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沈騰逼瘋的女人(逼瘋沈騰)
2023-06-01 00:38:31 3
「我再也沒有辦法相信真人秀了。」
每次有新綜上線,總有許多觀眾會經歷從期待,到苦等,到追更,再到失望的心路歷程。
多少次,都忍不住捫心自問:「看這玩意,到底圖個啥?」
看大尺度互撕,不如看《動物世界》;看內部鬥爭,不如看《甄嬛傳》;看選手剖心掏肺說自己的不容易,不如看成功學紀錄片……
尤其最近的許多節目,由裡到外都透著股「一碗泡麵都就不下去」的無聊,更別說下飯了。
看綜藝,不就圖一樂嗎?
與其在等待中反覆失望,不如「夢回」七年前的《咱們穿越吧》,看明星們集體穿越。
「挖到寶了,牆裂推薦」
醜話說在前頭:就播出前後對比來說,這是一檔「翻車」十分徹底的節目。
號稱「明星大咖雲集」,張國立首次擔任真人秀節目總導演,宋小寶、張涵予、沈騰、金聖柱等明星的「處女」真人秀……
只看這行字,就感覺很奢侈、很高級?
然而實際情況是:畫風很粗獷,眾位「大咖」的形象,完全看不出有多美好、多高大上。
錄製中處處都透著青澀、不靠譜,嘉賓激動晃出畫面是常有的情況。
節目進行過程中,更是肉眼可見的經費緊張,時常會被觀眾吐槽「確定不是PPT嗎」。
但就是這樣一檔綜藝,卻一度成為許多觀眾心中的「國綜天花板」,直到現在仍念念不忘。
到了第二季分數還水漲船高
它到底有什麼魔力?一切,還要從頭說起。
有人說,參加戶外綜藝,最不能相信的就是節目組。
《我們穿越吧》節目組的不靠譜,從騙大家籤賣身契,並稀裡糊塗走紅毯開始。
別人家的紅毯,高級大氣,閃光燈咔嚓不停。
這裡的紅毯,荒山老林,渺無人煙……
一臉懵的明星們,穿著不開空調能捂出一身痱子的禮服面面相覷,「還以為今天來參加你們的婚禮」。
然而下一秒就換裝穿越到史前時代,為自己的口糧奮鬥
於是一開頭觀眾就發現:這幫人往那一站,就把大家的笑穴給點開了。
天生自帶笑點,抖包袱都不用過腦子,每一句都出人意料,遊於套路之外。
在這部綜藝裡,每個人都是亮點。
這一回,女酋長索吻張涵予,他從拒絕到順從,只需要一個命令。
另一次,布店老闆娘為圓少女心不擇手段,聽說張衛健、沈騰要徵收店裡的布匹,就提出以壁咚為徵收要求。
張衛健沒明白什麼是壁咚,沈騰親自示範了標準動作:伸手,扭胯,定。
玩世不恭的表情,配上微紅的臉色,意外地讓張衛健看起來透著一絲絲青澀。
到最後沈騰都看不下去了,直接找了匹布「一頭撞死」。
沈騰:我只是錄個節目我有什麼錯
彼時的沈騰,還不是那個擅長用「眼霜」撫平歲月痕跡的精緻美人兒。
當所有人都有正常的名字,只有沈騰被冠名了醜字時,那一刻他就放棄了用顏值面對大家,成了聞名遐邇的「騰妹」。
如此稱號,倒也不能說是因為沈騰不能吃苦,而是有對比在眼前,他的隊友黃小蕾。
生吃活蟲、手抓牛蛙、抱著沈騰夠鳥蛋,黃小蕾專業整治沈騰的片段,三天三夜講不完。
夢回古老生猛的野人歲月,一開始,沈騰的內心還是滾燙的。
隊友黃小蕾在沈騰的心中,也一度被稱為是「神」一樣的女人。
直到他和黃小蕾進行「採摘」任務,發現一窩「蛆」(麵包蟲),倆人的糾葛就此展開。
一個淡定自若,又勇又猛,能泰山崩於前而不動,猛虎嘯於後而不驚;
一個尖叫到破音,彈跳著離開現場也就是一秒鐘的事情。
