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德哥爾摩綜合症(斯德哥爾摩綜合症是什麼病)
2023-05-31 23:17:58 1
1973年8月23日,2名全副武裝的劫匪闖入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的一家大銀行,扣押了4名銀行職員長達130多個小時。對峙了6天後,警方用催淚瓦斯將劫匪和人質驅趕出來。令人驚訝的是,人質居然將劫匪圍起來,保護他們走出,並與警方發生激烈對抗。
之後在法庭上,4名人質都拒絕作出對劫匪不利的證詞,他們對劫匪表示強烈的理解和同情。1名女性人質甚至愛上了其中1名劫匪,並在他服刑期間與其結婚。
社會科學家深入研究後發現,這種被害者對加害者產生好感、依賴、甚至幫助加害者的行為,並不是一個特例,而是廣泛存在於人類歷史的很多事件中,如集中營的囚犯、戰俘、受虐婦女等身上,經常發生斯德哥爾摩症候群。
被害者產生斯德哥爾摩症候群,通常需要4個條件:
1、被害者切實感受到自己的生存受到威脅。
2、被害者認為自己不可能逃脫。
3、被害者被隔絕,僅能受到加害者單方面的信息。
4、加害者有對被害者小恩小惠的行為。
被害者的心理行為也會經歷4個過程:
1、恐懼
2、害怕
3、同情
4、幫助
斯德哥爾摩症候群告訴我們一個殘酷的現實————人,是可以被馴服的。
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究竟是一種病態的心理疾病?還是人類面臨威脅的一種正常自我保護措施?在人類互相徵服的歷史進程中,很多被徵服者都或多或少的表現出順從和依賴。舉一個我們中國學生很熟悉的例子,便是「軍訓」。
軍訓期間,學生們被限制自由、被「粗暴」對待,但軍訓結束時,多數學生都會對教官產生好感,並依依不捨。
我也傾向於將其作為人類在特殊環境下的一種正常徵狀,而不作為一種心理疾病,並將其寫作「斯德哥爾摩症候群」,而不是「綜合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