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十年的十部經典電影(驚豔一個時代的11部電影)

2023-06-07 15:57:12 2

2005年,央視的《電影傳奇》欄目邀請了南斯拉夫的老牌影星巴塔製作了一期「經典回顧」的專題。

這位憑藉《瓦爾特保衛塞拉耶佛》《橋》等經典影片為人熟知的演員,曾因飾演的「戰神」瓦爾特,成為在中國最火的外國明星。

時過境遷,此時的巴塔已經年過70,白髮蒼蒼的他感慨著往事,也抒發著對自己國家現狀的憂慮。

果然在一年後,蒙特內哥羅共和國宣布獨立原本繼承南斯拉夫體系的「塞蒙」徹底解體,成為永遠的歷史。

幾十年裡,蘇聯、捷克斯洛伐克等國家,也都遭遇過類似的命運。

這些國家,雖然現在已不在了,但它們留下了許多享譽世界的經典電影,至今仍為人津津樂道。

今天,皮哥就與大家一起聊聊,那些來自蘇聯、南斯拉夫等消失國家11部經典電影及幕後故事。

這些電影,有不少曾引進中國,風靡一時,成為了我們一代人的美好回憶。

下面,我們就先從蘇聯這個國家說起,看看這11部電影,各自還有那些至今令人難忘的「名場面」——

1、蘇聯

第一部:《列寧在1918》

可惜,男主角英年早逝,一段芭蕾舞戲,抓住了無數中國觀眾眼球

這部拍攝於1938年的電影,雖年代久遠,但影響力至今仍未消散。

比如那句「麵包會有的,牛奶也會有的」經典臺詞,正是出自本片。

影片以十月革命之後的蘇聯為背景,講述在列寧領導下,蘇聯人民戰勝饑荒和敵對勢力,最終取得了革命的勝利。

片中的列寧既有領袖風採,又不失幽默和可愛的煙火氣,這一點其實對後來中國主旋律電影裡如何塑造領袖人物,有很大的啟發。

飾演列寧的演員史楚金由於形神兼備的扮相,也被視為最貼近列寧本人的特型演員

連列寧的夫人看到他在片中的表演後,都連連驚嘆「太像了」,完全做到了以假亂真的程度。

不幸的是在拍完電影後沒多久,史楚金因為勞累過度染上重病,兩年後去世。

《列寧在1918》在50年代引進中國後,在此後20多年的時間反覆播映,影響了幾代觀眾。

特別是片中列寧在劇院看芭蕾表演敵人準備暗中刺殺列寧的這場戲,直到今天仍被老一代觀眾津津樂道。

有意思的是,觀眾並不是被緊張的情節,而是被作為背景的芭蕾舞演員所吸引。

身著芭蕾舞裙的女演員們,在舞臺上翩翩起舞,很多觀眾都是頭一次見到如此「大尺度」的場景,受到了很大的精神震撼。

以至於不少人後來多次去看這部電影,只為多看幾眼不到兩分鐘的「芭蕾舞」。

第二部:《士兵之歌》

被評為蘇聯電影中的「異類」,看到最後「心痛」

1959年,電影《士兵之歌》入圍坎城電影節,也讓導演丘赫萊依享譽國際。

母親站在似乎沒有盡頭的小路上,等待戰場上的兒子歸來,卻不知道兒子已經不在人世······

每次看到《士兵之歌》的開場,再配上舒緩而憂傷的伴奏,都讓人感覺無比揪心。

作為導演丘赫萊依的代表作,《士兵之歌》在當時蘇聯的戰爭片裡絕對是一部「異類」。

當時蘇聯的戰爭片,大多都是氣勢恢宏的大製作,講究故事的史詩氣質,以及戰爭場面的波瀾壯闊。

而《士兵之歌》卻反其道而行之,從一個普通士兵阿廖沙的角度展現他的所見所聞,戰場反而成了故事的背景板。

