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武俠歷史脈絡(從宋朝到明朝的武學進化)
2023-06-25 09:47:08
在金庸小說的討論中,所謂的武學退化論往往佔主流,其實金庸本人反對跨書論武,2004年11月23日,金庸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明確表示:
中國古代有個笑話「關公戰秦瓊」,意思是三國的關公和隋唐時的秦瓊是不能比的。在我的小說中,你可以說《射鵰英雄傳》裡誰的武功最高,《天龍八部》裡誰的武功最高,但你不好說《射鵰英雄傳》和《天龍八部》裡所有人物中誰的武功最高,沒有可比性。
如果追溯到最初的連載版,甚至還可以發現從宋朝到明朝,呈現出一種武學進化的趨勢,本文就來說說這個問題。
首先是射鵰三部曲,出於商業需要,明確武功是一部比一部強的,在連載版射鵰末,嬰兒楊過出場,金庸是這麼寫的。
那楊過長大後名揚武林,威震當世,闖出了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他一生際遇之奇,經歷之險,猶在郭靖之上】,此是後話,暫且不表。
楊過的際遇與經歷,猶在郭靖之上。到了十七歲出古墓時,其武功根基已經遠勝當年在桃花島上的郭靖。
當年洪七公和歐陽鋒在桃花島比武,郭靖在旁邊看,因而悟得許多武功的妙諦。若論聰明智慧,楊過勝於郭靖何止十倍,一個絕頂聰明,一個資質愚魯,二人實有天淵之別。楊過熟識玉女心經與九陰真經,比之郭靖當年,【武功根基也已不大相同】。其時郭靖尚且受惠不淺,【此日楊過自然獲益更多】。
楊過
這設定有多離譜呢?乍一看大家或許沒有感覺,但結合後面大勝關給楊過的定位就極其離譜了,在大勝關英雄大會上,楊過靠著古墓克制全真輕而易舉秒了趙志敬,但隨後看見孫不二出手解救趙志敬,認為孫不二武功強過趙志敬十倍(連載版設定,後面版本改為遠勝),於是不敢跟孫不二動手,閃在了一邊,孫不二則也對勝楊過沒有把握,於是也沒有向楊過出手。簡單來說,在華山進步了一次的楊過,也不過是孫不二水準罷了。
但這個孫不二水準的楊過,卻被設定為根基遠強於當年桃花島的郭靖,而桃花島的郭靖什麼水準呢?連載版郭靖靠著蝮蛇的寶血,增長了數十年的內力,內力已經高於歐陽克,同時學了九陰真經、雙手互搏之後,更是三度秒殺歐陽克,縱然拋開奇招的因素,郭靖的武功也沒有道理弱於同期的丘處機,而這樣的郭靖遠不如楊過,也就等於遠不如神鵰孫不二。而按照射鵰的表現與定位,丘處機的戰力是孫不二的三四倍,如果神鵰孫不二要想遠勝射鵰丘處機,那武功得進步到之前的五六倍才行。而且孫不二在此時仍然是七子最弱,甚至跟其他幾人的相對差距也未必縮小,等於說孫不二的這個進步還要帶著其他射鵰高手一起突飛猛進。
而一論中天下第一的王重陽,連載版中是明確被洪七公超過了:
當年華山首次論劍,王重陽雖勝過洪七公,但他逝世甚早,到此時已相隔數十年。洪七公在這數十年中功行大進,自是已非王重陽當年所能企及。
到了倚天開場,金庸又這麼寫中間的這七十年時光。
元代中土淪於異族,百姓呻吟於蒙古的鐵蹄之下,陷身於水深火熱之中,為了抵抗官吏殘暴,勉力自保,是以文事凋零,【武學一道,反而更加光大】。江湖間奇人異士,所在都有,【比之宋末郭靖、黃蓉、楊過、小龍女之世,武功固更見精進】,而驚心動魄,可歌可泣之事,也是書之不盡。
