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孟子讀後感

2023-06-22 06:56:33

篇一:孟子讀後感

  孟子,是我國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他跟孔子是儒家學派的鼻祖。

  在了解孟子以前,我都覺得孟子是同一朝代的,可是,這本書剛開始看,就打破了我原先的想法。其實孟子是孔子去世很久;才出生的。小時候,孟子就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他很崇拜孔聖人,十幾歲的時候,它還去過魯國,相知孔聖人的門第來叫自己,可是,孔子的徒弟差不多都已經去世了,於是,孟子找到了司徒牛,這時,司徒牛也已經是個駝背老人了,司徒牛原是子思老師(孔子的學生是最重視的學生,不過,一場疾病導致了他不敢見人,也能為他的背上莫名其妙的長出了一個錛俿 角癇,於是他隱居與樹林裡,誰也沒見過他,但是孟子找到了他,司徒牛聽了孟子的講述,決定收他為徒,三年後,司徒牛讓孟子離開了那裡,勸他去更加開闊的地方展示才華。

  孟子淚令老師後,回家興學育才,憑藉著他的本領,孟子成了有名的老師。

  公元前347年秋孟子帶著幾個門徒去了齊國。起先,他受到齊威王的歡迎,齊威王知道他是一個人才,但孟子齊國不被重用,因為他堅持的是仁政思想,而齊威王確性霸道,他想要把整個天下櫃為己有,這下,孟子又拿出了最令我佩服的錛偽琻銡玗 一口才,他說話滔滔不絕,有因為他學識淵博,知道的東西很多,隨後就能說出大道理來,就是利用他的口才,孟子成功說服齊威王行仁政,他給齊威王講了很多道理,搬出了他腦海裡基礎的知識 ,要是我是齊威王,都會聽得暈頭轉向呢!

  78歲時,孟子決定辭了官衖 ,回家安享晚年,他知道自己的時間不多了 ,他覺得在怎麼,也得綠葉歸根,於是,在眾人的挽留下,孟子熱淚盈眶地回了家,在齊國35 年。

85歲,古稀之年,孟子帶著鄒國百姓的嘆息聲,徒弟的哭聲,去世了。

  出殯這天,雪更大,風更狂,連天地山川都為一顆巨星的滑落而哭泣,各地百姓都感到孟子的家鄉,披麻戴孝,在風雪的呼嘯下把孟子送向天堂——

  其實,就算是聖人,我也覺得他會有錯的地方,孟子也不例外,因為,孟子總是說,孔子說的都是對的,然而,孟子的動勳遠大於他犯下的錯誤,他謙虛,他好學,他還真有一副好口才——

  孟子,真是一位偉大的「 老師」 。

 
篇二:孟子讀後感

  小的時候,外公經常和我面對面的坐在一起,外公給我讀著經典,如:《桃花源記》、《嶽陽樓記》等;我長大點了以後,爸爸、媽媽便開始讓我讀著帶有拼音的詩詞,並背;上了小學,老師讓我們讀《孟子》。經典詩文,處處都在我們的身邊,老師會讓我們學習、掌握、運用經典詩文。在學習中,經典和我們形影不離,就像我們的影子一樣。是它讓我們掌握更多知識,讓我們在知識的海洋中遨遊,使我懂得了許多道理。

  在我讀過的書中,使我最受啟發的還是《孟子》。

  《孟子》一書記錄了孟子的言行,是儒家的經典之一,和《論語》、《大學》、《中庸》合稱「四書」。孟子名軻,戰國時鄒(今山東鄒縣)人,後世將他和孔子並成為「孔孟」,有「亞聖」之稱。

  在《孟子》一書中我個人最喜愛《成才先吃苦》,是說上天要把重大的責任加給這個人,一定要使他的心志困苦,使他筋骨勞累,使他肌體飢餓,使他身體睏乏,使他做事時行為受到幹擾,使他的心志受到震動,使他性格堅韌,增加他所缺少的才能。

  讀了這一則故事,我知道了人的一生要經過許多的磨難,要想鶴立雞群,變成天才,就要從多方面去鍛鍊自己,遇到困難要迎難而上。這是我想到了愛迪生說過的一句話:「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靈感。」難道具備了這樣的條件,就不能成功嗎?

