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蒙太奇的內涵和作用(電影電視業說的蒙太奇是什麼)
2023-06-08 05:23:26 2
蒙太奇的基本含義:
蒙太奇」,作為電影電視藝術的基本特性,在影視創作中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有人稱「電影——蒙太奇的藝術」。所謂「影視語言」,從根本上說就是"蒙太奇語言」。
因此,研究、掌握、運用蒙太奇,就成為影視導演、攝影、攝像、剪輯、編輯的必修課和基本功。蒙太奇產生於鏡頭組接,完成於剪輯臺上,貫穿於剪輯工作的全過程。
從某種意義上講,蒙太奇是影視剪輯技巧、手法的同義語。所以,蒙太奇對於剪輯、編輯而言,具有更為直接、更為具體、更為重要的特別意義,必須深刻地理解,精到地把握,熟練地運用之。
蒙太奇(Montage), 是建築學上的一個法語詞彙, 原有「安裝、組合、構成」之意, 即將各種不同的建築材料,根據一個總的設計藍圖,分別加以處理、組合、安裝在一起,構成一個整體建築物,產生出全新的功能和效用。也就是說,一塊塊的磚、瓦,一根根的木頭、鋼筋,當它們個別存放時,只是建築材料。但是,一經按照工程圖紙投入施工,製成門窗、梁架、牆壁等構件,安裝、組合、構成為廠房、校舍或樓閣廳堂時,就發生了質的變化,產生了新的概念和功效。零散的磚、瓦、木頭、鋼筋「變」成了結構合理、比例勻稱、布局精巧、適於需要的各種房屋,從而使磚、瓦等建築材料發揮出個別存放時所無法起到的新的作用。
電影藝術家借用「蒙太奇」這一術語,來譬喻、表達、說明影片鏡頭組接的含義,是頗為恰當貼切的。在電影製作中,按照劇本或影片所要表現的主題和情節,分別拍成許多鏡頭(畫面);然後再按照原定創作構思,把這些不同鏡頭(畫面)有機地、藝術地組接(剪輯)在一起,使之產生連貫、對比、聯想、襯託、懸念及各種節奏等功效,從而組成一部完整地反映生活、表達主題,為廣大觀眾所理解的影片。這些電影獨有的構成形式和表現方法,就總稱之為蒙太奇。
關於蒙太奇的定義,表述甚多,眾說紛紜。列舉中外電影導演、理論家的有關論說數條如下,以供學習、比較、研討。
前蘇聯電影導演、教授庫裡肖夫《西伯利亞人》《跳入火山口》;主要著作《電影導演基礎》:「把運動的各個鏡頭在一定的順序下連接(裝配)成一個完整的藝術作品,這就叫蒙太奇。」
庫裡肖夫:作為「蒙太奇「電影技術理論的前驅,為弄清蒙太奇的並列作用,庫裡肖夫做了一項有名的鏡頭剪接實驗,這就是電影史上具有重大意義的庫裡肖夫效應:他給俄國名演員莫茲尤辛拍了一個毫無表情的特寫鏡頭,分別接在一盆湯、一個做遊戲的孩子和一具老婦人的屍體鏡頭前面,出乎意外的是,他發現觀眾看到了演員的「表演」,即:看到湯時表現出飢餓感,看到孩子時表現出喜悅,看到老婦人屍體時表現出悲傷。而實際上這都是由於鏡頭的組接使觀眾產生了聯想。從這個試驗中,庫裡肖夫得出結論:造成電影情緒反應的,不是單個鏡頭的內容,而是幾個畫面之間的並列,是鏡頭組接和剪輯的作用。
前蘇聯電影導演、教授愛森斯坦《電影藝術四講》:"這就是條理貫通地闡述主題、情節、動作、行為,闡述整場戲、整部影片的內部運動——更何況我們的影片所面臨的任務,不僅僅是合乎邏輯的條理貫通的敘述,而正是最大限度激動人心的、充滿感情的敘述。蒙太奇——就正是解決這次任務的強有力的助手。
中國電影編劇、領導者夏衍(代表作《祝福》,《林家鋪子》):「所謂蒙太奇,就是依照情節的發展和觀眾注意力和關心的程度,把一個個鏡頭合乎邏輯地、有節奏地連接起來,使觀眾得到一個明確、生動的印象或感覺,從而使他們正確地了解一件事情的發展的一種技巧。」蒙太奇實際就等於文章中的句法和章法……
