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柴靜《看見》讀後感

2023-06-22 05:44:28 1

篇一:柴靜《看見》讀後感

  布列松被稱為「現代新聞攝影之父」,然而,他最著名的攝影和新聞無關,就是一個男孩抱著瓶子回家的照片。

  關鍵是,你是否撬動了人性。

  柴靜,是大陸最著名的新聞人了吧,但看她的《看見》一書,最打動我的,不是那些大新聞——她也不在意新聞的大,而是《雙城的創傷》,講六個孩子接連自殺的事情。

  只是落筆,我的眼淚忍不住都要出來了。

  這種落淚,並不僅僅是悲傷,甚至悲傷都不是主要的,主要是為一份我們都失落的憧憬。那六個自殺的孩子,乃至他們的火伴,他們知道他們生命的重量在哪,他們用生死衡量了它。而我們,卻失落了這個憧憬。

  這個憧憬,就是愛。

  第一個自殺的女孩叫苗苗,她漂亮,比漂亮更重要的,是她「能理解人」,她是能「聽別人說話的人」。因這份特質,她成為一個小團體的核心人物。這個團體的男孩們,對她的愛複雜起來,最終對她表達了恨與攻擊。她自殺,她的夥伴們覺得失去了最重要的人,因承受不住失去,還有人愧疚,接連自殺。

  為什麼六個孩子會接連自殺?大人們的理解是,太邪,說不定有邪教。當地政府的做法,是試圖封鎖這個新聞。

柴靜和她的團隊的做法,是去看,看見孩子們的真相,她們,真的做到了。

  孩子的時候,誰不是這樣?但為什麼,做了大人,卻都忘了。

  孩子們用生與死,表達了對感情的在乎。大人們卻只會說,掙錢掙錢,丟臉丟臉。

  看了一些評論,很多人和我一樣的感觸,說這篇文章是《看見》一書中最觸動自己的。

  那是因為,這是我們共同的東西。

  村上春樹的小說《挪威的森林》中,最美的女子初美自殺了,男主人公渡邊痛徹心扉,他突然明白了初美最寶貴的地方是她身上還保留著一份憧憬:

  它類似一種少年時代的憧憬,一種從不曾實現而且永遠不可能實現的憧憬。這種直欲燃燒般的天真爛漫的憧憬,我在很早以前就已遺忘在什麼地方了,甚至在很長時間內我連它曾在我心中存在過都未曾記起,而初美所搖撼的恰恰就是我身上長眠未醒的「 我自身的一部分」 。

  這份憧憬,就是愛,就是不惜代價也要愛。

  所有的父母,所有的中小學心理老師,都該看看這個採訪,或這篇文章。尤其是心理老師,光有專業知識,遠遠不夠。

  
篇二:柴靜《看見》讀後感 

  這本書早就借來了,可是一直沒看。前幾天遴選進面試,可是領導不讓去,無果。心裡堵,不想做事,於是開始看書。今天看完了,渾身輕鬆,自己做完了一件小事。

  我很喜歡這本書,有兩個理由,即直面分歧、面對感受。離奇事件的背後,可能是因為一次偶然,也可能是個笑話,通過柴靜的視角,我慢慢意識到,離奇事件的背後,可能是一個必然,也可能是一種情感。

  真實的力量非常強大。一個敢於批評而又得到大家認可的官員說,因為我批評很準確,所以大家認可,因為官僚系統是一個複合(我自己用的是「複雜」這個詞,翻了筆記本才發現他用的「複合」)系統,只有一種人就玩不下去了。徵地拆遷之中,仿佛是充滿邪惡,又好像群魔亂舞,現實最終在實實在在的細節中一一展現在讀者面前,複雜而又充滿疑惑。柴靜說不是批判什麼而是發現什麼,我覺得很有道理。一個人有錯有罪,早就夠了嗎?不夠。人的背後,是情感,是利益,道德和對錯可以評價一個人,卻很難影響一個趨勢。一件事有結果了,就夠了嗎?不夠。事件的背後,是一個個細節,結果可以傳播很遠,但只有細節才能夠讓事件回歸,讓人們關注事件發展而不只是記住一個傳播出來的結果。

