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浙滬共同富裕示範區(江浙滬為何對口幫扶皖北)
2023-06-22 17:39:47 1
遠親不如近鄰。多年來為江浙滬源源輸送資源和人才的安徽,也該嘗到長三角一體化的甜頭了。
——吾球商業地理
作者|桐言
主編|王千馬
圖片|除特別說明,均來自網絡
編輯|大腰精
製作|粉紅女佩奇
據國家發展改革委12月8日消息,為貫徹落實《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規劃「十四五」實施方案》《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2021 年工作安排》有關部署,紮實推進滬蘇浙城市結對合作幫扶皖北城市工作,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滬蘇浙城市結對合作幫扶皖北城市實施方案》。
結對合作幫扶工作期限為2021 年至2030 年,綜合考慮資源稟賦、產業特色、發展水平、合作基礎等因素,幫扶城市包括上海市3個區、江蘇省3個市、浙江省2個市,受幫扶城市包括安徽省淮北市、亳州市、宿州市、蚌埠市、阜陽市、淮南市、滁州市、六安市共8個市。
這個重磅消息,瞬間引爆網絡,人們紛紛討論:為什麼要幫扶皖北?怎麼幫扶?還有像安慶這樣也不發達的城市,為什麼沒有援手?
01回饋安徽,以及共同富裕
關於江浙滬強市為什麼要幫扶皖北?先說說網上看到的幾個觀點:
一個觀點站在國內角度,說長三角要重回南直隸時在全國的經濟地位,這個其實已經達到了,雖然行政上和當時不同,但是經濟規模總量在全國的佔比,已經不輸當時。
據統計,2020年上海江蘇安徽三地的GDP總和為2.77萬億美元,位居世界的第七位,次於英國的2.8萬億,超過法國的2.7萬億。如果加上浙江,長三角的GDP總量已經是世界前五了。
另一個個觀點:江浙滬強市幫扶皖北,是為了應對產業向東南亞的轉移,以期在與東南亞的競爭中取勝。
我覺得,這種觀點,還是小看了長三角的野心,要知道,在我國城市群未來的發展的規劃中,長三角城市群是對標世界最大的城市群——美國東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的,既然目標是比肩世界第一,那東南亞的發展也好,產業轉移也罷,肯定不是長三角所忌憚的。
拋開上面兩個觀點,我們還可以從哪些方面去看待江浙滬強市對口幫扶皖北8市這個長三角大招呢?
一,從歷史上看,安徽為江浙滬的發展做出過貢獻和自我犧牲,這是人所共知的,我國的地勢西高東低,河流多是東西走向,安徽境內自北向南有淮河、長江、新安江三大河流,都位於江浙滬的上遊,如果說,江浙滬是美人,那在歷史上,安徽曾經多次上演過英雄救美的壯舉,每當發生大洪水的時候,都是安徽身先士卒,開閘洩洪,無怨無悔,扛下所有。南部的新安江,也為了給下遊輸送一江清水,而放棄了很多可以發展的工業。
可以說江浙滬的飛速發展,有安徽自我犧牲的一份功勞,同時,皖北的欠發達,也與多次的開閘放水行洪蓄洪有關。所以,每當洪水來臨,皖北把水引向自家田園的時候,都有很多人呼籲,應該通過制度設計,讓受益者對做出犧牲的的一方給予回饋。從某種角度來說,這次的江浙滬強市牽手皖北,幫扶他們發展,是包含有對皖北屢次英雄救美行為的回饋因素的。
二,從現實大背景看,江浙滬牽手皖北,包含有共同富裕的大願景。
我國現在已經實現了全面小康,但是區域差異還是很大的,不說東西部的差距,就是同一個城市群內部,不同城市之間差距也是很大的。共同富裕,就是要縮小區域發展的差距,尤其是同一區域內部的發展差距。
現在,長三角區域的浙江是共同富裕示範區。如果說浙江是省級層面實現共同富裕的試點,那實現一個城市群共同富裕的示範區,應該就是長三角,而長三角一體化和江浙滬幫扶皖北8市,應該就是長三角城市群向共同富裕邁出的第一步。
