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克十大冷門電影(徐克電影慘敗僅330萬票房)
2023-06-01 01:24:04 2
頭號電影院懂小姐(topcinema原創,嚴禁轉載)
前幾天,導演賈樟柯發了一張自己坐在電影院的照片,寫下兩個字:發呆。
想念電影,想念電影院之情,溢於言表。
雖然目前我們暫時無法走進電影院看電影,但電影人依然沒有停下思考和拍攝的腳步。
這個時候,作為觀眾的我們,也更適合沉下心去回味一些經典好片。
在電影發展的歷史洪流中,中國香港電影絕對是其中濃墨重彩的一筆,有風靡全球的功夫電影,也有暗含深意、值得我們細細品味的劇情片,警匪片、文藝片也都掀起過潮流。
不過,也有不少優秀的電影,一開始沒能得到當時觀眾的認可,票房少得可憐,反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家才逐漸發現其鋒芒和價值,獲得大眾認可。
今年7月1日,恰逢香港回歸祖國23周年,今天給大家奉上10部當年被低估,如今被奉為經典的香港電影。
1.《阿飛正傳》(1990年 票房:975萬港幣)
【梁朝偉一個吃梨的鏡頭,拍了27次,結果根本沒用】
王家衛執導、張國榮主演的《阿飛正傳》如今已經是公認的經典,但在它上映的那一年,在香港只獲得了975萬港幣票房。
當時,它的製片人鄧光榮為此投資了4000萬港幣,所以,最初上映的票房收益可想而知。
都知道,王家衛拍電影出奇地慢工出細活,《阿飛正傳》的拍攝過程也是相當曲折,遲遲開機,拍攝時沒有劇本……
甚至,一個鏡頭可以拍27次。
多年後,梁朝偉回憶,《阿飛正傳》是他第一次和王家衛合作,第一個鏡頭是拍梁朝偉吃梨,拍了27次,拍到他以為自己不會演戲。
結果,最後影片只保留了梁朝偉叼著煙、穿衣梳頭、整理儀容的3分鐘鏡頭,吃梨什麼的,根本沒用(拍了不用,大剪刀手,的確是王家衛的風格)。
這些困難都越過去後,又慘遭票房失利。
值得慶幸的是,這部影片拿獎拿到手軟,獲得了1991年第10屆香港金像獎的5個大獎——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王家衛、最佳男主角張國榮、最佳攝影杜可風、最佳美術指導張叔平。
電影中那些經典臺詞,更是久久留在了觀眾心中,縈繞不止。
2.《喋血街頭》(1990年 票房:854萬港幣)
【吳宇森忍痛剪掉30分鐘,結果票房慘敗】
吳宇森執導、梁朝偉、張學友、李子雄、任達華主演的《喋血街頭》,講述三兄弟的情義故事,如今看非常經典,但當年上映,卻是票房慘敗。
導演吳宇森為了讓《喋血街頭》過審,剪掉了30分鐘,電影裡還包含了許多他童年時的回憶與經歷,可想而知,他為此付出了多少感情。
結果投資了兩千多萬港幣,最終僅僅收穫了854萬港幣。
在當時那個年代,觀眾更喜歡《賭聖》《賭俠》這種風格的電影。
直到後來,吳宇森影片中的暴力美學,以及電影中被深度刻畫的兄弟情義,才被更多的人體會出來,明白它的價值遠在於票房之上。
3.《東方三俠》(1993年 票房:193萬港幣)
【杜琪峯 三大女明星,新潮的「超級英雄電影」生不逢時】
《東方三俠》的題材非常特別,是極具東方特色的魔幻類影片,在當年算是非常奇思妙想的。
該片由杜琪峯執導、梅豔芳、張曼玉、楊紫瓊三位女星主演,講述的是三個出身背景不同的女俠,經歷一系列盜走嬰兒的神秘事件後,最終結為生死同盟,共同對抗邪惡勢力的故事。
然而,這部匯聚名導和三大女明星的電影,在當年上映時僅有193萬港幣,在年度票房排行榜中排在了105名,可以說是一部在市場上失敗的電影。
但如今回頭看,在當時那個年代背景下,做出這樣的電影,思想可謂是十分超前。該片既涵蓋了科幻、警匪、槍戰、武俠,又擁有怪異、驚悚、世外高人……
對比現在最火爆的超級英雄電影,可以說,內核是一樣的:俠義。
可惜,生不逢時啊。
4.《一刀傾城》(1993年 票房:100萬港幣)