  內心自有萬鈞力。這個力,可以嚴重傷害自己,可以很好的造就自己,可以泯滅自己的靈魂,可以吞噬你我的生命。人是有溫度的,事件是有溫度的,歷史也是有溫度的。我們感受不到溫度,一方面可能是因為接觸的人、事件、歷史已被改的面目全非,也可能是因為自己太麻木。我這幾天給母親和另外一個友人打電話複述自己一天的活動和感受,母親願意聽我講,好友卻不願意。互相講自己一天的經歷,是一個很不錯的成長方式,回顧自己一天的生活可以讓自己的感受更加敏感,說出自己的感受自己的心才會不會積累情緒,有人說有人聽才能夠增加了解。若不能夠傾聽,便不是真正的感情。看到柴靜的報導,我經常在感慨,若是家人能夠多一點傾聽,家庭的悲劇就會少很多,人生的悲劇就會少很多。說出來靠勇氣,聽進去靠耐心,若是這一點勇氣和耐心都沒有,自己便失去了戰勝生活的最大的秘密武器。

  我會繼續尋找願意傾聽和傾訴的人,因為我想拯救自己的靈魂,我也願意順帶拯救願意自救的靈魂。

  接下來繼續看書吧,看書可以讓自己了解更多的人、感受和事情,自己的心會慢慢變化。其實自己內心一直有一些自卑,沒有出色的體育項目,沒有錢,沒有漂亮的外表,沒有出色的工作和學習。可是自己依然要追求快樂,並希望給更多人帶來快樂。這就是我自己,我接納我自己,完美也好殘缺也罷,走運可以事事不如意也罷,這就是我自己的命,我努力追求可是也接納命運的安排。

  用隨心所欲的態度,過隨遇而安的生活。對自己好點,對別人好點。


篇三:柴靜《看見》讀後感

  知道柴靜是在高中時候看的一個《認識的人,了解的事》的五分鐘視頻裡,短短五分鐘裡讓我感覺她的不一樣。而後出版的《看見》粗讀一遍,細讀兩遍。有關視頻也去看了。談談這本書和她這個人給我帶來的感受吧,也許會有欠缺不足的地方,但也正像柴靜說的,誰都有過年輕時候認識的局限。

  對她影響很深的領導陳虻問過她如果做新聞最關心的是什麼,她說關心新聞中的人。是的,關心新聞中的人,在《看見》這本書的二十章裡,四百多頁,二十幾萬的文字中都連著這個點。寫她十年新聞裡發生的事,給她生命落下強烈印象的人,不是什麼標誌性的新聞事件,但因為做到人的「記著」,這本書讓我們深愛。你我也是嵌在這個世界秩序裡的人。在這本書上,沒有什麼華麗的文字,沒有過多的形容詞和副詞,但字字卻扣人心弦。寫東西的人不用帶感情寫,寫得客觀平實,事物自會折射出它本身蘊藏的感情。這本書就是這樣的。看的時候能讓我原本浮躁不安的心跟著她的認識走並且平靜下來。