為什麼浙江能成為省級共同富裕示範區,也同樣可以回答為什麼長三角可以成為城市群級的共同富裕示範區。
浙江省情具備開展示範區建設的代表性,具備開展示範區建設的基礎和優勢,富裕程度較高,發展均衡性相對來說較好,改革創新意識較為濃烈,在市場經濟、現代法治、富民惠民、綠色發展等多個領域都有顯著成果。開展示範區建設的空間和潛力還較大,浙江是這樣,長三角也是這樣。
三,從長三角城市群的定位看,2016年發布的《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發展規劃》明確,到2020年,基本形成經濟充滿活力、高端人才匯聚、創新能力躍升、空間利用集約高效的世界級城市群框架,人口和經濟密度進一步提高,在全國3.7%的國土空間上集聚11.8%的人口和21%的地區生產總值。
到2030年,長三角城市群配置全球資源的樞紐作用更加凸顯,服務全國、輻射亞太的門戶地位更加鞏固,在全球價值鏈和產業分工體系中的位置大幅躍升,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顯著增強,全面建成全球一流品質的世界級城市群。
現在長三角已經是第六大世界級城市群,我們未來的目標要瞄準美國東北部世界第一大城市群,建立與之媲美的世界級長三角城市群。
統計數據顯示,目前長三角地區三省一市的地域面積和常住人口分別佔全國的1/26和1/6,卻貢獻了中國1/4的經濟總量,被公認為全球第六大城市群。而美國東北部的波士頓-紐約-華盛頓城市群則是世界上實力最強的城市群,靠1.5%的國土面積集中了15%的人口和30%以上的製造業產值,城市化水平達到90%以上,區域內各城市均具有全球影響力,長三角地區與之相比還有著不小的差距。
這個差距的原因之一,就有長三角城市群區域內部發展不平衡的因素,一些區域欠發達拖了後腿,要想早日實現一流品質的世界級城市群的目標,就必須補上短板,區域內部均衡發展。
現在江浙滬強市牽手皖北欠發達地區,無疑就是縮小差距,實現均衡發展,把長三角早日建成世界一流城市群的舉措之一。
四,從長三角城市群內部區域優勢互補看,江浙滬一些強市,經過多年的發展,積累了雄厚的硬實力和軟實力,有資金的優勢,人才的優勢,產業的優勢,科技的優勢,同時,受到發展空間的制約,有向外尋找更多投資渠道和發展機會的需求,而皖北等欠發達地區,有大量的人力、土地等資源,可以很好的承接江浙滬等強市產業、資金的外溢,對於江浙滬強市來說,產業在城市群內就近轉移,可以實現產業集群的閉環、人才資源的充分交流利用,達到性價比最高、利益最大化。
在這個城市群內城市幫扶政策出臺之前,有些城市因為地緣相近,已經實現了充分融合發展,甚至已經到了交通同城化的程度。比如結對幫扶中的南京與滁州,滁州早就是南京都市圈成員,不僅滁州,南京都市圈的半數成員都在安徽,這次政策的出臺,無疑是讓南京與滁州的關係更加緊密。
總之,江浙滬強市結對幫扶皖北,可以說是長三角真正實現一體化、實現均衡發展的真金白銀的舉措,是共同富裕在城市群級的層次上的示範,是長三角發展成為世界一流城市群目標的需要,也是對皖北乃至安徽歷次對下遊江浙滬做出自我犧牲的回饋。那麼,如何幫扶呢?
這個,我想,各結對城市之間,會有實施的具體方案和措施,不同的結對城市之間,也會有差別。
但基本上思路,應該包括江浙滬強市輸出產業、資金、技術、人才,助推幫扶城市產業升級、城市建設和管理提質增效、鄉村振興、農業現代化、大量的勞動力實現當地就業,而江浙滬強市也能通過產業、資金、人才、技術的輸出,獲得外延式發展,拓寬發展空間,達到雙贏的效果。
02安慶,需要重新定義與合肥之間的關係
在眾多關於江浙滬強市幫扶皖北的文章後面,讀者留言中,有一個有意思的現象,那就是很多人不約而同的提到:為什麼安慶沒人幫扶?安慶以後如何發展?