  記得有一次,我在做一篇數學題。做前面幾道題的時候都是「一路順風」的。可是誰知,半路卻殺出一個「程咬金」,搞得我進也不是退也不是,真是「前有敵軍,後有追兵」,進退兩難啊!做了十幾分鐘後,我便開始頭腦混亂了,真想把這一篇撕碎!可又轉念一想,哪一個成功之人的背後不是勤奮啊?他(她)們也同樣承受過,而且做得很好。同樣是人,難道他(她)們行的,我就不能嗎?又想起《成才先吃苦》。不行,我行,同樣我要和他(她)們做的一樣好!想好後我又重新從書桌上拿起筆,繼續在草稿本上演算著……哈哈,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算出來了,我高興得雙手狂舞+高聲尖叫!媽媽聞訊而來,看到我的樣子大吃了一驚。我發覺後,馬上收斂了許多,紅著臉,低下頭去繼續做……

  我們為什麼要讀經典呢?當然啦經典是對我們有好處喲!所以我們還是要讀經典的!


篇三:孟子讀後感

  讀大學時,那位古代漢語的老教授對我們要求極為嚴格,那《孟子》是要求全書背誦的,也許就是因為這特別的機緣,我一直特別喜歡《孟子》。

  其實,更深層的原因,是我喜歡孟子散文中那種雄辯的氣勢。孟子具有豐厚的學養,剛健的氣質,機智應變的能力,不僅以「好辯」著稱,而且極為善辯。我常常慨嘆,要是孟子生活在當今時代,他一定是一個出色的律師。讀孟子的文章,我總是因此而想到藝術作品中那些大律師的「雄辯」或「詭辯」的場景,那些有經驗的律師去質問對方律師的委託人時,只要求回答「yes 」or 「no 」,從而讓自己處於主動地位,牽著別人的鼻子走。孟子正是那樣,讓那些國君被他牽著鼻子走,從而成功地宣傳他的政治主張。

  近來再讀《孟子》,再一次被孟子的雄辯風格所折服。

  《孟子·梁惠王上》中說梁惠王在提出「民不加多」的疑問之前,自詡「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然後以賑災救民為例,申說自己治國勝於「鄰國之政」,「河內兇,則移其民於河東,移其粟於河內;河東兇亦然」,而「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面對這樣的問題,孟子不是去直接指出梁惠王治國之中的不足,那樣會讓好大喜功的君王難以接受,於是他以「王好戰,請以戰喻」巧妙地將話題轉到有利於自己的方面來,接下來,他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讓梁惠王明白並承認,自己所謂「盡心於國」不比鄰國之政好多少。

  還有那次孟子見到齊宣王,為了宣傳他的「仁政」思想,他從「好樂」切入話題,他先是運用轉換話題、偷換概念的方式避開容易引起齊王反感的音樂的雅俗問題,借題發揮,巧妙把音樂話題轉為政治話題,從而激發了齊王的興趣,他忍不住主動問道:「可得聞與?」但孟子並沒有就此闡發他的道理,而是以「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和「與少樂樂,與眾樂樂,孰樂」兩個問題,讓齊王很容易地同意獨樂樂不如與人樂樂,與少數人樂樂不如與多數人同樂,從而誘導出齊王在思想感情上趨向與民同樂的觀點,於是他滔滔不絕地「為王言樂」,引導出「今王與百姓同樂,則王矣」的結論,意即:與民同樂,推行仁政,人民歸附,便能統一天下。

  但是我們知道,齊宣王真正關心的是「霸道」,他一心想著的是以武力徵服天下,這與孟子的「王道」主張是完全相對立的,可是孟子憑藉著他的口才說服了齊宣王,成功地宣傳了自己的政治主張。我真的佩服兩千多年之前的孟子,也難怪後人要尊他為「亞聖」了。

  可是此次再讀《孟子》,我卻總是把關注的目光放在了結果上:齊宣王傾心於春秋時期的霸主地位,一心想建立霸業,即位後任用名將田忌、孫臏等,伐魏大勝,後又攻伐燕國等弱小國家,最終未能採納孟子的政治主張。因此,我不得不慨嘆這口才的蒼白無力的尷尬了。

  我還想到我們這些從事班主任工作的人,我們雖然不一定有孟子那麼敏捷的思維,那麼雄辯的口才,但面對學生,我們一般都能把思想工作做到位,也許學生所持的觀點與我們的觀點完全相反,但我們總可以用講道理的方式去說服他們,可是我們過後往往會發現,學生表態挺好的,過後落實在行動中卻效果不佳,有時甚至收效甚微,我們所遇到的,不正是孟子所遇到的「口才的尷尬」嗎?