  在第二章的《非典》著實觸動到了,2003年我還在讀小學二年級,對非典沒什麼概念,不知道它意味著什麼,就感覺政府挺重視,都免費給我們每個學生按期的打預防針了。大人們叮囑我們不能感冒發燒。這就是我小孩時代對非典的全部印象了,對外界獲取信息的渠道也少不知道2003年春夏之交的北京有過這麼一段恐慌的時光,工作停了,學校停了,商店關了,娛樂業關了,一片「空城」的境況。直至看了這一章的描述。有著八十五年的歷史,三級甲等的北京人民醫院在接收了一批確診的市民,連最基本的隔離服都沒有,沒有接診和隔離的條件也在開放著,汙染區和清潔區也沒有明確的劃分。一個衛生系統的官員在這裡感染了,回家又把妻子和兒子感染了,我們都會想到:你們怎麼這麼不負責任。柴靜在心裡也是這樣想的。導致的原因有很多吧。二月份的時候在廣州已出現搶購板藍根了,在四五月份就爆發在了北京。政府也許是有意無意的想通過隱瞞平息,顯然,信息的透明是有助於恐慌的消失和加強防範的。柴靜在描述病房裡的救護人員,病人以及家屬時,觸動了心靈裡的深處。讓我感受到的是人人在生命面前都是一樣的。會沉痛,會脆弱,也會堅強。在她的文字間滑行時,有一種自然的畫面與情感浮出水面,戳中心口。在《看見》新書的發布會上,她也說到了,她以前不知道什麼叫「準確」,「非典」的這一事件讓她明白報導準確的重要性,在當時還有媒體報導說:「市民可以不戴口罩上街」。她深入一線知道事情不是這樣的,事情的嚴重性也許超乎我們的想像,也使她絲毫不敢輕慢,因為準確二字關乎到人的生命。她以人的方式去理解人,對每一個生命的珍重。讓我們這些沒有與這個城市,這個劇場一起度過最艱難的時光也知道在那一年裡有著這樣的一件事。

  在下來的三,四,五,六,七等等這些章節中了,都看到她對一個人心靈的理解超越了對道德的判斷,對生活在此側和彼側的都投入感受,就都公正地呈現本來的面目,她也做到了。就像她說的:我也像你這樣活一遍,就知道什麼是因果了。在這些的傾訴時,也看到她在不斷的內省與反思,認識自己的同時認識了他人。在這邊本書當中,有很多次的機會看到,她在蛻變,蛻了又蛻,你以為這樣已經很OK了,但還繼續蛻。沒有完的時候。這些人構成了她,她也在不斷的完善自己,不在體制中擾亂自己。有讀者也曾指出從知識方面講,她還有很對的不足。說她在涉及的制度採訪時,因缺乏足夠的經濟,政治,歷史等知識,因此提供不了有價值的信息。是的。所以她也在前言時說到她會儘可能誠實的寫下這不斷犯錯,不斷推翻,不斷疑問,不斷重建的因與果。她的這種內省也讓我們敬佩了。

  在第十七章,盧安克。我在看完這一章時最大的感觸是:盧安克,你在顛覆。一切原本是被認為是「常識」的在他這裡被否定。而否定得讓人也在深思。我們在面對命運時我們反抗,奮鬥,努力,原來不一定對,還有盧安克的一種活法,把自己生命交付出去,才能活在生命裡的必然與自由。我現在,也許以後也未必能真正理解得到盧安克,而閱讀的意義也許就在於此,無法到達某一處並不可怕。可怕你還在無知裡過著,沒有拓展,沒有延長。

  在十八章說到當時受人爭議的藥家鑫事件,在當時藥家鑫也是受到巨大的唾罵,在微博裡是人人喊殺的惡魔。殺人償命原本也是法制應該採取的措施,可我們通常會忽略掉發生這些惡果的背後。看過此新聞的人也許都會有憤憤的感觸,然後表達。而柴靜帶給我的是感觸,追尋,最後表達。最重要的一環追尋。也是她在做記者時執著的事,不被表面現象蒙蔽掉,而是去深入探尋事情的緣由。然後報導。如果只是感觸完就去表達我們也許永遠都抵達不了事情的原本的面目,也更不用說防止悲劇的再次發生了。

  ······

  這本書,一個是看見,另一個是思想。生命是一個體驗,體驗的時光才不會虛度,柴靜用文字告訴我們她的體驗,以及體驗的認識與內省。在這一本心與心的溝通和交流中,希望自己也能像個人一樣能溫熱的跳動著。

  以上言論如有不妥之處,請說出您的批評與建議!感謝!


