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化的城市規劃和發展情況(轉身向海天地闊)
2023-06-22 03:54:24 1
轉身向海天地闊
——懷化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戰略門戶城市紀實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肖軍 雷鴻濤
廣西北部灣港。譚仕光 攝
國慶節前夕,廣西北部灣波濤滾滾,一艘艘貨櫃班輪在海面上劈波斬浪。
口岸上,欽州港同樣繁忙,數十臺門機同時作業,運轉車在碼頭與堆場間來回穿梭。
沿著西部陸海新通道,一路向南,滿載貨物的懷化市至廣西北部灣港鐵海聯運班列緩緩駛進欽州港,貨物直接換船出海,運往東協各國。
作為西部陸海新通道的重要節點城市,懷化開往北部灣港的鐵海聯運班列逐步走向常態化運行。不僅如此,對接北部灣港的懷化國際陸港建設正如火如荼。
轉身向海天地闊,潮起雲飛滿目新。「十四五」開局之年,懷化山海聯動、水陸並舉,朝著「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戰略門戶城市」的目標闊步前行。
新建的懷化國際陸港位於懷化西鐵路編組站和懷化市貨運站之間。田文國 攝
面朝大海,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戰略門戶城市
「十三五」期間,一條新的大通道連接起中國西部和世界各地,從重慶、四川等西部省市出發的貨物,沿著鐵路向南到廣西欽州港等沿海沿邊口岸,換船出海,通達全球。這,就是西部陸海新通道。
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是以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著眼共建「一帶一路」,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對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
國家發改委發布的《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將懷化定位為「重慶-懷化-柳州-北部灣」主通道上的重要節點城市,且為目前湖南省唯一納入西部陸海新通道的重要節點城市。
西部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線路圖(來源:懷化日報)
把握國家戰略機遇,根據懷化區位交通優勢,省委、省政府賦予懷化「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戰略門戶城市」的新定位、新使命。
西部陸海新通道戰略的實施,讓懷化、湖南乃至中部地區有了一條通往東協最便捷的國際大通道,懷化迎來擁抱大海的大好契機。
新定位、新使命,在520萬五溪兒女看來,這是黨中央重大決策、重大戰略給懷化帶來的重大機遇,是省委、省政府對懷化的「厚待」。是機遇,更是責任;是鼓勵,更是鞭策。
「將區位變成方位,把定位變成地位。」懷化市委書記雷紹業表示,牢記的殷殷囑託,把省委、省政府「十四五」期間賦予懷化的新使命、新定位作為落實「三高四新」戰略的具體行動,奮力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戰略門戶城市,推動懷化高質量跨越式發展。
2021年2月5日,懷化—北部灣港鐵海聯運首發班列出發。周紫雲 攝
鐵海聯運,打通北部灣港出海大通道
一聲汽笛啟新程。
今年2月5日,沐浴著和煦的春風,懷化至北部灣港鐵海聯運班列從懷化西編組站出發,歷時20個小時,行程800餘公裡,到達廣西欽州港。
懷化,欽州港,一條通道連山海。這部新時代的「山海經」,展現懷化奔跑的英姿。
開行鐵海聯運班列,懷化深謀遠慮。
從區位上看,北部灣港毗鄰東協。在湖南乃至中部地區,懷化是前端,從北部灣港出海,對接東協最近。省商務廳將懷化定位為全省五大國際貨運集結中心中唯一的東協貨運集結中心。
從對外貿易上來看,東協是全球最具活力的區域經濟體之一。東協是我國、我省及懷化最大的貿易夥伴。
想明白,幹起來。去年11月,懷化市政府與廣西北部灣港務集團籤署共建西部陸海新通道合作協議,通過陸上連接湖南乃至中部地區,海上連接東南亞、南亞,共同建設「懷化-北部灣」鐵海聯運物流大通道。