【時運不濟,電影沒能生在一個適合它的階段】
洪金寶執導的電影《一刀傾城》,把歷史劇拍出武俠片的感覺,如今回頭看,是一部有文有武,有內涵有反思的好電影。
故事取材大刀王五與譚嗣同的故事,講述的是清朝末年,王五結識了譚嗣同(狄龍 飾)和袁世凱(趙長軍 飾),三人攜手上京闖蕩,最終各自走上了不同的人生之路……
有正邪之爭、有俠義柔情,演員也很大牌,包括狄龍、關之琳,臺詞也堪稱經典。
電影中袁世凱的扮演者趙長軍,曾榮獲十次國際國內武術比賽「個人全能冠軍」、摘得金牌54枚的武術天才。
此前和李小龍合作過《唐山大兄》《精武門》的電影人羅維,為此片投資了1800萬,但當年票房卻是一塌糊塗,直接導致他破產。
只能說,時運不濟,電影沒能生在一個適合它的階段。
(羅維和李小龍)
5.《東邪西毒》(1994年 票房:900萬港幣)
【文藝到骨子裡,任何一句臺詞拎出來,都可以被反覆回味】
同樣是王家衛執導的電影,如今看來也是豪華卡司。
《東邪西毒》和《東成西就》,同樣的演員陣容,一個導演是王家衛,一個是劉鎮偉,拍出了兩種風格,雖然如今看都是非常經典的,但當年的票房卻是冰火兩重天。
最終,27天拍攝完成的《東成西就》恰逢賀歲檔,獲得了2200萬港幣的票房成績,而風格迥異,文藝到骨子裡的《東邪西毒》當時只獲得900萬票房。
再後來,《東邪西毒》有多經典,已經不用贅述了,片中的任何一句臺詞拎出來,都可以被反覆回味。
《東邪西毒》和《東成西就》兩部電影對比起來看,更覺得那些演員的了不起。
6.《大話西遊》(1995年 票房:兩部約5400萬港幣)
【當年不明白,後來才懂得】
《大話西遊》,如今早已成為幾乎無法超越的經典神作。
可是,當年周星馳飾演一個搞怪的孫悟空,不按《西遊記》的常規思路出牌,最初剛上映時,儘管男主角是周星馳,一開始卻並沒有達到和周星馳其他電影同樣的票房大賺。
當年,拍《大話西遊》投了6000多萬港元,周星馳也和別人一起成立了彩星公司來參與投資,是公司的第一部投資電影作品。
《大話西遊》專門挑在1995年賀歲檔,兩部相繼在香港上映。第一部《月光寶盒》率先在1995年元旦上映,但周星馳的票房效應沒有正常發揮,《月光寶盒》最終只收2500多萬港幣。1個月後上映的第二部《大聖娶親》,最後的票房大約2800多萬港幣,低於與周星馳的其他影片票房。
《大話西遊》於1995年被第一次引進內地,最初上映卻票房奇差,北京上映時兩部電影平均僅20萬票房,成為當年的發行失敗案例。
多年以後,《大話西遊》在網絡時代逐漸風靡,裡面的經典臺詞和人物分析,為當年剛剛上網衝浪的年輕人所津津樂道,口碑逐漸傳播。
很多人這才發現,《大話西遊》原來是這麼一部值得細品的電影。
7. 《刀》(1995年 票房:330萬港幣)
【之後,徐克長達6年沒有再碰武俠電影】
電影《刀》(又名《斷刀客》)出自導演徐克之手,翻拍自張徹執導的武俠電影《獨臂刀》,男主角是趙文卓。
故事講述的是刀客黎定安,失去右手且只有一本殘缺的絕世刀譜傍身,自創獨臂刀法,為父報仇的故事。
特別的是,這部電影是以類似拍攝紀錄片的形式完成的另類武俠片,這種強烈的個人風格,有觀眾喜歡,有觀眾無法接受,覺得爛。
最後,票房成績不佳,僅330萬港幣。
當時的徐克剛從美國回來不久,喜歡寫實派的紀錄片風格,這也可能是這部電影在當時並未得到欣賞的重要原因。
但在很多人眼中,《刀》是徐克巔峰時期的一把「利刃」,但在《刀》的票房失利之後,徐克長達6年沒有再碰過武俠電影,轉而去拍賣座電影。
期間,徐克執導過愛情喜劇《大三元》、動作片《雙重火力》、動畫電影《小倩》,監製過《新上海灘》、《黑俠》、《黃飛鴻之西域雄獅》(導演是洪金寶)……直到2001年,徐克才再次執導了頗有武俠風味的《蜀山傳》,2005年,又拍了武俠片《七劍》。
《刀》是不是導致他長達6年沒有創作武俠作品的直接原因,不敢斷言,但我們知道的是,《刀》一定是他的遺憾。
在這部電影中,徐克探討的更多的是「何謂江湖」:是一身華麗漂亮的功夫,還是實打實冷兵器或者拳頭的爭奪?