篇四:柴靜《看見》讀後感 

  因著喜歡硬朗真實,敢想敢說的人,所以喜歡上了《看見》的柴靜、《行走中的玫瑰》的閭丘露薇、《虛實之間》的芮成鋼、白巖松、張紹剛……並把這些好書一併收入囊中。

  今天先說說柴靜的《看見》,幾個月以前,我讀過她寫的一篇博客《日暮鄉關何處是》,寫的是作家野夫,一個孤懷激憤、大山一般的男人。我讀完幾乎不能安靜下來,印象裡寫得出這樣文字的女子,似乎只有章詒和,那種滿紙淡墨中的豐厚,有些唐傳奇的味道,令我悠然神往。《看見》這本書我用了不到八小時瀏覽了第一遍,又用了三天時間細細品讀了第二遍,感想很多,趁著冷卻之前決定捋一捋。

  封面是柴靜採訪中的照片,幾位滿臉皺紋的老農笑著圍坐在一起,一個小朋友也毫不怯場地在大家面前玩耍。我知道,在農村能讓老人和小孩如此放鬆地出現在攝像機前,那絕不是容易的事情。翻過來是柴靜的簡介,寥寥幾句寫完了她的工作簡歷,不像許多名人出書,會在簡介一欄寫滿各類獲獎信息或頭銜。

  書名《看見》,簡單得不能再簡單,但仔細揣摩,其實大不簡單,因為這至少要回答三個問題:為什麼看?看什麼?如何看?我將這本書粗讀了一篇,又細讀了一篇,深深感到,柴靜整本書都是在回答這幾個問題。她在那麼多的採訪手記裡,留下了許多片段式的思考,這些思考如同散落的珍珠,不著痕跡、自然而然地「長」了出來,而實際上它們是有一根線串在一起的。

  首先說說為什麼看和看什麼。如果說早期柴靜是出於一個新聞人的職業操守和使命感去「看」的話,那後期則完全是出於一個「人」的內心呼喚。在許多作品獲獎之後,她卻說:「我心裡清清楚楚,這些不是我打心眼裡有欲望的題,它們不會觸動我」。她評價自己是個不愛扎堆的人,似乎與新聞人的要求背道而馳。但是,她清楚自己想做什麼,當看到一個老師帶著愛滋病孤兒的事,了解到那麼多女子會殺夫入獄,她知道,這些都是她想「看見」的;後來報導「兩會」的時候,她也決定告別慣例,從採訪自己家的小區居民入手。可以說,看什麼和看的角度,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柴靜後繼採訪的成功,有內心的驅動力,你才會窮根溯源,不辭辛苦。

  其次是如何看。我覺得,柴靜對於這些超出她經驗和認識範圍之外的事情,從開始的好奇和預設答案到後期的僅僅只是去理解和呈現,這個認識發生了質的變化。早期柴靜的問題,其實是所有未經過生活摔打的理想主義者的通病;以理想橫掃一切,以道德審視一切;拒絕對複雜性的體認,追求捷徑或一個一勞永逸的解決辦法;不講邏輯,不追求精確性。說到底是一種惰性,畢竟追求準確是一件耗時耗神的事情。所幸,柴靜迅速成長起來了,她越來越精準地界定了自己的角色,那就是去理解,去呈現,不要預設答案,不要高高在上帶著道德優越感,不要自命正直(因為這只會帶來冷酷),不要愛惜自己的羽毛而給自己很多「為民請命」的由頭,不要為了感動自己或別人而在涕淚交加中失去真相,這一切都沒必要,觀眾自會做是非對錯的判斷,要做的只是準確地呈現,按照事物發展本身的邏輯去步步為營地呈現,就像一首歌唱的「你是我的眼」就足夠了,「你」不必成為「我」的心和「我」的腦。進一步地,甚至可以不要那麼多「形容詞」,「真實自有千鈞之力」,「事物自會折射出它本身蘊含的感情」。這一切成長靠的是什麼?是經驗。就像她尊敬的錢剛說的:清水裡嗆嗆,血水裡泡泡,鹹水裡滾滾。只有在長天大地盡情摔打過,只有對世態炎涼人情冷暖有了切身體會,你才有足夠的經驗以及由經驗升華出來的智慧和直覺去做最準確的判斷。也許這麼說不夠形象,還是用錢剛的話吧,他說:你只管用力把一個人一件事吃透了,後面的就知道了。

