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子華最好看的幾部電影(還是覺得你最好就拍四頓飯)
2023-06-01 05:57:32 6
黃子華最好看的幾部電影?由江志強擔任監製,陳詠燊自編自導,黃子華、鄧麗欣、張繼聰、王菀之等主演的電影《還是覺得你最好》於9月9日在國內上映,這也是黃子華主演的電影首次在內地上映該片在幾場點映後豆瓣獲得8分高口碑,影片用獨特的視角,講述黃子華飾演的大哥意外重逢前女友,卻發現對方與二弟成為情侶,不得不在親情和愛情中做出選擇的故事,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於黃子華最好看的幾部電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黃子華最好看的幾部電影
由江志強擔任監製,陳詠燊自編自導,黃子華、鄧麗欣、張繼聰、王菀之等主演的電影《還是覺得你最好》於9月9日在國內上映,這也是黃子華主演的電影首次在內地上映。該片在幾場點映後豆瓣獲得8分高口碑,影片用獨特的視角,講述黃子華飾演的大哥意外重逢前女友,卻發現對方與二弟成為情侶,不得不在親情和愛情中做出選擇的故事。
《還是覺得你最好》海報。
「這部戲值得推薦的一點是,這是大家很難得看到的一種電影,你很難去界定它是什麼樣的戲,當你不能夠清晰地去定義它,正好就是它藝術性地展現所在。大家也不用刻意要求它是什麼樣的,抱著這樣的心態去看你可能會有很多新的收穫。」黃子華為新京報讀者做出自己的獨家觀影推薦。擁有哲學學位的黃子華不但是香港著名的「喜劇人」,還是主持人和編劇,但他卻總說自己走上喜劇演員這條路是陰差陽錯,在他面前,演戲不用特別區分類型,他更想做一個正兒八經的演員,演自己想演的戲,演觀眾也想看的戲。
一家人的四頓飯像遊戲裡的關卡,過關很難
「現在,我已經太老了,都叫我大哥,在家裡我也是大哥,找我演的自然也是大哥。」現年62歲的黃子華大笑著回憶他參演《還是覺得你最好》最初的情景,在劇本階段他就發現這個戲很不一樣,整部電影基本沒有四處取景,主要就聚焦在家裡餐桌上這一個景別中,他一邊看劇本一邊質疑——電影還可以這樣拍?「這個世界上的人都討厭重複,尤其是看一樣的東西,你知道的,但從頭到尾看來看去這部戲幾乎就一個景致,就一桌飯,但它能夠做到讓觀眾不厭煩這種重複,也不會因為環境單一分散注意力,要做到這一點,難度得多高啊。」
《還是覺得你最好》劇照。面對二弟及新女友,黃子華飾演的大哥黯然神傷。
這種難度反而吸引了黃子華,也讓他義無反顧地接演了大哥這個角色。《還是覺得你最好》中,透過一家人的四頓飯來展示家庭關係,在黃子華看來,這幾頓飯就像是遊戲裡必經的關卡,吃了一頓,能不能有下一頓都是問題:「吃了一頓飯就有不少矛盾,大哥的前女友和二弟交往了,這種尷尬的關係能不能繼續吃第二頓?第二頓吃了很難吃到第三頓,那第四頓基本上是不可能吃得了的,吃到最後矛盾就爆炸了。所以要搭建劇情、寫有邏輯的臺詞是很難的,過了這關還有幾關,還能走下去嗎?真的很難!」黃子華坦承,大哥看上去是一個固執且有極強家庭觀念的人,儘管兩個弟弟都已成年,但也要求他們每晚8點要回家吃飯,這種形式化的要求是他作為兄長的執念,也是他離不開家人的動機使然:「現實生活中,我真的有試過吃一頓飯,第一道菜都沒上大家就翻臉鬧掰的,大家都沒想過那天吃飯會吵架,但第一道菜沒上就散了,留下來的人就沉沉默默、沉重地吃完這頓飯,其實吃飯是一種哲學,有時候回想起來很荒謬,很多時候大家吵的都是完全不重要的事情,但家人就是相處多年,暗藏了很多矛盾,隨時有了導火線就會爆發,要想辦法去剪這條導火線,幾乎剪不斷,因為那是家人,但正因為是家人,他們是最可能把不同的想法放下,去珍惜家裡最珍惜的東西,我相信當很多家庭有分歧的時候,要放下自己的個性去包容,這是每個人(成熟)的必經之路。」
在喜劇中演悲劇人物,與角色共同崩潰大哭
