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的網文作者有多辛苦(這些90後網文作者寫小說有多)
2023-06-02 08:05:18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沈傑群)9月1日,第六屆現實題材網絡文學徵文大賽頒獎典禮在上海舉行,現場公布了本屆大賽的十四部獲獎作品名單。
上海市新聞出版局、閱文集團聯合發布的《2022現實題材網絡文學發展趨勢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現實題材年輕化趨勢顯著。90後創作者成長為中堅力量,佔比達43.5%。與創作隊伍的年輕化相呼應,在累計6000萬名讀者中,Z世代佔比約4成。
展現中國科技企業崛起的《破浪時代》獲特等獎,書寫平凡人生活史詩的《上海凡人傳》獲一等獎;描寫大灣區發展的《巨浪!巨浪!》、關注多元家庭子女教育的《都市賦格曲》獲二等獎;優勝獎則有展現敦煌壁畫修復技藝的《他以時間為名》,為粵北茶商立傳的《茶滘往事》,記錄非洲援建的《在陽光眷顧的大地上》等10部作品。
網文作家「時不識路」是本屆大賽優勝獎獲獎作者中年齡最小的一位。生於1992年的她現居上海,在律師事務所工作。她寫作以日常文風為主,注重細節的刻畫來塑造人物鮮活度。獲獎作品《塌房少女重建指南》講述了兩個好閨蜜原本在職場、生活之外,找到一處情感的寄託而追星,卻屢屢遭遇「偶像濾鏡破裂」的故事,展現當代追星女孩面對不理解和追星精神層面的碰撞。
「我在這本書的創作中並不是寫偶像和粉絲會有什麼羅曼史,我更偏重於寫微小的粉絲群體,一群平凡的追星族,他們都是各個崗位上的普通人,可能像我的主人公們一樣,現實生活面對著工作、原生家庭等等各種問題,而在追星的過程中,像是自己創作出了一個精神世界的烏託邦。」
「時不識路」說,粉絲們可以從偶像身上獲取力量。但面對追星中的種種紛爭,需要一個正確的價值觀來更好地協調精神世界和現實世界。在面臨塌房等危機,精神世界不斷打碎又重建的過程中成為更強大的自己。
「時不識路」覺得,生活中的每個普通人都有著屬於自己的獨幕劇。「我平時上下班途中會觀察來來往往路過的人,會試想他們背後有怎樣的人生,來進行一個續想練習,這可以保證腦洞的活躍,寫出來的內容不會老套」。
90後網文寫作者,對於現實題材抱有怎樣的態度?
「我認為一位好作家,也應該是一位時代的記錄者。攝影師用相機給眼前的畫面拍照,而我是用文字給我所處的時代拍照。」著有《投行之路》《抗擊者》《經城之雁子谷》等多部現實題材作品的90後作家「離月上雪」說。
「離月上雪」曾在投資銀行工作,代表作《投行之路》獲得第四屆大賽一等獎,被讀者稱為「投行入門百科全書」。她介紹說,這部作品的創作緣由是想記錄自己的生活,記錄周圍「真真實實活著」的那些人,「書裡的大部分劇情就是我的生活」。
《報告》顯示,現實題材作者來自57個國民經濟行業大類,深入行業的一線經歷和充滿「煙火氣」的個體感受,為創作者帶來層次更豐富的觀察視角,也讓作品內容更加真實可信。
現實題材是「離月上雪」喜歡且擅長的領域。「我始終堅信,對於足夠生動,足夠讓人印象深刻的故事,不管是什麼題材,其所處的生態是什麼,都會有大放異彩的一天,這個世界上從來不缺故事,但永遠都缺好故事。」
「眉師娘」生於1998年,目前在義大利博洛尼亞大學留學。她的代表作《奔騰年代——向南向北》獲得第五屆特等獎,作品講了一代人的故事。
幾個小人物,為了生存和理想,上世紀90年代從浙中小城出走,他們走南闖北,掙扎、奮鬥,像荒草那樣野蠻而又倔強地生長。這樣一些小人物的沉浮,串起了一代人的奮鬥,一代人的成長,匯聚成了我們的奔騰年代。「眉師娘」告訴記者,從創作伊始,她就想好這是一部向父輩致敬的小說。
「眉師娘」的新作《茫茫白晝漫遊》是一部寫「假盲人按摩師」的小說,借盲人的視角看到觸及到更為真實和赤裸的人性。她覺得,真實和溫暖應該是小說的底色。「小說的整個基調是灰色的,但我希望,在灰色中也會給人帶來暖意,絕望中也仍然還有希望」。
「眉師娘」一直堅持創作現實題材小說。「小說這個文學類型,無論中外或者古今,什麼時候都是現實題材、當下題材的小說佔主角,網絡文學在帶給人們最初的驚奇和快感之後,最終還是要把視角轉到當下。」
責任編輯:郭韶明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