  表面看來,柴靜寫的是一個新聞人的進階之路,實際上,她寫的是一個人回歸理性、回歸生命不言自明的本真狀態的過程,或者更簡單地說,就是回歸「尋常」,就像她的同事評價她的那句「你就是平常說話」。無論是擦去失去表姐的痛苦小男孩的眼淚,還是要求地震中失去孩子的父親不要喝酒吸菸以準備再次懷孕,雖然看起來違背新聞人的職業準則,但它是對一個正常人情感的回歸。正是基於這種回歸,她會擁抱失去妻子的孤獨走在奧運村的德國奧運冠軍,她也會被聽到她忠言相告的陌生小男孩擁抱。無他,唯誠而已,一種基於理解而不是任何其他東西的真誠而已。這種理解不是刻意的,而是真正認識到我們每個人其實都是相似的,不同的只是有些人的惡深藏了、抑制了,而有的人的惡卻機緣巧合迸發出來了(這就是我曾經為「相似的你我」這個網名深深激賞的原因),所以採訪就是「病友間的相互探問」,大家都有病,不要五十步笑百步,也不要問喪鐘為誰而鳴,「我們終將渾然難分,像水溶於水中」。

  我認為,所有的章節裡,《無能的力量》是核心,讀明白了這一篇,能找到所有問題的答案。我讀完這一章只有兩個感受:第一,為什麼我們要歷經千辛萬苦的思考、要遇到合適的人讀到合適的書才會形成的一些觀念,在一個德國人盧安克的世界裡竟是如此稀鬆平常和理所當然。一個普普通通的老外,他就自然而然地那樣想,也那樣做了,他們覺得尋常的事情,到了我們這裡為何如此之難?看來,我們對於「尋常」的理解,早就錯位到一種離譜的程度了;第二,任何事情都是共通的,就像新聞和教育。既不可為了印證自己想好的主題去採訪,也不要想像孩子應該怎麼樣就拿這個去「規範」孩子的發展;新聞歸根結底是人,是活生生的人性,教育也是為了讓人的心活得更生猛活潑而不是像我們現在做的那樣「讓心死去」。

  現實有些殘酷,中國的事情就像柴靜引用的裡爾克的詩:哪有什麼勝利可言,挺住意味著一切。能怎麼辦?柴靜隱隱約約、斷斷續續地給出了一些答案:要麼像錢剛說的「讓問題浮出水面,自會一步步解決」;要麼像盧安克說的,不帶著任何目的去做事,不想著自己能改變什麼,先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但首先要做的是不屈服,不要像陳丹青說的那樣從內心深處「認了」,覺得事已至此,一切都是徒勞。柴靜舉出的例子很多,美國民權之母帕克斯說「我只是討厭屈服」,中國的胡適說「要獨立不盲從,不受欺騙,不依賴門戶,不依賴別人」,而眼下她的採訪對象、為一瓶礦泉水要發票的郝勁松說:我要憲法賦予我的那個世界。

  我覺得,柴靜是個決絕的人,人性的柔韌度似乎是她可望不可即的,至少暫時是。她關心「弱勢群體」和發自內心地羨慕盧安克都可以說明這一點。她渴望像盧安克一樣思考和看待問題,可那是另一種社會情境和價值體系下發生滋長出來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就像盧安克說的:德國都已經完成了,中國才剛剛開始。她還需要繼續上路,修行,我們更應該如此。

  最後要說的是,柴靜和她的同事們(也是朋友)的故事也非常感人,也直接從側面說明柴靜能做到這樣的成績絕不是偶然,因為根本上,鏡頭前和鏡頭下的她是同樣一個血肉豐滿的人。陳虻表面精明、尖銳,時常語不驚人死不休,可內心卻憨厚、寂寞;崔永元曾經的心如死灰和再一次的死灰復燃,讓人心痛也讓人心折;她,老範和老郝組成的三駕馬車,彼此觀察打量,彼此默默扶持,彼此理解和愛。老範中途出事離開,柴靜第一次感到決定自己悲歡的人就是身邊的幾個人,在難得的重聚後,三人喝醉了把腦袋堆在一起說:以後哪兒也不去了,好歹在一塊吧。可惜離別還是會發生,柴靜告別了新聞調查,老郝自此再沒和別的出鏡記者合作,寧願萬水千山獨自一人。

