為文藝片《投奔怒海》裡的華裔難民角色,獲得了香港金像獎最佳新演員獎的提名。這是他第一次接到金像獎的橄欖枝,儘管最終沒有得獎,但也是對其演技的一種肯定。
1988年,劉德華主演了王家衛的處女作《旺角卡門》,成功塑造了一個重情重義的江湖小混混形象,第一次獲得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
從《旺角卡門》開始,劉德華打開了通往金像獎最佳男主的大門。在後續的30多年裡,又分別得到了12次影帝提名,分別是:1992年的《五億探長雷洛傳》、1996年的《烈火戰車》、2000年的《暗戰》、2001年的《阿虎》、2002年的《瘦身男女》、2003年的《無間道》、2004年的《大隻佬》、2006年的《童夢奇緣》、2008年的《投名狀》、2012年的《桃姐》、2016年的《失孤》以及2018年的《拆彈專家》。
劉德華在表演獎方面的第一次質變,發生在1999年。這一年,他接拍了杜琪峯導演的警匪片《暗戰》,飾演一個身患癌症、只剩下幾個星期生命、和警方談判專家鬥智鬥勇的俠盜。
在杜琪峯的大力調教下,劉德華擺脫了偶像化的演繹方式,注重角色的性格刻畫和內心戲,成功塑造了一個亦正亦邪的俠盜形象。
《暗戰》幫助劉德華成功轉型,奪得2000年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這是他從影17年來第一座金像影帝獎盃,還幫他正了名:原來偶像劉德華也會演戲。
獲獎的大門一旦打開,就沒有再關上。2003年,劉德華拍攝了奇幻警匪片《大隻佬》,又叫《大塊頭有大智慧》,依然由最懂他的導演杜琪峯和韋家輝聯合執導。
這部融合了佛家因果思想、哲理思考和警匪劇情的影片,讓劉德華梅開二度,斬獲了第二個金像影帝獎,實現了「大塊頭有大收穫」。
相比香港金像獎,劉德華在臺灣金馬獎受到認可的時間要晚一些。直到2001年,他從影的第19個年頭,才憑藉都市減肥題材的《瘦身男女》,第一次得到金馬獎最佳男主角提名。首次衝擊金馬影帝,並沒有成功。
兩年之後的2003年,他憑藉著大熱影片《無間道》,第二次獲得金馬影帝的提名。在頒獎的現場,主辦方為了炒熱氣氛,讓頒獎嘉賓調侃劉德華,主持人蔡康永特意走到嘉賓席和他聊天,極力營造他要得獎的假象,但最終的影帝得主卻是梁朝偉,劉德華二度衝擊失利。
又是一年過後,到了2004年,劉德華捲土重來,憑藉《無間道III終極無間》的精彩表現,終於彌補了《無間道》的遺憾,力壓一生宿敵梁朝偉,首次問鼎金馬影帝。
2008年,劉德華因為《門徒》裡的毒梟昆哥角色,第一次奪得金像獎最佳男配角獎。這對於做慣了男主的劉德華來說,是個意外驚喜。
時間的車輪繼續往前滾,2011年,劉德華影壇生涯中第一部重要作品《投奔怒海》的導演許鞍華,拿著一部倫理文藝片的劇本找到他,希望他投資。
劉德華被劇本打動,也出於報恩的心理,親自投資並主演了這部電影,其搭檔是他的「銀幕媽媽」葉德嫻。兩人用精湛的演技,成功演繹了一段少爺和老傭人之間的主僕情,非常打動人心。
這部以老人生活為重點的文藝片,收穫了好評如潮和良好的票房,幫助劉德華實現了一箭雙鵰,包攬了金像獎和金馬獎的雙料最佳男主角獎。這也是他的第三座金像影帝,以及第二座金馬影帝獎。
從1982年到2021年,劉德華用了39年時間,在港臺兩個最重量級的電影頒獎禮,拿到了六座沉甸甸的表演類獎盃,分別是三個金像影帝、兩個金馬影帝和一個金像最佳男配角獎,成績相當傲人。
除此之外,他還在臺灣金龍獎、香港金紫荊獎、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華語電影傳媒大獎、西班牙錫切斯電影節、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華表獎、金太陽電影大賞等頒獎禮,拿到過8個影帝大獎。
2.黎明
「四大天王」中,黎明第二個出道,他在1985年就客串了個人首部電影《我願意》,前後共參演了50多部電影。在「四大天王」裡,黎明的電影作品最少。
從影36年,黎明憑藉1997年的《甜蜜蜜》、1999年的《玻璃之城》和2003年的《三更之回家》,三次獲得金像獎最佳男主提名,但三戰皆北,分別敗在鄭則仕、黃秋生、梁朝偉手下,無緣得獎。
