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能帶你去任何你想去的地方(這座城市你去一次就會愛上了)
2023-06-22 17:59:55 2
美旅圖賞-世界的美好就在眼前
去到的城市越來越多,可是卻沒有一個城市能與泉州相比。
最愛城市間的煙火氣,而在泉州,這種氣息算是拉到了最大值。
上千座寺廟在城市間散落開來、老人們在騎樓下打牌喝茶、青石板鋪就的紅磚巷道裡也能聽到有人在跟唱閩南歌曲。
朱熹說「此地古稱佛國,滿街都是聖人」 ,這句話算是很完美地詮釋了泉州,畢竟,10多種宗教在此匯聚,燒香拜佛在此是每天必做之事。
更讓人難忘的是,它還是隱藏極深的小吃王國,連陳曉卿都曾說「沒有哪一座城市能像泉州這樣有如此豐富的小吃」。
海蠣煎、面線糊、肉粽、土筍凍、魚卷、四果湯、五花腸……一天三頓不重樣,呆上一個月也完全吃不過來。
一年前,泉州被評為「世界文化遺產」,內心是慶幸的,這個寶藏地方終於被更多人看到了。
一年後,東亞文化之都的名號響徹大江南北,不過想必還有不少朋友還沒親自到訪過一趟泉州。
我敢說,這個地方絕對是一個你去一次就會愛上的城市。
今天這篇文就是泉州大攻略,泉州怎麼玩怎麼吃怎麼逛,看這一篇足夠了。
中秋和國慶假期眼看著已經不遠了,大家可以提前安排起來了。
首先到達泉州很方便,全國各地可以飛抵晉江國際機場,航班很多。
如果加上下轄區縣,泉州還是蠻大的。
泉州市總面積11015平方公裡,下轄4個市轄區、3個縣級市、5個縣,每個地區都有代表性的吃喝法則,去各個地區都有直達的大巴車,不過我更建議自駕,往返方便一些。
今天就好好跟大家把這幾個地方盤一盤,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個人喜好,來進行選擇和遊玩安排。
泉州市區
「老牌景點集中,適合CITY WALK「
泉州市區並不大,本地朋友人手一輛小電驢。畢竟,擁有它你就能橫行天下。
市區分為鯉城區和豐澤區,這兩片區域景點相對集中,你可以放慢腳步來一場在地City Walk。
有趣的是,這兩個區就像是一座城市的AB面,一面市井,一面則是光鮮。
鯉城區是老城區,本地傳統的閩南古建築在這裡顯現地淋漓盡致,從肅穆莊嚴的寺宇廟觀到樸拙大方的民居山築。每走一步,都能感受到濃鬱的歷史氣息撲面而來。
像西街、天后宮、玄妙觀...這些老牌必逛景點也都在這邊。
換言之,老城區就是「半城煙火半城仙」的完美詮釋,沿著一條古街往下走,你就能領略到關公、嶽飛、佛祖、耶穌...等等多種宗教。
而豐澤區則是泉州的另一面。
都市間的繁華在這裡展現得淋漓盡致,你可以在傍晚去體會天地感受泉州獨特的夜文化,也可以去泉秀路附近喊朋友吃個夜宵。
一座歷史豐富到不可思議的小城,她是閩南之魂
清源山,它絕對是泉州標誌性的景點。
清源山就在市內,你可以搭公交車或打車到山下選擇走路上山,也可以直接自駕開車上山。
一定要打卡的地方就是位於山下的老君巖,就是這座老子的雕塑。這裡也是國內現存最大、雕刻技術最絕、同時還是年代最久的道教石雕造像之一。
推薦大家兩個時間段去,一個是早上,爬完山還能順便在山上吃個早餐。另一個時間段是晚上,來山上吹風看夜景,很舒服。
另一個地方是閩臺緣博物館,第一次來泉州的朋友,強烈推薦大家去這裡逛逛。
這裡是反映中國大陸與寶島臺灣歷史關係的國家一級專題博物館,無論是從設計理念還是特色工藝,細枝末節中都能體現出海峽兩岸的人文精神和地域特色,值得慢慢逛。
除了深厚的文化底蘊之外,泉州還是一座美食之城,在這裡能夠一天從早吃到晚。
每頓飯都吃得像皇帝,泉州你怎麼就這麼好吃?
