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全域旅遊平臺建設(鞏固和提升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成果)
2023-06-28 18:42:17 1
保亭全景。保亭縣委宣傳部供圖
2019年獲評「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稱號後,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以國際旅遊消費中心建設為目標,對標創建標準,進一步補短板、強弱項、提能力,鞏固和提升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成果。
作為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之一,保亭將旅遊業定位為全縣經濟發展的戰略性支柱產業,推進主題旅遊、鄉村旅遊、氣候康養等業態深度融合,全力打造國家全域旅遊創新發展高地,為保亭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記者 林師堂 文/圖
保亭景觀。保亭縣委宣傳部供圖
深化全域旅遊
構建發展新藍圖
發展全域旅遊是促進經濟發展、提高人民群眾生活質量和幸福感的重要舉措。保亭依託得天獨厚的自然稟賦和厚重豐富的文化資源,打造旗艦勁旅。
2019年創建「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以來,保亭立足資源優勢,不斷突出旅遊核心吸引物的引領作用。成功打造了雨林溫泉度假、黎苗文化風情、熱帶鄉村旅遊、山地戶外探險等旅遊品牌,旅遊知名度和美譽度不斷提升。
近年來,保亭深化全域旅遊建設,建成了呀諾達、檳榔谷、七仙嶺等一批A級景區,建成了以鄉村旅遊為主題的布隆賽鄉村文化旅遊區、以休閒康養和玉文化為主題的神玉島文化旅遊區,以茶文化為主題的茶溪谷文化旅遊區等。
同時,保亭依託三道鎮基礎設施完善、產業定位明確、全域旅遊業態豐富的基礎優勢,啟動保亭文旅產業園區建設。主要旅遊核心吸引物在熱帶雨林景觀、黎苗文化、溫泉康養等方面均表現出較強的市場競爭力,獨具特色,自成品牌。
保亭縣委書記穆克瑞表示,要在發展旅遊康養業中走在前、作表率,樹牢「全域旅遊」概念,堅持項目為王,服務企業項目,主動謀劃推進旅遊文化產業園區建設,推動旅遊公共服務設施、旅遊交通體系提質升級,帶動群眾增收。
保亭景觀。保亭縣委宣傳部供圖
加強服務保障
完善全域旅遊體制機制
近年來,保亭加強公共服務保障,完善全域旅遊體制機制,通過政策保障,明確產業主導,進一步完善綜合旅遊交通網絡。
在體制機制方面,保亭進一步完善全域旅遊領導體制及旅遊發展協調機制。積極推動旅遊重點工作,配套設置重點旅遊項目、旅遊市場整治、招商引資、優化營商環境、徵地拆遷、特色產業領導小組等多個專項工作小組及專班,定期召開工作推進會、專題會等,協同推進和解決重大事項和戰略部署。同時,進一步強化旅遊綜合監管機制,調整成立了平安建設、質量強縣、城鄉環境綜合整治、精神文明建設、信訪等5個社會綜合治理領導小組,探索推動旅遊管理向現代旅遊治理轉型。同時利用綜治平臺加強網格員培訓,形成社區、居民、企業、遊客等人員共同治理社會的氛圍,維護社會穩定。
遊客在保亭景區遊玩。記者 林師堂 攝
在政策保障方面,保亭明確產業主導。明確將旅遊業定位為保亭全縣經濟發展的戰略性支柱產業,明確要堅持旅遊縣發展定位,做強特色基礎產業。出臺《全域旅遊創建工作實施方案》《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境內客源市場獎勵方案》等相關文件,全方位支持全域旅遊發展。並提供財政金融支持,有效運用現代金融手段及開發性金融融資方案支持旅遊業發展。同時,不斷加大對目的地旅遊營銷的經費支持。保障旅遊用地,每年保證一定比例的土地指標用於旅遊項目。加大旅遊人才引進力度,建立了規劃評審類、文創商品研發類、非遺文創設計類、景區管理、創A類、產業發展類等類型專家智庫,常態化為保亭全域旅遊發展提供決策諮詢服務。