懷化市交建投物流與口岸發展部負責人介紹,與傳統水路相比,懷化及周邊地區的產品搭乘「懷化至北部灣」班列,可節省一半以上時間,降低了綜合物流成本,提升了市場競爭力。企業承接海外訂單、開拓海外市場更加便利。
「鐵海聯運班列開通,為懷化打造內陸地區改革開放高地,打開了更大想像空間,提供了無限的可能。」懷化市發改委副主任賀巍介紹,懷化的橙子、葡萄、黃桃、竹製品等流向東南亞,東南亞的大米、香蕉、榴槤等流向懷化,輻射全國,可形成對流互補。
新晃順發鐵合金有限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公司經欽州港進口的南非鉻礦石是生產不鏽鋼產品的重要原料,公司周邊與其類似的企業有7家,每年共需進口鉻礦石70萬噸,過去以零散車皮運回至新晃站或貴州羊坪站,現在改為班列運輸,時效快,費用低。
9月13日,懷化國際陸港開工儀式現場。王森 攝
一港一園,重鑄商通天下的輝煌
9月13日,伴隨著挖掘機、運輸車發出的「交響曲」,懷化國際陸港在懷化經開區開工建設。
「陸港是沿海港口在內陸的延伸,是指具有物流、報關、報檢、增值服務等港口口岸功能的物流節點。」懷化海關關長劉曉明介紹。
走在熱火朝天的建設工地上,沒想到懷化對外開放的視野如此遼遠。
翻開懷化的歷史,發展起伏與對外開放休戚相關,與交通物流密切相連,曾經有過兩次輝煌。
這裡曾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重要節點。水運的發達,造就了洪江古商城商賈雲集、店鋪林立、沅巫兩岸千帆競發的場景,形成了湘、滇、黔、桂、蜀的物資集散地。
上世紀70年代,火車拖來了懷化城。懷化乘著改革開放的春風,引萬商入懷,一大批綜合市場和專業市場如雨後春筍般發展起來,成就了「買全國、賣西南」商品大流通「中轉場」「二傳手」的商業繁華,一舉成為我國西南地區重要物資集散地。
如今,懷化的決策者放眼全球,深入研究港口經濟的作用,發現在全球35個國際化的城市中,有31個城市因港口建設帶來了發展和繁榮。
眼光引領行動。懷化國際陸港著眼對接西部陸海新通道,構建以鐵路運輸為主,自西南向海的國際通道。通過鐵海、鐵鐵聯運,緊密連接北部灣港、廣州港、磨憨口岸至東協各國。陸港建成後,將成為國家中西部地區面向東協的貨運集結中心、湖南省對外開放重要平臺、西部陸海新通道戰略門戶城市重要載體。
新懷化西編組站(資料圖)
懷化國際陸港項目功能布局包括公鐵聯運區、保稅物流區、海關監管區、綜合服務區等板塊,建成後具有鐵路口岸、多式聯運、保稅物流、倉儲物流、配送分撥、增值加工、智慧信息、金融服務八大功能。
「建陸港,還得興產業。」懷化市商務局局長唐成介紹,以懷化國際陸港為平臺,正在配套籌建懷化國際(東協)物流產業園。這個臨港產業園區重點打造現代物流、加工貿易和先進位造業三大產業板塊,達到「以港促產、以產興園、以園助城」融合發展的目的。
「來靠火車拖,飛靠火車帶。」懷化市委副書記、市長黎春秋說,懷化對鐵路有著特殊的感情,依託鐵路,建設一港一園,實行港園聯動,做實做活火車文章,倒逼懷化製造業發展,加快物流體系建設,讓全世界的商品在懷化匯集,重鑄商通天下的第三次輝煌。
想不到懷化對外開放的腳步如此之快。懷化國際陸港,從思路萌發到開工建設僅花半年多時間。
「這半年來,我們都是圍繞啟動陸港項目建設在轉。」懷化市發改委主任馬源說,市委、市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密度之高、力度之大,實屬罕見。
「建設國際陸港是件非幹不可、非幹成不可的大事!」8月18日,專題研究懷化國際陸港和國際(東協)物流產業園建設的懷化市委常委會開在項目現場,大家頭頂烈日邊看邊議,越議心裡越亮堂。
在懷化經開區黨工委書記楊軍辦公室桌上,擺著厚厚一疊有關陸港方面的學習資料。楊軍坦言:「今年8月確定經開區為懷化國際陸港建設主體前,連陸港的概念都沒搞清,我們白天幹、晚上學。」
懷化經開區成立了懷化國際陸港經濟研究室,聘請國際陸港理論首創者席平等國內專家學者為顧問。抽調精幹力量成立專班,倒掛工期、掛圖作戰,不到一個月就完成了項目開工前期各項準備工作。
背靠大山,面朝大海的五溪兒女,大山中勇突重圍,大海孕育先機。陸港與海港牽手,山與海唱和,譜寫新時代懷化雄壯的南進序曲。
原載《湖南日報》(2021年10月5日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