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是哪個國家的(19世紀大都市倫敦為何會爆發霍亂)
2023-05-31 16:22:58 2
從古到今人類在發展的過程中,同樣也在與病毒共存,兩者之間針鋒相對,不是你戰勝我,就是我戰勝你,而引發這些疾病的原因,不是吃的就是喝的。
要說病從口入是真的不假,輕則頭暈目眩拉肚子,重則還會威脅生命安全,最後一命嗚呼,所以對於那些看不見的隱形殺手,寄生蟲、細菌、病毒,都隱藏在沒有經過妥善處理的食物和水裡。
霍亂作為曾經讓無數人人聞風喪膽的世紀病,雖然人們每次都在努力地克服和戰勝,但這種病毒就像可怕的幽靈一樣無處不在,但要說病毒有很多,為什麼一提起霍亂,人們總會如此的緊張?
霍亂爆發
可能在很多人的印象裡,都覺得霍亂爆發是因為生活環境特別差,但要說世界上的有些小國家生活貧困不說,沒有自來水,沒有下水道,人們每天靠著拾垃圾,過日子,這種接近於原始人的生活都已經快的垃圾共存了,離譜的是竟然沒有霍亂爆發。
但讓人不可思議的是,在19世紀是當時的世界大都市倫敦,卻爆發了一場大規模的霍亂,誰能想到,這個有將近300萬人口的大城市,工業化水平相當高,但離譜的是排水系統卻特別差。
19世紀倫敦
說白了,就是當時的倫敦人,不管是貴族還是平民,他們都不會通過正常的排洩渠道把糞便,垃圾等等東西排出去,城市人多反而排汙系統的壓力特別大,別看當時英國工業發達,但在衛生條件這兒還真就有差距。
只有極少數的富人家裡能夠用得起抽水馬桶,也不知道是技術不成熟,還是這一項服務僅供貴族人享用,那一些生活在底層的平民百姓,只能忍受著排洩物不斷堆積,越來越多。
但時間長了,就這麼堆著也不是個事,家家戶戶就準備了一個大池子,把這些排洩物和垃圾之類的東西都倒進去,可解決了一時的問題,但糞便堆積越來越多,最後肯定還是要處理的。
倫敦街頭
可在當時那一個條件不發達的年代,這種化糞池清理起來特別費勁,而且產生沼氣後還容易爆炸,就算是花昂貴的價格,請來一個掏糞工也不一定,能把化糞池裡的東西全都掏乾淨,而且這一種賣命的體力活也不是,誰都願意一直幹。
但要把這些排洩物運到城外,給農民當做化肥用,也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但那個時候,英國才有多大土地?範圍就那麼點兒,800多萬噸的排洩物,這得要多大的地方才能用完?
看著池子裡堆積的東西,越來越多人們無奈之下只得建起排水管道,源源不斷地把這些東西通過排水去排出去,而所謂的排水渠,也不是什麼建在地下,或者經過荒無人煙的地方。都是街道兩邊的小水渠,走在大馬路上,聞著那股刺鼻的味道,這個酸爽簡直難形容。
臭氣燻天
雖然當時英國政府明令禁止,但奈何問題得不到及時處理,大家都這麼做,誰也攔不住,還有這些排水渠裡的廢物流向了泰晤士河,最終造成了一種排洩物流進泰晤士河裡,然後人們再從泰晤士河取水的壯觀場面,沒有排洩物,河裡的水都不一定乾淨,有了排洩物,每一滴和水都估計都砸滿滿的細菌和病毒,不得病才怪。
這樣一來霍亂的病菌也就成功侵入了人們體內,可那個時候的倫敦人似乎並沒有意識到,病源是從泰晤士河裡而來,依舊在源源不斷地飲用著臭氣燻天的河水。
河水雖然流動,但畢竟能力有限,隨著排一些無堆積的越來越多,當時甚至是河流都會被完全堵住,水和水不得已自己改道,而有的支流也因為排洩物的長期堆積最後完全乾涸,變成了泥土,填海造路能做到這個份上,估計也就只有倫敦人了。
泰晤士河
其實在當時有醫學專家認為是水源的問題,但奈何大家不信,都臭成那個樣子了,還覺得喝的水沒啥毛病,而真正讓倫敦民眾改變想法的是,源於泰晤士河邊就是政府官員的議會廳,議員們每天一邊開會,一邊聞著堵也堵不住的臭氣,誰還有心思專心致志的討論國家大事?
大白天沒法開窗戶,窗簾圍了一層又一層,這哪是上朝,簡直是在遭罪,終於,有的工程師實在忍不住了,便將自己琢磨的一個,長2000公裡的地下水道的建議提到了大會上。
其實這個工程師早就發現問題了,五六年前就提出了,可是那些大臣們每天只知道說些沒用的廢話,民生大計根本不關心,等到他們一陣討論分析完剛出生的嬰兒都快上小學了。
然而,這一次議案剛被提上來,就以破歷史記錄的最快速度通過了,而這一項偉大的工程也就此浩浩蕩蕩地展開,作為世界七大工業奇蹟之一的倫敦地下水道,在經過了認真仔細的修建後,用了四億多塊特製水泥磚,終於修建好,以至於150多年過後,如今還能再用。
英國地下排水系統
排水問題是解決了,但霍亂的肆虐還在繼續,一天一兩千人喪命已經成為那個時候最嚴重的情況,看著國內如此不可控的病情,最後大家還是採用人民醫生的建議,起碼保證每天飲用的水源是要乾淨的,而且還要不斷改善環境,畢竟一座高大華麗的歐式建築,周圍到處都是散發著惡臭的東西,屬實不好看。
要說霍亂最初爆發的地方並不是在歐洲,英國之所以成為霍亂大爆發的地方,還是源於當地的環境衛生條件差,從而霍亂病菌有了寄生的地方。
其實早在1817年,印度就已經爆發霍亂病情了,而那個有著最明顯標籤的印度恆河,就是汙染最嚴重的一片水域,直到現在,印度人民還是喜歡在那一條所謂的母親河裡面做著各種事情,如果說因為水源裡面有病菌,治理恆河水流環境就可以,但偏偏是印度人就喜歡水葬,把因為都霍亂的病人葬在恆河裡面,表面上看著很有儀式感,但實際上大量屍體在恆河裡面漂著,本來就不乾淨的河流,病菌肆虐更加嚴重。
印度水葬
要說這種病毒只在印度物業就算了,隨著河流不斷往外延伸,使得病菌也帶走最後傳入我國,第一次的霍亂還沒有被完全消滅,緊接著第二次的霍亂大流行又席捲而來。
1826年,孟加拉地區大規模爆發,1827年更是沒有消停,霍亂就跟插上翅膀一樣,又直接開進歐洲地區了,到了1839年,同樣是孟加拉地區爆發霍亂,而這一次搏擊範圍已經延伸到北美和拉丁美洲的許多國家,可以說是19世紀的大部分時期,人類都在同霍亂這種病菌做著奮力抵抗。
雖然霍亂大爆發已經過去很多年,但是它的殺傷力依舊不容小覷,現如今,發達的醫療水平能夠挽救更多人的性命,但是安全健康衛生也必須要時刻保證警惕,畢竟霍亂這種病毒還沒有完全消散,我們只能提高自己的健康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