蒙太奇來源於人們的日常生活經驗。當人們用目光去打量四周的一切事物時,總是把自己的視覺注意力,依次地集中在不同的(廣闊的或狹小的、龐大的或細微的、遙遠的或臨近的)空間範圍上。由於人們總是不斷地變換視點:上、下、左、右、遠、近、前、後,所以這種不同空間範圍的視覺感受就始終是不間斷地進行著,延續著。比如在戲院中看戲,觀眾的注意力,不會是從始至終都通過整個舞臺這樣一個固定不變的空間範圍,來感受欣賞戲劇動作,而是把自己的視線一會兒集中在整個舞臺場面上,一會兒集中在舞臺的局部一角,一會兒集中在單個演員身上,這完全取決於劇情的發展狀況和觀眾的欣賞意願。這種現象,正是人們在不知不覺中,根據自己的方式在對舞臺上表演的一切進行戲劇的"蒙太奇處理」。也就是說,在人們的視覺中,幾乎每一瞬間都在自覺不自覺地運用「蒙太奇」。大千世界無奇不有,人們的眼睛觀察著周圍的一切,就如同一架攝影機,攝取著周圍人群和事物。而眼睛所觀察到的事物反饋給大腦,大腦思維又對每個人及客觀事物進行判斷、分析、選擇、提煉,從而產生對客觀事物的正確評價和適當處置。又如,一位裁剪師面對一塊面料,他的腦海中會有眾多衣服樣式閃現,他會針對眼前這塊面料的質地、大小、顏色,用剪刀來完成他所設計的衣服款式。這表明人們在幹一件事的時候,腦海中總會出現與這件事直接相關的蒙太奇思維或蒙太奇形象,而這些蒙太奇因素會通過不同的手法和途徑付諸實踐,加以完善。
這就是生活中的蒙太奇現象。影視的蒙太奇原理,正是根據日常生活中,人們觀察事物的規律和經驗建立起來的。蒙太奇實質上就是人們觀察、認識事物的思維活動在電影電視中的反映。這種反映,是形象的、感性的、藝術的,而不是哲思理念。影視的蒙太奇,不僅是視覺的、直觀的,還有其內在的「思維」方式和規律。影視的編劇、導演、攝影、攝像和剪輯、編輯,正是通過這種對生活現象的觀察和認識,運用蒙太奇思維進行選擇、提煉、改造、組合,產生出一種新的含義,實現藝術的再創造。試以天安門五星紅旗為重心的四組鏡頭為例說明之:
第一組:
①一個古老的舊天安門鏡頭。
②一個冰天雪地的鏡頭。
③一個街頭人們乞討的鏡頭。
將以上三個鏡頭組接起來,便產生了舊社會反動統治階級剝削壓迫人民,勞苦大眾民不聊生這樣一個新的含義。
第二組:
①一個解放後的新天安門鏡頭。
②一個冰河解凍的鏡頭。
③一個人們歡笑的鏡頭。
將以上三個鏡頭組接起來,便產生了反動統治階級滅亡,人民翻身得解放這樣一個新的含義。
第三組:
①一面五星紅旗迎風招展的鏡頭。
②一個冰河解凍的鏡頭。
③一朵朵鮮花的鏡頭。
將以上三個鏡頭組接起來,表達出新中國誕生、舊中國滅亡、新生事物欣欣向榮這樣一個含義。
第四組:
①一面五星紅旗迎風招展的鏡頭。
②一群兒童歡笑的鏡頭。
③一叢鮮花盛開的鏡頭。
將以上三個鏡頭組接起來,表達出新中國兒童茁壯成長、過著幸福生活這樣一個新的含義。
以上四組鏡頭中,通過對天安門、五星紅旗、冰河解凍、鮮花怒放和各類人群的單個鏡頭的有意選擇和不同組合,產生了或表達出各自全新的含義,這就是蒙太奇,或者說蒙太奇的構成方式。在這裡,人們不但認同從單個鏡頭各自的含義變化為組合鏡頭的嶄新含義的全過程,因為它符合生活的邏輯、過程和內在聯繫,而且還可以體會到作者(編劇、導演、剪輯等)的創作意圖,甚至感受到作者的世界觀和藝術觀。只有熱愛生活、深入生活、理解生活的影視藝術家,才能把握蒙太奇的真諦。生活不但是藝術的源泉,同時也是蒙太奇的根基。
《影視剪輯編輯藝術——傅正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