  當然,學生是成長中的孩子,是孩子,註定他們就會犯錯誤的,所以我們可以這樣的話來安慰自己,但這不也值得我們所有的教師和家長來反思嗎?如何用一種最有效果的方式來教育孩子,讓他們自己去領悟、去選擇,而不是以我們成年人的思想去規定、去限制。只有這樣,我們的工作才會是卓有成效,我們才能解決這口才的尷尬問題。


篇四:孟子讀後感

  《孟子》是由孟子及其弟子萬章、公孫丑等共同編撰完成的,全書效仿論語採用的對話體的論文形式,記述孟子與諸弟子的「疑難答問」以及孟子自己的「法度之言」,內容包括孟子的言行、政治學說以及哲學、倫理、教育思想等學術問題的論爭,體現了孟子的思想學說,是儒家重要經典之一。《孟子》在先秦諸子散文中獨具風格,對後世散文的發展有著很大的影響。《孟子》發展了孔子「仁」的思想,提出了仁政學說與法先王的主張,確立了「天人相通」的理論,發展了儒家的教育思想,弘揚了「貴義賤利」的價值觀,是中國文化思想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對中國古代尤其是宋代以後的思想文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孟子對中國文化的影響,是非常深遠的,孟子的思想已經融入了中國人的血脈之中,中國人做人處事的原則中,有著孟子的影子。

  讀《孟子》,就是在學為人處世。《梁惠王上》首先講的是「愛民」的行為方式,《梁惠王下》則探討了「愛民」的行為方式即是「與民同樂」;《公孫丑上》則是探討愛心、同情心、憐憫心,惻隱之心和羞恥憎惡之心的行為方式問題,《公孫丑下》則闡述了天時、地宜不如人和的思想;《滕文公上》開始提出「性本善」的思想,即怎樣行善,怎樣以身作則的問題,並且批駁了墨子學派「兼相愛」的思想,指出人與人之間的愛是有差別等級的,《滕文公下》則討論了愛民的行為方式的價值取向問題;《離婁上》是探討行為方式的規範問題,用社會行為規範來約束人們的行為方式,在《離婁下》孟子舉了兩個地區和年代相距都甚遠的帝王,用以說明統治、管理和服務人民,其道理是一樣的,那就是「愛民」;《萬章上》是圍繞著「孝」這個行為方式來進行探討,而《萬章下》則是圍繞著交「友」、「做官」以及「寄人籬下」的行為方式這些問題而展開的;《告子上》則從行為方式問題深入到人的內心,即人性的善惡,《告子下》則把重點放到了討論行為規範與行為方式的問題上;《盡心上》則是從本性與行為的關係問題轉到心理與行為的關係上,也就是人在生存、生活、工作中根據什麼樣的心理選擇什麼樣的行為方式問題,《盡心下》則是對「自身修養」的盡心知命與行為方式間關係的探討。讀《孟子》,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孟子的辯才及形象性和邏輯性的結合。孟子的文章邏輯嚴密,說理暢達,氣勢恢弘。孟子善用譬喻,在《梁惠王上》第三張《寡人之於國也》一文中,孟子引出了「五十步笑百步」,通過這一比喻,孟子不僅形象而生動地表達了他主張實行仁政,提倡禮樂和愛民的理念,而且讓我深刻領教了他論辯的巧妙技巧和高超水平。

