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哲學與人生讀後感

2023-06-22 05:42:33

篇一:哲學與人生讀後感

  因為看一個人讀此書,而知道此書;因為聽到一個人說書好,而想擁有此書;因為特殊的機緣,而擁有此書。

  其實,這本書在我這已經擱置了很長一段時間了。原因有三:一是買書不如借書,陸續看了很多別人的書,這種富有是自家書不能給予的;二是手中可供選擇的書太多,挑來選去中,它總會成為捨去的;三是覺得深奧,需要定心定性地研讀,過早接觸怕是打擊了剛剛建立的讀書信心。

  其實,這些也都是藉口。對於哲學,我是頗有「慧根」的。在唐山師院兩年的脫職進修中,「邏輯學」這門課程考試全年級只有兩個滿分,我就是其中之一。這樣的成績恐怕也是不多見的吧,惹得苑老師親自到班裡來非要親眼見一見如此通靈的學生。這足足讓我美了一個學年。

  但是將哲學與人生放在一起,這是第一次。當決定捧起《哲學與人生》這本書時,我就抱定了「啃下去」的決心。人到四十,真是該思考人生的時候了。

  就是懷揣著這樣的小心思,我踏上了哲學與人生之旅。走進去,才發覺這是一片綠洲,自然地吸引我前行,一路前行。

  隨著閱歷的增長和心態的成熟,感覺這樣的一本書應該成為每一個中年人的人生必修課。此時的我們,工作、生活都處於一個「瓶頸期」,不談家庭,不論孩子,我們還有沒有自己呢?……

「人活著,就是要以身體作為基礎,開出心智的花朵,結成靈性的善果。」這是我聽到的最直白的將「身心靈」和諧共一的話。身體健康是必要的,心智成長是需要的,靈性修養是重要的。對人、對物,忍受、接受都不是我們的初衷,享受才是我們追求的境地。

  讀畢,掩卷而思,由衷折服於先哲。是他們讓我們嘆為觀止的同時,開始不停地追問與思索:人,應該怎樣活著。

  人生,於我們重要的不是你做了「什麼」事,而是你「如何」做這件事。

  《哲學與人生》這本書,一路讀過來雖然是懵懵懂懂,但思考已開始,並將永不停歇。他時定會再來細細研讀、細細品味。但「善度一生」的航向已清晰,並激勵我不斷向前……

  
篇二:《哲學與人生》讀後感 
  

  在讀《哲學與人生》之前,老師就說這是大師之作,敬畏之心已起;在讀《哲學與人生》之時,就常常捫心自問;在讀完《哲學與人生》之後,覺得不得不寫點什麼,一直就有東西從心底裡想流露。但覺得我等之輩去對大師之作指指點點,是何等的不自量力,但轉念一想,讀後感,只是寫給自己的記憶,是和以後的我分享此時的我的感受,總不能讓大師的作品白白的在我眼前划過。

  傅佩榮,國學大師,中西方哲學的集大成者。

  在讀《哲學與人生》之前,看過一段傅先生給臺大新生講課的視頻,就覺得傅先生講的特別平和,但內容的確讓人觸動。也許草草聽一聽覺得沒什麼,很快就從思緒中划走;但如果深思,卻覺得有很多令人深省的問題,不得不讓人越發思考。所以讀這本書的目的,也是想能從本書中找到更多的問題,找到解決這些問題的心靈答案。

  當打開這本書,發現好像內容和書名有些不搭,更像是一本關於哲學史的書,像是傅先生將一幅長長的人物畫卷慢慢的在你眼前打開,讓總多的哲學大師(熟知的中國哲學家和不太熟知的西方哲學家)從你面前緩緩走過。當你已經習慣,沉浸在這幅畫卷中的時候,突然發現在不知不覺中,古人已經一一走過,只留下若隱若現的背影,最後是傅先生在講他的「多元與融合」,在講他的「身·心·靈」。

  哲學,讓我這個理科生也能看得懂,把思維的模式和心裡的感受寫的讓大家可以簡單的體會,這種哲學是我第一次遇到的。

  正如書中所言,我一直以為哲學是形而上的東西,是拗口的長句加上難懂的邏輯,是「哲人之學」。哲學,與我等凡人何幹?