心愛的姑娘,溫柔的母親,阿廖沙所期待的浪漫美好的未來,都在槍炮聲裡灰飛煙滅。

如果不是因為戰爭,阿廖沙會和母親平靜地生活,會和心愛的女孩結婚,平淡而幸福地度過一生。

正是因為這樣的惋惜,讓觀眾對這個男孩的遭遇感到心痛,從而實現了影片「反對戰爭」的主題傳達。

在那個年代能有這樣的反戰意識,可以說是非常難得的。

如今這部影片在評分網站仍保持著9.1的高分,去年北影節放映的時候也是座無虛席,可見影片在六十多年後仍能感染著當今的觀眾。

第三部:《伊萬的童年》

蘇聯大師「最沒信心」的作品,竟意外成就了中國《小兵張嘎》的拍攝

拍攝於1962年的《伊萬的童年》,是蘇聯電影大師塔可夫斯基早年的一部作品。

拍這部電影的時候,塔可夫斯基正陷入深深的自我懷疑:他覺得自己可能不是拍電影的那塊料。

為了測試自己到底幾斤幾兩,塔可夫斯基拍了這部戰爭題材的黑白電影。

出乎他意料的是,影片竟然在國際上得到很高的評價,還一舉拿下了威尼斯電影節的金獅獎。

聽起來有些凡爾賽,但這部電影確實給了塔可夫斯基很大信心,也讓國際影壇多了一位大師級的導演。

和《士兵之歌》相似,這部電影也是關於戰爭對於一個普通孩子的傷害。

母親和姐姐在戰爭中接連被害,伊萬幼小的心靈逐漸被仇恨佔據,最後也死在了戰場上。

值得一提的是,這部電影的問世,也直接導致一部家喻戶曉的中國電影的誕生。

在得知《伊萬的童年》獲獎的消息後,國內有關部門的領導坐不住了:咱不能光看著,也得拍一部優秀的兒童戰爭電影!

就這樣,這個任務就交給了北影廠的導演崔嵬,崔嵬聯合另一位導演歐陽紅櫻,拍出了《小兵張嘎》這部經典之作。

可以看到,兩部電影雖然都是從孩子的角度展現戰爭,但立意不同。

塔可夫斯基的這部電影,創作來源於自己童年時對戰爭的恐懼,他親眼目睹過戰爭中家破人亡的場面。

所以他在電影裡著重表現戰爭的恐怖,對少不經事的孩子的身心傷害。

而《小兵張嘎》是展現戰爭中普通人的英雄精神,頑劣的嘎子在戰爭中收穫成長,是對英雄先烈的歌頌。

拍完本片後,塔可夫斯基又導演了《鏡子》《鄉愁》等享譽世界的經典,成為無數電影導演崇拜和模仿的對象。

可惜的是,70年代的老塔在國內遭受各種排斥和迫害,無奈他只能移居海外,最終於1986年在瑞典去世。

第四部:《莫斯科不相信眼淚》

為找女主角,導演費盡腦汁,不久前,導演和妻子因「新冠疫情」前後離世

上世紀80年代,《莫斯科不相信眼淚》引進國內後火遍大江南北,時至今日影片還在央視電影頻道不斷重播。

簡單來講,影片所講述的就是「一個女性的奮鬥史」。

年輕的女工卡捷琳娜由於身份卑微,在懷孕之後又被所愛之人拋棄。

但卡捷琳娜堅持生下了女兒,之後又在朋友們的支持下辭去工作,經過十多年的不懈努力成為工廠的廠長。

事業成功的卡捷琳娜,在人到中年時再次收穫愛情,幾經坎坷最後走進了婚姻的殿堂。

時隔40多年,卡捷琳娜那句「人生,從40歲開始」的臺詞,放到現在已經是妥妥的獨立女性宣言,可見本片在思想上的超前性。

影片不僅在票房上大獲成功,還獲得了當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為正處於低迷的蘇聯電影注入了一針強心劑。