  這似乎也違背了職業精神,但管它呢,誰讓她們相互之間如此眷戀,誰讓她們有過這樣一段無與倫比的驕傲的旅程。


篇五:柴靜《看見》讀後感 

  斷斷續續,花了半年的時間終於把柴靜的《看見》看完了。

  整本書如同我之前在網上看過的一段柴靜參加演講比賽的感覺是一樣的,平淡而簡單的開始,情緒慢慢的濃烈,最後再淡淡收尾。猶如一部影視作品,高潮部分拿捏的很好,也許這是作為一個影視工作者不小心將職業素養投射的美好展現。

  抱歉,她是一個記者,她一直堅持這麼為自己定位。所以相比楊瀾的《一問一世界》裡那麼多優美的辭藻,在《看見》裡更多是平滑而樸實的詞語,《一問一世界》會讓人有無限的閱讀欲,不想放手,只想一氣呵成,而《看見》會給你哭的時間,那麼多平實又感動的內容,允許你哭完再回來看。

  時間的關係,對於前面很多內容,因為時間久遠,我很多都沒有記憶,只能憑著去看,內容也相對平滑。第一次感動是在她講到奶奶的離去,我的眼淚止不住的流,那種失去親人的切膚之痛和不舍,在心裡無法拭去,那時外公剛走,如同她不能忘記曾經與奶奶生活過得日子,我腦海中滿滿都是和外公的記錄。之後沒幾天,無意間在手機錄外甥女的視頻裡聽到外公的聲音,瞬間淚崩,外公80多歲,四世同堂,是喜喪,可是就是不舍。

  然後是非典,非典那年我高考,也許是還不懂事,對流感的恐懼並沒有那麼深,而我因為是藝術考生,在家複習的多,所以並沒有太多感覺。得益於非典,我們藝術考生不用去市區考文化考試,直接在縣城我們學校完成了,熟悉的教室,熟悉校園,熟悉的老師,身邊還有熟悉的同學,讓我放鬆很多。我如願以償上了大學,高考備考的日子媽媽沒給我任何壓力,一直告訴我說能考上就讀,考不上看能不能買個學位(比較早的時候還有贊助入學),實在不行就學個技術參加工作。那段時間她在照顧我生活和情緒上沒有任何一點錯誤,後來她才告訴我,她是看了多少關於高考相關的電視節目才總結出來應該如何照顧我那段時間的,她說她知道我很想上大學,必須幫我努力最後一把,支持我最後一把。

  虐貓事件是在網際網路興起後很大的一個事件。且不論事實的背後是什麼,它博取了很多同情心,由此建立的網際網路上那些所謂的正義人士所謂的愛護小動物的的組織,每天都在嘶喊著正義,嘶喊著愛護小動物,可是他們從來沒有想過這樣的過激的行為傷害的是他們的同胞,在弱肉強食的食物鏈中,動物都是欺凌更低一層食物鏈的生物,而保護自己的同類,而他們為了彰顯自己的公義同時傷害同胞的行為,真的公義嗎?正如易中天所分析的中國人一般,他們只是為了在別人的痛苦中得到安慰,在安全的環境下舒發和發洩自己對社會不滿的情緒。