  看完這本《哲學與人生》,才知道我的粗淺,也才痛恨眾多所謂的哲學人士的誤人子弟。

  其實哲學是「哲人解讀凡人感受之學」,而這種感受只是略略高於生活,能給凡人深思和啟示,能讓凡人帶著思考和追求活在這個世界上。

  每個人的一生都帶著哲學,自己的人生,自己的哲學,自己所生活世界的哲學。人為何而活,哲學給出很多答案,本書沒有給出答案,傅先生卻一直在用行動證明著什麼。也許,每個人在即將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才會有頓悟的感覺,但那時已無法交流。

  對《哲學與人生》這本書而言,都只不過是哲學通知教育中的一朵浪花,但這朵浪花卻讓我產生了對哲學的濃濃興趣,也許這就是這朵浪花起到的作用。

  天空中雖不曾留下痕跡,但我已飛過。


篇三:《哲學與人生》讀後感  

  最近讀了傅佩榮先生的著作《哲學與人生》,有一種醍醐灌頂的感覺,書中的很多內容都是一些我能夠模模糊糊體會到但不能很好的將其提取出來的生活哲學。在這裡,我想寫出部分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句子並談一談我對它們的理解。

  「哲學就是練習死亡」。

  這是希臘哲學家柏拉圖所說,傅先生對其作這樣的解釋:「所謂練習死亡,就是要練習減少身體的控制程度,亦即要讓身體的惰性無法對個人產生影響力,就好像死亡一樣。這樣,才能讓心靈自由地追求智慧。」談到自由,我不由得想起一次一位老師讓我們每個人談談自己的人生理想,其中有一位同學的理想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理想是:追求儘可能多的自由,能夠做自己想做的事。我想,這恐怕也是大多數人的想法吧。他之所以說「儘可能多的自由」,應該是是因為他明白要追求絕對的自由是不可能的,因為這種自由既包括心靈上的,也包括物質的。人作為社會的一部分,在行動上總會受到一些約束。可是我想說的是,心靈的絕對自由卻是可以實現的。而且,這種可以實現的自由,反而是自由的最高境界:它不受時間限制,不受空間限制,不受生老病死限制,它使心靈能夠如莊子筆下的大鵬鳥一樣遨遊於九天之外。

  「不要只是做一個專家,還要設法透過自己的知識進一步體驗到智慧」。

  人類社會從古至今已有幾千年的歷史,所留下來的知識是每一個人窮其一生也無法全部掌握的,因此便有了許多從事某一特定領域的專家。然而近年來在,「專家」這個詞的名聲似乎不那麼好,許多所謂的專家常常犯一些低級的錯誤。之所以這樣,就是因為他們沒有透過自己的知識進一步體驗到智慧,僅僅局限於專業知識,被一葉所障目,殊不知知識本來就是相通的,怎麼能硬生生的將某一塊割裂開來呢?高中時的一位從事競賽教育多年的物理老師曾對我們說:「物理學到最後就是哲學。」我相信,不僅僅是物理,任何一門學科到最後都能歸結到哲學。亞里斯多德,作為一位百科全書式的大家,他對哲學的幾乎每個學科都作出了貢獻,他的寫作涉及倫理學、形上學、心理學、經濟學、神學、政治學、修辭學、自然科學、教育學、詩歌風俗、以及雅典憲法。與之類似的偉人還有很多,譬如達文西、牛頓、愛因斯坦等等。這些大師,足矣令每一位專家汗顏。聯繫自身,雖然我的專業是熱能,但如果僅僅局限於專業,一生與鍋爐為伴,而不關注其他領域,人生豈不是失去了很多樂趣?這也許正是老師鼓勵我們多讀書,開拓視野的原因所在吧!中國不缺專家,缺大師,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太過注重專業教育而淡化了一些綜合性學科的教育。

  「把某一階段的成敗,作為整個生命的成敗,那不過是一種藉口而已」。

  人的一生會經歷無數次生活的考驗,無論成敗,它們都會成為一次次經驗沉澱下來,而且,多數時候失敗的經驗更為深刻,更為寶貴。有的人經歷某一次成功之後便覺得自己是人生贏家,這種人是無知的;有的人經歷一次失敗之後便一蹶不振,悲天憫人,這種人是無能的。對待人生,要有一種全局觀念,一種正確看待成敗的心態,甚至有的時候,從不同的角度考量,成即是敗,敗也是成。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這樣想問題,才能「在面臨挫折的時候,很快地重新振作,重新出發,以及在得意的時候知所收斂」。

  最後,我想說:離開人生,哲學是空洞的;離開哲學,人生是盲目的。熱愛哲學,做一個人生的智者!


