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寒早期的(叛逆少年到國民嶽父)
2023-06-25 12:12:06 1
2019年春節檔,導演韓寒帶著第三部電影《飛馳人生》又收穫了一次「十億 」。從新概念作文大賽一戰成名,韓寒身上的標籤不斷疊加,內容生產者、賽車手、電競老闆、導演,他以所長和興趣為半徑畫圓,成就了自己的資本版圖。
文 ✎ 詹方歌
編輯 ✎ 邢昀
作家韓寒、車手韓寒、導演韓寒,描繪出一個商人韓寒的飛馳人生。
2019年春節檔,已躋身「十億 」俱樂部的韓寒推出第三部電影《飛馳人生》,截至2月18日,累計票房達到14.95億元。
自2014年開始涉足電影領域,韓寒的三部電影票房依次拉升——6億、10億,如今貓眼數據對於《飛馳人生》的預測總票房為17.29億。作為千禧年最成功的「文青」,韓寒又一次展現了自己的票房號召力。
從新概念作文大賽一戰成名,韓寒身上的標籤不斷疊加,內容生產者、賽車手、電競老闆、導演,他以所長和興趣為半徑畫圓,成就了自己的資本版圖。
01
內容生產者韓寒——失聲獨唱團
1999年,韓寒因為掛科七門選擇退學,老師問他以後如何養活自己,韓寒回答:「稿費啊」。此後,他的確兌現了年少輕狂時許下的承諾。
2007年,韓寒主編的文藝雜誌《獨唱團》以圖書刊號出版第一期,在浩如煙海的文藝青年中支起一片帆,半年內雜誌銷售總量達到150萬冊。三年後,韓寒在自己博客宣布僅出版一期的《獨唱團》無限期停刊。
現在翻看當年《獨唱團》收錄的19篇文章,也別有意味:彼時羅永浩還未將「錘子」砸向水立方,只是講述《秋菊男的故事》;咪蒙當年還在以天涯社區爆料口吻寫作金聖歎,而後成為萬千都市女性的雞湯教母,2016年年入5000萬。2019年初,一場質疑過後,咪蒙和她的新媒體矩陣一同消失,甚至沒有聲響。
韓寒曾在博客中提及,《獨唱團》先由聚星天華公司倡議並出資500萬元作為啟動和籌備資金。但他稱,這筆錢分文未動,此後全數退還。2009年11月底,聚星天華被盛大收購的消息不脛而走,《獨唱團》的出版發行事宜,被聚星天華移交於盛大文學旗下的華文天下。
當年韓寒為宣布雜誌停刊而發布的雜文《後會有期》,則更像一個伏筆。2012年,他帶著《獨唱團》的原班人馬,成立了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新媒體閱讀產品「ONE·一個」,實現了「後會有期」的諾言。
目前「ONE·一個」的運營主體為上海有樹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15年之前,這家公司名為「上海小野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註冊於2011年5月。「小野」也是韓寒女兒的名字。進入家庭生活,成了「國民嶽父」,韓寒對金錢和商業都有了更直白的理解。
韓寒女兒 韓小野(圖片來源:韓寒微博)
對於「ONE」來說,收入除了廣告,還有一部分來自出版。有出版界業內人士對市界提到,上海有樹的圖書業務市場發行渠道大部分為果麥文化。而果麥文化傳媒公司的董事長則是韓寒的老相識路金波。
「榕樹下」解散後,路金波找上了韓寒,成了韓寒的商業引路人。路金波為韓寒陸續出版了《光榮日》《他的國》等作品,並付給了他一筆相當大額的版稅。雖然外界一直「吃瓜」兩人的關係,但路金波表示,「我和韓寒是兩個獨立平等的個體」。此後的十年間,韓寒兜兜轉轉依然與路金波繼續合作。
一位接近上海有樹的人士對市界說:「ONE和果麥是長期合作夥伴,韓寒和路金波是多年好友,但兩家公司開展合作應該主要是從商業互惠角度考慮。」這些年出版行業大環境清冷,和果麥的合作則給予了ONE持續生存的可能。
2015年開始內容創業、IP概念火爆,在ONE基礎之上,韓寒不斷挖掘自身及旗下孵化的IP的商業價值。2016年,上海有樹文化宣布獲得華創資本6000萬元A輪融資。文藝青年韓寒逐漸全面擁抱商業化。
02
導演韓寒 —— 乘風破浪
相較於碼字賺稿費養活自己,有了家庭的韓寒,強調「別懷疑錢的力量」,開始切換賽道拍電影。而導演韓寒,不僅在票房上一路攀登,旗下公司更是收穫了20多億估值。
第一部電影《後會無期》完成後,韓寒在2015年7月,以自己家鄉「亭東鎮」命名電影公司——亭東影業。自成立以來,亭東影業已經獲得三輪融資。
電影《後會無期》劇照
第二輪投資發生在2017年10月,博納影業、辰海資本、景榮資本三方共計投資3.1億元人民幣,亭東影業的估值也被帶到20億元。
彼時,韓寒的第二部電影《乘風破浪》剛剛上映,票房躋身十億量級,良好的基本面表現為亭東贏得了資本青睞。博納影業通過受讓老股和增資方式向亭東影業投資2.5億元,投後持有亭東影業12.5%的股權。