洛江區
「依山傍海,泉州城市後花園」
從泉州市區到洛江,有直達公交車,半小時就能到。
要說這裡最受人矚目的還得提洛陽古橋,而且境內還有泉州市第二大河流——洛陽江,所以取名為「洛江區」。
洛陽橋
洛陽橋,位置在泉州市區與惠安縣交界處的洛陽江水道之上,它是我國現存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橋,它還有「海內第一橋」的美譽。
唐朝初年,大量的中原人南遷,看到這裡的山川地勢很像神都洛陽,於是這座橋也因此得名為洛陽橋。
洛陽橋最出名的還是歷史,大家來到這裡可以看看如船頭狀的橋墩,欣賞一下古代橋梁的建築藝術。
去洛陽橋走走,順道還可以看一輪落日。你還可以在橋上透過石欄看橋下的流水,在橋上感受洛陽江水的洶湧澎湃。
仙公山
早在南北朝時期,仙公山就因祀奉「何氏九仙」而得名。
從遠處眺望,整座山體就像兩個婦人的髮髻,人們形象地稱之為「雙髻山」。
傳說古時候如果遇到乾旱,到這裡祈雨就會顯靈,五穀順利得到豐收,又名「豐山」。
景區內各種人文遺蹟密布,至今仍留有宋代朱熹、明代張瑞圖等歷代文人的摩崖石刻,值得來看看。
泉港區
「山水之間,避世絕佳選擇」
泉港區最早是屬於惠安的,後來在2000年的時候單獨劃分成一個區。
推薦大家在泉港一定要去一個村和一個島。
村是樟腳村。
村落的位置是在泉港區的塗嶺鎮上,村上很多房屋都是石頭壘砌而成的。
因為村子裡有一株年齡為700多年的大樟樹,人們爬到樹上俯瞰,村子猶如在腳下一般,所以才有了樟腳村名字的由來。
最吸引人的還要屬山坡上一層層上下重疊、一幢幢首尾相連的「石頭厝」,仿佛是一座古城堡。
這裡還被列入了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以及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裡。
島是惠嶼島。
這座隱藏在古老泉州最北端的魅力鄉村海島,與大海朝夕相伴,與海鳥日夜相棲,這裡山林茂密,沙灘乾淨,海水碧藍,一切都保持著原汁原味的海島氣息,來到這裡,仿佛鑽到了一處避世桃源。
它面積約2平方公裡,比鼓浪嶼略大,還有人稱它是「泉州的鼓浪嶼」。
島上的生活用品全由渡船送過來,有海帶、海礪、江蘺菜的養殖。島上的耕地大約只有90畝。種的是地瓜與花生,這裡飼養的黑山羊也算是一道景觀。
晉江市
「在晉江觸摸泉州歷史靈魂」
晉江這個名字,想必不少人早就對它耳熟能詳了。提到它,腦海裡立馬就能聯想到「晉江文學城「、」中國鞋都「...等等稱號。
別看只是一座三四線的小縣城,但它卻是閩南金三角的核心,與臺灣僅僅一水之隔,早就有「泉南佛國」和「海濱鄒魯「的美譽了。而且,晉江的經濟總量一直都佔據整個大泉州首位,不誇它牛掰都不行。
五店市傳統文化街區
作為古建改造項目,總感覺帶有一些傳承和商業的性質在。
但去了趟五店市,這才改變了我長久以來對它的偏見。
五店市的位置在晉江市青陽鎮,這裡是晉南往泉州城區走的必經之地。
查閱資料了解到,五店市早在唐代就成為聚落,相傳最早在青陽的蔡氏於此地開了五間店,得名「五店市」,並且一直沿用至今。後來漸漸繁榮,建有店鋪,形成街市,還被當地人們稱為「城市會客廳」。
走進五店市,一座座古厝和華僑洋樓佇立在眼前,它們造型古樸別致,還有不少家廟、進士第、中西合璧的洋樓。
只有在閩南,你才能見到如此形象的紅磚瓦厝,這著實是一種新奇的體驗。
白天光照太強,建議大家晚飯後可以來這邊散步消遣。
梧林傳統村落
它是保留比較完整的百年建築群,靜靜佇立的閩南紅磚古厝、南洋風味的番仔樓以及羅馬式的老洋樓,都在這裡一一展現。行走其中,仿佛在參觀一座原生態的百年建築博物館。
相比五店市,梧林村的文化體驗屬性更強。600年的古村落經過規劃和改造,已經初具規模。
在這裡,你有機會欣賞到許多閩南傳統文化的表演,比如掌中木偶、南音、梨園戲...
