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願填報學校的三條建議(面對高考志願填報諮詢)
2023-06-22 15:31:09 1
高考志願填報學校的三條建議?近段時間,高考成績出來,不少同學、朋友向我諮詢孩子高考志願填報的事情,每年這個時候,都比較忙,電話微信不斷,感受到肩上沉甸甸的、因信任帶來的責任,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於高考志願填報學校的三條建議?下面內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高考志願填報學校的三條建議
近段時間,高考成績出來,不少同學、朋友向我諮詢孩子高考志願填報的事情,每年這個時候,都比較忙,電話微信不斷,感受到肩上沉甸甸的、因信任帶來的責任。
朋友圈中,他們都覺得我讀書時間長,這幾年給甥男弟女、子侄晚輩,提過一些中考、高考、考研、考博、擇業方面的建議,他們覺得經驗會有一些,其實,給人建議,真的很難,建議好了,自然好;建議不好,都是孩子們一輩子的事情,因此,壓力山大。
我給他們總體的建議是:儘可能結合孩子特點和興趣的前提下,在填報志願上,城市第一、學校第二、專業第三。
理由如下:
1.城市第一
城市決定了孩子們離開家鄉,第一次置身環境的視野,發達城市和欣欣向榮的城市有著不一樣平臺和機會,文明程度更高、更安全,會結識更多視野開闊、有意思有趣的同學。
比如深圳、蘇錫常、杭州、南京這些南方城市,比一些北方城市,肯定要好一些,因為是人口輸入的城市,發展更持續,就像我們坐上了一臺向上的電梯。有時你不自覺發現自己的視野開闊了,其實不是你的能力,而是腳下的電梯,而你所在的城市,就是你的電梯。
即使在學校勤工儉學,大城市也比小地方有更多的機會,比如我們當年在南京讀書,除了傳統的做家教、發傳單之外,還跟人合夥開過錄像廳、飯店、到珠江路電子一條街道組裝過電腦,去山西路幫老闆賣過磁帶,還在一個鴨血粉絲湯老店做過促銷員。大城市人流量大、機會自然多、打工薪酬也透明。
一般大學讀過的城市會成為你的第二故鄉,這個城市結識的朋友,可能成為你一生的寶貴的人脈。
前年,我老婆的侄子,在新疆高考排名還不錯,疆內學校任選,我還是建議他報南京的學校,我覺得城市選擇更重要。
我四姐的兒子,也在同一年高考,成績考砸了,我給他選的是杭州的一家醫學院,專業牙醫,我覺得城市 專業大於學校的名氣。尤其是孩子工作以後,除非是985名校,否則誰還記得你的學校?
像北航南航、北京理工南京理工、北師大南師大,北京科技大學、河海大學這些學校因為城市原因,選擇優先度,在我看來,肯定優於蘭州大學、東北大學、川大、雲南大學這些邊陲名校。
比如上海應用技術大學(以前的上海應用技術學院),他的錄取分數線,比內地的重點本科還要高,這也說明了,人朝大城市奔湧的腳步是不會停歇的。
2.學校第二
學校是就業的敲門磚,也是校友圈的起點,是進入社會的第一張名片,第一學歷的重要性,再怎麼強調也不過分。高考分數如果在985或者211的臨界值,可以衝一下上985或者211。
除非學校跨層級,成了985,211,雙一流,我覺得一般內地的重點本科大學,反而不如沿海江浙滬的老二本院校。比如我的母校南京工業大學,以前的南化,屬於部屬老二本,現在據說也是按照重點本科招生了,和鄭州大學(新晉的211,雙一流)相比,以前學校名氣差不多,我就會建議孩子報考南工大,學校在省會南京;但鄭州大學跨層級了,這時報鄭州大學也不錯。
能兼顧城市和專業的前提下,學校可以稍微差一些,比如同濟的土木、橋梁、道路是全國前三的,比清華不差,如果報考清華沒把握,選擇同濟土木也不錯。
4年前,我二叔家大堂姐的兒子當年江蘇省排名140名,這小子不聽我的,報了東南大學的建築,按照的意思,完全可以報考同濟的土木的,可惜了;二叔家二堂姐的兒子,也是不敢衝同濟醫學院,結果報考了徐州醫學院的醫學影像,也是志願選擇保守了,那一年同濟可以錄取的。
3.專業第三
上大學和投資是一樣的,一定要選擇有前景的行業。很多專業出來確實不好就業。學醫,很神聖,名醫收入也不低,但很累。這份職業實在是太苦了,工作後經常值夜班,24小時電話開機,隨叫隨到,不能陪伴家人。
相反,金融行業,性價比就較高,名校畢業,出來混幾年,就可能成為基金經理,稍微通曉一些投資理念,就很快會脫穎而出,數錢數到手抽筋。
一位朋友女兒三年前高考的分數,可以走北大醫學部,但是學不了口腔和臨床,他最後給姑娘選擇了復旦的金融。
去年,一個朋友的孩子,高考後被清華和北大搶著要,最早和清華籤訂的協議是去醫學院,本碩博連讀。隨後,北大招生組組長託人請我這位朋友吃飯,最後選擇了去北大光華管理學院學金融。在我個人看來,這是個明智的選擇,醫學專業實在是太苦逼了。
在同一層級的學校中,可以選一個好的專業,比如你的分數可以上華中科大,武大,但專業不好,那就可以選擇西安交大的好專業。因為他們都屬於同一層級,分數差距不大。
現在很多211學校錄取分數比985還高。看中的就是專業,因為他們出來可以拿到更高的收入。看看現在上海財經大學,他的錄取分數線比華科武大還高,石河子大學是211,分數比很多一本大學還差。
專業其實是最不重要的選項。一則在大學裡可以申請轉專業,二則考研、考博,可以從容跨專業,三來,大學學的是一種思維方式、學習能力、知行合一的自律習慣,是一種通識教育,就想學自行車、學遊泳一樣,是一種基本的技能。
學什麼,不重要,怎麼學,才重要。
掌握了學習方法,有了任何一所普通院校提供的科學訓練方法,對於新的專業,新的挑戰,很快就會上手,而且熟能生巧,遊刃有餘。
現在有一句通行的話說,「10000個小時,你就是某一個行業的專家」。的確如此,咱們大學一門主幹課程的課時不過50學時,連作業帶設計,算100學時,算20門專業課吧,也就2000學時。
如果工作後,持續發力10000個學時,是大學學時的5倍,那有什麼理由不成為本領域、新專業的專家呢?
名校學子,尤其北大清華這種,學校重要,學霸腦子也好,輔修一下,其他專業跨過去十分方便,研究生階段再選也可以。
普通大學,專業更重要些,大多數是普通人,可能的情況下,當然選個好專業,一勞永逸。
當然,專業選擇,也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生化環材、建築強電弱電自動化這些工科專業,就業薪資雖然不高,但工作好找,過日子沒問題,沒有失業之憂,總能吃上飯,比學影視表演、美工、文科、商科的一般畢業生,更穩定一些。
我小叔家堂弟從揚州大學畢業考研時,我推薦他考礦大的建築電氣自動化,這是個枯燥專業,但畢業後收入穩定,目標就是徐工集團,今年已經就業。撐不死,餓不著,咱們沒有背景,就靠自己的努力吃飯吧。
總之,一句話,高考志願雖然很難填報,但把握了城市、學校和專業,還是有跡可循的,最後盼望各位高考學子的家長們,都能和孩子們一起,填報一份令人滿意的高考志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