篇四:《哲學與人生》讀後感  

  周六聚完餐回到宿舍,稍微收拾了一下,就開始看《哲學與人生》那本書,這也是毛概老師推薦的書之一。

  這本書的作者是臺灣的書,聽說這本書還被列為「高等學校哲學通識教學指導專家推薦用書」

  哲學,高中時學了一點點理論,到底是該如何定義,恐怕要對不起老師了。當年的老師是個帥氣十足的女老師,很有激情的,總是幹勁十足的。是個好老師,只可惜,我的智商實在不高,無法理解老師的許多話。對於哲學這麼大的話題我就不下結論了。在拜讀《哲學與人生》之前,我還真沒有深究過,在這裡有必要先熟悉一下哲學的定義:哲學的原意是「愛智」。哲學作為一門學問,原來只是一種生活態度,就是保持好奇的天性,探詢一切事物的真相。「生命是豐富的,但對每個人來說,都只能活在當下。」加油珍惜每一天……

  有人或許會問,「學哲學有什麼用?又不能當飯吃。」的確,學哲學是不能當飯吃,但學了後卻能知道「吃飯是為了什麼?」學哲學可以讓人變得明智,活得更有動力「一個人活在世界上,可以沒有豐富的物質享受,可以沒有良好的制度,卻不能沒有正確的理念」。在解釋這句話之前,先講這句話「文化有三個層次:器物層次、制度層次、理念層次。」那麼這句話和上面這句話有什麼關係呢?打個比方,現代人都講究快樂,做什麼事都是以是否快樂為前提。物質的提高和科學的迅速發展是否能證明社會的進步?即使在寢食無憂的生活裡,人們是否就能快樂呢?有了一千萬想兩千萬,有了兩千萬想五千萬,人的欲望用無止境,追求不到時就永遠在沒有邊界的痛苦裡輪迴。人是否快樂和物質沒有關係。經濟和科學屬於器物層次,器物不能代表文化。制度也是一樣。在資本主義制度下生活的人就比生活在社會主義下的人快樂,社會主義的人一定比封建社會的人快樂,我看不一定。想想你自己你比資本主義國家的人快樂麼?

  魯迅先生曾說,「不值得讀兩遍的書便一遍也不值得去讀。」然而現在人們讀的書多是只夠讀一遍的書,書雖然多卻很能挑出一兩本有品味的,值得讀兩遍的書來,但《哲學與人生》卻是例外。

  傅先生在自序中說到:「哲學脫離人生是空洞的,人生脫離哲學是盲目的。」因此,看這本書與其說是學點哲學知識,不如說是通過它來審視自己的人生。作者用通俗的語言將西方哲學與中國哲學的精髓提煉了出來,並貫之以自己的思想,給我們上了一堂又一堂生動,精深的課;在這裡,我們不但會看到歷史哲學大師的思想,而且會感悟到許多以前從未想過的東西。相信看過此書的人肯定能看透人生許多事情,看淡人生許多哲學課。在這裡,我們得到的不僅是哲學的全部精華,更重要的是生命的本質和名利和挫折。

  「人的經驗有時候需要概念才能展現內涵」。 一個人假設碰到一種情況或一種經驗,但卻無法用言語來形容,他不知道這種情況和經驗是什麼,也無法去處理,沒有體會也沒有心得,更沒有感知力,不久以後就忘了。即使再有相同的遭遇,也缺少先前的心得作為對照,幾十年的人生雖然經歷很多,但用言語表達出來卻很少,對自己的一生很漠然,很無視,仿佛一生都是很蒼白的,生命力的乏弱使他感受不到生命的快樂和痛苦。

  對於作者的某些觀點或許我不是太贊同,但由於此書談論的是人生,對於人生,本來就沒有一個固定的答案可提供,正如作者引用愛因斯坦的話說,「一個人對於宇宙和人生,一定要存在敬畏的心。因為其中充滿了許多奧秘,而這些奧秘永遠不能被解釋清楚。」既然是奧秘,那最重要的就是思想的互動,更何況傅先生說的許多東西又是那麼精闢呢,我們只能虛心請教,虛心學習。