和金像獎相比,黎明在臺灣金馬獎的成績更好。他一共獲得過兩次金馬影帝提名,並在2002年憑電影《三更之回家》,成功問鼎最佳男主角獎。
在這部陳可辛執導的恐怖片裡,黎明徹底顛覆了文藝優雅的形象,成功飾演了一個親手掐死癌症妻子、用中藥泡屍三年、想要讓她復活的瘋狂醫生,讓人毛骨悚然。這部影片被公認是黎明的成功轉型作品、演技巔峰之作。
3.張學友
「四大天王」當中,張學友第三個出道。他在樂壇春風得意,是公認的「歌神」。但在電影方面,就遜色不少。
1986年,張學友參演了第一部電影《霹靂大喇叭》。35年來,他一共演了80多部電影,獲得過六次金像獎影帝提名,分別是1990年的《喋血街頭》、1994年的《新邊緣人》、2002年的《男人四十》、2003年的《金雞2》、2010年的《月滿軒尼詩》以及2016年的《暗色天堂》。但很遺憾,他跟諸葛亮一樣,六出祁山,最終沒有一次成功。
相比男主角,張學友在男配角方面更有得獎緣。
早在1988年,也就是他電影出道的第三年,就憑藉《旺角卡門》裡的「烏蠅」角色,奪得首個金像獎最佳男配角獎,還給網友們貢獻了經典的「吃屎」表情包。
後來,張學友又三次獲得金像獎最佳男配提名,但再也沒有斬獲。
在2004年和2016年,張學友憑著《金雞2》和《暗色天堂》兩部作品,先後獲得了臺灣金馬獎兩次最佳男主提名,但分別敗給了劉德華和範偉,依然無緣登上影帝的寶座。
同時,他還獲得過兩次金馬獎最佳男配角提名,並在1990年以古裝武俠片《笑傲江湖》,捧得獎盃。
儘管演技不俗,但張學友在35年影壇生涯裡,沒有獲得過任何華語電影類影帝獎。只是在2002年,憑文藝片《男人四十》,奪得印度國際電影節最佳男主角獎,算是對這位實力演員的一種補償。
4.郭富城
「四大天王」中,郭富城出道最晚,1988年才參演了第一部影片《城市特警》。他至今從影33年,拍攝了60部作品。
2005年,郭富城參演了陳木勝導演的警匪電影《三岔口》,演一個警察。
這是一部不同尋常的犯罪動作片,用三岔口的隱喻,講述了一位醫生、一個警察和一個殺手之間充滿變數的人生經歷。郭富城的演技,在這部戲裡發生了質變,第一次獲得臺灣金馬獎影帝提名,並最終得獎。
第二年,郭富城接拍了一部顛覆性作品《父子》,徹底扔掉了偶像包袱,飾演一個染上賭博癮並教唆兒子偷竊的惡棍父親。
郭富城的大膽轉型,獲得了極大成功,他又一次成為金馬獎最佳男主角,實現了難得的兩連莊。
如果算上2007、2015年的兩次提名,郭富城的金馬獎最佳男主總提名次數,多達四次,跟劉德華一樣。
在金馬獎春風得意的同時,郭富城在香港金像獎方面,同樣給力,分別憑藉《三岔口》、《父子》、《C 偵探》、《踏血尋梅》、《無雙》和《麥路人》,6次提名最佳男主角,並在2016年以兇殺題材電影《踏雪尋梅》,拿到了首座金像影帝獎盃。
除了金像獎和金馬獎,郭富城還在中國長春國際電影節、英國萬像國際華語電影節、紐約亞洲電影節、《青年電影手冊》頒獎典禮、香港電影導演會年度大獎、柏林華語電影節、海南島國際電影節、中國電影華鼎獎,拿到過其他8個影帝大獎。
郭富城後程發力,他在「四大天王」中出道最晚,但後勁十足,越老越妖,現在已經成為香港影壇舉足輕重的力量,風頭之勁,直追劉德華。
二、票房指標
在獎項以外,我們再來說另外一個重要指標:票房數據。
在這方面,劉德華也是遙遙領先。他在香港本土票房超過23億港幣,是唯一超過20億的演員。
他主演的《拆彈專家2》和《掃毒2:天地對決》,都在中國內地獲得超過13億人民幣票房,分居內地最賣座港片第一、二位。
他在內地的累計票房已經超過100億,是「四大天王」裡唯一的百億先生。
郭富城緊隨其後,他主演的《寒戰2》,以6649萬港幣的數字,登頂香港史上華語電影票房冠軍寶座。
他的另一重要作品《無雙》,在內地熱賣12.73億,僅次於劉德華的《拆彈專家2》和《掃毒2:天地對決》,排名港片類第三位。
通過以上獎項和票房兩個維度的回顧對比,我們可以明顯得出結論:四大天王的影壇成就排名,劉德華第一,郭富城第二,黎明第三,張學友第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