元朝的武學光大,武功水準比之南宋更加精進。作為倚天主角的張無忌到了故事中期,在練成九陽神功、乾坤大挪移和太極拳劍後,原文表示他幾乎達到了武學最高的境界:
原來張無忌留居武當數月,一面替俞岱巖、殷利亨治傷,一面便向張三丰請教武學中精微深奧的難題。九陽神功、乾坤大挪移、再加上武當絕學的太極拳劍,【三者漸漸融成一體,幾乎已到了武學中最高的境界】。
武功達到武學最高境界,張無忌所學的各項神功,在連載版的定位也比後來更高,代表了三地武學之極致,人類智慧之巔峰:
原來張無忌的九陽神功,學自天竺國(今印度)達摩老祖所傳的"九陽真經",而明教的"乾坤大挪移",則淵源于波斯,兩者相合,【已達人類智慧之巔峰】。
張無忌深明九陽神功,挪移乾坤以及武當派太極拳的拳理,此三種武功乃【天竺、波斯、中華三地武學的極致】,聖火令上的武功雖奇,究不過是【旁門左道之學而達於巔峰】而已,其宏廣精深之處,實則遠遠不及上述三種武學。
張無忌
而這麼牛逼的張無忌,卻仍被東方不敗壓。因為連載版中的東方不敗是百年來第一高手:
魔教教主東方不敗更有「百年來第一高手」之稱,他名字叫做「不敗」,確實是藝成以來,從未敗過一次,實是非同小可。
為什麼說百年第一高手這個稱號會壓過張無忌呢?因為張無忌退隱時才23歲,此時是元順帝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依據是韓林兒在這一年被殺。而笑傲江湖的年代金庸雖然沒有明確點明,但大體上說過是明朝晚期,這點在金庸研究專輯提到過。
明朝晚期這個範圍也是比較廣的,不過首先可以排除天啟和崇禎年間,因為碧血劍裡提到穆人清無敵天下二十年。
神劍仙猿穆人清武功之高,當世已可算得第一人,在江湖上行俠仗義,近二十年來從未遇過對手。
加上笑傲江湖令狐衝也不過三十多歲,因此笑傲江湖的年代大概處於正德或者嘉靖年間(1506年—1566年期間)。武林高手一般比較長壽,張無忌又精通醫術,且沒有任何不良嗜好,假定活到80歲,那麼死於永樂二十一年(1423年),那麼有極大概率被包含進百年範圍內。
實戰上,東方不敗也對得起這個表現,以一敵四佔上風這個表現是各版都有的,不同的是連載版中多了一句任我行、向問天、令狐衝三大高手聯手,千軍萬馬也抵擋不住。然而這三人再加一個上官雲仍被東方不敗吊打,等於說明東方不敗有吊打軍隊的實力。
任我行和向問天見情勢不對,一挺長劍,一揮軟鞭,同時上前夾擊。這當世三大高手並肩而戰,縱然是千軍萬馬,也擋他們不住,但東方不敗兩根手指拈著一枚繡花針,在三人之間穿來插去,行動如電,竟是沒半分敗象。上官雲拔出單刀,衝上助戰,變成以四鬥一的局面,鬥到酣處,猛聽得上官雲大叫一聲,單刀落地,一個斤鬥翻了出去,雙手按住右目,卻原來這隻眼睛已被東方不敗剌瞎。
東方不敗
而笑傲江湖其他不少人的表現也都體現了武學進化。比如林震南,連載版中的林震南是由林遠圖親自傳藝,並且在十六歲那年,林遠圖的七十大壽上面,還讓林震南當場展示武功,讓在會英雄全部讚嘆不已。在會英雄讚嘆可能說是給林遠圖面子,但是以林遠圖總不至於連自己孫子幾斤幾兩都不知道吧?總不成是讓孫子上去丟醜賣乖的?