黃小蕾:風一樣的「騰妹兒」。
區區小場面,「神一般的」黃小蕾自然不怕,趕緊張羅沈騰給大夥「打包」:
按照穿越的設定,這些「優質蛋白質」,足夠大傢伙飽餐一頓。
只見她就如同貝爺附體,荒野求生,連頭都不掐就把蟲子嚼了下去。
看到這一段,屏幕前所有人的心情,大概都和沈騰一樣兒一樣兒的。
「我的眼裡沒有光了,你們看不到嗎」
以往,閱遍綜藝無敵手的觀眾,總能預料到一些故事發展走向。
許多綜藝需要走劇本、卡流程,已是公開的秘密,但到了這裡大家乾脆表示:
別鬧了,這情節別說設計,想都想不出來。
接下來,為了躲避黃小蕾的「吃蟲」暴擊,沈騰一通賭咒發誓,黃天在上,厚土在下:只要不讓我吃這個,咋都行。
命運的齒輪轟然轉動,沒有人可以猜到它將去向何方。
沈騰也是直到最後才想明白:每一個倉促許下的諾言,都早已被命運標好了價格,出來混,總是要還的,並且還得交點利息。
「沈騰躲完初一,又躲了十五」
不久之後,幾次三番違背誓言的沈騰,就迎來了生命中一次難忘的「襲擊」:
在軍事演練中,被偽裝成土塊的馬糞直擊面門。
「偷奸耍滑」的下場……
鏡頭前嘉賓們拋去偶像包袱,全情投入。
在遊戲環節中,也不存在什麼君子遊戲,哪怕是親父子,也要明算帳。
賣隊友什麼的那還不是手到擒來
一邊哈哈笑,一邊嗷嗷叫。人人都是搞笑擔當,各個都是喜劇奇才。
於一言一行中逗樂觀眾,在意想不到處搞笑,便是觀眾時至今日,仍然愛看這檔節目的根本原因之一。
「用心做節目,用腳做宣傳」
真人秀看了那麼多年,觀眾們大多「掃上一眼」,就能有自己的判斷。
「喜歡看真人秀的原因是什麼呢?就是可以觀察人,觀察人的用心程度。」
為了節目效果和還原程度,穿越各個時代的嘉賓們,簡直不要太拼。
史前時代正式錄製之前,嘉賓們先體驗了一把光腳走在鄉間小路上的感覺。
左手比6,右手比7,人人範偉附體,依舊紮腳到哀嚎。
好不容易背著厚重石板找到「家」,才知道「xx是我家」真的只是一句口號。
舊石器時代隊,家就是個連床都沒有的大石洞,不僅打赤腳,還得在暴力女酋長的指揮下打磨石器。
新石器時代隊,家則是個無限下達命令卻不給你一口水喝的地方。
野雞、蜥蜴、蟒蛇輪番出現;食物、水、火、甚至用的器具,都要自力更生去獲取、製作。
如果說這裡的情節難度還算正常,到了戚家軍訓練時,就真是體力上的挑戰。
士兵成一列用肩膀頂住竹筒,時間需持續一炷香,如竹筒掉落則加罰一炷香。
為了最後的勝利,所有人擰成一股繩,這是如今很多真人秀再也看不到的內容。
海陸戰勝恐高成功越過網牆,有腰傷的沈騰咬牙堅持
確實,這不算是一檔完美的節目。
但卻勝在用心程度無可比擬,即使開啟了hard模式,所有人也願拼上一把。
「溫故知新,時常複習」,沒有辜負大家的努力,效果確實是達到了。
在b站,時常有網友反覆品味、討論每一期節目,彈幕之密集,遠不止一個「厚」字了得。
誰說娛樂就只能是娛樂?娛樂只是一個載體,是最容易讓觀眾接受、並沉浸的載體。
最終指向,還是讓觀眾「有所得」。
《咱們穿越吧》第一季,嘉賓們穿越四次,分別到達史前時代、南宋書院、唐朝驛站和明朝鄭義門。
第二季,則體驗了清朝晉商票號、戚家軍抗倭、蜀山俠義傳以及清明上河圖。
為了客觀還原情境,節目組特意聘請了近50位歷史專家顧問,連群演的服裝造型演技,都全員在線。
群演流民,驚慌失措,四散奔逃。