鮮為人知的是,飾演卡捷琳娜的女演員薇拉·阿蓮託娃,正是本片導演弗拉基米爾·門紹夫的妻子。

當初,門紹夫為了女主角的人選找了不少女演員試鏡,但最後不是導演沒看中就是對方拒絕出演。

無奈之下,門紹夫找來妻子阿蓮託娃飾演這一角色,沒想到夫妻的第一次合作就大獲成功,也讓阿蓮託娃成為蘇聯炙手可熱的女明星。

影片在蘇聯上映後引發轟動,連續放映長達數月,最終創下了9000萬人的觀影紀錄。

不幸的是,去年導演門紹夫因為感染新冠去世,今年年初阿蓮託娃也因新冠去世,《莫斯科不相信眼淚》自此成為一個永遠的回憶。

第五部:《辦公室的故事》

你說我乾巴巴的!不,您溼乎乎的······納瓦謝裡採夫同志

說起這部電影,不得不提到本片高超的譯製水準。

本片是喜劇大師梁贊諾夫的經典作品,講述了女上司與男下屬在啼笑皆非的矛盾衝突中,修成正果的愛情故事。

在皮哥看來,喜劇片其實是譯製片裡最難配音的

要藉助配音抖出外國電影中的「包袱」,把中國的觀眾逗笑,並不是件易事。

但兩位配音演員用強大的聲音塑造能力,讓觀眾只是聽聲音,就能感受到一股撲面而來的蘇聯喜劇風

小職員納瓦謝裡採夫是「小綿羊」,低眉順眼唯唯諾諾;女上司柳德米拉是「冷血動物」,為人嚴苛難以親近。

藉助聲音的詮釋,男女主角之間唇槍舌劍的喜劇效果被展現得淋漓盡致。

比如片中最經典的臺詞,出自柳德米拉質問納瓦謝裡採夫的片段。

「你說我乾巴巴的!」

「不,您溼乎乎的······」

一方已經憤怒到無語,而另一方又假裝無辜,兩位配音演員對角色精準的情緒拿捏,促成了這段經典。

以至於後來一提起男主角,就知道原來是那個「溼乎乎的」納瓦謝裡採夫同志

第六部:《兩個人的車站》

男女主角,小木屋重逢,沒有一句臺詞,卻令人淚如雨下

這部影片同樣出自梁贊諾夫之手,1986年由長春電影廠引入國內後成為當年最受歡迎的譯製片之一。

和《辦公室的故事》相似,《兩個人的車站》仍是兩個中年男女的愛情故事,仍是看不順眼的歡喜冤家,只不過是把身份換成了即將入獄的犯人和餐廳服務員

因為錯過火車,男主角普拉東在火車站的餐廳與服務員薇拉相遇,兩人因為薇拉的服務不周結下梁子,之後在種種糾葛中擦出了愛情的火花······

不得不說梁贊諾夫導演的功力之高,硬是把這樣一個庸俗老套的愛情故事講得如此細膩動人。

首先是梁贊諾夫電影一貫出彩的臺詞,從針鋒相對到暗生情愫,兩人之間的關係變化基本都是藉助生動的臺詞來展開的。

此外影片在細節的處理上也做足了功課,比如兩人在小木屋重逢的那場戲,一句臺詞也沒有卻讓人潸然淚下。

兩人見面後的第一反應,都是愣在原地。

普拉東緊接著被食物嗆到大聲咳嗽,薇拉回過神來趕緊過去給他拍打背部。

舉手投足間的細節表現,足以勝過甜蜜的萬語千言

不做作,不矯情,不脫離現實,國產喜劇片真的可以從梁贊諾夫的電影裡取取經。

第七部:《這裡的黎明靜悄悄》

喀秋莎還站在俊俏的岸上嗎?這部電影曾啟蒙了陸川的電影《可可西裡》

影片當年在國內上映時感動無數觀眾,特別是那首動人的《喀秋莎》至今還在傳唱。

和當時的很多人一樣,本片導演羅斯託茨基也參與過二戰,片中的不少戰鬥場景其實都是他的親身經歷。

故事一開始,五個女兵在軍營裡嬉鬧玩耍,沐浴在陽光中的她們充滿了青春浪漫的氣息。

但開始有多美好,到後面就有多殘忍。

隨著女兵們踏上戰場,她們開始陷入到你死我活的戰鬥裡,一個個在戰爭中死去。