林遠圖直到七十歲大壽那天。才金盆洗手,將鏢局傳給了次子林仲雄執掌。大兒子伯奮武舉出身,積功升到副將。林家有人做了官,官府的生意也源源而來,更是連推也推不開。林仲雄愛好結交,日夜高朋滿座,不免飲食逾量。在四十歲上中風而死,這福威鏢局便由他兒子震南執掌。林霞南的武功是祖父親傳。林遠圖七十大壽那一日,大宴各路英雄,席上曾命孫兒試演武功。林震南其時不過一十六歲,但單掌滅燭,銀箭射穴,各位英雄看了無不讚嘆,都說:「林老英雄好福氣,林家繼起有人,這福威標局在震南手中,更當發揚興旺。」
此外,林遠圖除了七十二路闢邪劍法外,還有一百單八式翻天掌和十八枝銀羽箭兩大絕技,闢邪劍譜需要自宮才能練成,翻天掌和銀羽箭總不需要吧?可是會翻天掌和銀羽箭的林遠圖不過是打平青城四秀之一的於人豪。
林震南的祖父林遠圖以一套七十二路「闢邪劍法」,一百單八式「翻天掌」,十八枝「銀羽箭」馳名中原。
林震南
餘滄海和嶽不群的逼格也比後面版本高,各自練成了本門幾百年沒人練成的神功。嶽不群練的自然是紫霞神功,在連載版中,紫霞神功似乎是從葵花寶典衍化而來,有著「紫霞神功,入門初基。葵花寶典,登峰造極」的說法,被木高峰稱作是各派內功之冠,是以又有『王者功』之稱,在華山派中數百年來只有嶽不群一人練成。
木高峰一見到他臉上紫氣,心中不由得打了個突,尋息:「這是華山派的『紫霞功』啊,素聞這『紫霞功』是各派內功之冠,是以又有『王者功』之稱,數百年來,聽說華山派中從未有一人練成功過。嶽不群這廝居然有此毅力,將這神功練成,駝子倒是得罪他不得。」
嶽不群
餘滄海練的則是鶴唳九霄神功,是青城派威力極大的武功,在青城派中同樣是數百年來沒人練成,甚至被江湖中人認為失傳了,可惜金庸寫到後面把這門武功忘了,在後續版本乾脆刪除。
餘滄海吃了一驚,尋思:「我那『鶴唳九霄神功』確是已屆功德圓滿之境,但還差了三分火候,這老兒的消息倒是靈通得緊。」當著許多高手,總不能自暴其短,說道:「『鶴唳九霄神功』練是練得差不多了,卻還談不上『練成』二字。」他既是在給自己臉上貼金,只得含糊謙遜了幾句。天門道人、定逸師太等心下也都一涼,這些人都知「鶴唳九霄神功」是青城派威力奇大的武功,數百年來沒聽人練成過,還道早已失傳,沒想到這矮子道人居然暗中痛下苦功,練成了這項功夫,難怪他這幾日氣焰囂張,旁若無人,果然是有恃無恐。
餘滄海
還有一個吸星大法,書中提及數百年來只有寥寥數人練成,笑傲江湖就有任我行和令狐衝兩個人練成,但這段描述在後續版本有保留,就不多說了。
這門功夫創成已達數百年,但能夠練成的卻是寥寥無幾,實是散功這一步太過艱難之故。令狐衝卻是佔了極大的便宜,他自己的內力已然全失,原無所有,要散便散,不花半點力氣。
最後,不管是武學進化還是武學退化都是不可取的,連載版中出於商業需要,自然是越寫越強才好看,到了後面修訂時就不需要搞這種踩一捧一。至於所謂的退化論,只要是通讀十五部金書的話,就會知道金庸絕對無意構建一個退化的武林,相反可謂是江山代有才人出,這個在本號之前的文章有個論述,有興趣可以參閱:金庸武俠系列最大的謠言:武學退化論。
,