  書中有一段話挺喜歡的正好摘錄下來,做為對自己的勉勵,同時也作為文章的結尾吧!人是一根會思想的蘆葦「是法國哲學家帕斯卡爾提出的。他認為:思想形成人的偉大。人只不過是一根會思想的蘆葦,是自然界最脆弱的東西,一口氣、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了。但他是一根會思想的蘆葦。因而,我們的全部尊嚴就在於思想……


篇五:哲學與人生讀後感

  應老師要求,同時為自己精神世界充充電,抽了一點時間,讀完了傅佩榮先生的《哲學與人生》,讀完後頗有感觸,故寫此讀後感。

  傅先生說過 」一個人受過教育之後,最大的特色就是:對於許多事情,不是不能做,也不是不敢做, 而是 不屑於去做。「這句話讓我產生了強烈的共鳴,的確,人生可做的事實在太多 , 其中有關係自己前途和生計的大事,比如學習,工作,也有隻涉及當前蠅頭小利的小事,比如丟了一塊錢,被人罵了一句等,如果把這些小事耿耿於懷,又哪來的時間做好自己的大事呢?

  又如 」享樂分為很多層次,若只把享樂定位在身體的,官能的需要,是屬於較低的層次,這種享樂的背後實際上是痛苦。較高境界的享樂是內求於已,而非依賴其他因素,因為越是依賴外部條件,這種享樂就越沒有保障。「對於這句話,我也是深有感觸的。當今社會是一個浮躁的社會,很多人為了追求一時的感官滿足不惜花大量金錢蹦迪廳,泡酒吧,參加演唱會,但很少有人從自己的學習和工作中找出一點快樂,這樣,當他們蹦完迪,泡完吧,鬧完會回來從事自己賴以生存的工作時就又不得不愁眉苦臉了,以至於許多人因此丟了飯碗甚至於走上犯罪道路或自閉甚至自殺,這又何苦呢?

  」人類的典範,應該是那些讓你我這般平凡的,有著許多煩惱的人都能效法的。他們讓我們懂得:煩惱不值得擔心,因為能磨練出智慧;死亡不值得害怕,害怕的是不知為何而死。「這很值得我們深思,現在人們多把擁有大量金錢和物質的人當作自己的偶像,以至於許多人接受教育的目的就是為了掙錢。其實擁有越多並不見得就越快樂,傅先生在介紹存在主義時說,」一個人有的越多越不是他自己。因為擁有越多,越沒有時間做自己。「在介紹道家時又說,」一個人若多思多欲就不可能快樂,因為欲望沒有滿足會痛苦,一旦滿足之後,又生出更多欲望,更多痛苦。「細細想來,這些話句句皆是真理。此外,還有許多讓我所感悟的話,比如」作為一個人,最重要的不是有什麼成就,而是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人生態度有二:一是取得你所要的,一是珍惜你所有的。前者常在壓力之中,後者則可自得其樂。「」如果一個人表現不好就怨天尤人,那麼當新的機會來到時,反而容易錯過。「等等。這些話無一不能引起我們深深的思考。

  」當真正用理性思考經驗之後,就能知道自己應該如何做,知道哪一種人生更為理想,也更適合自己。理想代表針對未來,哲學的思考就是要讓人能夠在過去、現在、未來三個時間向度中連貫起來,讓自己的生命不再只是活在當下那片片斷斷,剎那生滅的過程中而已。「 當人真正能用哲學的眼光去思考人生,那麼他肯定能在工作生活當中找到屬於自己那一份快樂與愜意!

同类文章
南山寺作文700字

南山寺作文700字

篇一:南山寺之旅——開往南山寺  今年寒假,我和爸爸、媽媽去了廣州南山寺參加了「自然的恩典」冬令營,這次旅途中發生了許多好玩的事……  我們坐的火車是硬臥,要23個小時才能從鄭州到廣州。我們剛坐上火車,我便鬧出了個小笑話。硬臥跟我以前去上海坐的軟臥可不一樣,有上、 中、下三層呢!我們的座位有一張是上
八達嶺長城作文700字

八達嶺長城作文700字

篇一:北京遊記——八達嶺長城記  在去北京的第4天,我們便去遊覽了世界上最長的古代防禦工事——八達嶺長城。  俗話說:「不到長城非好漢。」今天我就要來噹噹這個好漢。  我和爸媽站在八達嶺長城的入口處,只見巍峨的長城猶如一條巨龍彎彎曲曲地盤在山上。望著遠處的山頂長城上黑壓壓的螞蟻搬的人們,心裡不由得驚
洛陽作文700字