梧林景區中還有非常值得一住的青普文化行館,就在景區之內。
外牆紅磚瓦厝,而內在則質樸端莊,入住其中,別有一番滋味。
南安
「紅色文化之旅必去之地」
提到南安,你可能覺得陌生,但小小一個地方卻誕生了不少傑出人物。
比如民族英雄鄭成功、唐代詩人歐陽詹、明代思想家李贄以及奧運冠軍李發彬、黃東萍都出生於此。
另外,它還是泉州的紅色文化根據地。來南安,可以開啟一場難忘的紅色文化之旅。
鄭成功紀念館
在1962年1月28日,鄭成功收復臺灣三百周年之際,這個紀念館正式開館。
景區坐落在南安石井鎮鰲峰山上,個人感覺,不論是三五好友遊玩、還是親子度假,這個旅遊區都是值得過來參觀一下的。
步入旅遊區內,你會看到古雅大氣的建築以及陳列的種種老物件,存於歷史中的傳奇仿佛悄然間就漂浮在眼前。
全館分為七個部分,展出各種文物、資料、照片、雕塑、模型三百多件,比較系統地展示了鄭成功的生平事跡,很震撼。
泉州華僑革命歷史博物館
在南安市金淘鎮的佔石村,泉州華僑革命歷史博物館就在這裡。博物館位置還是相對較偏的,如果從泉州市區出發的話,建議大家自駕前往。
博物館是一座展示泉籍華僑回國參加革命戰爭的專題博物館。
推薦帶娃的家庭去參觀一下,這是一個學習和緬懷時代英雄的好機會。
南安的美食也特別多,
洪瀨雞爪。
它以老字號紅毛、貽慶最為出名。除此之外,英都麻餈、洪瀨酸菜面、官橋驢肉也都是南安的特色美食。
石獅
「集文化美景美食於一體的鞋服之都」
石獅服裝城
國內主要服裝生產基地,單說面積就有1110畝,女孩子在裡面從早逛到晚估計才能解鎖一小塊區域。
想去逛逛的話,你可以直接導航石獅服裝城,這邊主打批發,零售的話也可以隨意逛逛。
在不少人的心中,石獅是小商品、服裝、鞋帽的代名詞,不過你看上述地圖就能了解到,石獅的旅遊資源也蠻多的,最具代表性的是以下兩個。
永寧古鎮
如果閩南古鎮只去一個地方,推薦去永寧。
這裡是宗教民俗愛好者的天堂,是最後的閩南故鄉。
六百多年來,它先後是一座舉足輕重的衛城、是一座兼容並蓄的商貿小鎮也是一座包羅萬象的閩南建築博物館。
大海、老街、古建築、臺灣往事、高地衛城..全部都在這一個小鎮之間,你可以慢慢走慢慢逛,說不準下個街口就會發現驚喜。
黃金海岸
泉州靠海,景色好的海灣眾多,石獅的黃金海岸算是一個好去處。
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因金子般的沙灘和湛藍的海水,黃金海岸就一直是馳名遠近的旅遊勝地。
就在前兩年,沙灘也經歷了重金整治,周邊的配套也全部升級,這裡成為了一個更加完善的海濱綜合體。
海洋世界、靠海的玻璃教堂、燒烤吧...能玩能拍能吃,很齊全。
惠安縣
「山海交接的中國石雕之鄉」
泉州之東,海天交接處,有藍色大海和金色沙灘,那是美如畫的景色。
這裡便是小城惠安。它是泉州突出的文化古縣,也是海峽西岸經濟區的一顆明珠,單歷史就已經有一千多年。
它還與晉江、南安等地合稱為泉州三邑。在泉州,你會看到很多雕刻精美的石雕,它們都有一個產地,就是惠安。
崇武古城
集濱海風光、歷史文物、民俗風情、雕刻藝術於一體的AAAA級旅遊景區,說的就是崇武古城。
它還有「天然影棚」以及「南方北戴河」的名號。
古城算是國內僅存的一座比較完好的明代石頭城,在這裡你可以沿著古城牆慢慢逛。
西沙灣
崇武的海岸線也頂有名,是「國內八大最美海岸線之一呢,西沙灣就是最有代表性的一個。