比如回去送信的麗薩誤入沼澤,一點點被沼澤吞噬卻無人知曉的時候,讓人感覺到那種深入骨髓的絕望。

多年後,陸川也在他的電影《可可西裡》中使用了同樣的手法,讓人感受著無可奈何的殘酷和悲涼。

據導演所說,本片真實的人物原型本來是五個犧牲的男兵,但他在電影裡卻都換成了清一色的女兵。

在他看來,女孩的單純美好更能反襯出戰爭的殘忍黑暗,讓觀眾更能體會到那種被戰爭傷害的切身之痛。

2015年,俄羅斯又翻拍了這部戰爭經典,但無論口碑還是票房都難以企及前作,國內引進後票房也不到1000萬。

2、南斯拉夫

第八部:《橋》

老朋友再見吧……1992年「波赫戰爭」,導演走了

1977年引入國內的《橋》,可以說是所有60後的集體記憶。

其中那首用口琴伴奏的《啊!朋友再見!》,更是在影片上映後在大街小巷傳唱,至今仍廣為流傳。

整部電影主要圍繞著「護橋」和「炸橋」展開:以少校「老虎」為首的遊擊隊必須在七天內炸毀大橋,阻止德軍會和,由此發生的一系列驚心動魄的故事。

多年過去,片中的很多情節仍歷歷在目,特別是遊擊隊員班比諾的死,每次看都讓人心碎。

班比諾奮力想逃離敵人的追擊,一次又一次掙扎著爬起來,最後仍被敵人射殺在泥坑裡。

這個陽光開朗的男孩,臨死前眼神裡的絕望和恐懼,讓人久久難以忘記。

據說,本片的導演克爾瓦瓦茨因為好萊塢電影的影響,在手法上借鑑了不少類型片講故事的方法,讓整個故事更加曲折動人。

除此之外,導演還拍攝了大量這類遊擊隊電影,比如同樣深受中國觀眾喜歡的《瓦爾特保衛塞拉耶佛》也是出於克爾瓦瓦茨之手。

誰也想不到,這位在南斯拉夫享譽無數的導演,會死於1992年的波赫戰爭。

當時他在炮火中被圍困在城中三個月,最終因突發心臟病搶救不及時,猝然離世。

第九部:《瓦爾特保衛塞拉耶佛》

瓦爾特保衛了塞拉耶佛,但終究保衛不了「南斯拉夫」

南斯拉夫在中國最火的兩部電影,一部是《橋》,另一部就是《瓦爾特保衛塞拉耶佛》。

雖然《塞拉耶佛》拍攝時間比《橋》要晚,但早在1974年就引入了國內。

同樣是以二戰為背景,本片以瓦爾特領導的地下組織與德國納粹的黨衛軍之間的對抗,將觀眾帶入那個驚心動魄的戰爭時代。

諜戰、追殺、槍戰,間諜與反間諜的懸念與雙方激烈的戰鬥,都讓這部電影充滿傳奇色彩。

在電影拍攝一度陷入停滯的70年代,這樣一部大製作的外國電影,對於國內觀眾有著非同凡響的吸引力。

影片上映後立馬火爆全國各地,大街小巷都在討論著這部電影,孩子們也都爭相模仿電影裡的人物和情節。

特別是瓦爾特這個英雄人物,神出鬼沒身手非凡,再加上英俊瀟灑的形象,成為無數觀眾崇拜的偶像。

在影片引進後不久,飾演瓦爾特的演員巴塔被邀請到中國訪問,所到之處都擠滿電影的粉絲,都狂熱地呼喊著「瓦爾特」 的名字。

後來巴塔在採訪時說,自己在中國受歡迎的程度遠高於在自己國家,相比起來自己更像一個「中國明星」。

如今南斯拉夫早已解體成為歷史,「瓦爾特」巴塔也在2016年因病離世。

就像一位影迷說的:瓦爾特保衛了塞拉耶佛,但終究保衛不了南斯拉夫。

第十部:《地下》

一部至今都難以逾越的「史詩神作」

在所有藝術電影的影迷眼裡,《地下》是一部難以逾越的「史詩神作」

說它是史詩,是因為這部電影通過三個小人物,講述了南斯拉夫半個世紀的歷史變遷,前不久央視熱播的《人世間》正是屬於此類;