  在孟子生活的那個年代,戰亂頻繁,諸侯們不擇手段追求功利,孟子大力提倡和宣揚仁義思想,充分體現了孟子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治國方面,孟子的仁政思想在《孟子》中隨處可見,孟子提出了「獨樂樂不如眾樂樂」「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的「為民」思想和著名的「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理論;在做人方面,孟子繼承孔子的思想,主張「仁義禮智信」,他提出了很多流傳至今的至理名言,如「捨生取義」「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縱使已經過去兩千年,但孟子的思想仍在以它獨有的魅力影響著我們。在我們這個物慾橫流,拜金主義盛行,精神貧乏的時代,孟子的思想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孟子認識到人與自然的和諧、平衡關係,強調愛物節用,主張「取物以時」、「取物有節」,以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這對我們維護生態平衡、實現可持續發展具有一定的思想啟示

  2。孟子嚴厲批判了戰國中期的社會不公:「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飢色,野有餓莩,此率獸而食人也。」,反對暴政,主張「施仁政於民,省刑罰、薄稅斂」,提倡任人唯賢,這對我們維護社會公正有重大意義

  3。「仁義」是孟子的道德論的核心思想,這對我們思想道德建設有重大意義

  《孟子》一書所體現的思想,既有精華又有糟粕,我們應批判繼承。孟子仁政理論中的和諧思想的精神實質和胡錦濤書記提出的構建一個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和諧社會理論是一致的,我們應如何構建和諧社會,《孟子》一書為我們提供了一種借鑑的思路。


篇五:孟子讀後感

  王立群讀《孟子》,沒有介紹《孟子》的主要仁政思想,而是偏離主題,得出「強勢人格」的結論,倒也出了我的意外。

  接著,列舉了王立群先生少年時代的坎坷,表面上,王先生通過舉例,說明「強勢人格」的結論,給我的初步感覺,王先生是脫離了主題,偏離了《孟子》,很是意外。

  後來晚上作夢的時候,突然想明白了,其實,我看王先生演講讀《孟子》的時候,用了「曲筆」的手法。之所以這樣說,我有我的理由:

  其實,王先生想通過年少時代的坎坷,對比國家當時的不仁政。當時,讓一個初中學生在深夜幹一種拉車的重體力勞動,是曲折的表現當時國家的「不仁」。也給我們反方向思考,仁政的重要性。

  到了如今,似乎國學開始興旺了,但這樣的潮流,才剛剛開始,從於丹開講國學,到現在的王立群,易中天等等講諸子百家,很是熱鬧,但是真正敢於講《孟子》的仁政,時機還不十分成熟。換言之,還不適合在如今2007年夏天講仁政這個題目。起碼講仁政這個題目,不能夠用直筆。但是講孟子,你又不得不說仁政,怎麼辦呢?講仁政的話,你舉例說明,難免舉例用到當代的例子,誰有勇氣直接批判當代呢?恐怕是沒有的,如果孟子那種咄咄逼人的口氣批判時弊,恐怕可能招徠不必要的麻煩。正是來自這樣的擔心,講仁政的時機沒有成熟。

  王立群學習了《史記》,自然知道直接批判之外,還有「曲筆」的做法。象王立群先生,用的「曲筆」,十分隱蔽十分巧妙的說明了非仁政帶來的後果,反方面說明了孟子的仁政主張,一般讀者,是可以對付過去的,深層的說,也對得起王先生的文人的良心吧!也真是難為了王先生了。

  不管如何,《百家講壇》開始講《諸子百家》,也是值得大家喝彩的事情,無論曲筆直筆,都應該喝彩。

同类文章
南山寺作文700字

南山寺作文700字

篇一:南山寺之旅——開往南山寺  今年寒假,我和爸爸、媽媽去了廣州南山寺參加了「自然的恩典」冬令營,這次旅途中發生了許多好玩的事……  我們坐的火車是硬臥,要23個小時才能從鄭州到廣州。我們剛坐上火車,我便鬧出了個小笑話。硬臥跟我以前去上海坐的軟臥可不一樣,有上、 中、下三層呢!我們的座位有一張是上
八達嶺長城作文700字

八達嶺長城作文700字

篇一:北京遊記——八達嶺長城記  在去北京的第4天,我們便去遊覽了世界上最長的古代防禦工事——八達嶺長城。  俗話說:「不到長城非好漢。」今天我就要來噹噹這個好漢。  我和爸媽站在八達嶺長城的入口處,只見巍峨的長城猶如一條巨龍彎彎曲曲地盤在山上。望著遠處的山頂長城上黑壓壓的螞蟻搬的人們,心裡不由得驚
洛陽作文700字