  汶川地震是忘不掉的國殤,08奧運會是中國人的驕傲,盧安克對世俗的妥協是一種無奈。

  輿論致死,這是我對藥家鑫事件的總結。虐貓女不幸遇到了網際網路2。0論壇的崛起,藥家鑫的不幸是遇到了移動網際網路的1。0微博崛起,如果不是這樣,也許輿論的力量不足以不將他判死刑來平民憤。我清楚的知道那個時間段,坊間確實流傳撞殘了不如開車回去再碾死,因為撞殘了意味著接下來各種麻煩,受害者家庭的無休止糾纏和索賠,如果死了,那麼就是2年緩刑和死亡賠償金,沒有糾纏。所以在當我看到新聞後並沒有太多感觸,只覺得原來真的有人這麼做,我並非冷血,而是理性面對現實。父親也出過車禍,對方膝蓋骨粉碎性骨折,善良的父親在當夜就拿出了家裡所有積蓄交給醫院,讓醫院好好治療,可對方家庭呢?不依不饒,到家來那種盛氣凌人的氣勢吵鬧,受害者在法院拄著雙拐表演給法官看他有多慘!背地裡北京、上海、廣州各種醫院都去,全家7口人一起去,回來報銷的食宿行費用異常的高,而且藥費單還含有水分,再加上上有老下有小的撫養費,就這樣法院判決了一個天價的賠償金,連律師都說是我們整個市級都難見到高額賠償,當我們借遍了親朋好友,無力支付時,原本協議在父親工資上按月扣付,哪知對方又三番五次去法院鬧,要求強制執行,立刻支付餘下的賠償金。8年過去了的今天,我們家依然未能清償所有債務,這對我們家也是一種煎熬。

  藥家鑫這章確是很想給我父親看的,因為我接受的也許就是藥慶衛這樣的直接教育,無條件服從和打擊式教育,如果沒有母親悉心的照顧和開解,也許我就是另一個藥家鑫或者馬加爵。藥慶衛隨軍多年,而父親常年在農村基層工作,他們有共同點,不會教育孩子。藥慶衛不僅自己打擊藥家鑫,還讓鋼琴老師也一起參與打擊,其實對孩子並沒有發育完全的心智打擊是致命的,所以我很認同後面宋和柴靜對話中對藥家鑫心理分分析,也許因為我們3個都是在父親不斷打擊中成長的孩子。不論過錯先罰自己人,這對孩子自信心的建立和心智的完善是致命的,至今我印象中最深的,父親對我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你有什麼用?你除了花錢還有什麼用?」這直接或間接導致了至今我們之間都無法解開的心結。記得高二的時候,學校組織了一次唱歌比賽還是演講比賽,我有和班長打招呼說我要參加,也許他忘記了,最後班內海選我沒能上臺,回家我偷偷在房間哭,爸爸媽媽走過來問我什麼事,我說說完之後父親沒有安慰,而是反過來罵我沒用,一顆原本受傷的心,再挨多兩刀子。我很喜歡文娛活動,唱歌、跳舞、主持、演講,這些在爸爸眼裡都認為是不務正業,只有媽媽在支持我。我和宋是幸運的,我有媽媽,宋有柏老師,而不幸的是藥家鑫和馬加爵,當然還有很多很多的被這樣不會教育的父母教育著的孩子。最近《爸爸去哪兒》特別火,希望新一代的爸爸們能有更好的方式教育自己的孩子。

  寫到這裡就結束吧,亂亂的內容,講到哪,想到哪,寫到哪,這就是看完這本書的感覺,我不如柴靜般擁有好的文筆,但也就這樣記錄在這裡吧。

同类文章
南山寺作文700字

南山寺作文700字

篇一:南山寺之旅——開往南山寺  今年寒假,我和爸爸、媽媽去了廣州南山寺參加了「自然的恩典」冬令營,這次旅途中發生了許多好玩的事……  我們坐的火車是硬臥,要23個小時才能從鄭州到廣州。我們剛坐上火車,我便鬧出了個小笑話。硬臥跟我以前去上海坐的軟臥可不一樣,有上、 中、下三層呢!我們的座位有一張是上
八達嶺長城作文700字

八達嶺長城作文700字

篇一:北京遊記——八達嶺長城記  在去北京的第4天,我們便去遊覽了世界上最長的古代防禦工事——八達嶺長城。  俗話說:「不到長城非好漢。」今天我就要來噹噹這個好漢。  我和爸媽站在八達嶺長城的入口處,只見巍峨的長城猶如一條巨龍彎彎曲曲地盤在山上。望著遠處的山頂長城上黑壓壓的螞蟻搬的人們,心裡不由得驚
洛陽作文700字