《還是覺得你最好》中黃子華飾演的大哥,最能逞強。他雖是全家的主心骨,但情路坎坷,他的前女友以二弟女朋友的身份住入家中,明明心如刀絞還要故作瀟灑,大度邀請前女友搬進家裡,甚至還為他們安裝床鋪。因為虛榮和要強,他常常忍辱負重,也因為這種敏感特殊的關係,讓觀眾在他的痛苦中獲得了歡樂。但在黃子華看來,大哥的內心表達極其複雜,不是一個信手拈來就可以做得好的角色:「我之前在影視作品裡很少演心碎的男人,演的都是悲劇的大人物,但這次是演個悲劇的小人物:他事業無成,在家裡開照相館小作坊照個相,感情失敗,唯一喜歡的女人愛上了自己的二弟,後期兩個弟弟都要離他而去,還涉及賣樓分家產,這個人不管他的人還是內心都沒有著落,相當悲涼,非常之慘。」黃子華說,真正演起戲來才發現,雖說是喜劇電影,但他演的是一個悲劇人物,那段時間他每天都在患得患失中度過,心態幾乎就是每天陷入失戀、矛盾、崩潰,「每天演完角色回到家心裡都很難受,很不開心,確實是被角色影響到心情。因為我只有進入大哥的內心世界,戲的層次才能體現出來,他脆弱,沒有安全感,也正是因為這種悲劇讓喜劇感表達了出來,但我拍戲的時候有好幾場戲都是崩潰、大哭。」
《還是覺得你最好》劇照。在黃子華看來,這次他飾演的大哥是個笑中有悲的人物。
在黃子華的定義裡,《還是覺得你最好》是一部沒有辦法定義的電影,他篤信不同的觀眾能從這部電影裡看到不同的東西,還能夠從中找到很多關於現實生活困境的提示:「我相信觀眾會從這幾頓不同的飯中找到不同的感受,對家庭、親情、愛情、人生難關該如何處置,甚至可以說這個難關大到一家人要不要繼續一起下去還是各走各路。家人之間有矛盾,但他們的關係是不可改變的,每個人在家裡的角色是不變的。看完這個戲你會覺得溫暖,因為講的是每個人遇到難題該怎麼解決,怎麼重新站起來。戲裡面有一段對白是大哥對爸爸媽媽的懷念,生活裡其實是充滿信念和祝福的,我們有時不能總看著負面的東西,找到最初的祝福和動力,欣賞它、重塑它,就能夠繼續下去。」
【專訪】
創作喜劇不會開心,看喜劇的人會開心
新京報:喜劇是你一直喜歡的類型嗎?
黃子華:在我這裡,無論是出演喜劇還是悲劇,在表演面前是不分類型的,我更多是看演的角色,把角色當成一個特定人物來認真演。要表演,不是說這次演喜劇我要誇張點,遇上正劇我就正經點,而是讓我成為戲中的人,這個人是怎樣就是怎樣,他愛搞笑就幽默點,他是神探就是神探,是練功人就會功夫,是傷心的大哥就是傷心的,每次都能浸入地表演。
新京報:為什麼很多人認為喜劇其實並不好演?
黃子華:創作喜劇是有難度的,只要做出來了就很開心。對於演員來說是很幸運的,有導演、編劇等把所有的劇情做好了,你單純進去演就行了,會很開心;但如果要你去創作,這個過程一定沒有那麼開心,其實,不是所有喜劇演員都能夠永遠在快樂的狀態,就算角色開心,他都不是那麼開心,基本上是看喜劇的人會開心。
新京報:你這麼多年一直堅持做喜劇,對拍其他類型戲還會有強烈的興奮感嗎?
黃子華:我從來沒有想過自己只是在探索喜劇,在我面前,戲是不分類型的。我未來也還是會堅持用以往的方法,至於這是個什麼樣的角色,喜劇也好、喪屍戲也好,演一個角色就當他是真的存在。如果他要上刀山,下火海,我會順著角色去思考合理性再去做。對我來說,角色無論外在怎麼變,都一定要認真演,而不是玩玩就行。
新京報:現在你對於接戲有什麼要求?
黃子華:我很幸運,能夠遇到這部電影,最近也接演了一部很好的法律題材的戲,很快就會和大家見面。現階段,我接戲的原則是這個戲一定要很好。我可以囂張地跟大家說(笑),我不是那種恨戲(粵語中指什麼戲都想去演)之人。任何拍攝,不是說我好想要拍或是我一定要演什麼,如果沒有好的戲,我連退休都不介意,無所謂的。
黃子華表示自己很幸運,能出演《還是覺得你最好》。
新京報:你如今有什麼事業上的新目標嗎?
黃子華:以往我一般不思考這些問題,但這兩年,我也想了不少,尤其這兩年我看到很多年輕電影人很有熱情地在做電影,在為這個行業努力,我真的很感動,也很希望他們能夠獲得成功。我在奮鬥期已經奮鬥過了,我也有了機會,就更希望這些很需要機會的年輕人有創作的空間,我能儘自己的努力多幫幫他們,能給他們一點啟示。至於我個人,如今處於一個享受的狀態,沒有什麼特別的目標,就希望自己能拍到好作品並呈現給大家。怎麼說到這裡,感覺我越來越囂張(大笑)?我不緊張錢,獎項也不緊張,就享受每一分每一秒就好。
新京報:最近還有什麼新計劃嗎?以後會自己做導演嗎?
黃子華:很快我會繼續做舞臺劇,剛剛拍的這部電影,我敢保證一定不會讓觀眾失望。至於做不做導演,這不是隨便能答應的事情,除非你對一個題材、對想表達的內容有百分之一萬的熱情和想法才行。導演不是隨便亂做的,也不是你辛苦一下這麼簡單,而是周圍所有人都要辛苦,每個人都需要投入很多時間和精力去產出作品,如果沒有做好準備,我不會選擇做導演。
新京報記者 周慧曉婉
編輯 黃嘉齡
校對 楊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