洛陽作文700字

篇一:遊洛陽國花園  人們都說:「洛陽牡丹甲天下。」現在正值花季,昨天,我和妹妹在媽媽和小姨的帶領下,一起乘車來到了洛陽中國國花園,去欣賞 牡丹 的容顏。  進入國花園的大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粉色的牡丹花,一陣花香撲鼻而來,我趕緊跳下臺階,來到花叢中,和牡丹花來了一張合 影。 看著花朵碩大的牡丹
麗江古城遊記作文700字

麗江古城遊記作文700字

篇一:帶你遊遊美麗的古城——麗江  在假期裡,媽媽帶我去過很多地方,有泰山、雲夢山、昆明、大理、大連……等等。在這些眾多的名勝古蹟中,最讓我記憶猶新的,還是美麗的麗江古城。下面,就讓我帶你去參觀一下吧。  麗江位於雲南省西北部、金沙江上遊,它歷史悠久,風景優美。自然環境雄偉,海拔2400米,是至今還
秦皇島遊記作文700字

秦皇島遊記作文700字

篇一:秦皇島之旅 ——金沙灣  前兩天,我和爸爸媽媽來到了秦皇島、南北戴河、山海關旅遊,那裡濱臨渤海,天氣涼爽,風景優美,我被那裡的優美風景深深地吸引住了……  我們從晚上8:00出發,經過了12小時的車程,終於到達目的地:秦皇島。我們跟隨導遊,先到了當地的一家海鮮館大吃了一頓。吃飽喝足後,我們開始
關於鳳凰古城作文700字

關於鳳凰古城作文700字

篇一:湘西之旅—鳳凰古城  下午五點,我們坐大巴從張家界出發,開往鳳凰古城。中途在芙蓉鎮下車,參觀芙蓉鎮、吃這裡的名小吃--米豆腐和蒿草粑粑,晚上11點半才到達鳳凰古城。  在車上,聽導遊介紹,鳳凰古城的夜景非常好看,可我們第二天要返回洛陽,所以只能今天遊覽了。  放下行李,我們冒雨打車來到虹橋。鳳
周末遊記作文700字

周末遊記作文700字

篇一:周末遊記  我在課文裡讀到了《天鵝、大蝦和梭魚》的文章,看到圖片上的天鵝很漂亮,就想親眼去看一下真正的天鵝。  上周末,媽媽就帶我去了三門峽,我聽媽媽說:「每年入冬以後到次年初春,三門峽總會迎來她的朋友——白天鵝。 在三門峽庫區廣闊的湖面上,會有成千上萬隻白天鵝自由自在地飛翔、飄遊、嬉水、覓食
五一遊記作文700字

五一遊記作文700字

篇一:五一遊記  陳靜雯  今天是五一勞動節,爸爸帶我去玩。  來到了一個十分乾淨的地方,有兒,有樹,有花,有水。爸爸下了車去拍照,我就啃著個麵包跟在後面。  這時,我聽見背後一聲很響亮的剎車聲音,回頭一看,是一輛車停下了。我準備回頭繼續走,卻聽見車主人低聲惡狠狠地罵道:「可惡的畜生!」  我很奇怪
暑假遊記作文700字

暑假遊記作文700字

篇一:暑假遊記   經過近一天的旅程,在傍晚時分,我們抵達了山西省忻州市的五寨縣。今晚我們就住在這裡了,正好可以品嘗一下山西的特色飲食了,因為我最愛吃了,這次一定要把山西的好吃的統統吃一遍。  美美的睡了一覺之後,第二天一早,我們就開始向蘆芽山風景區進發。沿路都是盤山路,因為恐高,嚇得我一路不敢往窗
春節遊記作文700字

春節遊記作文700字

篇一:春節遊記  這個春節我玩得可真快樂!可以稱得上是樂趣多多喲,現在就和你一起分享我的快樂吧!  NO。1   遊園活動真精彩  大年初一的下午,爸爸媽媽帶我去參加他們單位組織的遊園活動,那兒玩的項目可真多,有保齡球、袋鼠夾球、夾玻璃彈珠等,我挑了個「保齡球」的遊戲,只見地上放著幾瓶礦泉水,三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