洛陽作文700字

篇一:遊洛陽國花園  人們都說:「洛陽牡丹甲天下。」現在正值花季,昨天,我和妹妹在媽媽和小姨的帶領下,一起乘車來到了洛陽中國國花園,去欣賞 牡丹 的容顏。  進入國花園的大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粉色的牡丹花,一陣花香撲鼻而來,我趕緊跳下臺階,來到花叢中,和牡丹花來了一張合 影。 看著花朵碩大的牡丹
麗江古城遊記作文700字

麗江古城遊記作文700字

篇一:帶你遊遊美麗的古城——麗江  在假期裡,媽媽帶我去過很多地方,有泰山、雲夢山、昆明、大理、大連……等等。在這些眾多的名勝古蹟中,最讓我記憶猶新的,還是美麗的麗江古城。下面,就讓我帶你去參觀一下吧。  麗江位於雲南省西北部、金沙江上遊,它歷史悠久,風景優美。自然環境雄偉,海拔2400米,是至今還
秦皇島遊記作文700字

秦皇島遊記作文700字

篇一:秦皇島之旅 ——金沙灣  前兩天,我和爸爸媽媽來到了秦皇島、南北戴河、山海關旅遊,那裡濱臨渤海,天氣涼爽,風景優美,我被那裡的優美風景深深地吸引住了……  我們從晚上8:00出發,經過了12小時的車程,終於到達目的地:秦皇島。我們跟隨導遊,先到了當地的一家海鮮館大吃了一頓。吃飽喝足後,我們開始
關於鳳凰古城作文700字

關於鳳凰古城作文700字

篇一:湘西之旅—鳳凰古城  下午五點,我們坐大巴從張家界出發,開往鳳凰古城。中途在芙蓉鎮下車,參觀芙蓉鎮、吃這裡的名小吃--米豆腐和蒿草粑粑,晚上11點半才到達鳳凰古城。  在車上,聽導遊介紹,鳳凰古城的夜景非常好看,可我們第二天要返回洛陽,所以只能今天遊覽了。  放下行李,我們冒雨打車來到虹橋。鳳
周末遊記作文700字

周末遊記作文700字

篇一:周末遊記  我在課文裡讀到了《天鵝、大蝦和梭魚》的文章,看到圖片上的天鵝很漂亮,就想親眼去看一下真正的天鵝。  上周末,媽媽就帶我去了三門峽,我聽媽媽說:「每年入冬以後到次年初春,三門峽總會迎來她的朋友——白天鵝。 在三門峽庫區廣闊的湖面上,會有成千上萬隻白天鵝自由自在地飛翔、飄遊、嬉水、覓食
五一遊記作文700字

五一遊記作文700字

篇一:五一遊記  陳靜雯  今天是五一勞動節,爸爸帶我去玩。  來到了一個十分乾淨的地方,有兒,有樹,有花,有水。爸爸下了車去拍照,我就啃著個麵包跟在後面。  這時,我聽見背後一聲很響亮的剎車聲音,回頭一看,是一輛車停下了。我準備回頭繼續走,卻聽見車主人低聲惡狠狠地罵道:「可惡的畜生!」  我很奇怪
暑假遊記作文700字

暑假遊記作文700字

篇一:暑假遊記   經過近一天的旅程,在傍晚時分,我們抵達了山西省忻州市的五寨縣。今晚我們就住在這裡了,正好可以品嘗一下山西的特色飲食了,因為我最愛吃了,這次一定要把山西的好吃的統統吃一遍。  美美的睡了一覺之後,第二天一早,我們就開始向蘆芽山風景區進發。沿路都是盤山路,因為恐高,嚇得我一路不敢往窗
春節遊記作文700字

春節遊記作文700字

篇一:春節遊記  這個春節我玩得可真快樂!可以稱得上是樂趣多多喲,現在就和你一起分享我的快樂吧!  NO。1   遊園活動真精彩  大年初一的下午,爸爸媽媽帶我去參加他們單位組織的遊園活動,那兒玩的項目可真多,有保齡球、袋鼠夾球、夾玻璃彈珠等,我挑了個「保齡球」的遊戲,只見地上放著幾瓶礦泉水,三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