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志者事竟成議論文600字
2023-06-29 14:34:54 2
第1篇:有志者事竟成議論文600字
「有志者事竟成」。這句話闡述了「有志」與「事成」之間的辯證關係:「有志」才能「事成」,要想「事成」,必須「有志」;若無「志」則「事」不成。
這句話很有道理,頗能道出「事成」的真諦。不是嗎?請看:春秋時期,吳越相爭,吳勝越敗,越王勾踐淪為階下囚.但他不甘屈服,立志復仇,最後終於打敗了吳國,留下了「臥薪嘗膽」的千古美談;著名數學家華羅庚小時候面對「沒有數學頭腦」的斥責而確立志向,雖然連初中畢業文憑都沒有,但最終成為數學領域的巨人……古今中外諸多的政治家、科學家,都以其自身的行動證明了「有志者事竟成」這句話的正確性。
但是「有志者」是否都能「事竟成」呢?也不盡然。因為「有志」和「事成」之間還有某些條件在起著重要的作用,若無這些條件,即使是「有志」,事也是難成的。這些條件中的關鍵條件當屬如下兩條:
一是有志者的「志」要符合客觀實際。這就是說:一個人所立下的「志」,不能是脫離客觀實際的空想或幻想;「志」與客觀的科學規律相牴觸、相脫離時,則「事」是永遠無法有「成」的。例如,曾有人立志要研製成永動機,並為此付出了一生的時間和精力,但卻始終沒能研製出來。這是為什麼?道理很簡單:其志不符合客觀規律。物理學的知識告訴我們,當機器運行時,機械能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而其間能量的損耗是不可能避免的。因此,研製永動機這個「志」也就永遠無法成為現實之事。可見,符合客觀實際的要求,是「有志者」事業成功的必要前提條件。
二是有志者的「志」必須是永不改變的「恆志」,而且必須付諸於執著不懈的勤奮努力。這就是說:不能今天立志當科學家,明天立志當文學家,過不了多久又立志當政治家,如此常常立志,其「事」一定難成;其志向必須是始終指向一個目標,不管外界如何變化,不管遇到怎樣的挫折,都「痴心不改」。這更是在強調:有了永不改變的「恆志」,還要有永不改變的行動。為了實現自己之志,要不怕困難,不怕諷刺挖苦,不怕挫折失敗;要不斷地努力,不斷地探索,始終如一地邁開勤奮的雙腳,在通向成功的曲折山路上不斷地艱難跋涉。只有如此,也只有如此,才能「有志者事竟成」。我國古代的大史學家、大文學家史馬遷,青年時代就立志編寫出一部有別於他人的史學著作。為此,他不僅以畢生的精力投入到浩瀚的史籍中,整理殘章斷簡,奔波與民間,收集豐富的史料,就是在入獄慘遭宮刑之後,也沒有消沉下去,反而更加堅定志向,愈挫愈奮,在「撰史」的崇高理想鼓舞下,勤奮寫作,到了晚年終於寫成了上自軒轅、下迄漢武的中國三千多年的鴻篇巨作——《史記》這部「千古之絕唱」,由此可見,有「恆志」,而且有不懈的勤奮努力,是「事竟成」最重要的條件。
總之,「有志者事竟成」,並不是說有志事就一定能成,而只是說明「有志」與「事成」之間的辯證關係:無志者則事必定無成,有志而脫離實際則事不成,有符合實際之志而無「恆志」則事難成,有符合實際的「恆志」而無堅持不懈的勤奮努力則事也難成。只有把上述條件有機地融為一體,才能「事竟成」。
年輕的朋友們,成功的鮮花正準備獻給每一位有志者,但是,你能得到它嗎?這就要看你自己的了.
第2篇:有志者事竟成議論文600字
中國有句名言:「有志者事竟成。」說明立志的重要性,並鼓勵人們拼搏向前。然而真理是相對而不是絕對的。任何事理、名言警句都是以一定的條件為前提而存在的。那麼,是不是「有志」就一定能「事成」呢?
自古以來,闡述「有志者事竟成」的事例不勝枚舉。越王勾踐臥薪嘗膽十年生聚終於滅吳復國成為一方霸主;諸葛孔明通曉時世將才引來劉備三顧茅廬終成一代名相。這些名人事跡無不教育我們:立志方能有所作為。
有了志向,努力才不會盲目;有了志向,前進就有了動力。
古今中外多少有才能的人,就因為志向不明,最終只能碌碌無為,遺憾終生。在空中飛翔是許多人的夢想,但為何只有萊特兄弟成功?探尋生命的起源是許多人努力的目標,但為何只有達爾文寫出《物種起源》?成敗得失的關鍵就在於是否有志!
然而,「立志就能成功」這句話不是絕對成立的。
王安石的遊記名篇《遊褒禪山記》中有段文字:「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這肯定了有志的重要性,同時也指出事物的外因與內因同時作用並影響事物的發展。
徜若越國父老沒有同仇敵愾上下一心,吳王精明強幹沒有沉迷美色耽誤朝政,勾踐能一舉得勝嗎?徜若漢朝統治天下太平沒有割據混戰,劉備恃才傲物沒有仁德兼備禮賢下士,諸葛亮能聞達於諸侯嗎?
由此可見,「有志」是「事成」的前提條件,但不是唯一條件。
第3篇:有志者事竟成議論文600字
每個人對未來都有所希望和計劃,立志是成功的起點,有了壯志和不懈的努力,就能向成功邁進。
有一句很好的諺語:鳥最要緊的是翅膀,人最要緊的是志向。鳥從小就有一個志向,那就是在天空中自由的翱翔。同樣,每個人也擁有著自己的目標,確定遠大的目標就是成功的一半,無志之人不可能享受事業的種種輝煌。
美國前任總統羅斯福的夫人在本寧頓學校念書時,要在電訊業找一份工作。她父親為她約好了去見一個朋友。當時擔任美國無線電公司的董事長的薩爾洛夫將軍。羅斯夫人回憶說:「將軍問我想做什麼。我說隨便吧。」他對我說沒有「隨便」這個工作。並用逼人的目光對我說:成功之路是由目標鋪成的。為了這句話。羅斯福夫人努力追求自己的目標,最終成為知名的社會活動家。
陳涉少時,曾替人耕種,心中不滿於這種處境,在壟上休息時,常常感慨長恨,有一回對同耕者說:「假如哪一天富貴了,彼此不要忘了拉朋友一把。」同伴嘲笑他:「你現在替人耕田地位卑微,還說什麼富貴呢。」陳涉長嘆一聲:「唉,燕雀怎能知鴻鵠的志向呢?」陳涉後來在大澤鄉和吳廣發動起義滅秦,作出驚天動地的壯舉。陳涉曾說:「壯士不死則已,死即舉大名耳。王候將相,寧有種乎?!」這樣的雄心壯志,有豈是那些連好夢都不做一個的磕睡不醒的人所能比及的嗎?
這些事例高度讚頌了他們表現出立志是人生的動力。
實踐證明立志是成功的起點,是事業的脊梁,是一個民族傲立於世的精神支柱。最窮的是無才,最賤的是無志。所以,每個想為國作出貢獻的人,必須有一個堅定的志向。有志者事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