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稱武松為武二郎(大名鼎鼎的行者武松只是小說中的人物嗎)
2023-06-07 16:38:34
【文/寒柏隴臥子】註:如需轉載,請事先告知,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原創文章,全網刪帖保護;如遇抄襲侵權,必將追究責任。
——小說《水滸》裡的武松
在我們中國人中,對武松的大名知之者可謂甚眾也。人們熟悉武松,開始還得靠那位寫出《水滸傳》的施耐庵先生,這部著作是南宋以來幾百年間很多民間藝人和文人的辛勤結晶。
小說裡的武二郎,寫得是栩栩如生、呼之欲出,是一個成功的血性男兒典範。《水滸傳》中對武松著墨甚多,從武松第一次出現在柴進大官人家見到宋江,一直到武松隨梁山大軍徵討方臘落得殘疾,最終在六和塔寺出家為道,後至八十歲善終。
《水滸傳》中對武松事跡的連續描述就多達十個章回,從第二十二回到第三十二回。這十個章回裡寫了武松在清河縣酒後打了官人投奔柴進偶遇宋江,景陽岡上暴打老虎,為兄報仇怒殺潘金蓮與西門慶,十字坡遇上母夜叉孫二娘和菜園子張青夫婦,武松威鎮安平寨,快活林醉打蔣門神,大鬧飛雲浦,血濺鴛鴦樓後夜走蜈蚣嶺,一直到上二龍山投奔魯智深、楊志入夥等大家耳熟能詳的精彩故事。
話說書中的武松有多猛?有言道:「山中猛虎,見時魄散魂離;林下強人,撞著心驚膽裂。」
再言武松有多帥?有詩為證:「身軀凜凜,相貌堂堂。一雙眼光射寒星,兩彎眉渾如刷漆。胸脯橫闊,有萬夫難敵之威風;語話軒昂,吐千丈凌雲之志氣。心雄膽大,似撼天獅子下雲端;骨健筋強,如搖地貔貅臨座上。如同天上降魔主,真是人間太歲神。」
從上個世紀開始,武二郎又走進了銀幕和戲劇,「英雄蓋世武二郎」更為家喻戶曉,他的名氣也更加響亮了。
△行者武松
——打虎英雄武二郎,在正史中從無記載
這個人人皆知的行者武松,在正史中卻名不見經傳。自宋以來的官方史書可謂是多如牛毛,但從未有這位景陽崗上打虎英雄的名字,當然更談不上其生活和事跡了。
凡是屬於《水滸傳》中那塊石碣上刻的好漢名諱,在《宋史》裡有記載的,除了宋江實有其人其事外,另外還有一個「宋江餘黨史斌」,也就可能是九紋龍史進了。其餘的人,或是名不對事跡,更多的是查無實據。當然,關於這位大名鼎鼎的武行者也是沒有其名的。
長期以來,武松從來沒有出現在史學家的筆下,他只是一個根據形象思維所塑造出來的小說人物和戲劇角色,而不是真正的歷史人物。
△景陽崗武松打虎
——野史典籍中認為行者武松確有其人其事
但是,歷史上也有很多人認為武松確有其人,歷代也有許多書籍記述了武松的事跡。
最早出現綽號為行者的武松名字,是南宋末年的平話《大宋宣和遺事》。這部書裡,在宋江和他的夥伴們中,坐在第三十把交椅上的就是武松。
元朝畫家龔開根據《東都事略•侯蒙傳》,寫有《宋江三十六人贊》,其中也有一個是武松,它是沿襲《宣和遺事》而來的。
元人雜劇也多有梁山人物和武松的故事,在一部叫《義俠記傳奇》的書中還寫到,武松自幼訂下妻子賈氏,但因他逃上梁山而失散,後來宋江受了招安,「諸英雄都得了官職,武松乃與賈氏相見,由宋江等作主而結了婚」。書裡還說武松和魯智深都有媳婦,「皆不以獨身終也」。
△三碗不過崗
明朝中葉很流行水滸故事,文人陸容寫的《菽園雜記》中記有「鬥葉子之戲」的內容,裡面說官府捉拿武松的賞錢為一千萬貫。這個懸賞數額僅低於宋江,而高於梁山其他大小頭領。據稱此說法源自於張叔夜招安梁山濼榜文,上有「拿武松為一千萬貫花紅」的言語。
由於《宣和遺事》等書記述,施耐庵、羅貫中在《水滸全傳》中也稱武松自參加徵討方臘回來後,因自身殘廢,就在杭州六和塔寺出家為僧的事。
明末陳忱《水滸後傳》還寫有混江龍李俊等梁山泊兄弟從暹羅國來臨安(今杭州)時,赴六和塔寺拜訪武松的故事。對此,清代人朱梅叔還作了新的補充,他在《埋憂錄》中說在杭州鐵嶺關附近,「國初時,江滸人掘地得石碣,題曰『武松之墓』,當日進徵青溪,用兵於此。稗乘所傳,當不誣也。」另一位清代文人陸次雲在《湖壖雜記》中也有相似的記述,都認為武松實有其人。
但是,也有人對此說法有著不同意見和爭執。清代學者汪師韓就竭力反對,他在《韓談書錄》裡說:「此恐是杭人附會為之。不然,南宋人紀錄多矣,何無一人言之,閱四百餘年,始有此異聞乎?」可是梁章鉅在《浪跡叢談》中,則稱汪師韓之說「以為杭人附會為之,恐不足信耳。」
△武松影視劇照
——關於武松的各種傳說
武松由於在小說裡與杭州關係密切,他殘廢后在杭州六和塔寺出家修道、居住,直至終老,因而與之相關的傳說也頗多。
香港作家雙翼的《水滸新談》中講,「有個故事說,金兵入侵臨安時,包圍六和塔寺,武松破戒,率僧人大戰金兵,把包圍的金兵殺退了,一直追到臨安,因眾寡不敵而遇難。」
在《杭州府志》裡也有一說,北宋末年,武松流落杭州,以賣藝為生,因本領高強被提拔為都頭。後因目睹新任知府蔡某之子橫行不法,路見不平將其打死,自己投案而被判死。
武松在杭州的傳說很多,以致在抗戰前夕,杜月笙、虞洽卿等上海灘大亨還藉此在西湖巾幗英雄秋瑾墓附近,搞了個「宋義士武松之墓」。前些年,在山東陽穀張秋鎮的某一廟前土丘處,還有人矗立了一塊「景陽崗」石碑,並稱這就是當年武松打虎的地方。
武松是否實有其人,自古以來莫衷一是。很多學者文人各有所評,香港作家雙翼有一番話,我個人還是比較認同的,他說「可能當年真有個打虎的武松,後來經過傳說之後,就被寫入《水滸》中,作為三十六個猛將之一了。」
最後,武松究竟是個怎樣的人?他是真實的歷史人物,還是藝術虛構的角色?大家有些什麼樣的看法和判斷?歡迎朋友們留言交流,將自己的思考,通過網絡平臺,嵌入歷史的天空。
註: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則刪。
參考資料:《宋史》、《水滸傳》、《中國古代文化歷史》等
本人專注於文化歷史、讀書心得、詩詞對聯、文玩收藏、郵票錢幣及書法繪畫等方面。關注@寒柏隴臥子,獲取更多精彩內容。
#一千個細節還原宋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