儘管安慶在安徽的位置,屬於皖中。但是,和它同在皖中的六安、滁州也被「塞進」皖北,身處被幫扶之列,安慶為什麼就不可以?
這些留言,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現在安慶發展的滯後,已經是人所共知了,也反映了安慶區域內人們對發展緩慢表現出來的焦慮,希望有幫助安慶實現快速發展舉措的急切心情。
從地理位置上來說,安慶,屬於皖江城市,歷史上也曾經赫赫有名。從現實來看,無論是安徽,還是其他省市,沿江城市發展得都不錯,像蕪湖、馬鞍山、南京、武漢、重慶等等,但是安慶,現在陷入發展焦慮,最重要一點,就是人才和人口資源的大量流失,尤其是青年的大量流失,幾乎是斷了一個城市的後路。
作為安慶最優秀的學校的安慶一中,其校長就坦言:安慶每年都是整火車整火車的向外輸出優秀人才,而回來的寥寥無幾,這就是說,安慶用自己的資金資源,辛辛苦苦培養的人才,最終都是為他人做了嫁衣! 安慶未來的路在哪裡?
站在全省角度看,皖北已經有江浙滬強市結對,幫扶發展。雖然幫扶中沒有安慶,但對安慶也是一個利好,因為這樣,作為省會的皖中城市合肥,可以有更多精力輻射皖江城市,尤其是近鄰的安慶,更應該緊密擁抱合肥!
可以擬出這樣一個發展思路:隨著皖北攀上來自江浙滬的富親,安徽沿江靠南的城市,因為在合肥周邊,以後要更多的接受合肥的輻射,合肥也會有更多的精力,輻射自己南邊近鄰的城市,這需要進一步做大做強省會,提高省會的首位度。
合肥曾經從護城河走向濱湖,現在,隨著江淮運河的開通,合肥必將又要從濱湖走向沿江。
在我看來,如果現在安慶代管的城市桐城,由合肥代管,那合肥不僅成為名副其實的沿江城市,而且實力大增,輻射近鄰城市的能力必將更強,更重要的是,合肥代管桐城,成為沿江城市後,就與安慶成為並駕齊驅的沿江夥伴,合肥沿運河發展布局,可以實現與安慶的無縫對接,必然帶來安慶交通、產業方面的發展,進而帶來人才的回歸,扭轉人才、人力資源無限輸出的局面,城市重歸活力四射。
所以說,在皖北得到江浙滬強市幫扶的背景下,安慶應該著力打造與合肥的親密關係,接受合肥的輻射,最佳策略就是合肥代管桐城,安慶助力合肥沿江,然後合肥安慶結成沿江夥伴,無縫對接,接受合肥的強力輻射,重振長江五虎的雄風。
在皖北已經結對江浙滬富親的背景下,安慶,一定要抓住機遇,一定要正視合肥飛速發展給周邊帶來巨大機遇的事實,重新定位自己與合肥的關係,助力合肥沿江,然後與合肥結成沿江夥伴,承接合肥的產業、資金、人才、科技的外溢,實現快速的超越式發展,實現安徽前後省會雙雄並峙、比翼齊飛的目標。
相反,如果安慶無視合肥的飛速發展帶來的機遇,而捨近求遠,那麼合肥飛速發展外溢的機遇,必然會被其他城市獲得,而安慶必將在發展緩慢——人才資源流失——發展焦慮的循環中繼續!最佳的思路:合肥沿江——代管桐城——合安沿江夥伴——前後省會雙雄!
總之,江浙滬強市幫扶皖北,不僅是皖北的機遇,帶來皖北的大發展,實現長三角的均衡發展、共同富裕,同時,也會改變安徽省內城市的發展格局,其他城市尤其是安慶,在沒有獲得來自江浙滬強市幫扶的情況下,需要思考自己未來的發展思路,而這個思考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定位自己與緊鄰的特大城市合肥的關係,思考如何才能從合肥的外溢中收穫最大化,從而擺脫髮展焦慮。
壹點號吾球商業地理
找記者、求報導、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