西沙灣沙灘,就在西沙灣假日酒店身後,進到沙灘需要從酒店大堂內穿過。沙灘對遊客是免費開放的,不住酒店也可以隨意玩耍的,不影響。
風車島
風車島是惠安這兩年很網紅的地方了,位置就在惠安小蚱鎮東山海濱,自駕過去很方便。
放眼望去,大大小小的漁船散落分布在海灣之間,仿佛與海島融為一體,相伴相生。
因為地處泉州陸域最東面,如果想看海邊日出,一定要來這裡欣賞泉州的第一縷陽光。
藍色大海、白色風車、金色沙灘、還有勤勞淳樸的惠安女,這裡猶如一幅美麗的風景畫。
島上還有一座小蚱美術館,是一個廢舊工廠改造而成的,值得逛逛,很出片。
去惠安這幾個地方,最方便的的方式就是自駕。沒有開車的小夥伴也可以動車到泉州站,這裡有直達惠安、崇武、小岞的直達大巴。因為靠海,附近也有很多的海鮮燒烤攤,
安溪縣
「國內體驗茶文化必去之地」
愛喝茶的人,對安溪這個名字一定耳熟能詳,本地最有名的就是安溪鐵觀音。
在這裡五步一茶店,十步一茶商,家家戶戶都擺放著茶具,茶文化在這裡根深蒂固,甚至在這裡還有一座安溪茶學院專門研究茶葉與茶道。
所以來安溪呢,除了休閒度假感受風景之外,還能好好感受一下茶文化。
自駕的朋友,可以直接導航三和創意茶文化博物館,這個是三和企業自己辦的博物館,其他地方沒有。茶廠裡面也有吃飯的地方,而且還可以吃到茶宴。
像三和茶廠的企業在安溪還有不少,比如華祥苑、八馬茶業等等,這些企業都已經很成熟了。
不僅種茶制茶賣茶、大家來還可以體驗採茶、製作茶葉等等,活動還是很豐富的,我強烈建議大家來體驗一下茶文化,能學到不少。
除此之外,來安溪還可以去一趟清水巖。
清水巖是清水祖師的道場,廟宇依山而建,莊嚴巍峨,雲霧茫茫,早就有「蓬萊仙境」之稱,景色還是不錯的。
德化縣
「體驗造瓷好去處」
人們稱這裡為「千年瓷都「,就連唐代德化詩人顏仁鬱都曾描述這裡——「村南村北春雨晴,東家西家地碓聲」短短十四個字,就已經勾勒出當時德化陶瓷業的興盛畫面。
想了解陶瓷文化的話,建議你去德化陶瓷博物館走走。在一件件文物中,你可以了解到這座小城千年以來的制瓷歷史。
九仙山
山上看絕美雲海。
這個景點不算大眾,當然消費也不高,爬爬山,看看形狀各異的石頭,感受下山水風景就是極好。
山上的溼度、風速、霧天均居全國第二位,想看到雲海、霧凇等氣象奇觀很容易。
而冬天則是瑞雪紛飛,銀裝素裹,是閩南觀雪景的好去處。
總的來說,這裡就是夏天避暑、冬天還有機會看到雪(話說福建能看到雪的地方真的太少了!)
它還有「中土蓬萊第一山」的美稱,主峰「尺五天」海拔1658米,爬上去用不了很久,平日裡走不了遠路的朋友也不用壓力很大。
如果想要看星空的話,九仙山也絕對是個好去處。
永春縣
「泉州隱藏的美食小城」
永春,這個來自泉州的小縣城,很少被外地人提起,但在福建人的餐桌上,你會常常看到關於永春的代表作——永春老醋。
它與德化交界,城市雖小,但絲毫不影響它的好吃。朋友總說,每次回永春,她總是吃不夠,臨走前還要塞滿行李箱才算滿足。
榜舍龜、桔紅糕、咯攤、醋豬腳等地方特色菜數不過來,本地特色糕點也很多,雖不臨海,但是這裡離海也不是很遠,海產也很豐富。
///
與熱鬧的大都市相比,這裡更能尋覓到的是人間煙火氣。
閩南地區極具代表性的紅磚古厝、街巷裡對你熱情微笑的本地阿嬤、永遠都逛不夠的西街、以及每次來都能開闢美食新大陸的本地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