遊客在保亭景區遊玩。記者 林師堂 攝
在公共服務方面,保亭進一步完善「快進慢遊」綜合旅遊交通網絡。新建山海高速,保亭設立三道、加茂、保亭、茶溪谷4條互通,緊鄰旅遊開發項目新建1個服務區;籌建環國家公園旅遊公路、G98高速大三亞擴容線;新增開通七仙嶺至三亞鳳凰機場、海棠灣,七仙嶺到呀諾達、茶溪谷等4條旅遊公交專線;新增開通往返三亞中服免稅、陵水、海口海汽定製快線。
遊客在保亭景區遊玩。記者 林師堂 攝
旅遊配套設施進一步完善。建成大本驛站等6個旅遊服務中心,逐步推進文化設施升級改造融入旅遊服務功能,規劃建設覆蓋城鄉、景區的全域旅遊標識牌、導覽圖,推動城鄉主要公共場所規範外語標識牌建設。推進旅遊服務步入信息化、智慧化。升級智慧旅遊指揮系統,新增保亭全域旅遊電子圍欄信息採集功能。
保亭三道鎮三弓村旅遊民宿。記者 林師堂 攝
推進融合發展
打造全域旅遊新高地
目前,保亭通過創新體制機制、創新資源與環境保護、創新業態融合、創新旅遊土地供給保障等,積極推進旅遊發展,打造全域旅遊新高地。
保亭著力創新體制機制,進一步深化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工作。建立「咖啡時間——政商對話加速跑」政企面對面交流平臺,定期召集旅文、發改、資規、住建、行政審批等職能單位負責人與企業家一起面對面溝通交流,認真傾聽企業反映的問題和訴求,給予現場答覆或承諾研究解決,以「加速跑」的工作模式解決問題,以高效率的項目建設推動高質量發展。
保亭創新資源與環境保護,全力推進赤田水庫流域生態補償機制創新試點工作。開展赤田水庫流域生態環境導向的開發模式試點與赤田水庫流域生態價值核算工作,建立三亞保亭兩地協作機制,推動赤田水庫流域綜合治理,構建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
遊客在保亭景區遊玩。記者 林師堂 攝
保亭創新業態融合,融合「旅遊 醫養」,保亭發布《海南保亭健康產業發展白皮書》,與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合作,共建「醫療在樂城、康養在保亭」的「前醫後養」合作模式,推動氣候康養產業發展。
創新旅遊土地供給保障。保亭盤活工礦企業存量用地、農村存量用地、未利用地或廢棄地等,新增旅遊用地計劃或指標,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解決旅遊發展用地不足難題。
保亭三道鎮三弓村。記者 林師堂 攝
旅遊產業的開發促進鄉村振興,村民住新房,有補貼。如今,保亭三道鎮三弓村以「公司 脫貧戶」模式發展產業扶貧項目,將全村47戶脫貧戶納入海南呀諾達圓融旅業股份有限公司(呀諾達景區)發展旅遊產業扶貧項目,項目建設期內,村民每年可獲得土地入股1500元/畝的保底收益,到了項目盈利期,村民每年可享受浮動收益,即按照項目利潤的10%給予入股村民分紅。
「住進了新房,還有補貼,現在生活越來越好了。」 保亭三弓村委會什吉村小組的村民享受著企業入駐帶來的福利,居住在新蓋的船形屋小別墅,享受著應有的配套設施,出行也變得更加通暢,每年有著項目公司給予的補貼,並實現了家門口就業。
「處處都是旅遊環境,人人都是旅遊對象。」保亭旅文局副局長鄭曉燕表示,全域旅遊,本質上是旅遊業作為優勢產業對區域內經濟社會資源進行系統和全方位整合優化的發展理念和模式。為鞏固和提升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成果,保亭不斷加強旅遊配套設施設備升級改造、挖掘鄉村旅遊項目等。下一步,保亭將藉助提升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這一契機,帶動保亭旅遊品牌形象的提升,通過旅遊業帶動當地產業發展、百姓增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