洛陽作文700字

篇一:遊洛陽國花園  人們都說:「洛陽牡丹甲天下。」現在正值花季,昨天,我和妹妹在媽媽和小姨的帶領下,一起乘車來到了洛陽中國國花園,去欣賞 牡丹 的容顏。  進入國花園的大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粉色的牡丹花,一陣花香撲鼻而來,我趕緊跳下臺階,來到花叢中,和牡丹花來了一張合 影。 看著花朵碩大的牡丹
麗江古城遊記作文700字

麗江古城遊記作文700字

篇一:帶你遊遊美麗的古城——麗江  在假期裡,媽媽帶我去過很多地方,有泰山、雲夢山、昆明、大理、大連……等等。在這些眾多的名勝古蹟中,最讓我記憶猶新的,還是美麗的麗江古城。下面,就讓我帶你去參觀一下吧。  麗江位於雲南省西北部、金沙江上遊,它歷史悠久,風景優美。自然環境雄偉,海拔2400米,是至今還
秦皇島遊記作文700字

秦皇島遊記作文700字

篇一:秦皇島之旅 ——金沙灣  前兩天,我和爸爸媽媽來到了秦皇島、南北戴河、山海關旅遊,那裡濱臨渤海,天氣涼爽,風景優美,我被那裡的優美風景深深地吸引住了……  我們從晚上8:00出發,經過了12小時的車程,終於到達目的地:秦皇島。我們跟隨導遊,先到了當地的一家海鮮館大吃了一頓。吃飽喝足後,我們開始
關於鳳凰古城作文700字

關於鳳凰古城作文700字

篇一:湘西之旅—鳳凰古城  下午五點,我們坐大巴從張家界出發,開往鳳凰古城。中途在芙蓉鎮下車,參觀芙蓉鎮、吃這裡的名小吃--米豆腐和蒿草粑粑,晚上11點半才到達鳳凰古城。  在車上,聽導遊介紹,鳳凰古城的夜景非常好看,可我們第二天要返回洛陽,所以只能今天遊覽了。  放下行李,我們冒雨打車來到虹橋。鳳
周末遊記作文700字

周末遊記作文700字

篇一:周末遊記  我在課文裡讀到了《天鵝、大蝦和梭魚》的文章,看到圖片上的天鵝很漂亮,就想親眼去看一下真正的天鵝。  上周末,媽媽就帶我去了三門峽,我聽媽媽說:「每年入冬以後到次年初春,三門峽總會迎來她的朋友——白天鵝。 在三門峽庫區廣闊的湖面上,會有成千上萬隻白天鵝自由自在地飛翔、飄遊、嬉水、覓食
五一遊記作文700字

五一遊記作文700字

篇一:五一遊記  陳靜雯  今天是五一勞動節,爸爸帶我去玩。  來到了一個十分乾淨的地方,有兒,有樹,有花,有水。爸爸下了車去拍照,我就啃著個麵包跟在後面。  這時,我聽見背後一聲很響亮的剎車聲音,回頭一看,是一輛車停下了。我準備回頭繼續走,卻聽見車主人低聲惡狠狠地罵道:「可惡的畜生!」  我很奇怪
暑假遊記作文700字

暑假遊記作文700字

篇一:暑假遊記   經過近一天的旅程,在傍晚時分,我們抵達了山西省忻州市的五寨縣。今晚我們就住在這裡了,正好可以品嘗一下山西的特色飲食了,因為我最愛吃了,這次一定要把山西的好吃的統統吃一遍。  美美的睡了一覺之後,第二天一早,我們就開始向蘆芽山風景區進發。沿路都是盤山路,因為恐高,嚇得我一路不敢往窗
春節遊記作文700字

春節遊記作文700字

篇一:春節遊記  這個春節我玩得可真快樂!可以稱得上是樂趣多多喲,現在就和你一起分享我的快樂吧!  NO。1   遊園活動真精彩  大年初一的下午,爸爸媽媽帶我去參加他們單位組織的遊園活動,那兒玩的項目可真多,有保齡球、袋鼠夾球、夾玻璃彈珠等,我挑了個「保齡球」的遊戲,只見地上放著幾瓶礦泉水,三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