處處都是江湖,處處都有為了生存搏鬥的生氣——渾濁而又充滿魅力的江湖。
當年,徐克可以說是打破了當時觀眾對武俠片的普遍審美,換了一種基調來重構了一個武俠世界,但還是距離當時觀眾的審美過遠,直到多年後,《刀》才被認可。
多年後,《繡春刀》導演路陽評價說:《刀》是一部集了徐克導演許多奇思妙想的電影,但是遠遠超出了當時觀眾的欣賞習慣,是一部絕對被低估了的佳作。
《刀》,反而成了一部神片。
8.《黑金》(1997 票房:1214萬港幣)
【梁家輝飾演的周朝先,演技炸裂】
《黑金》同樣選擇在了熱鬧的賀歲檔,卻遇見了當年風頭正盛的《鐵達尼號》,最終,《黑金》的總票房不及《鐵達尼號》一日票房。
投資6000萬港幣,劉德華和梁家輝主演,還有臺灣演技派趙文瑄、李立群、金士傑,但當年僅僅收穫了1214萬票房,以慘敗收場。
《黑金》題材大膽犀利,梁家輝飾演的周朝先,演技炸裂,成為其經典代表角色之一。
電影中很多不可置信的橋段,都能在歷史中找到對應的真實事件。
可惜,這部電影的嚴重虧損導致麥氏兄弟心灰意冷,由此離開電影市場轉向商戰。
9.《馬永貞》(1997年 票房:301萬港幣)
【金城武難得的動作片】
這可以說是一部把香港暴力美學發揮到極致的電影,講述的是馬永貞身懷絕技,在上海灘歷經江湖險惡,最終夢醒還鄉的故事。
更難得的是,還是金城武演的動作片。
有兄弟有女人,有悲慘有背叛,同樣又是一個非常正義感的電影,但這部電影在當時雖叫好卻並不賣座。
10.《殺破狼》(2005年 票房:741萬港幣)
【拳拳到肉的遺憾,最終沒有被埋沒,還有了系列片】
《殺破狼》的卡司非常豪華,有甄子丹、洪金寶、任達華、廖啟智、吳京……可以說是武打明星中的一次實力派匯聚,拍打戲也是拳拳到肉、精彩紛呈。
可當時,《殺破狼》因為內容比較暴力,僅在香港上映,並未引進內地,票房最終不到800萬港幣,這對如此陣容的影片來講,著實有些可惜。
影片後來經過刪減,在網絡平臺播出,口碑層層遞進,在10萬人的評價下,贏得了7.5分的不俗口碑。
後續,還衍生出了《殺破狼2》以及《殺破狼·貪狼》等系列片,票房口碑雙豐收,也算是彌補了《殺破狼》的遺憾。
《殺破狼·貪狼》還助古天樂,第一次拿下香港電影金像獎影帝。
這些影片,都曾是香港影片中的滄海遺珠,經典,只有抵得住時間的考驗,方才為真。
哪怕是大導演和大明星,也曾經有過各種原因的不被市場認可,又再露鋒芒的時刻。
電影就像人生,起起伏伏,是金子總會發光。
你,最喜歡哪一部?
第一時間推薦解讀好電影、好劇、好演員,人生就像一場電影,歡迎點擊關注「頭號電影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