博納影業2017年披露的招股書顯示,亭東影業2016年淨利潤為22.4萬元,到2017年一季度增至364.31萬元。而在《後會無期》一片上,博納影業最終收入2.25億元,毛利9540萬元。資本的力量也讓博納與韓寒進行了更深度的捆綁,博納影業試圖回歸A股,韓寒突擊入股認購68.73萬股,持股比例為0.06%。
2019年1月,在韓寒第三部電影《飛馳人生》上映前,亭東影業獲得了阿里影業戰略投資,具體投資額和估值並未公布。天眼查顯示,阿里影業認繳出資額佔亭東影業註冊資本13.12%。
阿里影業進入後,博納和韓寒的持股比例分別縮減至11.25%和54.56%。據此簡單測算,這一輪阿里影業的投資額約2.9億元,亭東影業估值也升至22億元左右,而韓寒的身價也達到12億元。
有知情人士對市界說,韓寒目前大部分精力都用於拍電影:「(他)為了拍好一個鏡頭,會從早上8點拍到晚上9點。」
韓導在電影上極費心思,除了每部電影後親自下場公開彩蛋,電影中所埋下的伏筆在韓寒此前的人生中多能找到印證。彼時,《獨唱團》收錄韓寒的《我想和這個世界談談》,文中小旅館房間中發展的情節和場景,與後來韓寒在電影《後會無期》中的構想相似。
亭東影業前有博納、後有阿里等巨頭的幫扶,而從前到後一直保駕護航的是果麥文化。
貓眼電影數據顯示,韓寒的第一部電影《後會無期》中,果麥文化擔任第二出品方。而在《乘風破浪》和《飛馳人生》兩部電影中,果麥文化則退居至聯合出品方,留給韓寒的亭東影業更大自由度。
電影《乘風破浪》劇照
在影片檔期上,韓寒以穩妥為主,《後會無期》在暑期檔取得了不錯票房後,《乘風破浪》《飛馳人生》兩部片子分別徵戰廝殺最激烈的春節檔。
除韓寒自己導演的電影,亭東影業還投資了其他電影,如《萬萬沒想到》《解憂雜貨店》《殺破狼·貪狼》等,亭東影業最近一部作為聯合出品方的電影,是新銳文藝片導演畢贛的《地球最後的夜晚》。
03
賽車手韓寒——飛馳人生
「日常交流中,韓寒給人的感覺是考慮問題很周全。」在上述接近上海有樹人士的印象中,老闆韓寒並非年輕時那樣隨性,「他是一個很認真的人,要麼不做,做就盡全力做到最好,開賽車、拍電影都是。」
賽車手是韓寒另一重身份標籤,2019年春節檔上映的《飛馳人生》中,韓寒將故事背景選定在自己極熟悉的賽車領域。
有網友扒出,影片中提價5萬也不肯借車的公司,以「賽車第一股」力盛賽車為原型。而韓寒則是力盛賽車旗下「上海大眾333」車隊的籤約車手。
力盛賽車也一直視韓寒為「招牌」,力盛賽車於2017年3月在深交所掛牌,其披露的資料顯示,韓寒所在戰隊成績亮眼,成為職業賽車手的韓寒拿冠軍到手軟,是公司核心競爭力。2018年4月,力盛賽車回答投資者提問時透露,韓寒仍是公司的籤約車手。
有意思的是,力盛賽車的材料還披露,截至2015年6月30日,公司還未支付韓寒的車手工資共計12萬元。與韓寒一起出現在名單中的「王睿」,則是他在「上海大眾333」車隊的隊友。《飛馳人生》中,王睿作為真實賽車手參與了拍攝和演出。
王睿
不過韓寒並沒有直接持股力盛賽車,僅有資本面上的合作。
2015年6月,韓寒與力盛賽車各出資50%,成立上海杆位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杆位傳媒負責2016年賽季CTCC(中國房車錦標賽)每一站視頻的拍攝製作,賽事新聞採編等。2016年8月,力盛賽車以38.43萬元收購了韓寒持有的50%股權,將杆位傳媒吸納為力盛賽車的全資子公司,韓寒也就此退出。
2015年6月,韓寒也曾與力盛賽車及其他三位投資人成立上海荔盛艾甫奕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招股書數據顯示,韓寒的認繳出資額為35萬元,出資比例為7%。但實際上,艾甫奕投資設立以來未實際開展業務,實收資本也為0元。半年後,公司宣告註銷。
《飛馳人生》中隱含的第二大彩蛋「1246」,則表達了韓寒對電競的熱愛。
電影《飛馳人生》劇照
2014年,韓寒進入電競行業,成立「1246電子競技俱樂部」。2017年度,俱樂部旗下守望先鋒戰隊以黑馬身份拿下OWPS(守望先鋒職業系列賽)總冠軍。2018年初接受「一條」採訪時,韓寒曾表示,1246俱樂部的支出和利潤「能做到基本打平」,「我覺得已經非常好了」。
涉獵廣泛的韓寒從不吝嗇挖掘自身的商業價值。韓寒曾在微博中提到:「我住在郊區,是因為我從小在農村長大,喜歡田野的味道,喜歡自然的開闊……」 除出版行業的公司「有樹」之外,韓寒旗下的公司還有「有竹」投資、「有浪」影視、「有石」影業、「有雲」資管、「有湖」商貿等15家。
有樹有竹,有雲有湖,韓寒脫離了當年的叛逆者形象,一手構建了自己商業版圖,又把自己的文學初心點綴於資本之間。
想探索更多好玩資本故事,也可關注公眾號市界(ID:ishijie20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