說它是神作,是因為故事裡充滿了各種超現實的「魔幻感」:大街上飛奔的動物、會飛的新娘、死後和妻子在水中重逢,聽起來就特別瘋狂。

在皮哥看來,整部電影就像一場熱鬧的馬戲團表演,在荒腔走板的狂歡之中,影射的是南斯拉夫的歷史和現實。

本片的導演庫斯圖裡卡早年是演員出身,在《瓦爾特保衛塞拉耶佛》裡,他還跑過龍套出演一名遊擊隊員。

之後他就轉入導演行當,並以《流浪者之歌》《爸爸去出差》等片在世界打響名聲,而《地下》正是他導演生涯的巔峰。

拍這部電影時,南斯拉夫正在內戰的混亂中,整個國家處於崩潰的邊緣。

正是在這種「國之將亡」的哀嘆聲中,庫斯圖裡卡導演把自己的憤怒、悲傷都放到了電影裡,用一種戲謔的態度批判戰爭,反思歷史。

眼睜睜看著熱愛的祖國滅亡,庫斯圖裡卡在《地下》中的狂歡,其實是隱藏眼淚和絕望的假象罷了。

時至今日,南斯拉夫早已從地圖上消失,再來看這部電影就更能感覺到一種無可奈何的悲哀。

3、捷克斯洛伐克

第十一部:《雛菊》

被官方列入黑名單的電影,世界上最難懂的電影之一

拍攝於1966年的《雛菊》也是一部相當前衛的電影。

得益於捷克斯洛伐克的政策,電影的創作環境比較寬鬆,由此掀起了轟轟烈烈的捷克新浪潮運動。

而這部由女導演希蒂洛娃拍攝的影片,正是新浪潮的一部代表作品。

整個電影的故事情節聽起來特別怪誕甚至無釐頭:兩個叫瑪麗的女孩,一直在不斷搞破壞:大鬧宴會,暴飲暴食,砸爛一切,只是為了尋找快樂。

到後來,兩個女孩甚至拿著剪刀剪碎對方的身體,只剩下兩顆頭顱在空中飄動,荒誕中又有幾分恐怖。

直到影片最後,遭受戰爭的城市一片荒涼破敗的景象,似乎讓人明白,這部電影似乎在控訴戰爭給人們帶來的痛苦。

而兩個女孩的一切行為,只是通過一種極端的方式表達這種痛苦。

但由於形式過於大膽荒誕,影片不僅沒得到大眾的認可,還被列入官方的黑名單。

就在影片上映的第二天,官方就以「浪費食物罪」將本片禁映。

時至今日,本片早已解禁,但它的遭遇也讓人不得不思考,導演的自我表達和大眾審美之間,怎樣才能做到平衡?

以上盤點的這些影片,都曾在不同時期產生過很大反響,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電影觀眾。

幾十年過去,希望這些經典的老電影不會被埋沒,繼續在新的時代發揮著它們的價值!

文/皮皮電影編輯部:阿志

©原創丨文章著作權:皮皮電影(ppdianying)

未經授權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

,
同类文章
 陳冠希被曝當爸爸 老婆維密超模露點照觀看

陳冠希被曝當爸爸 老婆維密超模露點照觀看

6月12日,有網友曬出陳冠希和秦舒培為女兒舉辦百日宴的照片,陳冠希抱著女兒盡顯父愛,身旁站著秦舒培和家人。網友還曝陳冠希女兒名字是Alaia,此前秦舒培曾多次被傳懷孕及在美國生產。去年陳冠希秦舒培曾同逛嬰兒用品店;今年1月有網友偶遇秦舒培,稱其肚子凸起;今年4月有爆料稱秦舒培已誕下女兒。秦舒培是90
 日本十八禁的工口遊戲 電車之狼尾行系列你喜歡哪個?

日本十八禁的工口遊戲 電車之狼尾行系列你喜歡哪個?

工口遊戲,很多人應該都聽說過,工口遊戲其實就是日本遊戲產業裡面一些尺度較大的遊戲,我們也都了解日本的遊戲行業是很發達的,其中自然也少不了一些涉及大尺度的色情遊戲,工口遊戲就是這個一個類別的,下面讓我們來盤點幾個日本十八禁的工口遊戲。日本十八禁的工口遊戲:一、性感沙灘那個被碧撥蕩漾清可見底的海水圍繞的
 韓國十大被禁播的女團MV 尺度太大令人慾罷不能(視頻)

韓國十大被禁播的女團MV 尺度太大令人慾罷不能(視頻)

韓國的女團是一直是以性感而聞名,不僅在韓國有一大批的粉絲,就連中國和歐美國家也有一大票的粉絲,小編自然也是韓國女團粉絲大軍中的一員,看過韓國女團MV的人都知道,一向尺度是非常大的,各種誘惑性的東西看得欲罷不能,然而也正是因為尺度太大而遭到禁播,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去看看那些被禁播的MV。一、Stella
 莫菁門事件始末 因愛生恨散布大量豔照