難民老嫗,愁容滿面,哭嘆世道艱難。
乞丐老大說讓親腳,小的絕不含糊
普通人不再是人肉布景,看得觀眾直想給他們封個「一分鐘影帝」。
在歷史背景和人物關係設置上,整個節目也極為用心。
北宋,王安石變法,是年光景,波雲詭譎,危機四伏。
社會矛盾如何解決?平民百姓怎樣安身立命?官家權貴又是哪樣的情狀?嘉賓們的「穿越之旅」就此展開。
沈騰、張衛健,從乞丐幕役成衙門差役,經歷人生「大起大落」。
宋小寶身為炊餅小販,苦讀以求中舉,私塾講學授課,憑真才實學成為訟師;
彼時還是情侶的于小彤、海陸「升級」成了爹和娘,大小五個孩子圍了過來,進城納稅做買賣、遭富人調戲而鬧上公堂…
節目以嘉賓們的視角,帶觀眾體驗北宋汴梁的真實圖景,直擊當時的社會矛盾。
湊近細看,一個時代的變革,在嬉笑打鬧間,濃縮於鏡頭中的片段。
走近原始社會,茹毛飲血,體驗祖先生存艱難,感悟生命不易。
艱苦中還不忘創作一首鞋子之歌
與戚繼光共同抗倭,追風逐浪,和寬廣的海洋一樣無窮盡的,是保家衛國的決心。
從「無知」到「融入」,從輕鬆搞笑到不由自主的代入,節目漸入佳境。
復刻宋代書院教授的《束脩》《六禮》不夠,又請來《百家講堂》的酈波,主持還原一場「黑赤之爭」。
劇情進展穿插歷史資料,寫實插畫、毛筆書法展示或專家教授講解由點及面。
什麼是用心之至?這,不就是了。
「觀眾什麼都知道」
我們討論了那麼多年,到底何為「真人秀」?
是明星大咖們遵循臺本,一言一行都是套路;還是肉眼可見的嘉賓們摸魚擺爛,滿心滿眼都透露著「上真人秀好賺錢」?
「秀」本身的定義,是穀粒草木的開花,引申指「事物的精華」。
對於《咱們穿越吧》而言,「秀」是以歷史為魂,幽默為形。取其精華讓觀眾產生代入感,還要考慮其合理性,必要性、可能性。
就像一位觀眾給出的評價——
「與其說這是一檔綜藝節目,不如說這是一部半開放式的寫實電視劇。」
若有人說:影視作品僅僅是娛樂,不等於真實的歷史?
「戲說以普及真實歷史」,就是「穿梭」於歷史長河的人們一直在做的事。
學一門技能,感悟一次人生。誠如宋小寶說,兩年的時間,兩季的穿越,每一次都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如果此時再問,多年前的一檔綜藝而已,憑什麼就能火到現在?
答案顯而易見:在這世間,「誠摯」二字向來最能打動人心。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我們都喜歡看「真人秀」綜藝。
被其中富有見識和力量的瞬間打動過,也曾因其發起過關於人生況味的更多想像。
可時過境遷,大家都變得太「聰明」了,太明白怎麼登上熱搜,如何拿上漂亮的流量數據。
反而忽略了最最基礎的問題。
一切的關鍵或許在於:沒有人需要一本重炒明星大咖「日常糊弄」殘羹冷炙的菜譜。
當陳詞濫調不可避免地讓人興味索然,誠摯對待才是化腐朽為神奇的利器。
真誠的「一絲不苟」,永遠比自作聰明的「旁門左道」好用;尊重觀眾,用心做節目,也永遠比鄙薄誠意,轉投流量密碼懷抱強太多。
懷舊,不是說「舊的就一定很好」,而是新的似乎已經把很多東西都丟掉了。
其實觀眾什麼都知道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