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電影把男歡女愛)
2023-06-28 18:39:45 1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電影是《當世界分離》,一部將故事背景放置於希臘經濟危機爆發和敘利亞內戰難民大量湧入希臘的時候。
希臘的電影點點看的不錯,之前所接觸的希臘電影無非就是安哲羅普洛斯和蘭斯莫斯兩個國際著名導演的作品。
安哲和蘭斯莫斯兩位都是作者屬性十分強烈的導演,點點都非常喜歡,一個是陰天裡悲傷的詩意,一個是陽光下殘忍的怪誕。
所幸被來自敘利亞的難民費裡斯所救。費裡斯讓達芬趕緊逃跑。
達芬撿起掉在地上的包,驚魂不定,聽了費裡斯的話,逃跑回家。
費裡斯一己之力難以敵二,被揍得鼻青臉腫。之後,他在地上撿到她遺落的手機。
他翻看手機裡面她的照片,不禮貌,但情不自禁。他覺得她很美。
隔天早上,費裡斯在街上販賣裝飾品。達芬從公交車去學校上課。
兩人巧合的相遇,費裡斯跟她打招呼,但達芬內心有點排斥,不想回應。
她是希臘女孩,而他是敘利亞的難民。在希臘當下的經濟危機中,敘利亞的難民不受歡迎,甚至很多希臘人都對此厭惡和憤怒。
費裡斯上來了公交車,再一次熱情的跟達芬打招呼,並拿出了手機交還給達芬。
費裡斯介紹了自己,但達芬只是表示感謝,卻沒有回應說自己叫什麼名字。
費裡斯下了車,但不生氣,依舊微笑看著達芬。
之後的每一天,費裡斯都會在達芬搭乘公交車途經的路上等她。
漸漸的,達芬緊閉的內心漸漸打開了,她的世界接納了費裡斯。
他們戀愛了。
達芬的父親安東尼斯是一個因為經濟危機一無所有的男人,他只好把所有的委屈和憤怒全部發洩在難民身上,他憎恨難民。
但是達芬還是背著父親跟費裡斯約會。
當父親安東尼斯正跟同夥在驅逐、毆打敘利亞難民的時候,達芬在和費裡斯在郊外度假、嬉戲玩鬧、相擁入夢。
有一天夜裡,安東尼斯跟他的反難民團夥集體突襲了難民藏匿的住處。
而此時達芬正跟費裡斯睡在一起。
一場混亂的驅逐、鬥毆,雙方都使用了槍枝彈藥,而硝煙之中,安東尼斯和達芬四目相視。
各自百感交集,但還來不及互訴,一顆子彈在安東尼斯眼前擊中了達芬。
鮮血在達芬白色的T桖緩緩蔓延開來。
[抗憂鬱藥50毫克]喬哥斯經受著公司大裁員和瀕危的婚姻,孩子的教育費用,保險費用,房費車費以及各種各樣的家庭支出更是讓他近乎崩潰。
只好整日靠藥物對抗抑鬱。
有一天他在酒吧遇到了一個迷人的女人艾莉絲,畢竟都是成年人,雙眼一對,迅速來到艾莉絲的酒店房間裡滾床單。
理性的艾莉絲跟喬哥斯強調,這一切都只是一夜情,並讓喬哥斯在激情之後回家睡,因為她習慣一個人睡。
喬哥斯有點詫異,但還是禮貌的離開艾莉絲的房間。
隔天早上,艾莉絲竟然喜歡喬哥斯在她身上留下的味道,而喬哥斯也對艾莉絲心存念想。
兩人心照不宣,仿佛都喜歡上了對方。
沒想到,艾莉絲竟然是瑞典空降喬哥斯所在的公司,負責主持裁員的女人。
兩人在公司相見的時候,有點兒驚訝也有點兒尷尬。
裁員迅速在喬哥斯的公司展開,失去工作的人悲痛欲絕。
有一個喬哥斯的好朋友因為被裁員,隔天上吊自殺了。
這讓喬哥斯對艾莉絲心生不滿,認為她實在是冷酷無情。
裁員如火如荼,進度卻始終達不到艾莉絲老闆的要求,讓艾莉絲的老闆有點不滿。
原因是喬哥斯也在裁員的名單裡面,而艾莉絲已經動了情,滾床單滾出了感情,於心不忍裁掉喬哥斯。
最終,艾莉絲終究下不了手,她退出了這份負責裁員的工作,搭乘飛機回到了瑞典。
她沒有跟喬哥斯告別,艾莉絲這樣要強的女人,她只會默默付出,一個人在飛機上失聲痛哭。
最終喬哥斯還是被頂替艾莉絲的人裁掉了。這時候他才明白艾莉絲的付出和她曾經說過的話。
他終於鼓起勇氣,面對自己生活的真相和殘酷,毅然決然離婚了,揭破家庭和諧這層虛假的表面。
[第二次機會]65歲的塞巴斯汀和55歲的瑪利亞是在超市門口相遇的。
塞巴斯汀是一位旅居希臘的德國退休教授,而瑪利亞是窘困到連小番茄都買不起的家庭老婦。
兩人從相遇的那一刻起就對彼此產生了好感。
或許處於瑪利亞的位置這麼做並不應該,畢竟她還有丈夫、孩子和孫子,但她的那個家庭早已形同陌路,她不快樂。
雖然塞巴斯汀和瑪利亞的語言不相同,只能彼此通過蹩腳的英語進行聊天,但是兩人在一起的時候總是格外歡樂。
塞巴斯汀向瑪利亞表白,也希望瑪利亞可以給自己的愛情第二次機會。
可就在瑪利亞終於下定決心離開丈夫的時候,意外卻發生了。
【交匯】影片的時間線往前撥,瑪利亞、安東尼斯、喬哥斯一家三口和達芬正坐在一起吃飯,表面上維持著平靜祥和,內裡早就一片狼藉。
原來瑪利亞的丈夫就是安東尼斯,喬哥斯是他們的兒子,達芬是他們的女兒。
女兒愛上敘利亞難民,兒子婚姻破碎愛上瑞典女人,母親愛上德國教授,父親是一個失敗者,痛恨著家庭分裂和敘利亞難民。
就在瑪利亞收拾衣服決定離開的那個夜晚,女兒死亡的消息從電話裡傳來。
她撕心裂肺哭泣著,沒有赴約。
塞巴斯汀在超市門口等她,等了她一年,她也沒有出現。
猶如經濟分崩離析的希臘,瑪利亞一家亦是如此,而他們正是眾多希臘家庭的一個典型。
但人生並不應該就此喪失信心與希望,或許某個拐角或角落裡,就有一份希望出現。
人與人的際遇充滿著無限的可能性。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