莫菁門事件始末 因愛生恨散布大量豔照

莫菁門事件是發生在2010年廣西柳州的一次「豔照門事件」,那時候時下流行各種門事件,而廣西柳州莫菁門事件之所以能引起網絡上極大的討論,就是因為網友認為發帖者的行為已經超越了道德底線,莫菁門事件中究竟有什麼愛恨情仇呢?莫菁門事件:莫菁,女,廣西柳州人。2010年11月,一名柳州女子的不雅「豔照」在網際
 陳法蓉萬人騎是什麼意思?她演過哪些三級片?

陳法蓉萬人騎是什麼意思?她演過哪些三級片?

陳法蓉是香港著名的女藝人之一,曾經還獲得1989年香港小姐的冠軍,可以說是一位老牌的港姐代表,曾經也有演過三級片,網上曾經有一種對於她的說法是「萬人騎」,說的就是她的感情經歷十分豐富,交往過很多任的男朋友,最後都沒有一個好的結果。陳法蓉介紹:陳法蓉,1967年10月28日出生於香港,祖籍江蘇宿遷,中
 蔣英與李雙江婚外情?關係曖昧是真的嗎?

蔣英與李雙江婚外情?關係曖昧是真的嗎?

蔣英是中國最傑出的女聲樂家,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的夫人,武俠小說大師金庸的表姐,大詩人徐志摩的表妹,看到這麼多人的名字你一定會驚嘆,而在網上曾有流傳蔣英與李雙江的婚外情事件也是引起不小的轟動,蔣英與李雙江是真的嗎,讓我們一起去揭秘事情的真相。蔣英簡介:蔣英生於1919年9月7日,浙江海寧人,中國最傑出
 《狼心狗肺》《你的淺笑》誰曲子更密鑼緊鼓

《狼心狗肺》《你的淺笑》誰曲子更密鑼緊鼓

港島妹妹和梵谷先生:天津嘉年華梁龍說:這不都坐著呢嗎我們說:坐下,牛逼安保說:菠菜賤賣。2019年10月28日 (114)|lululu0726:搖滾是音樂 聽音樂不聽音樂光聽歌詞?前戲不重要麼各位?2020年11月16日 (51)|死在柯本槍下:前面叨咕的是不是:上班了上班了他媽媽沒話說?2021
 柯凡錄音門事件 因侮辱詹姆斯而遭到封殺?

柯凡錄音門事件 因侮辱詹姆斯而遭到封殺?

柯凡,中國籃球解說員,看過NBA的朋友肯定對於他不會太陌生,柯凡搭檔過很多著名的體育解說員,但是因為在2015-2016NBA總決賽期間曝出的錄音門事件中侮辱了詹姆斯被球迷口誅筆伐,柯凡也因此被暫時停止工作反省,柯凡究竟有沒有被封殺呢?柯凡簡介:柯凡,男,北京市人,1986年3月29日出生。籃球解說
 病態三部曲背後虐心的故事 打回原形/防不勝防/十面埋伏

病態三部曲背後虐心的故事 打回原形/防不勝防/十面埋伏

黃偉文是香港樂壇著名的作詞人,他給很多音樂人都寫過歌詞也都是耳熟能詳,比如說《可惜我是水瓶座》《浮誇》《下一站天后》《喜帖街》等等,他的歌能讓人產生非常多的共鳴,在病態三部曲中更是引起無數人對於愛情的遺憾,他的病態三部曲分別是哪三首呢?病態三部曲:《打回原形》《打回原形》講愛之卑微。在愛情裡面,人難
 《愛你這樣傻》與《你從未說過愛我》哪首變幻莫測

《愛你這樣傻》與《你從未說過愛我》哪首變幻莫測

南極不季寞:90後聽這種歌的還有幾個2015年9月20日 (6017)|Ea-bon:真系好聽無得頂啊,睇下幾多人卑贊!!12015年12月2日 (2092)|麥芽先生:唱歌的也傻聽歌的也傻2015年3月27日 (867)|六級詞彙小能手:22歲的阿姨沒有談過戀愛但是喜歡著一個人。2017年10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